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是Web3的一部分,那麼你很可能在今年的大部分時間都在國外旅行。如果你正在閱讀這篇文章,你很可能剛剛參加完一個會議。也許當你在閱讀這篇文章時,你正身處於某個會議中。無論你身處何地,你都可能在國際會議之間跳來跳去。這些活動多年来已經遍布美國、南美、歐洲、亞洲,並且可能很快會以目前的速度延伸到南極洲。在每個主要聚會周圍,數百個——很快將是數千個——的側邊活動出現(最近在曼谷的Devcon就有700多個)。

這就是在這個領域工作的現實:不斷的旅行和無盡的論壇。但說實話,現在是重新考慮會議循環的時候了。

這並不是說所有的會議都是無用的——一些會議,如Consensus、ETHDenver等,都是有價值的。但是,花整整一年的時間從一個活動跳到另一個活動幾乎不是採納的良方。如果這樣的話,我們應該有比空洞的人群照片和小組成員對著空座位回答主持人問題更多的成果。有些照片甚至比整個側邊活動更引人注目。雖然對於一個沒有中央樞紐的去中心化產業,面對面聚會是合理的,但這已經成為一個笑話:即使是在同一城市的人也常常不得不在世界另一端的會議上見面。這既不高效也不可持續。

的確,目前在這個領域的大多數網絡交流都發生在會議上,直到出現一個中央行業樞紐,這種情況可能會持續下去。但是,收集幾個新的Telegram聯繫人和自拍承諾重新連接,與在家裡專心創造真正的價值的時間相比,並不能相比。現實是,大多數這些聊天變成了忘記的消息的墳墓,永遠不會超越最初的“會後再聯繫”的承諾。除非有某種你可以每季度量化的回報,否則這樣做是沒有意義的。

大眾的真正接受會來自每個人都同意的論壇,還是來自大部分座位空著的房間?在出席的人中,有多少人只是為了強化相同的觀點?這一切都是由“付費參與”模式資助的,這種模式獎勵舞台時間而非真正的優秀,幾乎沒有空間讓真正創新的想法傳播。相反,它創造了一個回音室,鮮有新鮮的視角,而真正的思想區別幾乎不存在。

更糟的是,我們還需要參加多少派對,讓一些不懂或不關心這個行業的大DJ在牛市期間演出?難道還有其他人對此感到厭倦嗎?難道還有其他人思考有多少錢被浪費了嗎?

目前,似乎主要目標是成為加密世界中最有影響力的公司或人物。但是,對於那些已經或尚未發行代幣的資金有限的公司,重新評估這種方法的成本效益是值得的。如果這真的有效,我們會面臨一個現實,即市值數十億美元的鏈條仍在掙扎,無法吸引到單位數的每日活躍用戶?這是殘酷的,但從這個角度看是必要的。

首先,即使是加密領域中人手最充足的團隊與傳統公司設置相比也顯得精簡。如果這些團隊的目的是專注於推動採納,那麼當我們把大量團隊抽離,負擔每張$1,000以上的會議票、航班、酒店、每日膳食和交通補助時,誰真正受益?更糟的是,花費在旅行上的時間乘以他們的工資?說實話,這個行業似乎唯一真正找到的產品市場契合點就是舉辦活動。

接下來,讓我們談談投入到每個主會議旁邊的數百個側邊活動中的資金。在今年九月的Token2049新加坡會議上,幾乎有600個側邊活動。在主要活動已經進行的同時,租用數百個場地、尋找贊助商、安排主題演講和小組討論——這只會使觀眾變得稀薄,留下空房間並減少任何真正的參與。充其量,我們得到的只是一些可以讓我們感覺重要的照片機會,說服自己與同行分享一個好看的舞台是一種成就。實際上,這是一種虛榮的行為,除了舞台上那些人的自我滿足之外,對其他人沒有任何幫助。

在任何旨在獲得信譽的行業中,領導者都應該評估他們的支出——花費了什麼,為什麼,達到了什麼,這些支出的回報是什麼。因此,如果加密貨幣想要被認真對待,為什麼我們不問同樣的問題?現在,所有這些都是由風險資本和代幣發行支撐——這兩者都是有限的資源。即使比特幣接近歷史最高點,像ConsenSys這樣的公司也在裁減20%的員工,而dYdX本週裁減了35%的員工。那么,這個會議循環的目的究竟是什麼?

這並不是說我們應該完全避免會議。但是,花整整一年的時間在路上,從一個活動跳到另一個活動是否合理?Stripe收購Bridge的事件難道不應該是一個警鐘嗎?那個團隊在做什麼,以實現我們行業迄今為止最大和最成功的收購——更何況是由一家非加密公司來進行的?Stripe看到了這個領域的潛力,並採取了一個前瞻性的步驟,這可能實際上引導我們走向大眾接受。

如果我們考慮每年花在會議上的所有資金,並將其中一部分重新導向創新的加入策略,我們會好得多。讓我們嘗試向我們聲稱會喜歡並使用我們技術的用戶簡單地解釋我們的想法。否則,我們有風險將自己留在一個被視為短暫潮流的類別中——直到真正的用例和真正的用戶最終出現。

注意:本專欄中表達的觀點是作者的個人意見,並不一定反映CoinDesk, Inc.或其所有者和附屬機構的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