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久不曾寫寫隨筆雜文和散文詩了。今天踱步漢江邊,淺談下自己對釣魚的看法。
以前總認爲釣不在於魚,而在於釣,此爲釣魚的最高境界。
常在江邊走,聽了一些釣友的分享後,對釣魚改變了一些看法。釣不在於魚而在於釣,這是文人騷客的一種裝逼的灑脫,是阿Q精神,是對釣不到魚的一種藉口和自我慰藉。釣,其實多半是有目的性,不然誰願意一成半天甚至一天都坐在那紋絲不動地乾等?釣者是付出了時間成本的。
江邊的專業垂釣者,每天大多都是爲釣到多少魚的目標而來。比如剛纔我就聽常在漢江邊垂釣的一位專業釣友大叔分享,他已有16年釣齡,天氣暖和時經常每天釣到七八十斤魚,冬天稍微差點,日均十幾二十幾斤,有時就幾條半斤的鯽魚和小鯉魚。行情好的時候,釣到過野生赤鱗魚,差不多5千多一斤,打電話馬上就有人過來收。長江刀也釣到過,市場價十幾萬一斤。專業垂釣者,對於每天的收穫,基本都是直接變現的,除了普通的草魚,鯉魚,鯽魚,胖頭魚等這些纔拿回家喫。當然,江邊釣起來的大黑胖頭魚,雖然不是名貴淡水魚,但在江邊賣80一斤都會被路人秒收,魚頭做剁椒魚頭是上等菜餚,非常美味。
我注意到他提到“行情”這個詞,這就說明他作爲一個釣者顯得非常專業。“行情”是針對市場而言,有交易有市場纔會有行情。能釣到好魚,賣個好價錢,這就是專業垂釣者最直接的目標。釣魚過程中的那份耐心和韌性,這是最寶貴的品質。浮躁的人,是一定釣不到魚的。
玩幣也是如此。玩幣的目的就是爲了賺錢,在幣市裏我們同樣也需要釣魚者的那份耐心和韌性。行情好的時候,我們要猛攻,目標是釣到更多大魚名魚。行情不太好的時候,我們就等待好的機會出手,以釣到魚爲首要目的,其次是追求釣到好魚。姜太公直鉤釣魚,他雖然釣不在魚,但其付出的極大的耐性旨在釣到周文王這條大魚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