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看到一個數據,合約市場,最近一個月爆倉200億。

你說幣市沒有資金?誰信呢?百億級的爆倉,這還只是在合約裏面的資金。幣市類金融市場,缺的不是資金,欠缺的是合力,尤其是幣民們心嚮往之的上漲合力。

爲什麼爆倉?小資金在搏,大資金也在搏。有人說,大資金,都追求穩定,只有小資金想快速積累財富,纔會開高槓杆、開高倉位。

一看就是笑話,追求財富暴漲的從來不分資金大小。我們來做個假設,100萬幣民都進入了合約市場,200億相當於每個幣民2萬爆倉資金,這是所有幣民都參與合約,並且全部合約都爆倉情況下的核算。最近做多的爆倉佔比90%以上,全部爆倉,誰做空呢?

由此推測,爆倉的並不全是渣渣幣民。

百億量級的爆倉,至少說明一個問題:5倍,20倍,100倍的槓桿操作者,隨時準備着被爆倉,而不管資金大小。

昨天,我的文章寫道,幣市跌了一波又一波,爲什麼還是不敢買?

我認真看了很多留言,有部分老鐵有非常清晰的認知,但更多人的卻是這樣說:

①,沒有子彈了。

②,如果跌了還會跌呢?

③,怕輸又想贏,不得不追漲殺跌。

④,觀望中,機會悄悄溜走了。

⑤,沒有勇氣與魄力。

不敢搶更便宜的籌碼,大概有這五種心態。

其實,這些心態太正常不過了,也一直是我的心態。我料想,這也是幣圈人士自稱韮菜的原因。

以上前四條原因,都是合約投資的認知層面因素,第五條是因爲認知缺乏產生的畏難情緒。認知足夠了,勇氣與魄力自然就出來了。

昨天,我講了幣市大跌後不敢買入的兩個原因:人類的恐懼本能和對合約投機的認知。也就是說,除了心理原因外,最重要的是沒有建立自己的合約操作系統。

所以說,能夠做到“別人恐懼時我貪婪”的投資境界關鍵的是要建立自己的一套合約實戰系統。

著名的投資哲學家 Van Tharp 曾經說過:“你所交易的不是市場,而是有關市場的理念”。

這個理念就是你的投資操作系統。然鵝,建立一套合約實戰體系有多難啊?

在建立投資系統之前,你要有自己的投資理念,還要對自己有更清楚的認識,比如興趣愛好,目標,知識經驗,技巧,能力邊界等。

還有你自己的投資策略,什麼時候買,什麼時候買,買什麼,怎麼買,資金怎麼安排,投資配比如何等等。

最後,你還要有糾錯策略,錯了怎麼辦?這可不是讓你跳樓或割腕。

看到這一大堆的問題,保證你是一個頭兩個大,OMG,投資太難學了,這麼多條條框框,知識理論,學會了,也不一定賺到錢啊!

優秀的投資大師說,要建立自己的投資操作系統,至少要歷經兩個牛熊週期:第一個牛熊週期建立操作系統,第二個牛熊週期驗證與修正你的操作系統。

股市一個牛熊週期6-10年,而幣市,目前公認的牛熊週期是4年,你心理格登一下,至少8年才能夠建立自己的操作系統啊?照這個進度,也許你早就餓死了。

確實如此,這還是能夠有意識建立自己的投資操作系統,有的散戶投資者,終其一生都沒有建立過投資操作系統。

其實,我建立過很多投資操作系統。

幣種估值體系,買的體系,賣的體系,選擇幣種的體系,持有時間的體系等等。唯一的差別,以前是操作股市和外匯,現在是操作幣市。

由於人的本性,要建立一套完善的投資體系真心不容易,並且,還不一定保證它一定行。

恰好,在過去半年時間,在幣市合約操作上,我成功實現4次合約爆倉。這簡直是我一生的奇蹟。

每次爆倉後,都找各種理由和原因,還模仿廣大韮菜幣民的牢騷:誰讓它反覆插針瀑布畫門呢?

有一天,我靈智大開,醍醐灌頂,讓操作系統見鬼去吧,太複雜了。我只需要一招,保證從此明月見青山,賺錢到手軟,還永不爆倉。

這就是我玩合約的唯一祕訣,它只有一句話:苛刻的倉位管理。

合約爆倉,無非兩點:槓桿高了,倉位打滿。

標杆與倉位是倉位管理的兩個面:你要槓桿高,倉位就要極低;反過來一樣,你槓桿低,倉位就可放高些。

但是,無須去指責行情走了極限,無須去埋怨行情漲跌太兇悍,外面的世界與我們無關,我們只須看好自己的資金面,做出絕對安全的安排。

行情在某個時間點總會暴漲暴跌,最安全的策略是把自己放在保險箱裏面,你可以偶爾打開保險箱呼吸一下新鮮空氣,但不要把自己放到暴露在空方或多方的炮火之下。

所以,極度苛刻的倉位管理是合約操盤核心中核心。

比如現在EOS一個3U,你把自己合約的強平價保持在1.5U,自然就不會爆倉了。

不是有俗話說,“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嗎?不爆你倉,有種你剛。

在幣圈有個老鐵,長年保持半倉主義,還是動態半倉主義,現貨交易都如此,更何況我們合約呢?所以,這個老鐵纔是真高手,他的操作纔是投資的最高境界。

連巴菲特這類執世界投資界牛耳的人,都保留着1280億美金的現金,我們玩期貨的爲什麼不做好嚴苛的倉位管理?

所以,在合約的戰場死過4次後,我才明白玩合約的唯一祕訣就是倉位管理。#币安合约锦标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