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古至今就兩種模式:
一種是皇帝跟士大夫共治天下
一種是皇帝和宦官共治天下
士大夫大部分是通過科舉考試入朝當官
換在今天就是清華北大畢業的高材生
從鄉鎮、縣幹部開始幹起,這種人有文化,有能力;
而宦官大部分就是服侍皇家的奴才
這種人沒能力,不懂治國理政,只會舔屁
因爲跟皇家走的近,所以很容易被“重用”
宦官其實也不一定都是太監
大規模的閹割是從東漢開始。
通過歷史我們就能發現一個規律:
皇帝和士大夫共治天下的時期,基本都是國泰民安,國力昌盛;
而皇帝重用宦官的朝代,很快就會改朝換代。
比如漢朝,高祖皇帝劉邦就不喜歡宦官,他重用士大夫,結果到了東漢時期,宦官集團崛起,趙忠、張讓,包括曹操的爺爺都是宦官集團,很快東漢末年出三國;
再到明朝,朱元璋就非常不信任宦官,也沒重用過宦官,結果到了明朝中後期,出現了宦官掌權的東廠西廠,劉瑾、魏忠賢這樣專權誤國的宦官,明朝亡;
清朝,清朝有了前幾代的經驗,就制定了嚴格的“宦官不得干政”政策,前幾任皇帝康熙、雍正執行的不錯,結果到了慈禧時代還是出現了安德海、李蓮英之流…
所以皇帝、士大夫、宦官,這三方勢力
基本構成傳統歷史政治角逐架構
就像區塊鏈的三角悖論
來源: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