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一家交易所來說,其產品形態本質上是一個交易工具,在國內互聯網時代的頂點,曾有 人說:“好的產品應該是用完即走”

但是,當一個平臺度過的高拓展的初始增量期,尤其是行業當下從高增量到存量的當下階段,好的產品不應該是用完即走

那麼幣安廣場這一產品,對於幣安來說,有什麼樣的戰略價值?

🗝️文章標題

1.探討幣安廣場這一產品的合理性

2.爲什麼說這是難以複製的產品護城河

3.如何基於這個產品提供更深入的B端服務

4.總結丨目之所及,是逐漸被拓寬的護城河

正文👇🏻

在前幾日,我看到有中文KOL吐槽BN廣場功能本身很累贅,遠不如友商的純工具邏輯那樣令人滿意,但恰巧在存量市場的爭奪中,我覺得這是一種戰略上處於不利的狀態。

從APP本身的產品規劃上, Binance 應該是目前唯一一家將重心放在這一塊的CEX。

年初的時候,推特上也有個老哥質疑這一產品的合理性,我打開對方的個人簡介看着一排高大上的title,腦海裏浮現一個疑問:他爲什麼會問出這樣的問題?

這讓我有點疑惑:大家都沒用過互聯網券商的產品麼,這是已經跑通了的模式

過去我不理解爲什麼其他平臺沒有將這個產品放在覈心的位置,唯獨 #Binance 放了,我現在明白了這個問題的其中一個答案:平臺的發展階段不同。

現階段的其他CEX,主要的重心可能都放在增量上,而Binance本身的發展已經較爲成熟了,成了行業內最大流動性的終點,思考如何將商業價值更大化,探索如何更好的做用戶沉澱,是要擺在第一位的事情。

但光從這個角度出發,似乎其他平臺在上升的發展階段中,並行拓展這一業務,也是很合理的事情,所以迴應上面的問題,我甚至有點不理解:爲什麼其他平臺沒有將這一塊給抓起來,成本原因?

一、探討幣安廣場這一產品的合理性🔻

1.1即用即走爲何不可行❓

我們要梳理一家平臺爲什麼有做內容社區的必要性時,從最底層的邏輯出發,CEX本身提供的是交易場景服務,而交易這件事本身是一個需要一定決策鏈路去閉環完成的事情,也就是:獲取信息到完成交易決策的過程。

因此從這個角度看,交易平臺做內容社區本身就有着獨特的優勢,交易平臺內容化、社交化這件事,平臺本身就能夠提供很合適的土壤。

通過建立足夠豐富的信息體系,來完成“信息獲取→投資決策→完成交易”的閉環鏈條,進一步實現提高單客的轉化率和留存率。

據我觀察,目前行業內多數平臺採取的路線基本都是“站外導流”,以各種品牌建設的方式來將用戶增量吸引到平臺生態系統內。

但這種方式出發本身用戶帶着需求來的,否則根本無法帶來留存,真真正正的來了就走。

另外再打開平臺的APP,其實各大CEX提供了不止交易這一個模塊,還是拿 #Binance  的APP舉例:裏面就有理財、活動任務、跟單、期權以及錢包等模塊,如果這些模塊是在”即用即走”的產品思維下,就是一座孤島。

先不提用戶本身是否知道你有這一項功能以及是否有這個需求,但就這種孤島格局下,通過單純的主站信息推送,可能是無法做好用戶觸達的。

但通過資訊社區的方式來完成站內的通流,由用戶自己去主動觸達這些信息,就更容易打破業務模塊化孤島的困局,形成更好的業務閉環。

1.2內容是流量之源

當前我無法知道在有廣場前和有廣場後平臺的DAU變化趨勢是如何的,但是僅僅從內容生產和社交關係的角度出發,在傳統的互聯網券商行業,有內容平臺、內容社區的券商,在MAU、DAU的數據上均是領先於同行的。

這一現象我想放在Web3行業仍舊是適用的,因爲兩個行業本質上都是強金融屬性,對信息的攝取有最根本的需求。

基於內容的需求,推動了市場的注意力會向一些內容平臺去聚集從而實現新增量、活存量的結果。

而內容所帶來的KOL與用戶之間的社交關係,更有可能促使一位客戶從一個平臺看客完成入金的這一個步驟,這是社交關係驅動下對平臺的正面影響。

解決的是用戶除了工具需求之外的其他需求。

1.3拓寬服務矩陣

上面說到,一個CEX的軟件裏面,不會只有單一的交易功能,只有單一交易功能的交易工具,基本等同於DEX(這也是我在寫這篇文章時想到的一個CEX與DEX的核心差別)。

而這些功能服務矩陣,本身是可以爲交易平臺額外創收,舉兩個例子👇🏻

1.3.1理財服務:對於平臺來說,賺取的是收益率差,任何的收益率差在體量的推動下,都會帶來質的改變;

1.3.2帶單服務:這是今年Q1之後各平臺開始興起的個體資管類服務,在合理的狀態下,帶單服務對於高水平的Trader來說,是一件三方成就的事情,平臺促進的交易量,帶單員獲得更多正向的利潤,跟單用戶獲得了收益。

這兩項業務,放到一個內容社區裏面,就是能夠改變客戶對產品信息的獲取方式,被動推送的和主動獲取到的信息帶來的轉化率,是截然不同的。

這種基於內容帶來的平臺DAU增長,足夠支持一個平臺在圍繞加密資產的許多事情去做功,通過持續推出特色產品和服務,提高供給側能力。

就好比近期也許會有不少人困惑,BN對TON生態的支持,獲取的“低價值客戶”,意義在哪?

在上述的三個環節裏面,我想能夠找到一些答案~

二、難以複製的產品護城河🔻

2.1難以複製的社交關係

社區作爲一種比較久遠的一種互聯網產品,我們幾乎可以在市面上各種熱門垂類的金融應用或者是泛類的社交應用中看到社區的模塊。

由用戶自主生產內容(UGC)這件事,要相比單一主體的內容運營推送更高效率、更低成本的進行資訊的傳達和分發。

在21年那會,我也在一家券商負責相關的業務板塊,看到一篇來自富途證券的聯創採訪,依稀記得一句話:通過UGC構建起來的社區生態,成爲了富途獨特的護城河和壁壘。

我想這也是幣安廣場這一產品出現的原因之一

其實現在要做一個交易所的產品殼子是非常簡單且成本可以做到非常的低的,但是對於一個交易平臺來說,在行業的當下,最難構建的一點無非就是:用戶對該平臺的安全信任;

這是產品建設、危機公關等一系列工作所構建的企業壁壘,不是單純的基於鏈上保證金能夠實現的東西,因爲多數人對鏈上保證金這一事物,可能也並不那麼信任。

而除了這個之外,從可複製性的角度,還有什麼是短期內砸錢也砸不出來,堆人也無法複製的?基於UGC的社區生態,就是一個無法通過單方面努力去短期內達到的東西

更甚者,將這個社區作爲平臺的私域流量去看待,對於一個平臺來說,拓展增量和如何轉化存量,是並行的兩條主要業務線,內置在APP內,基於UGC的社區就是這樣的一個能夠承擔起轉化存量的環節。

2.2社交關係驅動留存🌱

社區作爲行業內最重要的元素,目前廣場也完全是由平臺用戶自主生產內容,在工具的邏輯上附加社交屬性形成了[內置社區],所賦予普通用戶除了信息獲取之外,更多的還是情緒價值;

我在平臺上發表了一條留言、觀點或文章,我大概率會再回來看看反饋(社交關係驅動APP被高頻打開),正反饋會給我帶來多巴胺,負反饋會激起對線的“批判”鬥志;

在這種循環下,用戶的內容資產會越來越豐富,用戶之間的關係鏈也因此逐漸形成,那平臺的DAU增長也就更加穩定。

從這個視角看,Binance在將行業內本身分佈是各個社交平臺的社交關係鎖定在了自己的內部私域,再在這個私域裏面由KOL去自己管理,通過內容等方式協同維護平臺上的用戶。

 

2.3長期留存迭代投資者素質🗝️

私認爲:二級市場交易就是“流水不爭先,爭的是滔滔不絕”,作爲一個交易場所我想平臺比任何人都清楚這件事。

年初的時候我接觸過一位交易方面很成功的社區創始人,他說頭部交易平臺,合約用戶的生存週期大約是7個月,而非頭部,可能只有3個月。

我認爲這就是投資者教育的重要性,但作爲平臺官方首先投教這件事本身是很反人性的,極少數會有人願意主動學習這些東西。

但作爲一名廣場創作者來說,我很明顯的能看到在這兩年裏面,和我接觸的一些社區朋友,在通過廣場的信息不斷成長。

 

這就是在社交關係驅動下,用戶在平臺長期留存,也能夠獲得的知識面正向反饋,更何況據我瞭解,不少的用戶都沒有通過付費,就主動開始接觸這些東西。

 

當然,我並不是說一個平臺給提供了非常健全的投教資料,而是這個平臺的社交關係,他關注到的博主,給他輸出了這樣一個理念:流水不爭先,爭的是滔滔不絕🔺

2.4基於用戶行爲的產品迭代

除此之外,內容社區的這種方式,平臺方也可以更直觀的在站內傾聽用戶的聲音,就我個人的觀感下來,過去我們的一些產品上的反饋都有進行跟進迭代,這是一種更直接的觸達方式。

 

另外我不太確定的地方是,BN是否會除了面對個體的反饋外,還基於廣場上的數據去分析用戶的行爲做出對應的算法及產品調整,從產品的視角思考這應該是大概率的事情,這樣的結果同樣也驅動了產品的迭代。

三、更深入的B端服務🔻

3.1營銷邏輯

交易所本身的To B業務線其實蠻多的,光是一個上幣事件的基礎服務,可能就包含了接入理財模塊、合約模塊、多鏈提幣支持、站外營銷等。

 

而廣場業務則是給這些項目的整個發展週期提供了一個很好的站內營銷土壤,普通的站內營銷可能就是公告、推送通知、首頁推送等,但這些都是用戶被動觸及的信息,從心理學的角度,我們很難去細緻關注每一條被動涌到臉上來的新聞。

但廣場的資訊模塊,就好像短視頻平臺一樣,屬於用戶主動獲取的信息域,即使是一條被廣泛吐槽的段子,也會留下一個記憶點。

3.2具體案例

拿最新一期的徵文案例來說: $DODO

這是一個經歷過行業週期的項目,市場對其的評價褒貶不一,廣場的徵文活動肯定想做對正向的引導,但作爲一個UGC的板塊,同樣也無法避免負向的言論。

這兩種不同的聲音就會帶去市場討論,還另外捕獲喫瓜羣衆的注意力,有這樣的現象,就是一次比較成功的營銷活動。

並且因爲幣安廣場上的數據沒辦法刷,對於一個項目方來說,做市場的營銷投放是最合適不過的選擇了,加上用戶還無比的垂直。

而且這個投放可以貫穿着項目的整個發展週期,不僅僅是已上線BN的項目,未上線的項目也可以舉辦相關的活動,有關這方面可以聯繫廣場的負責人 𝕏@yingbinance

 

3.3更加公平的[Write to Earn]

除此之外,這對創作者本身來說也是一種激勵,又或者說是平臺內的用戶,因爲我同樣也發現一個現象:徵文獎勵的瀏覽量大小,和你的粉絲數量大小沒有絕對的關係,誠然一些流量好的大V可能具備一定的優勢,但這個優勢並不明顯。

也就是說,凡是參與到廣場徵文的,都有可能因爲你的文章質量,從而獲得獎勵,這是一種相對公平的[Write to Earn]。

相比較推特的亂象,在這一方面來說,廣場的激勵機制要更加適合一個素人創作者(例如鄙人)。

而因爲這種公平性,所帶來的就是更激烈的競爭現象,而這同樣,帶去給項目本身的,也是更具性價比的市場效應。

四、目之所及,是逐漸拓寬的護城河

目前,我瞭解到的情況是,廣場這個產品未來所提供的功能,將不僅限於用戶與用戶之間的文字交流,而是更加多元的社交鏈接。

目前我能看到的是廣場可能是在推動視頻創作者這個類目的發展,因爲這個緣故才讓我瞭解到原來Web3還有這麼多人在拍攝短視頻。

除此之外,本身的直播模塊,估計也會有大的迭代,融合到廣場的功能區裏面。

最終,呈現的是一個逐漸開放的社交模塊(包括私信、羣聊等可能性),我們思考一下在過去,某地信息審覈還並沒那麼嚴格的時候,社羣的活躍度折射了行業的活躍度。

但現在,作爲某地的用戶,很難在哪個社交平臺上看到這個場景出現,不光是因爲當下的流動性問題,還因爲用戶使用社交產品的偏好不同。

而這,有可能在未來的一段時間內,被一款原先僅是工具類的CEX所變革,這帶來的,就是更加難以複製和逾越的企業護城河,而這,僅僅也是因爲這麼一項看似邏輯簡單的產品規劃~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