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密貨幣市場的風險投資出現復甦,重點是大學教授領導的項目。這些被稱爲“教授幣”的舉措正在吸引風險投資公司的資金,這得益於市場興趣的重燃和技術創新。

隨着資金反彈,加密貨幣風險投資公司重新轉向“教授幣”https://t.co/tVDabfqfDH pic.twitter.com/eBQB4PyDDG

— Russell Chiew (@ChiewRusell) 2024 年 5 月 11 日

據彭博社報道,這些由學術界主導的初創企業獲得資金的涌入,遵循了看漲的市場趨勢,其中最突出的是比特幣在 2024 年初創下了 72,000 美元以上的歷史新高。

學術型初創企業投資激增

風險投資家越來越多地支持由學者創立的加密項目,Sahara、CheckSig 和 NEBRA 等公司最近獲得了新資本。兩家初創公司 EigenLayer 和 Babylon 尤爲引人注目。EigenLayer 由華盛頓大學前副教授 Sreeram Kannan 創立,今年 2 月從 Andreessen Horowitz 籌集了 1 億美元。

由斯坦福大學教授 David Tse 創辦的 Babylon 於 12 月獲得了 1800 萬美元融資。這兩個項目都專注於“重新質押”,這一過程允許新的區塊鏈項目利用以太坊和比特幣等成熟網絡的安全基礎設施。

卡內基梅隆大學工程學教授、加密貨幣初創公司 Cubist 首席執行官 Riad Wahby 強調了研究對於開發這些重新質押技術的重要性。Wahby 指出,加密貨幣領域目前的大部分收益產生技術都源自 Kannan 和 Tse 進行的學術研究。

學術背景和風險投資興趣

儘管風險投資公司出於對實際和商業應用的擔憂,普遍不願投資學術主導的企業,但 Kannan 和 Tse 在重新投資方面的專業知識已被證明對投資者具有強大的吸引力。Bloccelerate VC 首席執行官 Kate Laurence 表示,她的公司通常將學術背景視爲一個潛在的缺點。

然而,Kannan 和 Tse 的創新解決方案促使 Bloccelerate 投資 EigenLayer 和 Babylon,認識到它們滿足不同市場需求的潛力。

通過重新質押,新的區塊鏈項目可以借用以太坊等成熟網絡的質押能力,從而繞過建立質押支持所需的大量時間和資本。Babylon 對比特幣採用了類似的策略,解決了其工作量證明機制的複雜性,旨在爲比特幣持有者提供收益。

挑戰與批評

教授主導的加密項目經常面臨障礙,許多項目未能取得商業成功。康奈爾大學前副教授、Ava Labs 首席執行官 Emin Gun Sirer 強調了技術創新與市場需求之間經常脫節的情況。儘管 EigenLayer 吸引了超過 150 億美元的加密資產進入其平臺,但由於對更廣泛的數字資產市場的誤解,它遭遇了挫折。

今年 2 月,Kannan 表示沒有 EigenLayer 代幣計劃。然而,隨後在 4 月發佈的 Eigen 代幣計劃引發了爭議。批評者指出,16.7 億枚代幣總供應量的一半以上分配給了投資者和早期貢獻者,引發了對潛在拋售壓力的擔憂和自我中飽私囊的指控。在發佈時將代幣設爲不可轉讓的決定進一步讓一些投入了大量資金的早期用戶感到沮喪。

Eigen 基金會爲其戰略辯護,解釋稱不可轉讓的代幣將爲改善項目去中心化和增強代幣功能留出時間。加密對衝基金 MNNC Group 首席運營官兼紐約大學兼職教授 Ayesha Kiani 認爲,EigenLayer 的批評者忽視了 Kannan 和 Tse 對該行業的更廣泛貢獻。Kiani 強調,他們的努力旨在推動該領域的發展,而不僅僅是快速獲利。

Framework Ventures 的 Vance Spencer 對此表示認同,他指出,構建區塊鏈技術所需的技術專長通常存在於學術機構中。隨着這些企業將先進的研究驅動型創新推向市場,投資教授主導項目的趨勢預計將持續下去。

風險投資基金流入教授創辦的加密貨幣公司一文最先出現在 Coinfomania 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