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三,黃金繼續創下新高,一度站上2780關口上方,銀價也持續上漲,站上每盎司34美元,這是十多年來的最高水平。
央行購買黃金已將金價今年迄今推高了超30%,地緣政治緊張局勢讓投資者將目光聚焦在貴金屬作爲避險資產上,白銀同期也上漲了37%。
交易平臺Tastylive的宏觀全球聯席主管Chris Vecchio指出,“很明顯,最近幾周和幾個月來,黃金和白銀的勢頭都非常強勁,但我們實際上纔剛剛進入多年來向貴金屬轉移的初期。”
投資者正在押注貴金屬,預計美聯儲和其他央行將繼續降息。在低利率環境下,像債券這樣高收益資產的吸引力會降低。
此外,貴金屬通常被認爲是通脹的對衝工具。雖然美國通脹最近已降至美聯儲2%附近的目標水平,但從可能出現的更多關稅到重振製造業的努力,在長期內仍然存在許多推動價格上漲的壓力。
Vecchio說,“這最終意味着未來會存在更高的結構性通脹以及更低的生產力。因此,以美元計算,一切都會變得更貴。”
高盛分析師最近表示,央行購買黃金的行爲將保持“結構性高位”,目標爲每盎司2900美元。
高盛已經多次發表報告看漲黃金,該行預計到2025年初,金價將達到每盎司2900美元,高於此前預測的2700美元。這種樂觀情緒在很大程度上歸因於各國央行(尤其是新興市場央行)的黃金購買量激增。高盛進一步指出,自俄烏衝突以來,其對倫敦場外交易市場央行需求的預期增長了五倍,這重置了金價與利率之間的關係。
這家美國投資銀行的“仍然看漲”預測還考慮了投機者在金價上漲的情況下將黃金視爲避風港的作用,特別是在11月5日美國大選之前。
儘管大選後,黃金投機性倉位下降可能會導致金價存在下跌風險,但該行強調,在潛在的貿易緊張局勢和金融風險中,持有黃金多頭頭寸具有重要的對衝價值。高盛預計,到2025年12月,黃金價格將上漲約10%,達到3000美元/盎司。
文章轉發自:金十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