1769年,蘇格蘭小鎮,一個名叫詹姆斯·瓦特的機械維修工正對着一架不停往外冒氣的蒸汽機試驗品苦思冥想。

彼時,英國手工業生產繁榮,正苦苦尋求一種能擺脫風力、水力的更加穩定高效的動力源,瓦特成功取得蒸汽機的關鍵性突破,設計出分離式泠凝器,使得氣缸溫度可以持續維持,第一臺真正意義上的蒸汽機由此誕生。工業革命中,機械化大生產摧毀了農耕時代上千年的手工作坊,機器也一步步與人類文明交織在一起,充當起人類肢體的延伸。

歷史從不會安於現狀,變革的力量又一次埋下伏筆:除了驅動機器,人類是否能更有效地和機器對話,傾聽它們的聲音,甚至讓機器充當人類的大腦?

兩百年後,第一條允許主機之間互傳信息的阿帕網正式建立起來。由於當時的計算機互不兼容,軟硬件不同的機器難以互聯。僅僅幾年後,適用於所有操作環境的TCP/IP協議就出現了,而這正是現代互聯網的基石,“萬物互聯”的時代從此拉開了序幕。從工業時代邁入信息時代,人類用了兩個世紀。變革如何出現,人類怎樣應對,我們從未放棄探索這些命題。

工業革命前,勞動力和土地是最主要的生產要素。在工業時代,能源和資本成爲新的要素。

今天,全球社會在信息高速公路上狂奔多年後,一個新的更加智能化的社會已經出現,這次的核心生產要素是——數據。

然而,海量數據本身並不能直接價值變現,收集、分析、計算、存儲等一系列複雜的流程如何完成?平臺和用戶圍繞數據的博弈又將走向何方?當大衆以瀏覽器和搜索引擎爲槳划向廣闊無垠的網絡世界時,沒人確切知道下一個港口在哪裏。海量信息撲面而來,用戶只能被迫接受投喂。

缺乏互動和輸出機制,這是Web 1.0時代的鮮明特徵。相較於這個時期內容創作者少、內容消費者衆的生態格局,更開放的Web 2.0時代終於通過一個個層出不窮的社交App釋放出用戶巨量的生產力和隨之而來的商業價值。

內容、流量、用戶成爲截至目前每個平臺趨之若鶩的資產,但也讓互聯網價值關係悄然扭曲:公衆數據乃至發言權和隱私權逐漸讓渡給平臺,由平臺所有、控制和分配,一系列大數據“殺熟”“割韭菜”現象由此產生。

變革的力量從不停歇,一個能夠重新定位用戶價值乃至角色的互聯網世界框架被勾勒出來:從Web1.0人與信息的連接,到Web2.0人與人的連接,現在,大家希望打破平臺壟斷,走向“共創、共享、共治”去中心化的Web3.0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