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谷歌中國區負責人:2027 年人工智能將取代人類工作

人工智能帶來的技術變革引發了人們對其對全球勞動力影響的討論。兩位極具影響力的人物李開復和埃隆·馬斯克對人工智能的未來及其對人類就業和社會的影響發表了自己的看法。如果人工智能奪走了大量就業機會,那麼社會就必須應對失業及其後果。這可能需要爲可能被人工智能取代的人們重新設計教育、就業培訓和福利制度。

李開復對人工智能的預測

李開復是一位從業多年的計算機科學家,也是一位多年來一直倡導使用人工智能的風險投資家。

2017 年,李開復表示,到 2027 年,人工智能將取代全球 50% 以上的勞動力。儘管如此,李開復仍然直言不諱,儘管許多人批評他過於激進。在接受《財富》雜誌採訪時,李開復堅持自己的預測,他說:“這是相當準確的。我在 2017 年、2018 年和 2019 年過於激進,坦率地說,當時我有點緊張,但當新一代人工智能出現時,每個人似乎都跟上了潮流,並相信這是正確的速度。”

李開復的論點基於這樣的假設:大多數工作都是單調乏味的,而人工智能最擅長處理這些任務。他列舉了卡車司機、電話營銷、洗碗、水果採摘和流水線工作等工作,作爲人工智能可以取代的工作的樣本。他認爲人工智能是一種基礎設施技術,就像電力和互聯網一樣。

伊隆·馬斯克對人工智能危險的看法

另一位對人工智能發表看法的重量級人物是特斯拉汽車公司和 SpaceX 的首席執行官埃隆·馬斯克。馬斯克經常表達他對人工智能威脅的擔憂,並表示人工智能甚至可能在幾乎所有領域都勝過人類。最近,馬斯克宣稱“人工智能在所有方面都將比人類更優秀”。這一大膽的斷言體現了馬斯克的觀點,即人工智能能夠接管每一項工作。

目前,人工智能的應用十分廣泛,在許多行業中都得到了積極的應用,其發展也日漸壯大。IBM、LinkedIn、Google 等許多公司因人工智能而裁員數千人。僅 2024 年就有超過 50,000 名員工被解僱,這描繪了人工智能技術發展的未來趨勢。

馬斯克的擔憂並不止於失業。他還指出了人工智能發展控制權流失的威脅,強調了適當的監管和道德方法的重要性。最近,馬斯克透露了他對政治正確的人工智能危險的看法,而不是事實。儘管他同意人工智能將造福社會,但他堅持認爲人們必須監督這一過程,以確保人工智能的發展符合人們的願景和標準。

CoinGabbar 得出了什麼結論?

根據事實調查,李開復和馬斯克都對人工智能的重要性持有不同看法,儘管他們對人工智能的態度略有不同。李開復擔心的是,考慮到現有的經濟體系和效率,人工智能很可能會取代許多人類的工作。而馬斯克則關注政治正確而非現實的人工智能未來必然會出現的風險,以及如何確保妥善管理這些風險以避免負面影響。

人工智能爲未來帶來了許多機遇和威脅。因此,我們需要明智地應對這一轉變,以確保政策制定者、企業管理者和社會能夠理解和認識到技術如何開闢新視野,同時又對人類勞動力構成威脅。



訪問:CoinGab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