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倬雲,士大夫世家,他關注歷史的時候,更感興趣的是與老百姓相關的事,比如一般百姓的思想、生活,而不是傳統史書中通常記錄的有關政府、國家、戰爭等。退休後,許倬雲致力於大衆史學著述,成爲國內最爲知名的大衆史學家之一,主要觀點:
01、我對偉大人物已不再有敬意與幻想
02、我爲普通生民著史
03、“中國”是一個幾千年演變的共同體
“中國”這兩個字,不是一個國家,不是個政治體,不是今天所謂主權國家可以界定的,也不是個文化系統。它是文化、政治、經濟、社會在一個寬大地域裏邊,由無數不同來源的人共同生活組成的一個幾千年演變而成的共同體。這個共同體就是,大家生命拴在一塊兒了,命運拴在一塊兒了,前途也拴在一塊兒了。
能夠構成這麼大的團體,不是“主權”兩個字可以說,也不是“血統”兩個字可以說,所以我拿四五種不同的因素,編織成一個互動的、交相拉扯的一個網絡系統,這個網絡系統不是一時的,而是幾千年上萬年演變下來的。這個系統能夠到今天,還相當具體,因爲它有個核心,這核心是多少年來錘鍊、混合、融合起來的東西。
中國文化,由中國的中原,彙集衆流,走向東亞,走向亞洲,最後就匯成大海,走向世界的大海。天下,全世界人類的大海,一直是中國人嚮往的目標。孔子所說的安人、安百姓:是這個共同體的最後的目標,不是指國界之內,而是走向全世界。
西周的時候形成的“天下”觀念,表示文明是全世界共有的,沒有國界的。所以,這個文化傳統,中國人認同的文化體本身,應是符合大同世界的理想境界。一個大同之世的境界,雖然難以實現,卻永遠是一個值得嚮往的目標:尤其全球化的今天,應當是切合有用的理念。
04、中國哲學精神:不垮不張狂
05、民間,有看不見的自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