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nance Square
LIVE
LIVE
SJ Crypto
--10.4k views
查看原文
5月20日,以太坊ETF可能將很大機率會通過的消息放出後,以太系生態都發生了什麼❓ #以太坊ETF批准預期 我統計了20個項目的當日二級漲幅情況,其中統計了12個Layer2以及8個具有代表性的鏈上生態 本文沒有二級操作觀點,但可以作爲一份參考,取決於你是相信強者恆強還是板塊補漲 數據統計結果如下👇🏻 Layer2板塊中,我基於市值的因素,將該板塊10億市值作爲分水嶺,分爲了兩個部分,其中10億以上的市值 $OP 相比其他標的,表現要更好 而 $METIS 在1-10億的市值梯隊中,以日內38%的漲幅領跑,甚至在該板塊中都可以說是反彈最強的 而鏈上生態當中,最值得注意的是 $LINK ,作爲老牌的預言機龍頭,當日的漲幅表現最差,不過在生態的統計中沒有綜合市值的因素 Layer2作爲基礎設施的流動性承接,和以太的相關性可以說是最強的,而鏈上生態我基本上統計的都是板塊龍頭,其中包含了:DEX、流動性質押、Defi協議、NFT市場、社交以及域名 ENS作爲域名龍頭,在20-21號的兩日,實現了最佳漲幅,但因爲沒有考慮兩日的因素,所以沒有在圖表中展現出來 📍最後,需要注意的是,僅統計反彈的因素是不全面的,沒有通盤考慮此前以太疲軟時所造成的下跌比例,實際上要將下跌和反彈的比值作爲對比,可參考意義會更強 (本文也沒有統計今年上線的新幣)

5月20日,以太坊ETF可能將很大機率會通過的消息放出後,以太系生態都發生了什麼❓ #以太坊ETF批准預期

我統計了20個項目的當日二級漲幅情況,其中統計了12個Layer2以及8個具有代表性的鏈上生態

本文沒有二級操作觀點,但可以作爲一份參考,取決於你是相信強者恆強還是板塊補漲

數據統計結果如下👇🏻

Layer2板塊中,我基於市值的因素,將該板塊10億市值作爲分水嶺,分爲了兩個部分,其中10億以上的市值 $OP 相比其他標的,表現要更好

$METIS 在1-10億的市值梯隊中,以日內38%的漲幅領跑,甚至在該板塊中都可以說是反彈最強的

而鏈上生態當中,最值得注意的是 $LINK ,作爲老牌的預言機龍頭,當日的漲幅表現最差,不過在生態的統計中沒有綜合市值的因素

Layer2作爲基礎設施的流動性承接,和以太的相關性可以說是最強的,而鏈上生態我基本上統計的都是板塊龍頭,其中包含了:DEX、流動性質押、Defi協議、NFT市場、社交以及域名

ENS作爲域名龍頭,在20-21號的兩日,實現了最佳漲幅,但因爲沒有考慮兩日的因素,所以沒有在圖表中展現出來

📍最後,需要注意的是,僅統計反彈的因素是不全面的,沒有通盤考慮此前以太疲軟時所造成的下跌比例,實際上要將下跌和反彈的比值作爲對比,可參考意義會更強

(本文也沒有統計今年上線的新幣)

免責聲明:包含來自第三方的見解。非財務建議。可能包含贊助內容。 請參閱條款。
0
回覆 1
引用 1
探索最新的加密貨幣新聞
⚡️ 參與加密貨幣領域的最新討論
💬 與您喜愛的創作者互動
👍 享受您感興趣的內容
電子郵件 / 電話號碼
相關創作者
LIVE
@SJCrypto

創作者的更多內容

--
📍聊L2的充分竞争与多元化格局下的机会 昨天Vitalik在推特发布了一篇文章,文章观点中简单聊了一下当前L2的格局,我发现虽然 #Taiko 在社区当中的口碑不怎么样,但却是被他点名了几回了 而基于这篇文章所描述的现象,让我想到L2最终的格局可能不是之前设想的那样由主要的几条L2占据主导,而是迈向整体均衡化 因此随着新L2的不断推出,对于生态市场的多元化当然有所助益,但这种阶段对二级市场投资者来说其实也许不是一个多么合适的赛道 为什么呢,其实就一句话:“别和政策对着干” 举2个例子来说:1.流动性质押赛道就有着33%的“政策红线”,这其实不光是和个人意志有关系,还和是否去中心化的论调有关,因此流动性质押的业务规模天花板其实是有限的 (而作为业务承接的下游赛道,就没有这一红线限制) 2.而DEX这个赛道作为每条链基础的业务赛道,也是一个处于充分竞争的竞争格局,据不完全统计下的DEX就有1300多个,可以说是行业第一大内卷化的赛道 (可以试想一下在二级市场我们在这种板块中可选择上的容错率其实挺低的) 那L2其实具备着上面的两个赛道特征: (1)大基本盘的指导思想——多元化 (2)数量多,充分竞争 我们很难否认,以太目前的一些发展方向就是比较受个人或某主体的意志所影响的,因此多Rollup的格局可以说是一种大几率的趋势 通过不断的拓展执行层,这样可以让以太主链更好的扮演共识(安全)层的角色 未来就形成了一种以以太主网共识为独立核心的多Rollup生态谱系,包括现在原先链上的应用也开始逐渐有向应用Rollup发展的趋势了(近日ENS就有拓展至L2的提案) 目前L2未上线和已上线的加一块将近200条,但市场的流动性暂时是固定的:那车流固定的情况情况下,车道在不断扩散,车流可选择的空间就变得非常的多了 因此基于上述逻辑去做推导,在Rollup构建的上游,可能会成为这轮周期L2竞争的下半场 例如$OP 的超级链框架以及 $ALT 的模块化Rollup构建都属于这个范畴(ARB的Orbit计划是面向L3的,不太属于该范畴) 随着上游方案的完善,这些各种个性化rollup的推出,其实都符合Vitalik所描述的L2生态谱系的的多元化补充 因此对于一些新兴Rollup来说,已经不能完全的从基础设施所能解决的差异化需求去考虑是否值得参与了,还需要考虑该Rollup在同质化的竞争下是否有可以破局的竞争能力 例如特定的应用Rollup,估值的逻辑就应该从应用端出发,而还是执行层业务的基础Rollup,就真的要多思考市场份额的竞争问题 附图:ETH L2的前十TVL分布情况,其实已经初步展现了这种均衡的多元化现象了
--

實時新聞

查看更多

熱門文章

avatar
我思故我在
查看更多
網站地圖
Cookie Preferences
平台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