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美聯儲傳聲筒”之稱的(華爾街日報)著名記者Nick Timiraos最新撰文指出,美聯儲的降息前景將取決於一個關鍵因素:特朗普政府的關稅政策。以下內容爲他的觀點。
隨着美國總統特朗普考慮在他的第二個任期內更大膽地使用關稅,一個關鍵問題擺在美聯儲面前:任何價格上漲會在多大程度上助長更廣泛公衆對更高通脹的預期?
市場普遍預計美聯儲將在本週結束的爲期兩天的會議上保持基準利率穩定,此前三次會議上已將短期利率下調整整一個百分點。
自官員們在去年9月首次降息以來,通脹在實現美聯儲2%的目標方面進展不均衡。與此同時,勞動力市場穩步擴張,打消了人們去年夏天對勞動力市場突然走弱的擔憂。
美聯儲何時或是否恢復降息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通脹前景,而通脹前景又可能取決於特朗普是否兌現提高關稅的威脅。上週,特朗普表示,他正在考慮是否在本週六之前對從加拿大和墨西哥進口的貨物徵收更高的關稅。
關稅仍然是美聯儲前景的一個關鍵變數,人們擔心這會影響企業和消費者對未來通脹的預期。
可以肯定的是,美聯儲在2019年降低了利率,當時特朗普在他擔任總統的第一任總統時升級了貿易戰。美聯儲主席鮑威爾和他的同事們擔心,貿易戰對商業信心和投資的打擊可能會抵消關稅導致的潛在通脹。
特朗普在第一任期內實施的關稅規模相對較小。就其對經濟活動的影響而言,“它們沒有造成通脹,因爲那不是通脹時期,”時任美聯儲國際金融部門負責人、現任職於美國企業研究所(American Enterprise Institute)的史蒂文·卡明(Steven Kamin)說。
這一次,在任何關稅上調生效後,美聯儲可能會做出不同的反應,因爲美國剛剛經歷了一段高通脹時期。
卡明說,“與2018年相比,價格制定者和價格支付者對價格壓力的適應度要高得多”。他說,他預計美聯儲“這一次中確實比上一次更傾向於反對加徵關稅”,在加徵關稅的情況下將利率維持在高位。
卡明表示,由於美聯儲幾乎不會根據尚未發生的政策結果來改變利率,因此在關稅上調成爲現實之前,美聯儲不太可能做出反應。
克利夫蘭聯儲主席貝絲·哈馬克(Beth Hammack)在本月的一次採訪中表示,美聯儲官員密切關注消費者調查和市場化指標中顯示的通脹預期,因爲“如果人們預期通脹會更高,他們會做出不同的反應,從而加劇通脹”。
例如,如果房東預計未來他們的成本會上升,他們就會趕在成本上升之前提高租金。工人們將爲更大幅度的加薪談判。
密歇根大學上週發佈的一項消費者調查顯示,自去年11月大選以來,通脹預期略有上升。進行這項調查的研究人員表示,消費者繼續自發地表示,他們現在購買汽車和其他耐用品是爲了避免未來的價格上漲。
根據兩年期通脹盈虧平衡率等指標,投資者對未來一年和兩年通脹的預期在過去幾個月裏有所上升,儘管長期預期幾乎沒有變化。
上一次特朗普擔任總統並對貿易伙伴徵收關稅時,人們對未來通脹的預期很低,而且已經牢牢地錨定了。公衆對通貨膨脹缺乏經驗,這使得企業在轉嫁關稅帶來的價格上漲時更加猶豫不決。
“他們不知道如果提高價格會損失多少生意”,哈馬克說。
但疫情以及美聯儲採取的一系列應對政策(包括超低利率和財政刺激措施)所引發的高通脹持續了數年,這讓人懷疑美聯儲是否還能輕鬆應對物價上漲。如果通脹預期沒能錨定,對未來更高通脹的預期可能會導致通脹更加頑固。
另外,隨着企業管理團隊近年來一直在轉嫁更高的成本,他們擁有5年前所缺乏的提價經驗。即使是沒有受到關稅打擊的國內生產商,也可以以更高的進口價格作爲提價的藉口。
“由於我們所經歷的一切,人們對價格上漲的接受程度越來越高,”哈馬克說。
週一被確認爲財政部長的斯科特·貝森特(Scott Bessent)在本月早些時候的確認聽證會上淡化了關稅導致消費者價格上漲的前景。他表示,美元兌外幣可能會走強,抵消美國進口商增加的部分成本,而外國製造商可能會降價,消費者可以改變購買方式,以避免任何成本增加。
在美聯儲對通脹產生過程的看法中,預期的核心地位意味着關稅上調的實施方式可能對官員如何設定利率產生影響。
2018年,卡明和其他美聯儲經濟學家對關稅上調的影響進行了模擬,並得出結論,只要滿足兩個條件,美聯儲就可以查看或不對更高的通脹數據做出反應:家庭和企業預計通脹將保持在較低水平,並且價格上漲迅速傳導至整個經濟中。
“如果你一次做完(指上調關稅),然後就結束了,那麼價格水平只會出現一次性跳躍。你會看到通脹飆升,然後就會消失,”美聯儲理事克里斯托弗·沃勒(Christopher Waller)本月早些時候在歐洲舉行的一次會議上的問答環節中表示。
但是,如果關稅上調在不同的時間對不同的國家和不同的商品實施,那麼美聯儲可能更難理清物價上漲是因爲關稅,還是更廣泛的宏觀經濟力量。
“關稅上調將是‘一勞永逸的’,還是會連續兩年在許多不同經濟部門實施?”聖路易斯聯儲主席阿爾貝託·穆薩勒姆(Alberto Musalem)本月在接受採訪時自問道。“如果關稅上調的實施時間超過兩年,每個月或每兩個月遞增,那就更難分析了。”
要理解美聯儲官員爲何如此擔心損害通脹預期的穩定性,可以看看他們在去年12月份所做的預測。
在上次會議上,官員們預計,在未來兩年裏,儘管經濟活動穩定,工人失業和工廠閒置等情況很少出現,但潛在通脹率仍將從去年年底的2.8%左右降至2%。
美聯儲前高級顧問威廉·英格利希(William English)表示,如果長期通脹預期錨定在較低水平,“這將對通脹產生引力效應,使得工資和價格穩定,從而足以將實際通脹率降至2%。”
美聯儲面臨的一個風險是,“在實踐中,這種引力效應並沒有真正奏效,”現任耶魯大學管理學院(Yale School of Management)教授英格利希(English)說。如果通脹率接近3%而不是2%,美聯儲官員可能會得出結論,他們需要將利率維持在高水平足夠長的時間,以便經濟進一步疲軟以降低物價。
文章轉發自:金十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