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一條河——詮釋經濟運行的本質。 推薦閱讀:★★★★★

我們假設經濟流動就是一條河。

《經濟與河》
所有參與經濟活動的人就是河邊的打魚人,要想喫到東西,你就需要一個有利的位置,例如,強前排,站上游,好的位置才能給你帶來更好的收穫。

不管是在哪條河打魚,都是來的早的人才能佔據更有利的位置,同時收穫更多的魚。
再過去,河水豐沛的時候,河水內的魚蝦豐產,上游會種下大量的小魚小蝦,這樣上游的人喫完了,下游的人也餓不到。是規則下是上游必須要釋放部分魚蝦,讓下游的人活下去,這樣才能讓下游產生源源不斷的勞動力來幫助上游的人工作,因爲,想收穫更多的魚,就需要有人幫你工作才能提高效率,也就是僱人打魚。



《經濟危機》
後來上游的人發現了更好的打魚方式,不用僱傭太多人就可以一勞永逸,那就是鑄造堤壩,把魚攔住,然後慢慢收穫。當然這種情況就造就了下游的人被僱傭減少,同時也因爲魚的總量減少了或者是被人控制了,不需要更多的勞動力打魚。

因爲打魚的方式一直在變化,例如高科技打魚,當這條河出現越來越多的科技與狠活,例如漁網、漁船,還有就是堤壩圍堵抓魚。

以上就是經濟危機出現的本質。

危機的來源就是源自水少魚不夠喫,原本水減少,魚蝦產量少是可以認可的,因爲這是大自然的自然週期規律,但是因爲人爲因素的可以控制或者壟斷,這就導致水變少,魚蝦變少的速度加快,導致很多人喫不到魚蝦。尤其是在上游出現了堤壩這個產物,堤壩把魚圍起來,以供上游的人度過河水減少的週期,但是下游的人卻要忍受飢餓。

原本河水漲潮了,上游的魚蝦會慢慢被衝下來,這些魚蝦足夠下游的人生存,但是這兩年,這條河一直沒有迎來漲潮,甚至有人說河水的源頭被堵,天氣未來炎熱,河水短期不會上漲。



《危機源頭》
其實嚴格意義上來說,出去消耗蒸發掉的水,河水長年累月的流動其實本質上是水越來越多的,但是爲何會存在下游沒水沒有魚,真正的原因是來自分配不均,上游的堤壩太多,壘的太高,所以導致水的增量不及堤壩的高度,在加上不是汛期,這就導致下游的人認爲水太少了。

經濟危機其實也可以被認爲是因爲資源分配不均導致,

《堤壩與金融》
人的貪婪慾望是無盡的,這點是包括上游與下游的人都是如此。哪怕是堤壩的鑄造者,也很難讓他主動打開堤壩給下游放水。並且他們還在堤壩上不斷加固,提高堤壩的存儲能力。

而這座堤壩就是金融,金融就是在經濟這條河中打魚最快的方式。

同時爲了讓下游快要餓死的人過於極端來毀掉堤壩,所以就要保證下游的人捱餓而不死,這就是貧窮存在的意義,這也是爲何很多資本主義國家不推崇全民化文明推動的意義。資本恐懼貧民,不是怕他們餓死,而是怕貧民變聰明,怕貧民爲了生存炸掉堤壩。

所以上游的打魚人會最終聯合起來,因爲只有他們聯合起來,才能製造力量阻礙下游的人來觸犯他們圍起來的魚塘。這就是權利集團。



《電網與魚叉》
曾經一個階段拿着電網打魚的人,是看不起最原始拿着叉子扎魚的人,拿着電網打魚的人,覺得自己是高級人才,而這些人就是爲上游打魚人服務的高薪高管。

雖然拿着電網的人看不起拿着魚叉的人,但是由於會使用電網的人越來越多,而堤壩也越來越高,這就導致電網使用率降低,而存量增加,而這些最終看不起魚叉的電網人,最終也迎來的危機。因爲電網的存在,破壞了原本的穩固形態,而電網打魚人最終也會嚐到自己製造的惡果。
以往的老打魚人,是一個有經驗的老人帶着一羣年輕力壯的小夥子幹活,這是一種較爲原始且穩固的團隊。但是就是因爲電網的出現,電網人越來越多,而電網只需要年輕的小夥子,在科技的加持下,年紀大有經驗已經被淘汰。

而這個電網就是規模化與高科技。

《降本增效》
因爲規模化與高科技提高了電網打魚的效率,所以年紀大的人就出現失業,所以近些年35歲以上的失業率也在不斷攀升。因爲各行各業都在學習資本規模化與高科技化,這就導致原本靠着經驗生存的老人開始失業。

規模化與高科技也導致近些年效率最高的就是IT信息業以及高科技產業。而信息化,規模化與高科技給其他領域的賦能,其報告中也大體都是這樣寫“我們的規模化與信息科技化,如何如何給企業降本增效” 而這一套降本增效的本質其實就是機器取代了人力,數據取代了人腦。

不過,萬事萬物都有循環,最終給別人搞降本增效的人,最終被搞到自己頭上,自己也成爲企業降本增效的一個目標。屠龍少年,終成惡龍。

《人口負增長》
由於河水變少,魚蝦變少,人們喫不飽,下游的人就變得不想生育。其實在大自然的中,動物往往會在生存困難的階段,喫掉或者殺死自己的幼崽,以保證優質的幼崽可以度過難關,而人類作爲大自然金字塔最高端的存在,也是存在。所以當水少,食物少,人們開始變得不想生育,這就導致生育率下降,俗稱人口負增長。

《壟斷》
在河水變少,魚蝦變少的下游羣體中,如果想要繼續生存,等待並不是好辦法,那麼就只能另尋出路——找到新的河流。但是新的河流與優質的河流越來越少,這就是經濟危機的必然性。而先找到新河道的人,爲了保證自己以後的食物充足,必然會選擇跑到上游鑄造新的堤壩,然後曾經的下游人變成了這裏的上游人。同時,在新河道鑄造堤壩,這個動作就是壟斷。

《歷史週期率》
而在某個時間階段,堤壩被人炸燬或者被天災毀掉,這就是歷史週期率。也就像《三國》開頭的那句話,天下大勢,分久必合久必分。經濟運行也是如此,一旦河邊的人都在仿效上游人去鑄造堤壩,導致生態嚴重失衡,這就會引發下游人的鋌而走險,或者引發天災。

《慾望》
其實上游的人最怕的不是下游的人過來攻擊,而是怕下游的聰明人成爲上游人之後的不守規矩。上游因爲視角原因,他們明白必須要給下游留下生存機會。而晉升成爲上游人的新人,往往會做的更加歇斯底里,甚至會直接導致下游無水。而這並不是上游人集體想看到的事。

往往歷史週期律是在某個時間週期發生,或許是100年或許是500年,但是這個週期律往往會被不斷出現的人玩壞。因爲慾望促使人類的進步,同時也給人類帶來的災難。但是也不能沒有慾望,因爲失去以往的人不進步,無慾且無求,那麼人類進化就會停止,慢慢走向自然滅亡。

《科技改變週期》
其實歷史週期律是無法被改變這個既定結果,但是人們在慾望的促使下,不斷進步發展,導致人們可以利用科技來影響或者延遲歷史週期律。

發明與創新對於上游人重要嗎?其實並不重要,因爲可能出現的發明與創新,就可以倒是他們從上游堤壩衰落下來,所以往往跨時代的科技與創新,在最初出現的那幾年,都是被引而不發,甚至最終公佈也是有一個保密週期。



《窮打魚人與科學家》
其實嚴格意義上來說,只有窮打魚人與科學家纔會努力追求科技創新與進步,因爲這些是可以有概率改變他們的未來與現在。科學家追求的是技術突破帶來的喜悅,這是科學家的慾望實現。

《見錢眼開》
在完全資本化的社會結構下,纔會出現有人單一的追求物質。你之所以見錢眼開,並非你真的非常貪財,而是因爲你需要錢。而社會力量並未給你更多的選擇機會,所以你只能看到錢而去追求錢。

《多元化需求》
爲什麼不鼓勵多元化需求,爲何那些上游的人說自己不喜歡錢,而更喜歡各類愛好,那是因爲他們有能力觸及多元化需求。所以不鼓勵多元化需求其中也暗藏玄機。

“也許對人類最大的公平就是生命的長度”,這句話已經被慢慢改變,就連原本足夠公平的生命長度,也在科技與資本的力量下得到延續。

送給自己,也送給所有能看懂的人,告訴你這些,並不是讓你去反抗什麼,而是要讓你活的更“明白”。



#BTC走势分析 #经济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