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盛頓已經全力以赴地試圖將這項技術排除在中國之外。但不知怎麼的,台灣半導體製造公司(TSMC)的電路正為華為最新的Ascend 910B晶片提供動力,該晶片是為人工智能設計的。
美國官員一直在竭力將華為擠出頂尖科技參與者的名單,但現在我們來到這裡。根據熟悉細節的消息來源和TechInsights——一家加拿大研究公司,專門拆解技術產品以查看其內部——這項台積電技術本應對華為不可接觸。
TechInsights在華為的AI晶片中發現了台積電的巧手。隨著華盛頓旨在限制中國的AI雄心,因其潛在的軍事應用,這一晶片泄漏猶如重擊。
台積電的產品不僅僅是任何產品;它們是半導體技術的金標準。這家公司的市值?大約1萬億美元,使其價值超過特斯拉和沃爾瑪。
台積電與華為的聯繫和制裁逃避者
大問題是:這是怎麼發生的?考慮到2020年9月對該公司的全面美國出口管制,華為本不應該接觸到台積電的技術。理論上,這些制裁應該使台積電的技術無法進入中國。
但台積電的初步調查顯示,該技術通過了一個涉及中國晶片公司Sophgo的鏈條。消息來源表示Sophgo可能充當了中介,儘管台積電的調查仍在進行中。這種“晶圓”技術——晶片術語中的核心電路——可能通過這個後門進入,讓人對美國制裁的有效性產生了疑慮。
與此情況密切相關的人提到另一個不太可能的情景。台積電的晶片可能在四年前美國制裁生效之前已經潛入華為的庫存。不管怎樣,這些電路如何進入華為的晶片仍在調查中。
據報導,台積電在將Sophgo標記為可疑之後,已經取消了所有新訂單,並通知美國監管機構可能的違規行為。Sophgo則否認與華為有任何聯繫,聲稱從未與該公司展開業務。
它甚至向台積電發送了一份報告,稱其是無辜的,儘管美國當局不太可能接受這一說法。這場爭議引發了各種有關灰色市場的擔憂,企業在那裡脫手多餘的庫存。業界觀察人士表示,Sophgo可能將台積電的組件滑入了未經授權的渠道,然後這些組件找到了華為的高性能AI硬件。
TechInsights的角色及商務部的回應
美國商務部對TechInsights的發現高度關注。這家成立於1989年的加拿大研究公司擁有全球觀眾,包括650多家公司和100,000名用戶。憑藉其逆向工程和拆解的專長,TechInsights一直是試圖保持其技術機密的公司的心頭之患。
去年,TechInsights對另一款華為晶片進行了類似的拆解,這導致了商務部的全面審查。商務部長吉娜·雷蒙多指出了這份早期報告,表示美國制裁在某種程度上確實抑制了華為的表現。但顯然這些努力還不夠。
雷蒙多解釋說,儘管管制限制了晶片的效率,但並未完全阻止華為的進展。這就是問題所在:減速並不等同於停下,而華為的Ascend 910B晶片證明了這些限制是有限的。
為了“確保合規”,商務部的工業和安全局已發誓將密切關注這些發現,並且正在進行進一步的檢查。這些檢查是否能夠真正防止此事件的重演仍然是一個未知數。
台灣的電價問題影響到台積電
台積電面臨的挑戰不僅僅是華為。這家晶片製造巨頭在其本土也面臨著電力危機。台灣的能源格局現在一片混亂。電價飛漲,威脅到台積電在台灣設施的運營成本。
根據台積電首席財務官黃仁勳的說法,他們在本土支付的電力價格是全球所有地點中最高的。電力費用在過去幾年翻了一番,讓台積電對明年的帳單感到更加壓力。
自2022年以來,電價已經上漲了四次。為什麼?責怪俄烏戰爭以來化石燃料成本飆升,以及台灣對進口能源的高度依賴。國營的台灣電力公司一直在虧損,政府別無選擇,只能將這些成本轉嫁給像台積電這樣的產業。
這家晶片巨頭以及其他主要工業參與者,如今支付的電力費用比之前高出約25%。較小的公司和家庭在最近的價格上漲中得到了豁免,但台積電呢?沒有這樣的運氣。
中華經濟研究院的研究員鄭瑞和指出,家庭電費曾超過工業電費。如今,隨著政府將財務壓力轉嫁給高能源使用者,台積電和其他出口商承擔了主要負擔。
到四月,工業電價已上漲11%,更多的漲價在望。政府推動的能源改革包括對像台積電這樣的頂級工業用戶增長14%的價格,他們支持著台灣蓬勃的科技出口市場。
問題的根源不僅在於價格上漲。台灣的電力供應緊張。在努力將可再生能源提速的同時,該國的核電逐步淘汰和對化石燃料的依賴使台灣陷入能源困境。在1980年代,核電供應了台灣50%的能源;如今,這一比例降至6%,並預計在2025年最後一座反應堆關閉時降至零。
儘管對離岸風電進行了大量投資,台灣的可再生能源僅能滿足約9.5%的能源需求。其電力仍主要來自煤炭和液化天然氣,這兩者的進口占其能源供應的80%以上。
上漲的電力成本對台積電的財務壓力並不太大——電力僅占其運營成本的1.5%,這一比例被重大的研發費用稀釋。但電力風險現在已成為明顯的信用擔憂,台積電的晶片生產擴張岌岌可危。
台灣半導體產業的需求和風險擴大
挑戰仍然遠未結束。台灣的科技產業對電力需求巨大。隨著每一代半導體的進步,台積電的能源需求幾乎翻了一番,2023年單個晶圓的能耗達到40.5千瓦時。這幾乎是2017年的兩倍。
在台灣政府在停電期間對像台積電這樣的關鍵出口商保持壓力的同時,該國的電力供應運營儲備在過去十年中多次降至15%的目標以下。
而且不僅僅是台積電在耗費所有的能源。谷歌等科技巨頭正在台灣建設數據中心,這些中心需要巨大的電力。人工智能技術只會增加這些需求,這意味著台灣的電力危機遠未結束。
美國商會在台灣在其白皮書中提出了這一點,稱穩定、可負擔的電力是一個“迫切的挑戰”。隨著煤炭和核電的逐步退出,台灣的能源未來看起來不穩定。
標準普爾全球在最近的一份報告中火上澆油,稱台灣的能源可靠性對台積電來說“日益成為信用風險”。電力供應不足可能會阻礙半導體的生產,對這家晶片製造商已經充滿挑戰的情況增添了困難。
與此同時,政府正試圖安撫產業,但數字不會說謊。對電力的激增需求和可再生能源的不足意味著這個問題不會很快消失。而對於在美國、日本擁有工廠並在德國即將開設新廠的台積電來說,台灣的電力危機不僅僅是一種不便,它是其全球運營中的一個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