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nance Square
LIVE
小王同学啊
@WoW_Wang
关注
粉丝
点赞
分享
全部内容
LIVE
--
狐假虎威?特朗普站台的WLFI到底能不能买?朋友们大家好,今天我们聊聊扯着特朗普大旗的WLFI。 WLFI是什么 要说$WLFI是什么,首先得先说WLF是什么,WLF的全称是 World Liberty Financial,翻译过来就是“世界自由金融”。 起这么大一个名字,主要是干啥的呢?它的愿景是推动金融民主和巩固美元地位。这个说话的语气就很像我去庙里拜拜的时候,心里许的愿望都是“希望世界和平”。 这个项目吸引来这么多关注,还有一个重要的元素,特朗普站台。进入官网主页,就有一个巨大的川大爷侧着头举起拳头,在白皮书的每一页的右下角,也有一个眉头紧锁、头发花白但是目光坚定的大爷。 川大爷在项目里的title是首席加密倡导官,Chief Crypto Advocate,我理解主要工作就是给项目站台,包括但不限于发一发推特。在支持团队名单里,还有三个姓川普的,大概也是比较亲近的亲戚家人。 宏大的愿景之下,虽然什么都还没干,但是不耽误发币。它的代币叫WLFI,目前在网站上的售价是0.015美元/枚。 看着好像也不贵,要不买点?我强烈建议看完这篇文章再做打算。 代币情况 按照白皮书所说,WLFI一共1000亿枚。 这些代币分类用途是这样的: 1)35%用来售卖,一共350亿枚,按照当前价格0.015一枚计算,全部售出后金额为5.2亿美元。从10月15日开始在网上售卖,目前这批预计售卖20亿枚,截止10月17日累计售出8亿枚,收入1200万美元。 2)32.5%用于社区激励,一共325亿枚。 3)30%用于初始支持者,一共300亿枚,初始支持者是谁呢?一堆title是C开头的大佬们,当然也包括川大爷和他的亲戚们。 4)2.5%用于团队和顾问,一共25亿枚,最后的一点零头给团队了,证明这个团队也不大,或者团队也不靠这个养家糊口。 目前WLFI最重要的特质是“不可转移”,只能用于投票。  代币不能交易,在这折腾啥呢? 川大爷和他的亲戚们还有钱挣吗? 当然有得挣了,我们看看白皮书里是怎么说的。 首先有利润吗?代币不能交易,只是你买了之后不能交易,但是项目方能卖给你呀,这是主要的利润来源。其他的来源包括但不限于:广告、平台使用费和其他。 利润怎么分配?这些收入扣减掉运营费用之后,将支付给DT Marks DEFI LLC、Axiom Management Group LLC、WC Digital Fi LLC。这仨是三间公司,它们是创始人初始支持者的相关实体。具体点说就是川大爷和他的亲戚们,以及其他联合创始人的公司。 所以,看明白了吗?你买币获得的是投票的权利,而项目方只拥有收钱的义务。 有朋友说了,现在不能交易没关系,总会开放的。确实这样想的人很多,在WLF的社区里只有两个主题的讨论话题,1-能不能开放买卖,2-币卖得太慢了。 咱们聚焦聊聊能不能开放买卖这个问题。 能通过投票开放买卖吗? 先说结论,在当前的投票决策机制下,不会开放买卖。 我们花一点时间来看看白皮书里是怎么规定提案投票流程的。 社区提案--WLF公司审核--投票--WLF公司审核--执行 看到了吗?看似社区可以提案、可以投票、可以推动执行,但是每一个环节里WLF 公司都可以站出来 say NO!WLF公司的决策只需要自行做出,而且不接受复议。 社区的提案投票都是过家家,公司在每个环节都可以终止,也就说只要 WLF 公司不同意,就不可能开放。人家公司在白皮书里也很委婉击碎了大家的幻想: 我翻译一下,即使(从理论上来说)未来协议可能变化,但是你们最好也不要怀着这样的期待(因为公司拥有最高决策权)。 当前无法交易,那未来行不行? 你是说大选结束之后行不行?我的答案是依然不会开放交易。 不知道大家听说过“鸭子理论”没有,大概意思是说,如果有个东西它看起来像鸭子、游泳像鸭子、嘎嘎叫像鸭子,那么它就很可能就是一只鸭子。 SEC就是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它对证券的理解也是这样,如果一个东西可以像证券一样募集资金、像证券一样交易、像证券一样持有获得收益,那它大概率就是证券。就应该像证券一样被监管起来。 套用鸭子理论和证券概念,你觉得在 SEC 眼中,发币的项目方是不是发行的是证券?目前的监管其实仍处于灰色地带,关于加密资产到底是资产还是货币都尚在争论。你说一个举世瞩目的人,他没有必要让自己陷入这样的灰色地带吗?随时有风险被金融监管叫起来安一个罪名的境地。 所以从目前的白皮书来看,项目方做了尽量周全的安排,就是为了告诉SEC我这不是证券。比如他在白皮书的第一页正文处就用加粗字体大写:不卖给美国人!将代币设置为不可交易的属性,不断强调项目跟政治无关。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彻底让 SEC 闭上嘴,不给未来挖坑。 如果川大爷一骑绝尘,荣登大宝,他不会为了这点小钱开放代币买卖,把自己陷入危险。 那如果他没当选呢?如果特朗普没当选,他就是个将近80岁的在野党大爷,你手中拿着的不过是张没有中的彩票,能不能交易又有什么差别呢? 当选了,不会开放交易,没当选,代币没有价值。 到底能不能买? 说了这么多,你就告诉我能不能买。 如果你愿意相信这个公司能建设出更好的Defi明天,同时你愿意支持川大爷,希望为他的大业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那就买吧,钱扔水里还能听个响。 但如果你有财务上的目的,还有很多更好的标的,不必在这浪费时间了。 不管项目方是狐假虎威,打着川大爷的旗号坑蒙拐骗。还是暗渡陈仓,只是为了大选筹集点资金。 其实都不重要,仔细看完白皮书你就会明白,买币的散户不过是与虎谋皮罢了。 #WLF #特朗普家族加密项目

狐假虎威?特朗普站台的WLFI到底能不能买?

朋友们大家好,今天我们聊聊扯着特朗普大旗的WLFI。
WLFI是什么
要说$WLFI是什么,首先得先说WLF是什么,WLF的全称是 World Liberty Financial,翻译过来就是“世界自由金融”。
起这么大一个名字,主要是干啥的呢?它的愿景是推动金融民主和巩固美元地位。这个说话的语气就很像我去庙里拜拜的时候,心里许的愿望都是“希望世界和平”。
这个项目吸引来这么多关注,还有一个重要的元素,特朗普站台。进入官网主页,就有一个巨大的川大爷侧着头举起拳头,在白皮书的每一页的右下角,也有一个眉头紧锁、头发花白但是目光坚定的大爷。

川大爷在项目里的title是首席加密倡导官,Chief Crypto Advocate,我理解主要工作就是给项目站台,包括但不限于发一发推特。在支持团队名单里,还有三个姓川普的,大概也是比较亲近的亲戚家人。

宏大的愿景之下,虽然什么都还没干,但是不耽误发币。它的代币叫WLFI,目前在网站上的售价是0.015美元/枚。
看着好像也不贵,要不买点?我强烈建议看完这篇文章再做打算。
代币情况
按照白皮书所说,WLFI一共1000亿枚。
这些代币分类用途是这样的:
1)35%用来售卖,一共350亿枚,按照当前价格0.015一枚计算,全部售出后金额为5.2亿美元。从10月15日开始在网上售卖,目前这批预计售卖20亿枚,截止10月17日累计售出8亿枚,收入1200万美元。
2)32.5%用于社区激励,一共325亿枚。
3)30%用于初始支持者,一共300亿枚,初始支持者是谁呢?一堆title是C开头的大佬们,当然也包括川大爷和他的亲戚们。
4)2.5%用于团队和顾问,一共25亿枚,最后的一点零头给团队了,证明这个团队也不大,或者团队也不靠这个养家糊口。
目前WLFI最重要的特质是“不可转移”,只能用于投票。 
代币不能交易,在这折腾啥呢?
川大爷和他的亲戚们还有钱挣吗?
当然有得挣了,我们看看白皮书里是怎么说的。
首先有利润吗?代币不能交易,只是你买了之后不能交易,但是项目方能卖给你呀,这是主要的利润来源。其他的来源包括但不限于:广告、平台使用费和其他。
利润怎么分配?这些收入扣减掉运营费用之后,将支付给DT Marks DEFI LLC、Axiom Management Group LLC、WC Digital Fi LLC。这仨是三间公司,它们是创始人初始支持者的相关实体。具体点说就是川大爷和他的亲戚们,以及其他联合创始人的公司。
所以,看明白了吗?你买币获得的是投票的权利,而项目方只拥有收钱的义务。
有朋友说了,现在不能交易没关系,总会开放的。确实这样想的人很多,在WLF的社区里只有两个主题的讨论话题,1-能不能开放买卖,2-币卖得太慢了。
咱们聚焦聊聊能不能开放买卖这个问题。
能通过投票开放买卖吗?
先说结论,在当前的投票决策机制下,不会开放买卖。
我们花一点时间来看看白皮书里是怎么规定提案投票流程的。
社区提案--WLF公司审核--投票--WLF公司审核--执行
看到了吗?看似社区可以提案、可以投票、可以推动执行,但是每一个环节里WLF 公司都可以站出来 say NO!WLF公司的决策只需要自行做出,而且不接受复议。
社区的提案投票都是过家家,公司在每个环节都可以终止,也就说只要 WLF 公司不同意,就不可能开放。人家公司在白皮书里也很委婉击碎了大家的幻想:

我翻译一下,即使(从理论上来说)未来协议可能变化,但是你们最好也不要怀着这样的期待(因为公司拥有最高决策权)。
当前无法交易,那未来行不行?
你是说大选结束之后行不行?我的答案是依然不会开放交易。
不知道大家听说过“鸭子理论”没有,大概意思是说,如果有个东西它看起来像鸭子、游泳像鸭子、嘎嘎叫像鸭子,那么它就很可能就是一只鸭子。
SEC就是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它对证券的理解也是这样,如果一个东西可以像证券一样募集资金、像证券一样交易、像证券一样持有获得收益,那它大概率就是证券。就应该像证券一样被监管起来。
套用鸭子理论和证券概念,你觉得在 SEC 眼中,发币的项目方是不是发行的是证券?目前的监管其实仍处于灰色地带,关于加密资产到底是资产还是货币都尚在争论。你说一个举世瞩目的人,他没有必要让自己陷入这样的灰色地带吗?随时有风险被金融监管叫起来安一个罪名的境地。
所以从目前的白皮书来看,项目方做了尽量周全的安排,就是为了告诉SEC我这不是证券。比如他在白皮书的第一页正文处就用加粗字体大写:不卖给美国人!将代币设置为不可交易的属性,不断强调项目跟政治无关。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彻底让 SEC 闭上嘴,不给未来挖坑。
如果川大爷一骑绝尘,荣登大宝,他不会为了这点小钱开放代币买卖,把自己陷入危险。
那如果他没当选呢?如果特朗普没当选,他就是个将近80岁的在野党大爷,你手中拿着的不过是张没有中的彩票,能不能交易又有什么差别呢?
当选了,不会开放交易,没当选,代币没有价值。
到底能不能买?
说了这么多,你就告诉我能不能买。
如果你愿意相信这个公司能建设出更好的Defi明天,同时你愿意支持川大爷,希望为他的大业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那就买吧,钱扔水里还能听个响。
但如果你有财务上的目的,还有很多更好的标的,不必在这浪费时间了。
不管项目方是狐假虎威,打着川大爷的旗号坑蒙拐骗。还是暗渡陈仓,只是为了大选筹集点资金。
其实都不重要,仔细看完白皮书你就会明白,买币的散户不过是与虎谋皮罢了。

#WLF #特朗普家族加密项目
什么是无常损失?是真的损失吗?朋友们大家好啊!今天我们聊一聊无常损失。 英文叫“Impermanent Loss”,按词直译叫“暂时损失”。 自从知道这个名字,我就特别喜欢。我觉得翻译这个术语的人特别厉害,管它叫“无常”,在这个追涨杀跌情境中,竟然取了这样一个通透疏离的名字。 什么是无常损失? 简单来说就是:市场在波动,而你由于在为市场提供流动性,所以被动卖出了高价值的代币,同时买入了低价值的代币。这样的被动交易导致相比于持币,收益减少了。 没看懂没关系,我们举个例子。 还记得之前我们聊过的“自动买卖货机”的例子吗?还用他来讲一讲。 你是这个摊位的老板,你在沙漠里放了一台机器,同时放入了一些“包子”和“水”,如果有人渴了,他就可以放入一些包子换取一些水来喝,或者有人背包里水太多了,他也可以放入一些水换取一些包子。 当然了,你在放入摊位的“包子”和“矿泉水”是有兑换关系的。 初始时,1个包子=1杯水 你放入了1000个包子和1000杯水。这时候k=x*y=10,00*1,000=1,000,000。(k是什么,可以参考这个没有中间人也能撮合交易吗?什么是去中心化交易所) 当外部市场汇率不变的时候,1个包子=1杯水,来你这换水或者换包子的人,他们来来回回价格不会有很大的变化,你也就不会产生额外的“损失”。 当外部市场价格产生了变化,比如说:水变贵了,现在4个包子才能换一杯水了。 事情会发生什么变化呢? 由于外部汇率已经变化了,而你的摊位里还是1个包子=1杯水,所以会有人来你这捡便宜,用相对少的包子换取更多的水。随着他们的交换进行,你的摊位里的商品比例会出现调整,不断有人来换出水,水越来越少,包子越来越多。很快你的摊位的商品数量也会变成4:1。 当商品数量最终回到了4:1,现在你的摊位里的配比是什么样的呢? 包子数量*水数量=1,000,000 ---k值固定包子数量/水数量=4  ---汇率 这是一个二元二次方程,解出来,包子数量=2000,水数量=500 损失了吗? 怎么算是不是亏了呢?为了简化问题,我们假设1个包子=1个金币。 最开始你有1000个包子和1000杯水,1000个包子=1000个金币,1000杯水=1000个包子=1000个金币,合起来一共有2000个金币。 而现在有2000个包子和500杯水,2000个包子=2000个金币,500杯水=2000个包子=2000个金币,合起来一共4000个金币。 看起来是赚了啊! 但是无常损失说的不是这个。 无常损失是说,如果你没有参与兑换,一开始你拥有的1000个包子和1000杯水不参与交换,现在值多少个金币呢?1000包子*1金币+1000水*4包子*1金币=5000个金币。 无常损失是5000-4000=1000个金币。 无常损失是说,由于价格波动,你在当做市商时损失掉的本来能拥有的钱。 无常损失是怎么产生的? 为什么价格有波动,就会发生“无常损失”呢? 在汇率变化的过程中,价格不是不是一下子变的,也是一步一步产生的。 在这个过程中,你作为对手方一直在以落后市场的价格在交易。也就是说当市场上2个包子兑换1杯水的时候,你的摊位里的价格还是1个包子兑换,所以会有人来你这里交易,把价格买到2个包子,在这个价格上涨的过程中,你被动成为了那个低价卖出的人。随着价格上涨到3个包子,你仍以上一时刻的价格2个包子卖出,涨到4,你以3个包子卖出。 这相当于什么? 相当于在价格上涨的过程中,你不断卖出,当然无法获得整段持有的收益。 什么时候无常损失能回来呢?包子和水的汇率回到原点就好了。 聊到这大部分的分析文章的结论都是:不要试图去做流动性提供者,由于价格波动带来的无常损失远不如你持币待着划算,那一点点的交易手续费真的没啥赚头。 再平衡也是无常损失 我有点不同的看法,虽然没有参与任何流动性质押的投资,大家聊个热闹。 所谓“无常损失”产生的过程,是不断卖出强势资产,再不断买入弱势资产的过程,同时在这个过程中保持两边资产的比例恒定。 这个动作是不是很熟悉,像不像传统金融里一种非常常见的策略——再平衡。 再平衡策略指的是确定股票与债券的资产配比,在经历一段时间后,将股票与债券资产的比值恢复到初始状态。 也就是说在股票涨得好的时候,卖出股票,买入相对弱势的债券;相反在债券强势的时候,卖出债券,买入相对弱势的股票。 这个策略的主要目的是降低波动性,同时锁定一部分收益,能够更加平稳的穿越市场。 在不断“再平衡”的过程中,就是逐步卖出处在上涨通道的资产,再平衡的策略一样无法完整地获得整段的收益。 事物都是一体两面的,想要拿到完整的收益,就意味着要全仓忍受市场的波动。分步卖出落袋为安就不能抱怨被“无常损失”坑害。 是无常,不是损失 短期市场的波动无法预测,就像世间存在的一切都不是永恒静止的。 我们常说世事无常,一切事物都在变化中。 变化的“无常”非但不会带来损失,反而是机会的源头。 互联网有句黑话叫“拥抱变化”,虽然经常被调侃,但确实只有变化才有机会。 在网上瞎逛,看大家说这个社会的容错越来越小了,大家都在努力考编上岸,小朋友从小学就点灯熬油写作业到10点多,仿佛大家找到了一条“确定性”很高的路径,要从幼儿园开始,头悬梁锥刺股,只有考上高中,才能考上大学,考研考编考公,仿佛一步也不能错,一步落后步步落后。 过去十年、二十年的“成功经验”,也许不是唯一的最优解。 还记得那个在船上低头找刻痕的人吗?他永远也不会再捞上那把剑。刻舟求剑,在过去的经验上“过度拟合”,没办法训练出新的机会,也永远不会做大蛋糕。 唯一不变的是变化本身。无常,常在。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世事无常,和你一起,我们拥抱不确定性。

什么是无常损失?是真的损失吗?

朋友们大家好啊!今天我们聊一聊无常损失。
英文叫“Impermanent Loss”,按词直译叫“暂时损失”。
自从知道这个名字,我就特别喜欢。我觉得翻译这个术语的人特别厉害,管它叫“无常”,在这个追涨杀跌情境中,竟然取了这样一个通透疏离的名字。
什么是无常损失?
简单来说就是:市场在波动,而你由于在为市场提供流动性,所以被动卖出了高价值的代币,同时买入了低价值的代币。这样的被动交易导致相比于持币,收益减少了。
没看懂没关系,我们举个例子。
还记得之前我们聊过的“自动买卖货机”的例子吗?还用他来讲一讲。
你是这个摊位的老板,你在沙漠里放了一台机器,同时放入了一些“包子”和“水”,如果有人渴了,他就可以放入一些包子换取一些水来喝,或者有人背包里水太多了,他也可以放入一些水换取一些包子。
当然了,你在放入摊位的“包子”和“矿泉水”是有兑换关系的。
初始时,1个包子=1杯水

你放入了1000个包子和1000杯水。这时候k=x*y=10,00*1,000=1,000,000。(k是什么,可以参考这个没有中间人也能撮合交易吗?什么是去中心化交易所)
当外部市场汇率不变的时候,1个包子=1杯水,来你这换水或者换包子的人,他们来来回回价格不会有很大的变化,你也就不会产生额外的“损失”。
当外部市场价格产生了变化,比如说:水变贵了,现在4个包子才能换一杯水了。

事情会发生什么变化呢?
由于外部汇率已经变化了,而你的摊位里还是1个包子=1杯水,所以会有人来你这捡便宜,用相对少的包子换取更多的水。随着他们的交换进行,你的摊位里的商品比例会出现调整,不断有人来换出水,水越来越少,包子越来越多。很快你的摊位的商品数量也会变成4:1。

当商品数量最终回到了4:1,现在你的摊位里的配比是什么样的呢?
包子数量*水数量=1,000,000 ---k值固定包子数量/水数量=4  ---汇率
这是一个二元二次方程,解出来,包子数量=2000,水数量=500

损失了吗?
怎么算是不是亏了呢?为了简化问题,我们假设1个包子=1个金币。

最开始你有1000个包子和1000杯水,1000个包子=1000个金币,1000杯水=1000个包子=1000个金币,合起来一共有2000个金币。

而现在有2000个包子和500杯水,2000个包子=2000个金币,500杯水=2000个包子=2000个金币,合起来一共4000个金币。

看起来是赚了啊!
但是无常损失说的不是这个。
无常损失是说,如果你没有参与兑换,一开始你拥有的1000个包子和1000杯水不参与交换,现在值多少个金币呢?1000包子*1金币+1000水*4包子*1金币=5000个金币。
无常损失是5000-4000=1000个金币。
无常损失是说,由于价格波动,你在当做市商时损失掉的本来能拥有的钱。

无常损失是怎么产生的?
为什么价格有波动,就会发生“无常损失”呢?
在汇率变化的过程中,价格不是不是一下子变的,也是一步一步产生的。
在这个过程中,你作为对手方一直在以落后市场的价格在交易。也就是说当市场上2个包子兑换1杯水的时候,你的摊位里的价格还是1个包子兑换,所以会有人来你这里交易,把价格买到2个包子,在这个价格上涨的过程中,你被动成为了那个低价卖出的人。随着价格上涨到3个包子,你仍以上一时刻的价格2个包子卖出,涨到4,你以3个包子卖出。

这相当于什么?
相当于在价格上涨的过程中,你不断卖出,当然无法获得整段持有的收益。
什么时候无常损失能回来呢?包子和水的汇率回到原点就好了。
聊到这大部分的分析文章的结论都是:不要试图去做流动性提供者,由于价格波动带来的无常损失远不如你持币待着划算,那一点点的交易手续费真的没啥赚头。
再平衡也是无常损失
我有点不同的看法,虽然没有参与任何流动性质押的投资,大家聊个热闹。
所谓“无常损失”产生的过程,是不断卖出强势资产,再不断买入弱势资产的过程,同时在这个过程中保持两边资产的比例恒定。
这个动作是不是很熟悉,像不像传统金融里一种非常常见的策略——再平衡。
再平衡策略指的是确定股票与债券的资产配比,在经历一段时间后,将股票与债券资产的比值恢复到初始状态。

也就是说在股票涨得好的时候,卖出股票,买入相对弱势的债券;相反在债券强势的时候,卖出债券,买入相对弱势的股票。
这个策略的主要目的是降低波动性,同时锁定一部分收益,能够更加平稳的穿越市场。
在不断“再平衡”的过程中,就是逐步卖出处在上涨通道的资产,再平衡的策略一样无法完整地获得整段的收益。
事物都是一体两面的,想要拿到完整的收益,就意味着要全仓忍受市场的波动。分步卖出落袋为安就不能抱怨被“无常损失”坑害。
是无常,不是损失
短期市场的波动无法预测,就像世间存在的一切都不是永恒静止的。
我们常说世事无常,一切事物都在变化中。
变化的“无常”非但不会带来损失,反而是机会的源头。

互联网有句黑话叫“拥抱变化”,虽然经常被调侃,但确实只有变化才有机会。
在网上瞎逛,看大家说这个社会的容错越来越小了,大家都在努力考编上岸,小朋友从小学就点灯熬油写作业到10点多,仿佛大家找到了一条“确定性”很高的路径,要从幼儿园开始,头悬梁锥刺股,只有考上高中,才能考上大学,考研考编考公,仿佛一步也不能错,一步落后步步落后。
过去十年、二十年的“成功经验”,也许不是唯一的最优解。
还记得那个在船上低头找刻痕的人吗?他永远也不会再捞上那把剑。刻舟求剑,在过去的经验上“过度拟合”,没办法训练出新的机会,也永远不会做大蛋糕。
唯一不变的是变化本身。无常,常在。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世事无常,和你一起,我们拥抱不确定性。
没有银行还能贷款吗?什么是去中心化借贷?朋友们大家好呀,今天我们聊聊去中心化借贷的问题。 互联网的诞生,加速了这个世界信息的流通,写信、报纸、书籍,信息需要依附实体才能传递的时代成为过去,同时无线传递的成本被大幅降低,不再需要数着字数发电报。从前车马慢,书信远,八卦谣言只在当地传播,现在打开抖音,全国各地的八卦都呈现在你眼前。 信息传播成本的降低,优质信息和垃圾信息的传播同步被加速。好的方面是知识获取的难度大幅降低,全世界的优质课程都摆在眼前,坏消息是抖音太吸引人,以至于没时间去看公开课。 但科技的进步总是给了更多人更多选择。 除了信息之外,钱的流动也是这个世界运转基础。 从前汇款要去邮局,再从前出门要带盘缠,像现在这样拿着手机就能勇闯天涯,简直是天方夜谭。电子支付的出现,让金钱的流动快了非常多倍。转账不用再去银行排队,手机上点一点“嗖”的一下就到账了。 讨论钱的话题,很难绕开“借贷”问题。向银行借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办信用卡流程繁琐,给的额度也不大。买房子贷款,从申请到最终放款,半个月的办理周期已经是光速。 借贷,有可能更快一点,更“低门槛”普惠一些吗? 有,但还在发展。我们今天聊聊去中心化的借贷。 去中心化意味着没有中间人充当“银行”的角色,银行通常会完成审查借款人的资质、还款能力,从而评估借款额度。 如果没有中间人的评估,借贷还能进行吗?应该批多少贷款呢?出现坏账了怎么办?谁来承担损失呢? 超额抵押解决无信用机制 想象一下,如果没有银行作为中间人来评估风险,来借钱的人和提供贷款的人互相谁也不认识,也没有第三方提供担保。如果你既想把钱借出去获得一些利息回报,同时又不想让对方跑路不还钱。这个时候最朴素的做法,是让对方押点东西,即使出现最差情况不还钱了,拿着抵押物去卖了也能还上本金。 在没有第三方提供信用评估的情况下,只有足额甚至超额抵押,资方才愿意把钱借出去。由于加密资产的价格波动非常大,提供资金的一方通常情况下会要求超额抵押,比如要借1块钱,可能需要抵押价值1.2元的其他资产。 这时候有朋友会有疑问了,我都有1.2元了,为啥还要去借1块钱呢? 理由是他们是不同种类的资产,原来的资产短期内并不想卖出,通过抵押的方式可以获得其他的流动资金。 比如老板可以通过抵押工厂获得一些贷款,而不用把工厂卖掉换取现金。举个生活中的例子,很多人可能都有房贷,住房贷款就是一个超额抵押的贷款,比如房子本身价值100万,在交完首付之后,按揭的比例可能是70%,也就是说抵押了100万的房子,借出了70万的贷款。(其实房贷的问题有点复杂,比如在还清房贷之前房屋并不属于你,但这个例子大概是说资产种类不同以及超额抵押的意思。) 超额抵押看是在保护出借人的权益,毕竟如果没有保障他们就不会拿钱出来,没有出借人,借贷市场就无法存在。 但由于超额抵押的机制的存在,资金的利用效率是比较低的。通常情况下,一个人既是出借人又是贷款人,如果有信用机制,并且他信用良好的话,他抵押100万元的房子,可能能借出200万元的现金,借贷产生了杠杆作用。但是由于超额抵押,他抵押100万元的房子,只能借出80万元甚至更少的现金,杠杆作用就被缩小了,资金的利用效率也变低了。 甘蔗没有两头甜,虽然中介要赚差价,但不能否认有中介在效率就会更高。就像民主通常意味着低效,只有独裁才比较高效。 及时清算避免坏账问题 鼓励及时清算也是保护出借人的权益。 清算是指,当抵押的资产小于借款金额的时候,卖出抵押资产偿还部分债务,使得剩余抵押和债务比例重新回到合理区间。或者直接全部卖掉归还债务,以最大程度度减少出借人的损失。 为什么即使是超额抵押,还会出现抵押资产小于借款金额呢?因为市场上资产的价格是波动的,比如现在一直下跌的房价,贷款比房价贵的情况已经不是个例。 为什么需要及时清算呢?因为越早处置,才能更好地保护出借人的权益。 在事情还没有变得特别糟糕的时候处理掉,抵押资产如果一路下跌早做清算肯定比一路看着跌下去要好。 但是下跌的资产还有可能上涨回来,如果直接清算卖出,对于借款人抵押的资产是不是过于不公平呢?也有办法解决,如果你对未来资产上涨的信心很大,可以再补充抵押更多资产,这样即使价格下跌,抵押金额和债务的比例也能保持在比较健康的水位上。 为什么有人愿意来承担清算的工作呢?当然是因为有利可图啦,比如会给清算人一些折扣用以购买清算过程中获得的资产。这样的机制,会鼓励所有人都参与到清算工作中,相当于大家一起参与在维护系统的稳定。 随行就市一直变动的利息 没有中央银行站出来公布借款利率和存款利率,去中心化的借贷怎么设定利率呢? 大致的逻辑是根据供需关系: 有一个“资金利用率”的概念,存款人存入的资金有多少比例被借出去了。 资金利用率越高,说明借钱的人多,钱就更贵一些,利息就会随之升高; 资金利用率,说明借钱的人少,钱放着也是放着,不如便宜一点借出去,利息就会相应降低。 利息的变动不是平稳过度的,有一个临界值,一旦资金利用率高于临界值,利率将陡升。 我们比较熟悉的利率场景是:1年期存款利率是xx%,利率是一个固定值,同时有到期时间。在去中心化借贷中,也有类似的固定利率设定,约定到期日,约定利率。但是这个利率不是人人都一样的,也是基于借贷池中资金的利用率不同,动态计算利率,每次借贷都重新计算。 应用更广的是可变利率,就是不约定还款日,可以无限借下去,只不过利率是随着市场动态变化的。 以上这些都是一些概念性的解释,是我近期学习Aave这个项目的一些总结。 Aave是一个借贷协议,它的图标是一个这样可爱的“小鬼”,而Aave这个名字也是芬兰语幽灵的意思。 下一次我们聊聊Aave小幽灵的故事。

没有银行还能贷款吗?什么是去中心化借贷?

朋友们大家好呀,今天我们聊聊去中心化借贷的问题。
互联网的诞生,加速了这个世界信息的流通,写信、报纸、书籍,信息需要依附实体才能传递的时代成为过去,同时无线传递的成本被大幅降低,不再需要数着字数发电报。从前车马慢,书信远,八卦谣言只在当地传播,现在打开抖音,全国各地的八卦都呈现在你眼前。
信息传播成本的降低,优质信息和垃圾信息的传播同步被加速。好的方面是知识获取的难度大幅降低,全世界的优质课程都摆在眼前,坏消息是抖音太吸引人,以至于没时间去看公开课。

但科技的进步总是给了更多人更多选择。
除了信息之外,钱的流动也是这个世界运转基础。
从前汇款要去邮局,再从前出门要带盘缠,像现在这样拿着手机就能勇闯天涯,简直是天方夜谭。电子支付的出现,让金钱的流动快了非常多倍。转账不用再去银行排队,手机上点一点“嗖”的一下就到账了。
讨论钱的话题,很难绕开“借贷”问题。向银行借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办信用卡流程繁琐,给的额度也不大。买房子贷款,从申请到最终放款,半个月的办理周期已经是光速。
借贷,有可能更快一点,更“低门槛”普惠一些吗?
有,但还在发展。我们今天聊聊去中心化的借贷。
去中心化意味着没有中间人充当“银行”的角色,银行通常会完成审查借款人的资质、还款能力,从而评估借款额度。
如果没有中间人的评估,借贷还能进行吗?应该批多少贷款呢?出现坏账了怎么办?谁来承担损失呢?
超额抵押解决无信用机制
想象一下,如果没有银行作为中间人来评估风险,来借钱的人和提供贷款的人互相谁也不认识,也没有第三方提供担保。如果你既想把钱借出去获得一些利息回报,同时又不想让对方跑路不还钱。这个时候最朴素的做法,是让对方押点东西,即使出现最差情况不还钱了,拿着抵押物去卖了也能还上本金。
在没有第三方提供信用评估的情况下,只有足额甚至超额抵押,资方才愿意把钱借出去。由于加密资产的价格波动非常大,提供资金的一方通常情况下会要求超额抵押,比如要借1块钱,可能需要抵押价值1.2元的其他资产。
这时候有朋友会有疑问了,我都有1.2元了,为啥还要去借1块钱呢?

理由是他们是不同种类的资产,原来的资产短期内并不想卖出,通过抵押的方式可以获得其他的流动资金。
比如老板可以通过抵押工厂获得一些贷款,而不用把工厂卖掉换取现金。举个生活中的例子,很多人可能都有房贷,住房贷款就是一个超额抵押的贷款,比如房子本身价值100万,在交完首付之后,按揭的比例可能是70%,也就是说抵押了100万的房子,借出了70万的贷款。(其实房贷的问题有点复杂,比如在还清房贷之前房屋并不属于你,但这个例子大概是说资产种类不同以及超额抵押的意思。)
超额抵押看是在保护出借人的权益,毕竟如果没有保障他们就不会拿钱出来,没有出借人,借贷市场就无法存在。
但由于超额抵押的机制的存在,资金的利用效率是比较低的。通常情况下,一个人既是出借人又是贷款人,如果有信用机制,并且他信用良好的话,他抵押100万元的房子,可能能借出200万元的现金,借贷产生了杠杆作用。但是由于超额抵押,他抵押100万元的房子,只能借出80万元甚至更少的现金,杠杆作用就被缩小了,资金的利用效率也变低了。
甘蔗没有两头甜,虽然中介要赚差价,但不能否认有中介在效率就会更高。就像民主通常意味着低效,只有独裁才比较高效。
及时清算避免坏账问题
鼓励及时清算也是保护出借人的权益。
清算是指,当抵押的资产小于借款金额的时候,卖出抵押资产偿还部分债务,使得剩余抵押和债务比例重新回到合理区间。或者直接全部卖掉归还债务,以最大程度度减少出借人的损失。
为什么即使是超额抵押,还会出现抵押资产小于借款金额呢?因为市场上资产的价格是波动的,比如现在一直下跌的房价,贷款比房价贵的情况已经不是个例。

为什么需要及时清算呢?因为越早处置,才能更好地保护出借人的权益。
在事情还没有变得特别糟糕的时候处理掉,抵押资产如果一路下跌早做清算肯定比一路看着跌下去要好。
但是下跌的资产还有可能上涨回来,如果直接清算卖出,对于借款人抵押的资产是不是过于不公平呢?也有办法解决,如果你对未来资产上涨的信心很大,可以再补充抵押更多资产,这样即使价格下跌,抵押金额和债务的比例也能保持在比较健康的水位上。
为什么有人愿意来承担清算的工作呢?当然是因为有利可图啦,比如会给清算人一些折扣用以购买清算过程中获得的资产。这样的机制,会鼓励所有人都参与到清算工作中,相当于大家一起参与在维护系统的稳定。
随行就市一直变动的利息
没有中央银行站出来公布借款利率和存款利率,去中心化的借贷怎么设定利率呢?
大致的逻辑是根据供需关系:
有一个“资金利用率”的概念,存款人存入的资金有多少比例被借出去了。
资金利用率越高,说明借钱的人多,钱就更贵一些,利息就会随之升高;
资金利用率,说明借钱的人少,钱放着也是放着,不如便宜一点借出去,利息就会相应降低。
利息的变动不是平稳过度的,有一个临界值,一旦资金利用率高于临界值,利率将陡升。

我们比较熟悉的利率场景是:1年期存款利率是xx%,利率是一个固定值,同时有到期时间。在去中心化借贷中,也有类似的固定利率设定,约定到期日,约定利率。但是这个利率不是人人都一样的,也是基于借贷池中资金的利用率不同,动态计算利率,每次借贷都重新计算。
应用更广的是可变利率,就是不约定还款日,可以无限借下去,只不过利率是随着市场动态变化的。
以上这些都是一些概念性的解释,是我近期学习Aave这个项目的一些总结。
Aave是一个借贷协议,它的图标是一个这样可爱的“小鬼”,而Aave这个名字也是芬兰语幽灵的意思。

下一次我们聊聊Aave小幽灵的故事。
浏览最新的加密货币新闻
⚡️ 参与加密货币领域的最新讨论
💬 与喜爱的创作者互动
👍 查看感兴趣的内容
邮箱/手机号码

实时新闻

--
查看更多

热门文章

查看更多
网站地图
Cookie Preferences
平台条款和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