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從 iPhone 切換到 Android 是多麼麻煩嗎?做好準備吧:隨着今天 iPhone 16 的發佈和個性化 AI 雲的普及,這幾乎將變得不可能。


科技巨頭們將人工智能當成強力膠,讓用戶越來越難以逃離他們的生態系統。蘋果、谷歌、三星和其他大型科技公司都在押注人工智能即服務——不僅是爲了提升用戶體驗,也是爲了確保你永遠呆在他們的圍牆花園裏。


New Relic 首席技術策略師 Nic Benders 告訴 Decrypt:“每當你推出一種新工具時,不同的實現和方法都會有很大的差異。”Ne​​w Relic 是一個使用人工智能實時分析大量網絡數據的監控平臺。“因此,即使這三家公司都推出了一個功能相同的功能,一開始他們的做法也會大不相同。這將增加用戶的鎖定。”


科技巨頭們正在進行一場長期博弈,而你的個人數據——你購買的東西、你喫的食物、你遇到的人、你的日程安排以及你做出的所有決定你日常生活的選擇——就是最終的獎品。


“要訓練你的人工智能模型,你需要數據。大量的數據,”本德斯說。“誰最瞭解你?誰有你的照片?你的電子郵件?你的短信?你的文件?”


他補充道,這“對谷歌、蘋果和 Facebook 等公司來說是一個巨大的優勢”,而且這往往會使大多數人的轉換成本過高。隨着人工智能越來越多地進入你生活的其他方面,你會想要抗爭而不是轉換。


用戶自己的數據最終比公開數據更有利可圖,因爲它提供了競爭對手無法通過通用訓練數據集實現的定製水平。擁有您最私人數據的平臺將擁有您作爲終身客戶。


想象一下,在不久的將來,蘋果將推出家用機器人助手——想想《Sunny》,這並非巧合,它就是蘋果電視連續劇。你的新可愛機器人將在“Apple Intelligence”上運行,開箱後需要連接到你的個人雲,這是有道理的。


除了鎖定之外,還有更大的潛在危險。作家尤瓦爾·諾亞·哈拉里在他的新書《Nexus》中警告說,人工智能正在利用這種個性化來創造數字親密關係,他說這是危險的,會讓我們進一步陷入反烏托邦。


今天在商店上市的 iPhone 16 以人工智能爲核心。你越依賴它,就越難放棄它。Apple Intelligence 將能夠跟蹤複雜的語音交互、標記你的親戚、製作電影、讓用戶與其圖庫互動、對電子郵件進行分類,當然還有使用 ChatGPT 爲 Siri 提供超級充電功能——而這僅僅是個開始。


爲什麼有人會轉用 Android 而無法獲取 Apple Intelligence 所掌握的有關您的詳細信息呢?


在可預見的未來,對於消費者來說,AI 模型無法實現數據可移植性。這些模型是專門用您的數據進行訓練的,隨着收集到更多信息,它們會不斷改進。使用不同的基礎技術對同一模型進行兩次訓練是不可能的,用戶最接近能做的事情就是從一個平臺獲取所有有限的數據(例如照片、聯繫人和可互操作的文檔),然後遷移到第二個平臺,從頭開始訓練新的基於 AI 的系統。


“每個行業的每家公司都在研究如何利用人工智能來增加其產品的差異化,”本德斯說。然而,他指出,功能本身並不是差異化因素:“人工智能的真正護城河將是那些‘個人人工智能雲’,因爲你的數據將放在那裏——也是資本,因爲人工智能現在是一個非常昂貴的業務。”


當然,這種策略並非蘋果獨有。谷歌 Pixel 手機系列中的 AI 驅動功能和三星的 Galaxy AI 也緊隨其後,各自創建了自己的粘性生態系統。去年的三星 Galaxy S23 Ultra 和當前的 S24 Ultra 之間的一個主要區別在於設備對 AI 的準備程度。


中國的人工智能競爭愈發激烈,華爲和小米等消費科技公司通過專有人工智能和個人云爲多樣化的物聯網 (IoT) 生態系統提供支持。華爲甚至還在投資人工智能家用機器人。


在最近的開發者大會上,華爲展示了其盤古基礎人工智能模型如何控制其專有機器人,不僅可以識別物體,還可以執行整理家居用品或洗衣服等日常瑣事。


這種機器人旨在與用戶的生態系統無縫互動,是華爲更廣泛的技術願景的一部分,其中人工智能代理不僅存在於您的手機中,還存在於您的家中 - 自主執行任務。“它甚至可以爲你做午餐!”華爲在介紹其模型的短片中說道。



華爲已經推出了一款人工智能控制的機器狗,它利用華爲的雲數據來提高地面識別和整體運動等不同任務的執行能力。華爲官方領英帖子將這種雲描述爲“機器人的元宇宙”。




與此同時,中國巨頭小米的物聯網產品組合包括智能手機和手錶,以及汽車、家居產品甚至服裝。鏈接到小米帳戶的每個智能設備都會與您的手機通信,爲您提供精細的數據、個性化、任務和見解,這是其他公司在不依賴第三方數據的情況下無法提供的。(它還有一隻人工智能機器狗,經過專門訓練可以模仿真正的寵物併成爲好夥伴。)


但在西方,“蘋果在將人工智能嵌入到新功能方面走得最遠,這些新功能本身就很有趣,”人工智能專家、人工智能技能公司 Superintelligent 首席執行官納撒尼爾·惠特莫爾 (Nathaniel Whittemore) 告訴 Decrypt。“換句話說,他們不是在銷售‘人工智能’——而是在銷售人工智能能爲你做什麼。”


他補充道:“考慮到個性化人工智能對個人數據的依賴程度,人工智能可能會使生態系統鎖定變得更加嚴重。”


那麼,如果我們關心隱私和切換到其他平臺的自由,我們有什麼選擇呢?


“目前沒有其他可行的替代方案,”惠特莫爾說。用戶要麼放棄數據,要麼降低設備性能——這正是歐洲正在發生的事情,歐盟正在迫使蘋果向第三方開發商開放其操作系統。蘋果智能是否會在那裏推出——這將是美國 iPhone 16 和 iPhone 15 Pro 的 iOS 升級,預計將於 10 月推出——誰也說不準。


我們是否有一天會達到強制消費電子行業採用互操作性的地步?不要抱太大希望。


“我認爲真正的互操作性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本德斯說。“關於最近的人工智能發展,最重要的是要記住,這仍然是一項新技術。我們不僅不知道它能做多少事情,甚至不知道它能做什麼樣的事情。”


由 Josh Quittner 和 Andrew Hayward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