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管風暴來襲:FSA 多面出擊
日本金融廳(FSA)在今年 9 月釋出的「金融機構內部審計高度化的監控報告(2024)」中,明確指出金融機構內部審計必須大幅升級,尤其點名加密貨幣交易所更需加強內部監控與安全措施。根據這份報告,FSA 於 12 月 25 日計劃更新「現狀與課題」相關指引,並將於 2025 年 1 月下旬舉行一場名為「強化金融機構內部審計的圓桌會議」的討論會議。屆時除了邀請日本銀行、公會代表,也特別強調將與日本加密貨幣交易所協會(JVCEA)合作,期望共同擬定新標準,以因應全球加密市場的風險與趨勢。
金融廳在會議前就已多次提及「國際趨勢」的重要性,顯示日本官方希望與國外監管機構接軌,同時兼顧國內特色。若回顧今年以來的幾大駭客事件,尤其是約 3.7 億美元規模的 DMM Bitcoin 失竊案(含 4,500 多枚比特幣),顯示一旦出現重大安全漏洞,對交易所乃至整個金融市場都將造成嚴重衝擊。FSA 這回不只針對傳統銀行下達嚴格指引,也首次明文要求加密交易所必須執行與銀行同等級的內控檢查,此舉被視為日本朝「金融一體化監管」又跨出一大步。業者普遍認為,2024 年接踵而至的駭客攻擊案例,正好成為驅動官方下重手整頓的導火線。
圖源:FSA FSA 將於 2025 年 1 月下旬舉行一場名為「強化金融機構內部審計的圓桌會議」
DMM Bitcoin 遭駭餘波:北韓駭客成箭靶
若說這次強化審計的推力來自何處,就不能不提到 5 月 DMM Bitcoin 驚動業界的駭客事件。這起攻擊被日本警方與美國聯邦調查局(FBI)研判,幕後黑手極可能是與北韓政府關係密切的 TraderTraitor 組織。此案導致 DMM Bitcoin 流失超過 4,500 顆比特幣,價值約 3.07 億美元。儘管 DMM Bitcoin 後續聲稱已獲得集團補足損失,但強大的負面觀感讓該交易所不久後就宣佈關閉部分業務,甚至傳出可能全面退出市場的傳聞。
「駭客神不知鬼不覺就潛入內部系統,並藉員工誤點惡意連結取得關鍵權限,最後成功提領巨額比特幣。」一名不願具名的資安專家解釋,「這正揭示了加密交易所普遍存在的人為漏洞,即員工教育不足與內部防火牆薄弱的雙重問題。」
現如今,北韓駭客成了日本金融與政府部門的「頭號公敵」,所謂的 TraderTraitor 亦被稱作 Jade Sleet、UNC4899 或 Slow Pisces,在亞洲已多次犯案。種種跡象令 FSA 更加警覺,認定必須完善審計、定期檢查員工操作流程並加強資安基礎建設,才足以擋住此類高階攻擊。
加密與傳統金融皆受波及:一體化監管格局成形
顯然,FSA 這項新措施並非僅針對單一區塊,而是意圖打造「一體化監管」:過去在日本的金融監管體制下,支付系統屬央行掌管,而數位資產歸證券交易法範圍,導致加密市場監管層面相對鬆散、資安更顯脆弱。如今 FSA 直言,要將傳統銀行和加密交易所一同納入更嚴謹的內部審計規格,說明官方想用同等標準檢視風險控管流程。而對交易所來說,這意味要開始對自家系統進行深度檢查,包括員工安全培訓、系統存取層級劃分、有效的多重簽章管理等都是重點。
在明年 1 月即將登場的圓桌會議上,除了傳統金融領袖外,JVCEA 作為日本加密產業的「自治監管」代表也將扮演核心角色。近年該協會努力推動交易所更高標準的資本準備與技術稽覈,可惜成效有限。多家國際交易所對日本市場依舊顧慮重重,一方面是駭客威脅,另一方面是監管不確定性。在 FSA 磨合後,若能確立一套明確的審計架構,或有助改善此氛圍。
前景展望:能否締造安全生態?
不容諱言,目前日本數位資產市場正面臨外患與內憂。外患方面,北韓駭客組織活動不斷加劇;內憂部分,監管層面存在割裂且產業自律程度不足。不過,FSA 全面調整內部審計規範,某種程度上也展現官方正試圖扭轉日本加密產業的形象與安全性。儘管後續細節仍待圓桌會議定案,若相關條款能落實,將有助於鞏固投資人信心,同時也可能為日本市場所缺乏的海外資金注入一劑強心針。
據市場觀察,若審計機制確實提昇,未來外國或本土資本再佈局日本時,評估風險的時間或許大幅縮短,有助於整體交易量的復甦。然而對交易所而言,成本勢必增加:要投入更多資金用於聘請高級資安專家、部署高強度審計工具,以及加強員工教育訓練等,或將考驗部分中小型業者的生存能力。
整體而言,日本金融廳此次要求的嚴格審計,代表政府對市場秩序和安全的高要求,也意在防範類似 DMM Bitcoin 攻擊事件再度發生。至於能否徹底杜絕駭客破口,恐怕仍需業界與官方長期協作。不過,至少從監管者的角度看,日本正逐漸形成加強自律與法規雙管齊下的金融新典範,這對日本加密產業乃至全球市場都將是一個值得關注的風向標。
『DMM遭駭後大動作!日本金融廳要求強化審計,交易所迎嚴格監管』這篇文章最早發佈於『加密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