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ne Pickhardt 最近發起了一個討論,討論雙方和多方(兩個以上參與者)支付渠道之間的差異,這與他關於閃電網絡支付可靠性的研究工作有關。他對這一發展方向的可行性越來越持懷疑態度。
渠道工廠爲何能提高支付可靠性,從高層次上講,這可以歸結爲流動性分配。在只有兩方渠道的網絡中,用戶必須做出零和博弈,決定將流動性分配到何處。這對整個網絡支付的總體成功率有系統性影響,如果人們將流動性放在不需要處理支付的地方,而不是放在需要的地方,支付就會失敗,因爲人們需要的地方的流動性已經用完了(直到重新平衡)。這種動態只是閃電網絡從一開始就知道的設計約束之一,也是爲什麼像 Rene 這樣的研究對於使協議/網絡長期發揮作用非常重要。
在多方渠道模型中,用戶可以將流動性分配到大組中,然後簡單地在鏈下“再分配”到當時有意義的地方。這意味着,即使節點運營商在將流動性分配給哪個人方面做出了錯誤的決定,只要該人與可能成爲良好對等方的人處於同一個多方渠道中,他們就可以將處於不利地位的流動性從一個人重新分配給另一個人,而無需承擔鏈上成本。
之所以有效,是因爲多方通道的概念本質上就是羣組中的每個人都將傳統的雙方通道堆疊在多方通道之上。通過更新根部的多方通道,可以在鏈下修改、打開、關閉上面的雙方通道等。Rene 提出的問題是,當人們不合作時,上鍊的成本。
閃電網絡的整個邏輯都基於這樣一個理念:如果你的單方渠道對手方停止合作或響應,你只需在鏈上提交交易即可強制控制你的資金。當你擁有多方渠道時,渠道堆棧中的每個“級別”都會增加需要提交到區塊鏈的交易,以強制執行當前狀態,這意味着在高費用環境中,多方渠道在鏈上執行的成本將高於雙方渠道。
這些是比較這些系統時需要考慮的核心權衡,但我認爲只關注鏈上足跡會忽略鏈下系統的更重要的一點:它們都是爲了激勵參與者不上鍊。
正確構建多方通道,即如何組織堆疊在頂部的通道,可以讓您將人羣打包成具有高可靠性聲譽或相互信任的子部分。這將允許這些子組中的人仍然能夠重組該子組內的流動性,即使子組外的人暫時沒有響應,或由於技術問題而下線。強制執行的鏈上成本雖然很重要,但與鏈下系統的核心設計目標有點不相干:讓人們有理由留在鏈下併合作,並消除人們不合作和強制執行鏈上事務的理由。
當考慮這些系統的未來將會是什麼樣子時,重要的是不要忽視它們的核心設計方面。
來源:比特幣雜誌
文章《SHINOBI:鏈下協議永遠是一種平衡行爲》首先出現在 Crypto Breaking News 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