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nance Square
LIVE
DaPangDun
@DaPangDun
小小的Crypto研究员
关注
粉丝
点赞
分享
全部内容
LIVE
--
关于币安上币表现的分析坊间最近流传一张币安上币表现的图: 由此证明币安上币表现很差。 我在求证了相关数据之后,发现了一些问题,这里分享一下: 1.图中的计算方式有问题 采用的是 max(上币当天的插针最高价格,之后的最高价格) 的价格来计算整体的表现,这个是不合逻辑的,因为这样永远只会是负值;同时,一般开盘当天的插针价格有时候会很离谱,在做数据分析的时候一般是要抛弃的。 2.公允价格的设计 如果从收益率的角度考虑,我们需要一个更加公允的基准价格。我在以往分析的时候会采用上币当天的收盘价作为比对基准,因为这是一个比较容易买到的价格,得到下表: 这与坊间的数据有相当的差距 3.考虑BTC表现的修正 同时,我们应当考虑外界环境对于币价表现的影响,比如一个币种虽然跌了,但是它跌的过程也是BTC下跌的过程,那么这并不能很好的反应其表现,因此我们需要加入对于BTC的修正,得到下表 : 4.考虑整体过程而非单纯两点间的结果 同时,我们观察其表现,也需要看其在上币后是否一直下跌,还是出现过一波不错的拉升,我们可以采用上币当天的收盘价与之后的最高价之间进行比对得到一个模糊的观感,数据如下 : 从以上数据,您可以看出什么结论呢?

关于币安上币表现的分析

坊间最近流传一张币安上币表现的图:

由此证明币安上币表现很差。
我在求证了相关数据之后,发现了一些问题,这里分享一下:
1.图中的计算方式有问题
采用的是 max(上币当天的插针最高价格,之后的最高价格) 的价格来计算整体的表现,这个是不合逻辑的,因为这样永远只会是负值;同时,一般开盘当天的插针价格有时候会很离谱,在做数据分析的时候一般是要抛弃的。
2.公允价格的设计
如果从收益率的角度考虑,我们需要一个更加公允的基准价格。我在以往分析的时候会采用上币当天的收盘价作为比对基准,因为这是一个比较容易买到的价格,得到下表:

这与坊间的数据有相当的差距
3.考虑BTC表现的修正
同时,我们应当考虑外界环境对于币价表现的影响,比如一个币种虽然跌了,但是它跌的过程也是BTC下跌的过程,那么这并不能很好的反应其表现,因此我们需要加入对于BTC的修正,得到下表 :

4.考虑整体过程而非单纯两点间的结果
同时,我们观察其表现,也需要看其在上币后是否一直下跌,还是出现过一波不错的拉升,我们可以采用上币当天的收盘价与之后的最高价之间进行比对得到一个模糊的观感,数据如下 :

从以上数据,您可以看出什么结论呢?
BTCFI:百花齐放,道阻且长昨天参加COBO组织的Space,谈到了BTCFI,限于时间原因,无法细致的展开,所以写此文来详细阐述一下。 1.什么是BTCFI? 在研究这个问题之前,我们需要对于BTCFI有一个清楚的认知。 BTCFI是两个单词的组合,一个是BTC,另一个是DEFI。BTC我们很熟悉,DEFI虽然经常提,但是准确的定义是什么,不同人会有不同的看法。 COINBASE的文章是这样定义的: > DeFi (or “decentralized finance”) is an umbrella term for financial services on public blockchains, primarily Ethereum.  > 翻译过来是: DeFi(即“去中心化金融”)是公共区块链(主要是以太坊)上金融服务的总称。 这里面有三个重点: 1)公共区块链,就是我们常说的“公链”,主要是以太坊的原因是ETH有一套完备的智能合约体系可以实现各种各样的功能,同时其又是第二大市值的公链,因此大部分DEFI产品的建立是起源于这条链的。原则上这种公链是不受限的,BTC链也可以作为这样的平台。 2)去中心化:大部分是基于公链本身的特性而来的,当然,产品也可以做成去中心化的形式,其带来的主要优点是“无需许可,无需第三方”。 3)金融服务:这才真正涉及到具体的业务类型,金融服务的涵盖面很广,交易、质押、借贷等都是金融服务。 那么,针对BTCFI,我们可以这样定义: BTCFI是建立在BTC这条公共区块链上的去中心化金融服务系统。 如果我们要衡量这个赛道的价值,可以简单的参考ETH上的数据: 目前在ETH上DEFI的市值占比大概为25%,结合BTC 1.3万亿的市值,相当于是一个3000亿+的赛道。 2.百花齐放 在谈论这个问题前,我们先来分析BTCFI需要什么?因为BTC的特性,BTCFI是否有新的需求? 2.1 FI的要求 我们很容易想到下面几个部分: 1)要有资产,资产是实现FI的基本要素。 除了常规的BTC资产外,我们已经有了很丰富的资产类型来参与到BTCFI中。 >基于BTC网络的一层资产,如:铭文、符文...... >基于BTC网络的二层资产,如rgb,rgb++,taproot asset...... >稳定币资产,如Liquid上的usdt,shell finance未来要做的一层算稳...... >wrap/stake资产,如wbtc,未来的stbtc...... 尽管有些资产流动性很弱,但是它们还是扩充了FI的波及范畴,让未来的FI场景更加的丰富。 2)FI形式,形式是FI复杂度的集成。 >常规的swap是一种形式,一层、二层的方案都有,链上链下也有,lighting准备往外汇支付发展并引入稳定币支付,基于EVM的项目做了dex,rgb++也有自己的基于意图的交易模式,rgb也有自己的一套交易体系...... >lending有项目在做,比如shell finance有基于一层做lending...... >staking有项目在做,Babylon已经有基于time-lock的原生质押方式...... >restaking也有项目在做,比如chakra有基于zk-stark的zk-proof并mint stbtc方案...... >资管也有项目,比如solv protocol就引入了BTC资产作为资管的一个方向...... >...... 3)实现路径,路径是奇思妙想的组合。 以往在ETH上我们直接通过智能合约这样一套技术方案就能实现,但是在BTC上却不同,因为BTC的脚本语言不是图灵完备的,且脚本操作码十分有限,因此出现了各种各样形式的实现路径。 >有通过侧链方案做的,比如Liquid,Rsk,Merlin...... >有基于op-code方案做的,比如Babylon,bitvm...... >有基于DLC方案做的,比如Bitlayer,dlc.link,shell finance...... >有基于indexer编程做的,比如atomicals...... >有基于“一次性密封”做的,比如rgb,rgb++...... >...... 每一种路线甚至还有不同的分支,并在持续的发展和延伸。 4)收益,收益是FI的最终目的。 收益的来源也有很多种,适配不同的产品应用场景。 >质押收益,比如Babylon提出的用BTC做为POS链安全性的保证从而产生质押收益 >资管收益,比如solv采用多种金融产品来为BTC提供者产生收益 >借贷收益,比如CEX,shell finance等提供借贷产品并产生收益 >...... 所以,您能看到,BTCFI的发展可谓是“百花齐放”! 2.2 BTCFI的特殊要求 然而,BTC毕竟和ETH不同,鉴于其网络的特殊性,其对于FI有更加特殊的要求: 1)安全,安全,还是安全 我曾反复强调BTC生态对于“安全”的关注度远高于其他生态,这是由BTC生态者的特质决定的。从资金在钱包的存储,到参与FI的方案的具体环节,都需要安全的保障,“资产所有权”的有效控制性是重点。 我曾分析过各种技术方案在不同阶段的安全性情况,有兴趣的可以看一看之前的文章。 [BTC“跨链”方式及安全性分析](https://www.binance.com/zh-CN/square/post/8779909102889) 2)系统性风险 ETH的Restaking虽然诞生了一个新叙事,但同时也给整个ETH生态带来了系统性风险,因为POS链条的安全性是由质押币的价值决定的,一旦Restaking出现“挤压”,将会产生螺旋下降的结果,币价下跌,安全性下降,而这又会增加POS链的安全风险。 鉴于BTC是POW的系统,原则上不存在这样的问题,但是一旦过多的FI风险进行了积累造成了系统性风险,那么也有可能造成BTC价格的大幅下跌,从而影响整个市场的牛熊走向,这对于BTCFI而言是十分不利的,特别是在当前处于初期的发展阶段,很容易“夭折”从而需要更长的时间受到认同。 3.道阻且长 虽然我们看到了目前BTCFI的蓬勃发展,但是也需要看到这条道路面临的巨大挑战。 注:也许你会拿ETH生态作为对比,这是不合适的,二者在人们心中的定位是不同的。你可以试着对比4年前你对于BTC生态的看法,对,那时候如果你提这个词别人会嘲笑你,因为那时候认知BTC只能作为储值来用。 3.1 认可度的挑战 目前市场上绝大部分的BTC都放在冷钱包和CEX中(CEX的比例在逐年下降),大部分人对于BTCFI的认知度还是不够,不一定愿意拿着资金参与进来。你可以经常在市场上看到有人发出“BTC不需要生态”“BTCFI是伪命题”的言论,观念上的不接受其实是比较难克服的,所以需要有一个较长的教育和培养的阶段。 我可以思考到的几个能够加快这个进程的点在于: 1)财富效应。赚钱是市场最好的推手,如果有安全的方案可以让用户在参与的过程中大部分人都能赚到钱,就能吸引到很多人进来,也能快速的改变观念。 2)闪电支付的大规模采用。假如lighting可以更便捷,并且引入稳定币,法规也相对友好,那么在web2世界中主动或被动参与的人就会越来越多,而且是涉及到生活领域,不仅仅是投资领域,这种粘性会更强,从而改变观念并参与到BTCFI活动中去。 3.2 技术难度的挑战 如果你留意观察,可以发现:基于BTC原生技术的方案开发都比较慢,比如RGB开发了4年+,lighting 开发了很多年,Babylon开发了“时间戳协议”也用了几年。其根源在于以下几点: 1)BTC有限的脚本能力使开发具有相当高的难度。 2)早期BTC生态这个概念并不受待见,因此各种方案上积累的经验也比较少。 3)BTC上生态开发难度大,有经验的开发者也很少。 4)新方案的提出需要充分考虑未知的安全隐患,需要做的安全检测更多。 种种限制让在BTC上开发很难,因此不要按照以往ETH上的开发时间观念来要求BTC上项目的开发进度,一般情况下很难实现。 注:所以我能明白为什么不少项目会基于兼容EVM来做开发,这样能大幅度的降低开发难度,快速的推进产品成型从而推向市场。 4.BTCFI展望 在此基础上,我构想了BTCFI的发展图谱,如下: 1)当前处于基建阶段,也是BTCFI发展的初期阶段; 2)各种方案会处于并存状态,直到市场逐渐给出答案; 3)BTCFI的形式会越来越多样,越来越被认可,在此过程中会诞生数个超百亿的龙头项目,并产生不菲的财富效应;同时,BTC开发者会引来一波较大的红利期,并逐渐形成成熟的业态。 4)稳定币在此期间会被引入,并被大规模采用; 5)BTCFI市值超越ETH市值,并逐渐拉开差距。 6)BTCFI成为一种新常态。

BTCFI:百花齐放,道阻且长

昨天参加COBO组织的Space,谈到了BTCFI,限于时间原因,无法细致的展开,所以写此文来详细阐述一下。
1.什么是BTCFI?
在研究这个问题之前,我们需要对于BTCFI有一个清楚的认知。
BTCFI是两个单词的组合,一个是BTC,另一个是DEFI。BTC我们很熟悉,DEFI虽然经常提,但是准确的定义是什么,不同人会有不同的看法。
COINBASE的文章是这样定义的:
>
DeFi (or “decentralized finance”) is an umbrella term for financial services on public blockchains, primarily Ethereum. 
>

翻译过来是:
DeFi(即“去中心化金融”)是公共区块链(主要是以太坊)上金融服务的总称。
这里面有三个重点:
1)公共区块链,就是我们常说的“公链”,主要是以太坊的原因是ETH有一套完备的智能合约体系可以实现各种各样的功能,同时其又是第二大市值的公链,因此大部分DEFI产品的建立是起源于这条链的。原则上这种公链是不受限的,BTC链也可以作为这样的平台。
2)去中心化:大部分是基于公链本身的特性而来的,当然,产品也可以做成去中心化的形式,其带来的主要优点是“无需许可,无需第三方”。
3)金融服务:这才真正涉及到具体的业务类型,金融服务的涵盖面很广,交易、质押、借贷等都是金融服务。
那么,针对BTCFI,我们可以这样定义:
BTCFI是建立在BTC这条公共区块链上的去中心化金融服务系统。
如果我们要衡量这个赛道的价值,可以简单的参考ETH上的数据:
目前在ETH上DEFI的市值占比大概为25%,结合BTC 1.3万亿的市值,相当于是一个3000亿+的赛道。
2.百花齐放
在谈论这个问题前,我们先来分析BTCFI需要什么?因为BTC的特性,BTCFI是否有新的需求?
2.1 FI的要求
我们很容易想到下面几个部分:
1)要有资产,资产是实现FI的基本要素。
除了常规的BTC资产外,我们已经有了很丰富的资产类型来参与到BTCFI中。
>基于BTC网络的一层资产,如:铭文、符文......
>基于BTC网络的二层资产,如rgb,rgb++,taproot asset......
>稳定币资产,如Liquid上的usdt,shell finance未来要做的一层算稳......
>wrap/stake资产,如wbtc,未来的stbtc......
尽管有些资产流动性很弱,但是它们还是扩充了FI的波及范畴,让未来的FI场景更加的丰富。
2)FI形式,形式是FI复杂度的集成。
>常规的swap是一种形式,一层、二层的方案都有,链上链下也有,lighting准备往外汇支付发展并引入稳定币支付,基于EVM的项目做了dex,rgb++也有自己的基于意图的交易模式,rgb也有自己的一套交易体系......
>lending有项目在做,比如shell finance有基于一层做lending......
>staking有项目在做,Babylon已经有基于time-lock的原生质押方式......
>restaking也有项目在做,比如chakra有基于zk-stark的zk-proof并mint stbtc方案......
>资管也有项目,比如solv protocol就引入了BTC资产作为资管的一个方向......
>......
3)实现路径,路径是奇思妙想的组合。
以往在ETH上我们直接通过智能合约这样一套技术方案就能实现,但是在BTC上却不同,因为BTC的脚本语言不是图灵完备的,且脚本操作码十分有限,因此出现了各种各样形式的实现路径。
>有通过侧链方案做的,比如Liquid,Rsk,Merlin......
>有基于op-code方案做的,比如Babylon,bitvm......
>有基于DLC方案做的,比如Bitlayer,dlc.link,shell finance......
>有基于indexer编程做的,比如atomicals......
>有基于“一次性密封”做的,比如rgb,rgb++......
>......
每一种路线甚至还有不同的分支,并在持续的发展和延伸。
4)收益,收益是FI的最终目的。
收益的来源也有很多种,适配不同的产品应用场景。
>质押收益,比如Babylon提出的用BTC做为POS链安全性的保证从而产生质押收益
>资管收益,比如solv采用多种金融产品来为BTC提供者产生收益
>借贷收益,比如CEX,shell finance等提供借贷产品并产生收益
>......
所以,您能看到,BTCFI的发展可谓是“百花齐放”!

2.2 BTCFI的特殊要求
然而,BTC毕竟和ETH不同,鉴于其网络的特殊性,其对于FI有更加特殊的要求:
1)安全,安全,还是安全
我曾反复强调BTC生态对于“安全”的关注度远高于其他生态,这是由BTC生态者的特质决定的。从资金在钱包的存储,到参与FI的方案的具体环节,都需要安全的保障,“资产所有权”的有效控制性是重点。
我曾分析过各种技术方案在不同阶段的安全性情况,有兴趣的可以看一看之前的文章。
BTC“跨链”方式及安全性分析
2)系统性风险

ETH的Restaking虽然诞生了一个新叙事,但同时也给整个ETH生态带来了系统性风险,因为POS链条的安全性是由质押币的价值决定的,一旦Restaking出现“挤压”,将会产生螺旋下降的结果,币价下跌,安全性下降,而这又会增加POS链的安全风险。
鉴于BTC是POW的系统,原则上不存在这样的问题,但是一旦过多的FI风险进行了积累造成了系统性风险,那么也有可能造成BTC价格的大幅下跌,从而影响整个市场的牛熊走向,这对于BTCFI而言是十分不利的,特别是在当前处于初期的发展阶段,很容易“夭折”从而需要更长的时间受到认同。
3.道阻且长
虽然我们看到了目前BTCFI的蓬勃发展,但是也需要看到这条道路面临的巨大挑战。
注:也许你会拿ETH生态作为对比,这是不合适的,二者在人们心中的定位是不同的。你可以试着对比4年前你对于BTC生态的看法,对,那时候如果你提这个词别人会嘲笑你,因为那时候认知BTC只能作为储值来用。
3.1 认可度的挑战
目前市场上绝大部分的BTC都放在冷钱包和CEX中(CEX的比例在逐年下降),大部分人对于BTCFI的认知度还是不够,不一定愿意拿着资金参与进来。你可以经常在市场上看到有人发出“BTC不需要生态”“BTCFI是伪命题”的言论,观念上的不接受其实是比较难克服的,所以需要有一个较长的教育和培养的阶段。
我可以思考到的几个能够加快这个进程的点在于:
1)财富效应。赚钱是市场最好的推手,如果有安全的方案可以让用户在参与的过程中大部分人都能赚到钱,就能吸引到很多人进来,也能快速的改变观念。
2)闪电支付的大规模采用。假如lighting可以更便捷,并且引入稳定币,法规也相对友好,那么在web2世界中主动或被动参与的人就会越来越多,而且是涉及到生活领域,不仅仅是投资领域,这种粘性会更强,从而改变观念并参与到BTCFI活动中去。
3.2 技术难度的挑战
如果你留意观察,可以发现:基于BTC原生技术的方案开发都比较慢,比如RGB开发了4年+,lighting 开发了很多年,Babylon开发了“时间戳协议”也用了几年。其根源在于以下几点:
1)BTC有限的脚本能力使开发具有相当高的难度。
2)早期BTC生态这个概念并不受待见,因此各种方案上积累的经验也比较少。
3)BTC上生态开发难度大,有经验的开发者也很少。
4)新方案的提出需要充分考虑未知的安全隐患,需要做的安全检测更多。
种种限制让在BTC上开发很难,因此不要按照以往ETH上的开发时间观念来要求BTC上项目的开发进度,一般情况下很难实现。
注:所以我能明白为什么不少项目会基于兼容EVM来做开发,这样能大幅度的降低开发难度,快速的推进产品成型从而推向市场。
4.BTCFI展望
在此基础上,我构想了BTCFI的发展图谱,如下:
1)当前处于基建阶段,也是BTCFI发展的初期阶段;
2)各种方案会处于并存状态,直到市场逐渐给出答案;
3)BTCFI的形式会越来越多样,越来越被认可,在此过程中会诞生数个超百亿的龙头项目,并产生不菲的财富效应;同时,BTC开发者会引来一波较大的红利期,并逐渐形成成熟的业态。
4)稳定币在此期间会被引入,并被大规模采用;
5)BTCFI市值超越ETH市值,并逐渐拉开差距。
6)BTCFI成为一种新常态。
$BTC Babylon在新一轮融资中完成了7000万美元融资,Paradigm领投 BTC Staking和Restaking赛道的项目,基本都会与Babylon合作,特别是对于Restaking项目,为了争夺TVL,一定会和Babylon合作,甚至预合作!
$BTC

Babylon在新一轮融资中完成了7000万美元融资,Paradigm领投

BTC Staking和Restaking赛道的项目,基本都会与Babylon合作,特别是对于Restaking项目,为了争夺TVL,一定会和Babylon合作,甚至预合作!
AVM白皮书解析请注意:本文为根据个人认知和逻辑推理所写,不一定正确,仅供参考。 要理解AVM,重点是下面三张图,我们来逐张分析: 图1:AVM要【做什么】 1️⃣开发者可以自定义资产的“创建规则”和“”转移规则,这些规则(或者可以说成是合约)是通过包含在链上数据的形式来存储和体现的。 2️⃣创建的资产包含了“状态”,状态会根据操作而进行更新,引入“状态”对于拓展是非常重要的。 3️⃣从这个维度来看,AVM其实可以理解为“一层资产协议”(在白皮书中叫Overlayer Protocol)的超集,它可以为开发者提供足够自定义的方式来在BTC主网上创建资产及相关体系。 图2:AVM要【怎么做】 我们从上到下,从左往右来看: 1️⃣左侧为BTC主网,里面包含了我们的合约数据、状态数据等; 2️⃣中间部分为基于Indexer的编程部分,我们可以调用智能合约代码(左),代码可以是通过高级语言编译而成的(上),当执行合约(右)之后,相关的数据(包含token数据,状态数据)在本地进行存储(下) 3️⃣具体执行的函数形式包含两类:一类是Btc原有的op-code,比如op_add,op_mul等,这里还出现了还未被通过的op_cat,另一类是开发者可以自定义的op-code,比如op_ft_balance(FT资产余额)。理论上来说,会有一个官方库,开发者可以在官方库的基础上继承然后开发新的函数。 4️⃣在注脚当中提示的是关于op-code的解释,其中对于自定义的op-code,提出的Two Stack PDA是图灵完备的,具体细节还需要再研究一下。 图3:AVM如何【形成共识】 因为每个客户端的是在链下运行的,如何形成共识呢?白皮书上给出的答案是state hash的上链,那么大家就可以检查state是不是正确的、同步的。 ------------ 理解了以上几点,我们可以整理一下对于AVM的认知: 1️⃣AVM提供了一个为开发者灵活制定资产规则的平台; 2️⃣通过原生及自定义的op-code,其可以实现很多功能,但要注意这些功能跟我们理解的比如EVM系的智能合约还是不同的,相对来说拓展性是需要时间开发的; 3️⃣AVM是基于indexer的编程,原则上未来有可能兼容有indexer的资产协议,并且可以实现这类资产的原生存取,可能会给这类资产提供除了多签/同构绑定之外另外一种跨链形式,不过不同资产协议之间感觉要深度绑定从生态角度上来说有难度; 4️⃣AVM的影响暂时不应高估,因为它是基于BTC主网的,基于主网能做的事情有限(受制于主网的性能);不过也不应低估,它在理论上可以实现主网的合约能力,这对于BTC生态来说是有重要的积极意义的。未来是否可以与闪电网络进行结合也是一个可以探索的方向。

AVM白皮书解析

请注意:本文为根据个人认知和逻辑推理所写,不一定正确,仅供参考。

要理解AVM,重点是下面三张图,我们来逐张分析:

图1:AVM要【做什么】

1️⃣开发者可以自定义资产的“创建规则”和“”转移规则,这些规则(或者可以说成是合约)是通过包含在链上数据的形式来存储和体现的。
2️⃣创建的资产包含了“状态”,状态会根据操作而进行更新,引入“状态”对于拓展是非常重要的。
3️⃣从这个维度来看,AVM其实可以理解为“一层资产协议”(在白皮书中叫Overlayer Protocol)的超集,它可以为开发者提供足够自定义的方式来在BTC主网上创建资产及相关体系。

图2:AVM要【怎么做】

我们从上到下,从左往右来看:
1️⃣左侧为BTC主网,里面包含了我们的合约数据、状态数据等;
2️⃣中间部分为基于Indexer的编程部分,我们可以调用智能合约代码(左),代码可以是通过高级语言编译而成的(上),当执行合约(右)之后,相关的数据(包含token数据,状态数据)在本地进行存储(下)
3️⃣具体执行的函数形式包含两类:一类是Btc原有的op-code,比如op_add,op_mul等,这里还出现了还未被通过的op_cat,另一类是开发者可以自定义的op-code,比如op_ft_balance(FT资产余额)。理论上来说,会有一个官方库,开发者可以在官方库的基础上继承然后开发新的函数。
4️⃣在注脚当中提示的是关于op-code的解释,其中对于自定义的op-code,提出的Two Stack PDA是图灵完备的,具体细节还需要再研究一下。

图3:AVM如何【形成共识】

因为每个客户端的是在链下运行的,如何形成共识呢?白皮书上给出的答案是state hash的上链,那么大家就可以检查state是不是正确的、同步的。

------------
理解了以上几点,我们可以整理一下对于AVM的认知:

1️⃣AVM提供了一个为开发者灵活制定资产规则的平台;
2️⃣通过原生及自定义的op-code,其可以实现很多功能,但要注意这些功能跟我们理解的比如EVM系的智能合约还是不同的,相对来说拓展性是需要时间开发的;
3️⃣AVM是基于indexer的编程,原则上未来有可能兼容有indexer的资产协议,并且可以实现这类资产的原生存取,可能会给这类资产提供除了多签/同构绑定之外另外一种跨链形式,不过不同资产协议之间感觉要深度绑定从生态角度上来说有难度;
4️⃣AVM的影响暂时不应高估,因为它是基于BTC主网的,基于主网能做的事情有限(受制于主网的性能);不过也不应低估,它在理论上可以实现主网的合约能力,这对于BTC生态来说是有重要的积极意义的。未来是否可以与闪电网络进行结合也是一个可以探索的方向。
BTC“跨链”方式及安全性分析请注意:本文为个人根据个人认知和逻辑推理所写,不一定正确,仅供参考。 谈到BTC生态,不可避免的要涉及BTC的“跨链”,与EVM生态不同,因为BTC主网没有图灵完备的智能合约能力,因此暂时无法用类似于EVM生态那样的跨链方案。 本文我将把BTC常见的跨链方式进行通俗介绍,并简要分析其安全性。 1、多签桥 1.1 概述 多签是一个需要多个人的私钥签名才能够实现交易的技术形式。 一般的钱包,我们只需要使用自己的私钥签名就能够实现交易,这种被称为1-of-1的形式。对于多签钱包,因为需要多个人的私钥签名,因此增强了安全性;同时,因为可以采用m-of-n的形式(比如5个人,只需要其中3个人的签名即可),降低了单点故障的风险。 多签桥通俗理解就是我们将钱打入这样一个多签地址,然后在对应的链中生成一个映射的资产或份额证明。 1.2 安全性分析 注意:在做安全性分析时,我们均排除“黑客风险”“技术代码漏洞风险” 多签的最大风险是组成多签的这部分人/个体/机构的风险。 MS-1:一般的多签桥 安全分析:风险主要来源于多签人的构成,如果多签全部或主要由项目方相关人员把控,表面上用户看到的是多签,实际上跟“单签”没区别。 MS-2:选定有背景的个人/机构的多签桥 安全分析:这种情况下安全性会好很多,相当于有背景的多签,人为作恶可能性会降低(考虑到名声等因素),但如果可能的利润足够大,多方依然有联合作恶的可能,引入受法规监管的机构会更好点。 MS-3:去中心化的多签人+随机选取的多签桥 安全分析:很多人担心多签人的构成,那么引入足够多的多签人,争取“多签人去中心化”,然后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随机抽取多签人作为验证者,那么这种安全性又会高一些;不过我们需要观察这个“去中心化”的程度和真实性,否则又只是表面上的东西。 2、MPC 2.1 概述 这是一种使用被称为多方计算 (MPC) 的技术来保护交易的方案。 简单来说,多签方案需要多个人的私钥签名,而MPC方案是将一个私钥拆分为很多部分,加密之后分配给多个个体,当需要交易的时候,一个个体提出来,然后大家都用同样的函数算法计算后结合在一起就可以批准交易。这个技术也可以和多签结合起来,即使用N中的M个就可以组建有效签名。 MPC方案相对于多签是更新的技术,当然也有不少的争议。比如“可问责性”,对于外人来看,MPC签名的各个部分是无法区分到底是谁做的,所以一旦出问题如何追责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2.2 安全性分析 MPC与多签类似,但也有所不同;最大风险是组成MPC的节点的风险,还有就是计算函数参数的泄露风险。 MPC-1:一般的MPC 安全分析:组成MPC的节点都是项目方的或者是利益相关的,那么随时都有rug的可能。 MPC-2:选用有背景的个人/机构等作为节点 安全分析:安全性相对会好很多,但同样的,如果可能的利润足够大,多方依然有联合作恶的可能。 MPC-3:引入去中心化节点并充分采用TEE环境 安全分析:如果充分引入去中心化的见证者,然后随机选取,在TEE内进行签名,相对来说安全性又会高不少。 同时,可以引入随机选取函数、隐藏见证人信息等各个方式来提升其他维度的安全性。 统一风险:TEE参数泄露 如果在生成计算函数的时候TEE参数被泄露,或者作为节点的TEE环境被攻克或者恶意泄露,那么整个安全系统就失效了。 3、DLC 3.1 概述 DLC是谨慎日志合约(Discreet Log Contracts)的简称。这个技术是由麻省理工学院的 Tadge Dryja 在 2018 年提出的,是一套简洁的断言机合约方案。 举例来说,A和B打赌,如果明天BTC价格到100,000那么A给B 1BTC,如果没到那么B给A 1BTC;然后他们在链下利用DLC生成这样的合约并且注资签名,但是这个交易是无效的,必须要有断言机的签名才能变成有效交易,断言机就相当于我们的oracle(类似link的作用),然后当断言机提供了信息然后签名了之后,DLC合约就会执行,比如BTC价格达到了100,000,那么注资里面的A 的1BTC就会转给B。 而且,有意思的是,DLC可以让断言机根本不知道合约内容是什么,断言机只需要提供数据就可以了,这样就能一定程度上避免断言机作恶的可能性。 3.2 安全性分析 DLC方案的主要风险在于断言机。 DLC-1:一般的DLC(项目方提供断言机) 安全分析:由项目方提供断言机,一般来说只在测试阶段使用,如果在正式网络这样使用的话,那么安全性完全取决于项目方的作恶意图。 DLC-2:引入第三方断言机 安全分析:这种情况下,安全性会提升,特别是当第三方比较知名的情况下,可能的问题是断言机遭受攻击报错的风险,当然,合谋的风险也还是有的。 DLC-3:引入多个第三方断言机 安全分析:这种情况下,安全性再得到提升,避免了单点故障的风险。 当然,我们还可以再其上加入其它的技术,比如op等来提升安全性。 DLC的方案还是比较有意思的,但是目前貌似还没有这种专业的断言机;并且,还有一个问题是:这种断言机需要罗列所有的可能性预先进行签名,从而才能在对应事件发生时触发合约,比较繁琐。 4、时间锁 4.1 概述 原则上时间锁并不属于“跨链”的范畴,它能实现的是“质押”功能,但是因为它能实现BTC上的原生质押并且质押之后可以通过其他方式生成凭证变相“跨链”,因此也放在这里一起讨论。 “时间锁” ,顾名思义,就是限定条件是与时间有关的锁。具体来说,就是必须有一个时间事件发生后才能打开的锁。BTC系统种有“绝对时间锁”和“相对时间锁”两种,前者是规定一个具体的时间点(比如一个日期或者一个区块高度)后解锁,后者是规定一个时延(比如过多少个区块的数量)后解锁。 举例来说,我们可以定义一笔钱必须在高度385421后才能花费,这是绝对时间锁;我们也可以定义一笔钱必须得到6个区块确认之后才能花费,这就是相对时间锁。 时间锁能实现的功能其实挺多的,比如: 1)强制存储。有点类似于定期存款的味道,怕自己拿不住,就放在一个具有time-lock脚本的地址里面,只有到时间才能取出来; 2)意外容灾。比如自己有BTC资产,但是担心自己出意外,可以配合多签来设定自己的私钥签名可以直接花费这个BTC,但是如果一年都没有动了,那么就可以由另外的几个私钥来花费这个BTC; 3)无信任的仲裁。比如争端事件,需要仲裁机构参与,那么可以设定一个相对时间锁的方式来提供这样无信任的仲裁介入方案。 4)…… 4.2 安全性分析 时间锁因为技术很原生,而且对于BTC“跨链”范畴来说主要是用于质押,而在质押上是到期解质押,控制权一直在用户手里,所以等同于主网安全性。 当然,有可能一些质押项目会有slash的措施,风险点就在于误报slash造成资产损失。 5、Bitvm 5.1 概述 BitVM技术估计很多人都听过,简单来说,就是利用现有的opcodes进行组合,形成足够为BTC主网带来图灵完备(其实不能完全这样认为,准确来说是对现有需求足够“图灵完备”)能力的一种技术方案。 这个方案很晦涩,而且实现和落地过程都比较复杂,但是基于其有巨大的前景,依然有很多人看好。 对应跨链这个方向,如果可以基于BitVM实现ZK桥或者OP桥,那么就能和EVM系相同了。 5.2 安全性分析 如果能实现,安全性也是毋庸置疑的,但是需要观察落地情况,目前来说比较难。 6、Covenants 6.1 概述 Covenants,中文译作「限制条款」,有时也翻译为「契约」,是一种能够给未来的比特币交易设置条件的机制。 你可以理解为这些都是BTC系统中的操作码,包括现有的、还在审核的、已经被弃用的等等。这些脚本操作码是形成BTC扩展能力的关键。我们很自然可以想到,如果我们可以多启用一些操作码,是不是就可以提升扩展性从而实现比如原生的跨链了呢? 这个观点是没问题的,但是引入新的操作码,或者是引入新的限制条款也可能会导致一些计划外的滥用或漏洞,因此社区对此也比较谨慎。 另外,限制条款的升级也需要涉及到共识规则的软分叉升级。鉴于 taproot 升级时的情形,限制条款相关的升级可能也需要很长时间来完成。 比如最近呼声很高的OP_CAT一旦通过确实能够提升BTC的扩展能力,但是其潜在的未知风险让通过的可能性不大。 来源:https://s.foresightnews.pro/article/detail/60406 6.2 安全性分析 事实上,暂时无法分析这种方案的安全性,因为暂时还是没有方案的,只是一种可能性,不过从原理上来说,如果这种方案能够落地,相对是比较原生的,安全性比较高。 7、总结 从BTC的跨链方式的多样性我们可以看出,行业内人员在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来尝试解决这个问题。因为扩展能力的不足,所以很多“奇技淫巧”都在被挖掘出来。 当前主要的跨链是通过多签来实现的,虽然一般的多签方案潜藏着资产风险,也不大符合“自己掌握资产控制权”的理念,但是因为其相对简单,体验方便,是很多项目的首选方式,我们也能看到一些项目基于多签的优化方案等。 不过,可喜的是,我们也能在BTC生态发展中看到越来越多原生的跨链方案,它们很侧重“资产安全性”,毕竟“BTC是最优质的的资产”的概念是深入人心的,安全的跨链才能够让BTC持有者放心的投入进来。

BTC“跨链”方式及安全性分析

请注意:本文为个人根据个人认知和逻辑推理所写,不一定正确,仅供参考。
谈到BTC生态,不可避免的要涉及BTC的“跨链”,与EVM生态不同,因为BTC主网没有图灵完备的智能合约能力,因此暂时无法用类似于EVM生态那样的跨链方案。
本文我将把BTC常见的跨链方式进行通俗介绍,并简要分析其安全性。
1、多签桥
1.1 概述
多签是一个需要多个人的私钥签名才能够实现交易的技术形式。
一般的钱包,我们只需要使用自己的私钥签名就能够实现交易,这种被称为1-of-1的形式。对于多签钱包,因为需要多个人的私钥签名,因此增强了安全性;同时,因为可以采用m-of-n的形式(比如5个人,只需要其中3个人的签名即可),降低了单点故障的风险。
多签桥通俗理解就是我们将钱打入这样一个多签地址,然后在对应的链中生成一个映射的资产或份额证明。
1.2 安全性分析
注意:在做安全性分析时,我们均排除“黑客风险”“技术代码漏洞风险”
多签的最大风险是组成多签的这部分人/个体/机构的风险。
MS-1:一般的多签桥
安全分析:风险主要来源于多签人的构成,如果多签全部或主要由项目方相关人员把控,表面上用户看到的是多签,实际上跟“单签”没区别。
MS-2:选定有背景的个人/机构的多签桥
安全分析:这种情况下安全性会好很多,相当于有背景的多签,人为作恶可能性会降低(考虑到名声等因素),但如果可能的利润足够大,多方依然有联合作恶的可能,引入受法规监管的机构会更好点。
MS-3:去中心化的多签人+随机选取的多签桥
安全分析:很多人担心多签人的构成,那么引入足够多的多签人,争取“多签人去中心化”,然后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随机抽取多签人作为验证者,那么这种安全性又会高一些;不过我们需要观察这个“去中心化”的程度和真实性,否则又只是表面上的东西。
2、MPC
2.1 概述
这是一种使用被称为多方计算 (MPC) 的技术来保护交易的方案。
简单来说,多签方案需要多个人的私钥签名,而MPC方案是将一个私钥拆分为很多部分,加密之后分配给多个个体,当需要交易的时候,一个个体提出来,然后大家都用同样的函数算法计算后结合在一起就可以批准交易。这个技术也可以和多签结合起来,即使用N中的M个就可以组建有效签名。
MPC方案相对于多签是更新的技术,当然也有不少的争议。比如“可问责性”,对于外人来看,MPC签名的各个部分是无法区分到底是谁做的,所以一旦出问题如何追责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2.2 安全性分析
MPC与多签类似,但也有所不同;最大风险是组成MPC的节点的风险,还有就是计算函数参数的泄露风险。
MPC-1:一般的MPC
安全分析:组成MPC的节点都是项目方的或者是利益相关的,那么随时都有rug的可能。
MPC-2:选用有背景的个人/机构等作为节点
安全分析:安全性相对会好很多,但同样的,如果可能的利润足够大,多方依然有联合作恶的可能。
MPC-3:引入去中心化节点并充分采用TEE环境
安全分析:如果充分引入去中心化的见证者,然后随机选取,在TEE内进行签名,相对来说安全性又会高不少。
同时,可以引入随机选取函数、隐藏见证人信息等各个方式来提升其他维度的安全性。
统一风险:TEE参数泄露
如果在生成计算函数的时候TEE参数被泄露,或者作为节点的TEE环境被攻克或者恶意泄露,那么整个安全系统就失效了。
3、DLC
3.1 概述
DLC是谨慎日志合约(Discreet Log Contracts)的简称。这个技术是由麻省理工学院的 Tadge Dryja 在 2018 年提出的,是一套简洁的断言机合约方案。
举例来说,A和B打赌,如果明天BTC价格到100,000那么A给B 1BTC,如果没到那么B给A 1BTC;然后他们在链下利用DLC生成这样的合约并且注资签名,但是这个交易是无效的,必须要有断言机的签名才能变成有效交易,断言机就相当于我们的oracle(类似link的作用),然后当断言机提供了信息然后签名了之后,DLC合约就会执行,比如BTC价格达到了100,000,那么注资里面的A 的1BTC就会转给B。
而且,有意思的是,DLC可以让断言机根本不知道合约内容是什么,断言机只需要提供数据就可以了,这样就能一定程度上避免断言机作恶的可能性。
3.2 安全性分析
DLC方案的主要风险在于断言机。
DLC-1:一般的DLC(项目方提供断言机)
安全分析:由项目方提供断言机,一般来说只在测试阶段使用,如果在正式网络这样使用的话,那么安全性完全取决于项目方的作恶意图。
DLC-2:引入第三方断言机
安全分析:这种情况下,安全性会提升,特别是当第三方比较知名的情况下,可能的问题是断言机遭受攻击报错的风险,当然,合谋的风险也还是有的。
DLC-3:引入多个第三方断言机
安全分析:这种情况下,安全性再得到提升,避免了单点故障的风险。
当然,我们还可以再其上加入其它的技术,比如op等来提升安全性。
DLC的方案还是比较有意思的,但是目前貌似还没有这种专业的断言机;并且,还有一个问题是:这种断言机需要罗列所有的可能性预先进行签名,从而才能在对应事件发生时触发合约,比较繁琐。
4、时间锁
4.1 概述
原则上时间锁并不属于“跨链”的范畴,它能实现的是“质押”功能,但是因为它能实现BTC上的原生质押并且质押之后可以通过其他方式生成凭证变相“跨链”,因此也放在这里一起讨论。
“时间锁” ,顾名思义,就是限定条件是与时间有关的锁。具体来说,就是必须有一个时间事件发生后才能打开的锁。BTC系统种有“绝对时间锁”和“相对时间锁”两种,前者是规定一个具体的时间点(比如一个日期或者一个区块高度)后解锁,后者是规定一个时延(比如过多少个区块的数量)后解锁。
举例来说,我们可以定义一笔钱必须在高度385421后才能花费,这是绝对时间锁;我们也可以定义一笔钱必须得到6个区块确认之后才能花费,这就是相对时间锁。
时间锁能实现的功能其实挺多的,比如:
1)强制存储。有点类似于定期存款的味道,怕自己拿不住,就放在一个具有time-lock脚本的地址里面,只有到时间才能取出来;
2)意外容灾。比如自己有BTC资产,但是担心自己出意外,可以配合多签来设定自己的私钥签名可以直接花费这个BTC,但是如果一年都没有动了,那么就可以由另外的几个私钥来花费这个BTC;
3)无信任的仲裁。比如争端事件,需要仲裁机构参与,那么可以设定一个相对时间锁的方式来提供这样无信任的仲裁介入方案。
4)……
4.2 安全性分析
时间锁因为技术很原生,而且对于BTC“跨链”范畴来说主要是用于质押,而在质押上是到期解质押,控制权一直在用户手里,所以等同于主网安全性。
当然,有可能一些质押项目会有slash的措施,风险点就在于误报slash造成资产损失。
5、Bitvm
5.1 概述
BitVM技术估计很多人都听过,简单来说,就是利用现有的opcodes进行组合,形成足够为BTC主网带来图灵完备(其实不能完全这样认为,准确来说是对现有需求足够“图灵完备”)能力的一种技术方案。
这个方案很晦涩,而且实现和落地过程都比较复杂,但是基于其有巨大的前景,依然有很多人看好。
对应跨链这个方向,如果可以基于BitVM实现ZK桥或者OP桥,那么就能和EVM系相同了。
5.2 安全性分析
如果能实现,安全性也是毋庸置疑的,但是需要观察落地情况,目前来说比较难。
6、Covenants
6.1 概述
Covenants,中文译作「限制条款」,有时也翻译为「契约」,是一种能够给未来的比特币交易设置条件的机制。
你可以理解为这些都是BTC系统中的操作码,包括现有的、还在审核的、已经被弃用的等等。这些脚本操作码是形成BTC扩展能力的关键。我们很自然可以想到,如果我们可以多启用一些操作码,是不是就可以提升扩展性从而实现比如原生的跨链了呢?
这个观点是没问题的,但是引入新的操作码,或者是引入新的限制条款也可能会导致一些计划外的滥用或漏洞,因此社区对此也比较谨慎。
另外,限制条款的升级也需要涉及到共识规则的软分叉升级。鉴于 taproot 升级时的情形,限制条款相关的升级可能也需要很长时间来完成。
比如最近呼声很高的OP_CAT一旦通过确实能够提升BTC的扩展能力,但是其潜在的未知风险让通过的可能性不大。

来源:https://s.foresightnews.pro/article/detail/60406
6.2 安全性分析
事实上,暂时无法分析这种方案的安全性,因为暂时还是没有方案的,只是一种可能性,不过从原理上来说,如果这种方案能够落地,相对是比较原生的,安全性比较高。
7、总结
从BTC的跨链方式的多样性我们可以看出,行业内人员在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来尝试解决这个问题。因为扩展能力的不足,所以很多“奇技淫巧”都在被挖掘出来。
当前主要的跨链是通过多签来实现的,虽然一般的多签方案潜藏着资产风险,也不大符合“自己掌握资产控制权”的理念,但是因为其相对简单,体验方便,是很多项目的首选方式,我们也能看到一些项目基于多签的优化方案等。
不过,可喜的是,我们也能在BTC生态发展中看到越来越多原生的跨链方案,它们很侧重“资产安全性”,毕竟“BTC是最优质的的资产”的概念是深入人心的,安全的跨链才能够让BTC持有者放心的投入进来。
Babylon Testnet-4北京时间5月28日15时开放 这可能是正式网上线前的最后一个测试网了 此测试网旨在通过测试用户与 Signet BTC 测试网络的交互来关注质押的 Signet 比特币的安全性 质押限制:质押总额 5 sBTC,单笔最低 0.0005 sBTC,最高0.05sBTC,因此质押笔数在100-10000笔之间,竞争激烈! 本测试网没有说奖励,但是发布了Gaxle任务,OAT有可能有一定价值。 具体信息请参考官方文档: https://babylonchain.io/blog/babylon-bitcoin-staking-testnet-4-launch
Babylon Testnet-4北京时间5月28日15时开放

这可能是正式网上线前的最后一个测试网了

此测试网旨在通过测试用户与 Signet BTC 测试网络的交互来关注质押的 Signet 比特币的安全性

质押限制:质押总额 5 sBTC,单笔最低 0.0005 sBTC,最高0.05sBTC,因此质押笔数在100-10000笔之间,竞争激烈!

本测试网没有说奖励,但是发布了Gaxle任务,OAT有可能有一定价值。

具体信息请参考官方文档:
https://babylonchain.io/blog/babylon-bitcoin-staking-testnet-4-launch
博弈加剧,行业发展进入新格局请注意:本文为个人根据市场数据、个人认知和逻辑推理所写,不一定正确,仅供参考。 1. 这轮牛市不一样 很多人应该有感觉,这轮牛市和上一轮有明显的不同,主要表现在: 财富效应不足,没有上一轮百花齐放的普涨行情,标的的选择非常重要,一不小心就亏损,绝大部分币种跑不过BTC价值币的走势往往比不过Memecoin,很多上所的价值币走势就是一路下跌板块分裂严重,资金仅在自己的生态内转,且轮动不顺畅,给市场的感觉是没有合力空投行业因脚本化、集群化的发展,竞争演变得十分激烈,并由此产生诸多影响由BTC带领的叙事并不像之前的叙事一样“迅速、粗暴”,呈现偏冷寂的状态,同时DEFI在BTC叙事中似乎并不受青睐Web3游戏虽然在上一轮拿到了巨额的融资,并没有产生爆款...... 在观察到这些现象之后,我尝试去探寻其中的缘由。上一轮牛市我们称之为“放水牛”,因为全球(主要是美国)的大放水,资金的溢出效应非常明显。而这一轮我们能明显感觉到“资金不那么足”,这种感觉对吗?我们可以从下面的几组数据见端倪。 2. 资金的变化 2.1 美国M2数据 首先我们来看美国五年的M2数据,绿色的跨度部分为上一次牛市的M2变化情况,黄色部分为本轮M2变化情况。 来源:https://www.ceicdata.com/ 来源:https://www.tradingview.com/ 结合BTC在对应跨度内的价格变化,我们可以看出: 1)上一轮牛市期间M2呈现持续的增长趋势,对应BTC的价格呈现持续的上升(部分阶段性的回调是市场纠偏和短期波动),在M2供应接近顶部前,市场因为“潜力耗尽”的原因随即进入下跌通道并逐步进入熊市; 2)本轮牛市期间M2几乎没变,甚至在初期还是下跌趋势,因此本轮暂时确实不是“放水牛”,资金暂时并没有体现出有增量,因此市场感觉资金不足的观点是正确的。目前BTC价格创新高,在我看来更像是“价值回归”的过程,而并没有市场Fomo的部分。 2.2 稳定币数据 稳定币的变化情况通常反映着外部资金的流入和流出情况,同时因为稳定币的特殊属性“属于活跃的钱”,当稳定币一直增长时,意味着吸引了圈外资金,会产生比较明显的价格效应。 通过Defillama,我调取了2021年至今的数据,我们可以明显的看出: 当前圈内稳定币的金额只比上一轮BTC高点时多了大概100亿美金,离上一轮的高点1870亿美金还差距大概287亿美金。 来源:https://defillama.com/stablecoins 当然,我们需要更加严谨,SEC在2024年1月11日通过了BTC ETF,这被认为会为Crypto带来巨大的增量资金,因此我们需要考虑这部分未体现在稳定币上的增量,因为它们是真实的购买力 我统计了灰度基金GBTC的持仓情况和当前所有较大规模BTC ETF的持仓总量情况,如下: 来源:https://www.coinglass.com/ 来源:https://www.hellobtc.com/etf/ 从整体持仓上,增量约为850991-655800=195191枚BTC,持仓价格按照50000-60000美金计算的话,增量资金约为98亿~117亿之间。 如果我们将ETF的增量购买力也用稳定币的形式来表述,那么可以看到当前Crypto内稳定币的数量依然未达到上轮牛市的巅峰,不过相差并不大。考虑到ETF通过仅仅4个月,从长期的视角考虑,我们确实可以保持一定程度的乐观。 2.3 Cryto市值数据 Crypto市值一般情况下反映着整个行业的“资金热度”,即市场资金对于该行业的关注度和兴趣表现。 从下图可以看出:上一轮的高点是3.009T,当前市值为2.439T,占比81%,虽然本轮牛市显然没有结束,但是从数据层面上看,市场还是很谨慎的。 来源:https://www.tradingview.com/ 我们需要深刻意识到:虽然我们可以对未来的“降息放水”和ETF增量资金有乐观的预期,但是当前场内资金确实不充裕! 在一个资金不那么充裕的市场,要用有限的钱去做更多的事情、去分配给不同的角色,这必然导致场内的博弈加剧,这也是我们可以看到的各种“变化”的内在原因。而在这种情景下,行业中各部分的发展状态和逻辑发生了变化,行业发展也将进入新格局。 3. 行业观察 3.1 几乎没有普涨行情 虽然资金没有到达上一轮的高点,但是还算是接近,为什么很多币种的表现非常差,而且没有非常明显的普涨行情呢? 我尝试去分析了上一轮高点时的各币种市值(主要是前100)和这一轮币种市值占比的情况,得到数据如下: 数据来源:https://coinmarketcap.com/historical (2021年11月14日快照数据) 数据来源:https://coinmarketcap.com/historical (2024年5月19日快照数据) 按照当时对应的Crypto总市值数据,我们可以做出占比数据的对比图: 制作:by @dapangduncrypto 由上图我们可以看出:在这一轮,资金“聚焦头部”的倾向更加明显。 如果再仔细思考,我们还会发现: ①本轮新增了不少高市值低流通的币种,这些币种一方面分流了资金,另一方面增加了市值的泡沫程度; ②以前的“老币”在做市商的操作下不少依然保持着不低的市值; 在这样的情况下,哪有资金去创造普涨行情?!而又因为没有普涨效应,在博弈上,人们会偏向于保守从而选择更加稳妥的头部币种,进一步加剧其他币种缺乏资金的局面。 新格局判断 我们需要等待ETF带来的持续性的增量从而在圈内凝聚更多的共识,我们也需要等待新的放水时代来推高圈内的流动性。 3.2 互不接盘 “互不接盘”这一说法在最近很火爆,绝大多数的“VC币”上所即巅峰,Binance前段时间发布了《Low Float & High FDV: How Did We Get Here? 》的文章,里面重点提到了: ①激进的估值让潜力透支,散户没有多少盈利空间 ②持续的解锁让代币的上行空间基本无法打开 这都促使着散户基本没有接盘的动力。 下图为Binance近期上币的FDV情况及币种表现: 来源:https://x.com/tradetheflow 从上表可以得到下面的数据 来源:https://x.com/tradetheflow 上所币种的均值FDV是42亿美金,这远远超出上一轮牛市Binance上币FDV的数据 似乎我们找到了“互不接盘”的原因,但如果我们换一个视角,从“博弈”的角度出发,我们可能可以看到“Low Float & High FDV”另一个层面的原因。 Low Float & High FDV中,High FDV是关键,Low Float仅仅只是为了控制盘面的一种方式,通过长期持续不断的解锁来减轻短期的抛售压力。 对于一个项目Token而言,涉及的几方主要包括:项目方、VC、交易所、做市商、二级市场用户(这里我并没有加入空投者的部分以简化架构)。 思考一个问题:High FDV对于谁是有利的? 1)对于项目方来说,显然希望FDV高,这代表着未来的价值和收益; 2)VC显然也希望FDV高,这能够产生足够的投资回报比和优秀的portfolio;一些VC会通过场外的形式以折价的方案来售卖自己投资的部分从而实现出货,毕竟大部分人对于“打折”还是很感兴趣的,而高FDV可以让打折之后依然有不错的利润; 3)交易所是一个“复杂”的部分,从交易的层面出发,FDV的高低并不特别重要;但很多交易所本身也是项目的投资机构,特别是大交易所,可以拿到项目很早期低估值的筹码,因此有可能也希望项目FDV高,除非这种现象已经严重影响到其交易的部分(交易所的利润来源很大一部分是交易手续费); 4)做市商,通常来说做市商是按照给定的计划进行做市,对于FDV的高低可能并不在意,其模式就是通过量化程序等来赚取收益; 5)对于二级市场用户,高FDV显然是坏事,透支了未来的预期,购买之后还需要承担持续解锁带来的风险。 这样构建的是“一个很可能只有散户受伤的世界”,所以“为什么要接盘?!” 新格局判断 针对项目Token,显然,一味的去推高项目的FDV并不是一个良策,项目方需要有更合理的FDV定位和代币释放/分配计划从而展现更高的活力。 交易所需要自救,将有限的客户资源分配到更优质的项目Token上,从而保持更活跃的交易数据和更好的市场表现。 VC需要对于项目有更合理的估值,特别是在调研项目的测试或参与数据时,需要充分考虑到数据中的“含女巫量”从而做到更准确的估值。(未来TO VC的项目女巫数据分析服务将可能会是一个创业点) 3.3 Memecoin > 价值币 互不接盘带来了一系列的影响,用户在投资时会改变以往参与Crypto的逻辑,比如与其选择价值币(通常是我们所说的“高FDV的币种”),不如去选择Memecoin,对比价值币,Memecoin有明显的三点优势: ①Meme通常估值都不高,有较高的潜力空间 ②Meme一般是全流通的,不用担心解锁压力,所以当做市商拉起来之后一般会有人跟 ③大部分Meme的代币分配很公平,普通用户也有机会在早期参与进去 然而,我们也需要认识到: ①短期的Meme热并不是一个新鲜事,上一轮也有Meme热,并诞生了doge、shib等享誉全球的Meme,但Meme币大多数提供的是情绪价值,情绪价值具有“转移快、波动大、不持久”等问题,绝大部分(或者说99.9%)的Meme都是昙花一现; ②在当前前50的币种中,Meme币占据4个席位(DOGE/SHIB/PEPE/WIF),绝大部分依然被价值币牢牢把握; 新格局判断 Meme的热度是有限的,真正有价值的价值币在解决一些自身问题后依然会【价值回归】 3.4 空投怪象 上一轮的空投行业并不火爆,经过几次大的空投,特别是Arb之后,空投开始进入“多号时代”,空投赛道也成为最热门的赛道之一,推特中KOL大约50%都在这个赛道中。再之后,行业变化非常迅速,专业化、集群化、自动化逐渐演变并成熟,有专门的工作室、自动交互系统、代交互服务等等衍生物。因空投的特殊性,让其成为博弈最激烈的赛道。 ①“撸空投”成为用户必备的技能 我们来看几张图,分别为:Arb每日新增地址跨连数/Starknet每日新增地址跨链数/L0每日交易数/Zksync每日新增地址跨链数 可以很明显的看到:在项目方发布快照或疑似发布快照信息后,数据均发生大幅度下降,证明大部分参与的地址参与项目的目的就是为了空投,再根据Crypto中实际活跃用户的估算值,单人多号是很显然的事实。 数据来源:https://dune.com/ 数据来源:https://dune.com/ ②专业化、自动化、策略化成为主流 当一个行业存在超额利润时,是一定会卷的。对于撸空投而言,单人多号总有极限,所以自动化成为第一个发展方向,自动点击、自动模拟操作、自动合约交互等等迅速成为开发重点,并由此产生一大批工作室;接着参与者发现盲目的交互不仅维度不够,而且性价比不高,因此产生了“专业的交互方案”“专业的维度分析”;在此之间,“女巫”成为悬在每一个撸空投用户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因此“模拟真实用户”“有效交互”等更加深度的策略理论也逐步被提出。 ③矛和盾的博弈 在空投赛道中存在两个相关方:项目方、用户。其中用户又分为“普通用户”和“集群化用户”。 对于项目方而言,它们需要Farmer来“提供”好的项目数据,从而利于项目的融资,但是他们又期望能够将空投尽量激励给“真实用户”,一方面是奖励真实的参与者,另一方面也可以减少空投发放后的早期抛压(因为集群化用户基本都是拿到就卖的,对于项目没有任何的信仰)。 对于用户而言,因为他们没有机会参与一级市场,那么一个可能获得筹码的方式就是争取项目的空投。他们需要通过Farm来赚取收益,集群化虽然有较高的门槛(一些代撸服务大大降低了这个门槛),但是一旦成功,可能可以获得几倍、几十倍甚至几百倍的手动收益,所有他们有动力去发展集群化。 而集群化用户的出现,又对于普通用户是不利的,因为这造成了大量帐号的产生(您可以观察到现在项目动则就是几百万的参与地址),普通用户的收益大大降低,所以他们有动力看到项目方排查并封杀集群化用户。 所以,项目方和用户之间在低体量、不成熟阶段时的“互利互惠”演变成了如今的“相爱相杀”。 而在这个过程中,由于项目方的主导地位越来越强,因此在博弈中越来越占据优势地位,并由此诞生了很多“怪象”。 ①早期的项目倾向于通过“标准筛选”来去掉一些低质量的交互地址然后“雨露均沾”,尽可能让参与的人得到较高的满意度; ②Hop大张旗鼓的在Github上开始分析“批量地址”,开启了“查女巫时代”; ③一些项目方通过增加对于其他维度的空投(如开发者、贡献者),来适当调整空投的分配方式; ④项目方开始逐渐强势:一些项目持续PUA用户但最后仅仅给与极低的分配额度,一些项目甚至白嫖用户数据并“食言而肥”,一些项目开启“社区举报”(发动群众)的战术来解决女巫问题,一些项目方甚至都连筛选标准都不愿意公开……这样的“怪相”还将持续下去 ⑤在此期间,数据分析的手段也逐渐在升级,由人工排查,标准筛选转变为cluster的AI分析,并跨越多链。 博弈还在继续,空投赛道进入深水区 新格局判断: 集群化确实对这个赛道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也让空投行业内卷极致化,获取空投的难度将会越来越高,这个赛道肯定还会存在,但是超额收益将逐步降低直到接近行业平均水平; 对于项目方而言,需要深度与“真正专业的女巫分析团队”合作(专业的数据分析团队并不一定是专业的女巫分析团队),从多维度发现集群化痕迹; 对于集群化用户而言,需要在充分考虑风险的情况下去深度研究参与策略,做小集群,分散化,并能够达到被筛选的标准; 对于普通用户而言,要做好项目调研,有限的时间/资金参与性价比更高的项目,要用与项目深度绑定(利益共同体)的“伴生思路”出发来延伸策略,并要充分挖掘空投赛道中的蓝海分赛道。 3.5 BTC生态叙事的冷寂 这一轮最重要的主线是BTC生态的叙事,不仅包括ETF,还包括由此产生的生态需求,但是与上一轮由DEFI+NFT带来的叙事不同:我们看到了N条BTC-L2,也看见很多项目做的基于BTC的各种DAPP,但是BTC这一轮的叙事还是偏冷寂,颇有雷声大雨点小的感觉。在做了深入的调研后,我做了以下“合理”的原因分析: ①成色不同。BTC持有者与ETH等持有者有着显著的不同,他们对于“安全性”和“资金控制权”有着极高的需求,这让他们对于各种L2始终带着戒备心理,认可度低。甚至很多人只认可BTC的储值属性,根本就不认同BTC应当参与到金融活动中。这需要一个较长时间的教育过程,比如Babylon的“基于Time-Lock的BTC质押方案”就在做这样的教育。 2)技术难度高。因为BTC技术的复杂性、BTC主网缺乏扩展能力,造成要基于BTC开发、特别是原生开发技术难度特别高,因此很多项目的开发并不能很快推出或者比较优雅的推出,在整个过程中都有可能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体验感不足。 3)DEFI是路径依赖。很多人认为只要基于BTC做了DEFI,就能复现上一轮的盛况。这是“路径依赖”产生的幻觉,我们来看几组数据: 来源:https://tokenterminal.com/ 这是ETH上的TVL分布图,我们可以看到主要部分已经由“MakerDAO+Uniswap+Opensea”转变成“Eigenlayer+Lido Finance”。 前者是DEFI+NFT的表征,都是链上活动,产生极多的手续费,是非常活跃的资金,而后者全部都是“质押资金”,是不活跃的资金。 我们从费用上也能验证资金的活跃情况,看下图: 来源:https://tokenterminal.com/ 在ETH上已经很明显看出用户的投资倾向已经从主动投资转向被动投资,那么期望BTC生态只要有DEFI就能蓬勃发展在短期来看是不切实际的。 新格局判断: BTC生态叙事需要时间来发展,DEFI只是基础基建,但是不一定能够引领这一轮的发展。 激活BTC持有者使用BTC是重中之重,质押和再质押赛道会是实现这一步的关键。原生质押方案实现BTC的安全使用,Restaking的收益率来吸引这个过程持续的发展。 3.6 游戏行业的探索 游戏在上一轮属于明星赛道,拿到了巨额的融资,一度被我们认为是实现Web3 mass adoption的关键之一。然而一直到现在,我们还没有看到这样的效应,虽然有“好游戏的开发需要时间”这样的因素,但是在我看来,“Web3游戏经济学”的内核问题没有得到解决是关键。 上一轮最引人注目的游戏就是红极一时的“跑鞋”,然而其只有大约“2-3个月”的生命周期让这种经济模型注定不是能够持续成功的范式。 来源:https://coinmarketcap.com/ 当然,我们可以看到很多游戏赛道上的探索,比如: ①开始强调“可玩性”+“经济性”的结合,过分追求经济性必然会使游戏变成短寿的Ponzi,而且Crypto用户因其特性特别看重“经济性”,一旦经济性下降就会转移阵地,同时圈内人数毕竟有限,通过“可玩性”吸引到更多的圈外人士才能让游戏发展的更长远; ②不再过分追求数据,对于代币经济模型有了更审慎的设计,在游戏内部通过各种手段控制代币的释放和消耗,尽可能的提升游戏的周期。 以Big Time和Pixels为例,前者在经历了6个月,后者在经历了3个月之后,依然有很多人在参与并有利可图。 来源:https://coinmarketcap.com/ 来源:https://coinmarketcap.com/ 新格局判断 游戏行业在不断的探索中,随着下半年不少游戏要推上市场,在当前市场缺少热点的情况下,也许会迎来游戏赛道的爆发。 单纯的“买母币策略”在这一轮很可能会失效,因为游戏项目会侧重于维持长期性,因此让游戏参与者在游戏过程中获利很可能会是好的策略,而非推高代币价格;但同时,单号的获利空间也将会被大大压缩,因此工作室很可能会更有优势。 4. 结语 在我有限的认知中,这一轮行业的基本面(主基调)已经发生了变化,很多赛道的内生逻辑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我们能做的、也必须要做的是“调整自己的认知”来适应【行业发展的新格局】,这里的我们不仅是你我这样的普通用户,也包括行业中其他身份的参与者。 随着行业的逐渐成熟,博弈的程度会进一步加剧,故步自封、牢骚抱怨没有任何意义,多站在博弈的对面角度考虑,也许才能够找到那个“平衡点”。

博弈加剧,行业发展进入新格局

请注意:本文为个人根据市场数据、个人认知和逻辑推理所写,不一定正确,仅供参考。
1. 这轮牛市不一样
很多人应该有感觉,这轮牛市和上一轮有明显的不同,主要表现在:
财富效应不足,没有上一轮百花齐放的普涨行情,标的的选择非常重要,一不小心就亏损,绝大部分币种跑不过BTC价值币的走势往往比不过Memecoin,很多上所的价值币走势就是一路下跌板块分裂严重,资金仅在自己的生态内转,且轮动不顺畅,给市场的感觉是没有合力空投行业因脚本化、集群化的发展,竞争演变得十分激烈,并由此产生诸多影响由BTC带领的叙事并不像之前的叙事一样“迅速、粗暴”,呈现偏冷寂的状态,同时DEFI在BTC叙事中似乎并不受青睐Web3游戏虽然在上一轮拿到了巨额的融资,并没有产生爆款......
在观察到这些现象之后,我尝试去探寻其中的缘由。上一轮牛市我们称之为“放水牛”,因为全球(主要是美国)的大放水,资金的溢出效应非常明显。而这一轮我们能明显感觉到“资金不那么足”,这种感觉对吗?我们可以从下面的几组数据见端倪。
2. 资金的变化
2.1 美国M2数据
首先我们来看美国五年的M2数据,绿色的跨度部分为上一次牛市的M2变化情况,黄色部分为本轮M2变化情况。
来源:https://www.ceicdata.com/
来源:https://www.tradingview.com/
结合BTC在对应跨度内的价格变化,我们可以看出:
1)上一轮牛市期间M2呈现持续的增长趋势,对应BTC的价格呈现持续的上升(部分阶段性的回调是市场纠偏和短期波动),在M2供应接近顶部前,市场因为“潜力耗尽”的原因随即进入下跌通道并逐步进入熊市;
2)本轮牛市期间M2几乎没变,甚至在初期还是下跌趋势,因此本轮暂时确实不是“放水牛”,资金暂时并没有体现出有增量,因此市场感觉资金不足的观点是正确的。目前BTC价格创新高,在我看来更像是“价值回归”的过程,而并没有市场Fomo的部分。
2.2 稳定币数据
稳定币的变化情况通常反映着外部资金的流入和流出情况,同时因为稳定币的特殊属性“属于活跃的钱”,当稳定币一直增长时,意味着吸引了圈外资金,会产生比较明显的价格效应。
通过Defillama,我调取了2021年至今的数据,我们可以明显的看出:
当前圈内稳定币的金额只比上一轮BTC高点时多了大概100亿美金,离上一轮的高点1870亿美金还差距大概287亿美金。
来源:https://defillama.com/stablecoins
当然,我们需要更加严谨,SEC在2024年1月11日通过了BTC ETF,这被认为会为Crypto带来巨大的增量资金,因此我们需要考虑这部分未体现在稳定币上的增量,因为它们是真实的购买力
我统计了灰度基金GBTC的持仓情况和当前所有较大规模BTC ETF的持仓总量情况,如下:
来源:https://www.coinglass.com/
来源:https://www.hellobtc.com/etf/
从整体持仓上,增量约为850991-655800=195191枚BTC,持仓价格按照50000-60000美金计算的话,增量资金约为98亿~117亿之间。
如果我们将ETF的增量购买力也用稳定币的形式来表述,那么可以看到当前Crypto内稳定币的数量依然未达到上轮牛市的巅峰,不过相差并不大。考虑到ETF通过仅仅4个月,从长期的视角考虑,我们确实可以保持一定程度的乐观。
2.3 Cryto市值数据
Crypto市值一般情况下反映着整个行业的“资金热度”,即市场资金对于该行业的关注度和兴趣表现。
从下图可以看出:上一轮的高点是3.009T,当前市值为2.439T,占比81%,虽然本轮牛市显然没有结束,但是从数据层面上看,市场还是很谨慎的。
来源:https://www.tradingview.com/
我们需要深刻意识到:虽然我们可以对未来的“降息放水”和ETF增量资金有乐观的预期,但是当前场内资金确实不充裕!
在一个资金不那么充裕的市场,要用有限的钱去做更多的事情、去分配给不同的角色,这必然导致场内的博弈加剧,这也是我们可以看到的各种“变化”的内在原因。而在这种情景下,行业中各部分的发展状态和逻辑发生了变化,行业发展也将进入新格局。
3. 行业观察
3.1 几乎没有普涨行情
虽然资金没有到达上一轮的高点,但是还算是接近,为什么很多币种的表现非常差,而且没有非常明显的普涨行情呢?
我尝试去分析了上一轮高点时的各币种市值(主要是前100)和这一轮币种市值占比的情况,得到数据如下:
数据来源:https://coinmarketcap.com/historical (2021年11月14日快照数据)
数据来源:https://coinmarketcap.com/historical (2024年5月19日快照数据)
按照当时对应的Crypto总市值数据,我们可以做出占比数据的对比图:
制作:by @dapangduncrypto
由上图我们可以看出:在这一轮,资金“聚焦头部”的倾向更加明显。
如果再仔细思考,我们还会发现:
①本轮新增了不少高市值低流通的币种,这些币种一方面分流了资金,另一方面增加了市值的泡沫程度;
②以前的“老币”在做市商的操作下不少依然保持着不低的市值;
在这样的情况下,哪有资金去创造普涨行情?!而又因为没有普涨效应,在博弈上,人们会偏向于保守从而选择更加稳妥的头部币种,进一步加剧其他币种缺乏资金的局面。
新格局判断
我们需要等待ETF带来的持续性的增量从而在圈内凝聚更多的共识,我们也需要等待新的放水时代来推高圈内的流动性。
3.2 互不接盘
“互不接盘”这一说法在最近很火爆,绝大多数的“VC币”上所即巅峰,Binance前段时间发布了《Low Float & High FDV: How Did We Get Here? 》的文章,里面重点提到了:
①激进的估值让潜力透支,散户没有多少盈利空间
②持续的解锁让代币的上行空间基本无法打开
这都促使着散户基本没有接盘的动力。
下图为Binance近期上币的FDV情况及币种表现:
来源:https://x.com/tradetheflow
从上表可以得到下面的数据
来源:https://x.com/tradetheflow
上所币种的均值FDV是42亿美金,这远远超出上一轮牛市Binance上币FDV的数据
似乎我们找到了“互不接盘”的原因,但如果我们换一个视角,从“博弈”的角度出发,我们可能可以看到“Low Float & High FDV”另一个层面的原因。
Low Float & High FDV中,High FDV是关键,Low Float仅仅只是为了控制盘面的一种方式,通过长期持续不断的解锁来减轻短期的抛售压力。
对于一个项目Token而言,涉及的几方主要包括:项目方、VC、交易所、做市商、二级市场用户(这里我并没有加入空投者的部分以简化架构)。
思考一个问题:High FDV对于谁是有利的?
1)对于项目方来说,显然希望FDV高,这代表着未来的价值和收益;
2)VC显然也希望FDV高,这能够产生足够的投资回报比和优秀的portfolio;一些VC会通过场外的形式以折价的方案来售卖自己投资的部分从而实现出货,毕竟大部分人对于“打折”还是很感兴趣的,而高FDV可以让打折之后依然有不错的利润;
3)交易所是一个“复杂”的部分,从交易的层面出发,FDV的高低并不特别重要;但很多交易所本身也是项目的投资机构,特别是大交易所,可以拿到项目很早期低估值的筹码,因此有可能也希望项目FDV高,除非这种现象已经严重影响到其交易的部分(交易所的利润来源很大一部分是交易手续费);
4)做市商,通常来说做市商是按照给定的计划进行做市,对于FDV的高低可能并不在意,其模式就是通过量化程序等来赚取收益;
5)对于二级市场用户,高FDV显然是坏事,透支了未来的预期,购买之后还需要承担持续解锁带来的风险。
这样构建的是“一个很可能只有散户受伤的世界”,所以“为什么要接盘?!”
新格局判断
针对项目Token,显然,一味的去推高项目的FDV并不是一个良策,项目方需要有更合理的FDV定位和代币释放/分配计划从而展现更高的活力。
交易所需要自救,将有限的客户资源分配到更优质的项目Token上,从而保持更活跃的交易数据和更好的市场表现。
VC需要对于项目有更合理的估值,特别是在调研项目的测试或参与数据时,需要充分考虑到数据中的“含女巫量”从而做到更准确的估值。(未来TO VC的项目女巫数据分析服务将可能会是一个创业点)
3.3 Memecoin > 价值币
互不接盘带来了一系列的影响,用户在投资时会改变以往参与Crypto的逻辑,比如与其选择价值币(通常是我们所说的“高FDV的币种”),不如去选择Memecoin,对比价值币,Memecoin有明显的三点优势:
①Meme通常估值都不高,有较高的潜力空间
②Meme一般是全流通的,不用担心解锁压力,所以当做市商拉起来之后一般会有人跟
③大部分Meme的代币分配很公平,普通用户也有机会在早期参与进去
然而,我们也需要认识到:
①短期的Meme热并不是一个新鲜事,上一轮也有Meme热,并诞生了doge、shib等享誉全球的Meme,但Meme币大多数提供的是情绪价值,情绪价值具有“转移快、波动大、不持久”等问题,绝大部分(或者说99.9%)的Meme都是昙花一现;
②在当前前50的币种中,Meme币占据4个席位(DOGE/SHIB/PEPE/WIF),绝大部分依然被价值币牢牢把握;
新格局判断
Meme的热度是有限的,真正有价值的价值币在解决一些自身问题后依然会【价值回归】
3.4 空投怪象
上一轮的空投行业并不火爆,经过几次大的空投,特别是Arb之后,空投开始进入“多号时代”,空投赛道也成为最热门的赛道之一,推特中KOL大约50%都在这个赛道中。再之后,行业变化非常迅速,专业化、集群化、自动化逐渐演变并成熟,有专门的工作室、自动交互系统、代交互服务等等衍生物。因空投的特殊性,让其成为博弈最激烈的赛道。
①“撸空投”成为用户必备的技能
我们来看几张图,分别为:Arb每日新增地址跨连数/Starknet每日新增地址跨链数/L0每日交易数/Zksync每日新增地址跨链数
可以很明显的看到:在项目方发布快照或疑似发布快照信息后,数据均发生大幅度下降,证明大部分参与的地址参与项目的目的就是为了空投,再根据Crypto中实际活跃用户的估算值,单人多号是很显然的事实。
数据来源:https://dune.com/
数据来源:https://dune.com/
②专业化、自动化、策略化成为主流
当一个行业存在超额利润时,是一定会卷的。对于撸空投而言,单人多号总有极限,所以自动化成为第一个发展方向,自动点击、自动模拟操作、自动合约交互等等迅速成为开发重点,并由此产生一大批工作室;接着参与者发现盲目的交互不仅维度不够,而且性价比不高,因此产生了“专业的交互方案”“专业的维度分析”;在此之间,“女巫”成为悬在每一个撸空投用户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因此“模拟真实用户”“有效交互”等更加深度的策略理论也逐步被提出。
③矛和盾的博弈
在空投赛道中存在两个相关方:项目方、用户。其中用户又分为“普通用户”和“集群化用户”。
对于项目方而言,它们需要Farmer来“提供”好的项目数据,从而利于项目的融资,但是他们又期望能够将空投尽量激励给“真实用户”,一方面是奖励真实的参与者,另一方面也可以减少空投发放后的早期抛压(因为集群化用户基本都是拿到就卖的,对于项目没有任何的信仰)。
对于用户而言,因为他们没有机会参与一级市场,那么一个可能获得筹码的方式就是争取项目的空投。他们需要通过Farm来赚取收益,集群化虽然有较高的门槛(一些代撸服务大大降低了这个门槛),但是一旦成功,可能可以获得几倍、几十倍甚至几百倍的手动收益,所有他们有动力去发展集群化。
而集群化用户的出现,又对于普通用户是不利的,因为这造成了大量帐号的产生(您可以观察到现在项目动则就是几百万的参与地址),普通用户的收益大大降低,所以他们有动力看到项目方排查并封杀集群化用户。
所以,项目方和用户之间在低体量、不成熟阶段时的“互利互惠”演变成了如今的“相爱相杀”。
而在这个过程中,由于项目方的主导地位越来越强,因此在博弈中越来越占据优势地位,并由此诞生了很多“怪象”。
①早期的项目倾向于通过“标准筛选”来去掉一些低质量的交互地址然后“雨露均沾”,尽可能让参与的人得到较高的满意度;
②Hop大张旗鼓的在Github上开始分析“批量地址”,开启了“查女巫时代”;
③一些项目方通过增加对于其他维度的空投(如开发者、贡献者),来适当调整空投的分配方式;
④项目方开始逐渐强势:一些项目持续PUA用户但最后仅仅给与极低的分配额度,一些项目甚至白嫖用户数据并“食言而肥”,一些项目开启“社区举报”(发动群众)的战术来解决女巫问题,一些项目方甚至都连筛选标准都不愿意公开……这样的“怪相”还将持续下去
⑤在此期间,数据分析的手段也逐渐在升级,由人工排查,标准筛选转变为cluster的AI分析,并跨越多链。
博弈还在继续,空投赛道进入深水区
新格局判断:
集群化确实对这个赛道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也让空投行业内卷极致化,获取空投的难度将会越来越高,这个赛道肯定还会存在,但是超额收益将逐步降低直到接近行业平均水平;
对于项目方而言,需要深度与“真正专业的女巫分析团队”合作(专业的数据分析团队并不一定是专业的女巫分析团队),从多维度发现集群化痕迹;
对于集群化用户而言,需要在充分考虑风险的情况下去深度研究参与策略,做小集群,分散化,并能够达到被筛选的标准;
对于普通用户而言,要做好项目调研,有限的时间/资金参与性价比更高的项目,要用与项目深度绑定(利益共同体)的“伴生思路”出发来延伸策略,并要充分挖掘空投赛道中的蓝海分赛道。
3.5 BTC生态叙事的冷寂
这一轮最重要的主线是BTC生态的叙事,不仅包括ETF,还包括由此产生的生态需求,但是与上一轮由DEFI+NFT带来的叙事不同:我们看到了N条BTC-L2,也看见很多项目做的基于BTC的各种DAPP,但是BTC这一轮的叙事还是偏冷寂,颇有雷声大雨点小的感觉。在做了深入的调研后,我做了以下“合理”的原因分析:
①成色不同。BTC持有者与ETH等持有者有着显著的不同,他们对于“安全性”和“资金控制权”有着极高的需求,这让他们对于各种L2始终带着戒备心理,认可度低。甚至很多人只认可BTC的储值属性,根本就不认同BTC应当参与到金融活动中。这需要一个较长时间的教育过程,比如Babylon的“基于Time-Lock的BTC质押方案”就在做这样的教育。
2)技术难度高。因为BTC技术的复杂性、BTC主网缺乏扩展能力,造成要基于BTC开发、特别是原生开发技术难度特别高,因此很多项目的开发并不能很快推出或者比较优雅的推出,在整个过程中都有可能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体验感不足。
3)DEFI是路径依赖。很多人认为只要基于BTC做了DEFI,就能复现上一轮的盛况。这是“路径依赖”产生的幻觉,我们来看几组数据:
来源:https://tokenterminal.com/
这是ETH上的TVL分布图,我们可以看到主要部分已经由“MakerDAO+Uniswap+Opensea”转变成“Eigenlayer+Lido Finance”。
前者是DEFI+NFT的表征,都是链上活动,产生极多的手续费,是非常活跃的资金,而后者全部都是“质押资金”,是不活跃的资金。
我们从费用上也能验证资金的活跃情况,看下图:
来源:https://tokenterminal.com/
在ETH上已经很明显看出用户的投资倾向已经从主动投资转向被动投资,那么期望BTC生态只要有DEFI就能蓬勃发展在短期来看是不切实际的。
新格局判断:
BTC生态叙事需要时间来发展,DEFI只是基础基建,但是不一定能够引领这一轮的发展。
激活BTC持有者使用BTC是重中之重,质押和再质押赛道会是实现这一步的关键。原生质押方案实现BTC的安全使用,Restaking的收益率来吸引这个过程持续的发展。
3.6 游戏行业的探索
游戏在上一轮属于明星赛道,拿到了巨额的融资,一度被我们认为是实现Web3 mass adoption的关键之一。然而一直到现在,我们还没有看到这样的效应,虽然有“好游戏的开发需要时间”这样的因素,但是在我看来,“Web3游戏经济学”的内核问题没有得到解决是关键。
上一轮最引人注目的游戏就是红极一时的“跑鞋”,然而其只有大约“2-3个月”的生命周期让这种经济模型注定不是能够持续成功的范式。
来源:https://coinmarketcap.com/
当然,我们可以看到很多游戏赛道上的探索,比如:
①开始强调“可玩性”+“经济性”的结合,过分追求经济性必然会使游戏变成短寿的Ponzi,而且Crypto用户因其特性特别看重“经济性”,一旦经济性下降就会转移阵地,同时圈内人数毕竟有限,通过“可玩性”吸引到更多的圈外人士才能让游戏发展的更长远;
②不再过分追求数据,对于代币经济模型有了更审慎的设计,在游戏内部通过各种手段控制代币的释放和消耗,尽可能的提升游戏的周期。
以Big Time和Pixels为例,前者在经历了6个月,后者在经历了3个月之后,依然有很多人在参与并有利可图。
来源:https://coinmarketcap.com/
来源:https://coinmarketcap.com/
新格局判断
游戏行业在不断的探索中,随着下半年不少游戏要推上市场,在当前市场缺少热点的情况下,也许会迎来游戏赛道的爆发。
单纯的“买母币策略”在这一轮很可能会失效,因为游戏项目会侧重于维持长期性,因此让游戏参与者在游戏过程中获利很可能会是好的策略,而非推高代币价格;但同时,单号的获利空间也将会被大大压缩,因此工作室很可能会更有优势。
4. 结语
在我有限的认知中,这一轮行业的基本面(主基调)已经发生了变化,很多赛道的内生逻辑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我们能做的、也必须要做的是“调整自己的认知”来适应【行业发展的新格局】,这里的我们不仅是你我这样的普通用户,也包括行业中其他身份的参与者。
随着行业的逐渐成熟,博弈的程度会进一步加剧,故步自封、牢骚抱怨没有任何意义,多站在博弈的对面角度考虑,也许才能够找到那个“平衡点”。
Chakra:STARK技术与BTC质押的创意结合1、Bitcoin L2的独特性 在铺天盖地的Btc L2的攻势下,也许我们需要仔细思考Btc L2的意义是什么?只有解决这个问题,才能知道我们目前做的到底对不对。 对于ETH的L2,我们主要是从TPS,gas fee的角度来考虑的,因为ETH主链本身具有完备的智能合约、资产发行、DEFI运作等各种能力,但是鉴于成本的问题,还有确认速度的问题,L2被用来更好的适应不同项目的需求,L1作为计算层和安全层的设计是十分合理的。 我们很容易按照ETH L2的定义来思考BTC L2,同时,鉴于BTC主网有限的脚本能力,可扩展性也被重点关注。按照这个思路,我们能得出BTC L2要解决的问题是: 1️⃣提升扩展能力 2️⃣提升交易速度 3️⃣降低交易费用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目前的一些项目的思路,比如兼容EVM的项目可以实现这三点,RGB在对接好闪电网络后可以更原生的实现这三点等等。 但是,这真是的当前的需求吗?我们是否遗漏了什么? 在我仔细研究了ETH持有者和BTC持有者之后,我发现了一个巨大的不同: [ETH持有者是习惯于资产进入流动性市场的,而BTC的持有者更信赖自己掌握控制权] 你很容易在市场上看到这样的情况:ETH持有者经常会把资产押注到一些项目到中去,不论是多签的还是合约性质的,大家习惯于资产脱离自己掌控但是可以参与到各种项目中;但是BTC的持有者不同,他们只信赖自己保管资产,自己拥有资产的所有控制权。 这两种不同造就的结果是:虽然ETH的市值远低于BTC,但是ETH广泛存在于staking,restaking,defi,衍生品项目中;BTC虽然市值一万亿美金以上,但是绝大部分都休眠在用户的冷钱包和全球各地的交易所中,而没有活跃在市场中。 所以,我认为当前BTC L2生态发展还存在一个亟需解决的前提问题: 如何激活BTC资产? 2、Bitcoin锁定的方式 如果要激活BTC资产,就必然会涉及一个问题:如何锁定BTC?因为在主网上进行各种操作难度巨大,要想活跃起来(参与各种项目中)就不得不存在锁定、转换的问题。 事实上,BTC的锁定方式因为受限于主网极其有限的脚本能力,并没有多少技术路线,常见的有五种: 2.1 多签桥 这是我们最常见到的方式,也是技术门槛最低的方式(请原谅我语言的直白)。用户将自己的BTC资产转入一个多签账户,然后在目标链上给用户生成一个“影子资产”,用户使用影子资产参与到各种场景中。当你要退出的时候,就利用影子资产兑换成BTC。 多签常见的是m of n的形式,即n个签名,需要至少m个才能够解锁。其最被诟病的是所有权的转移,用户资产的安全完全依赖于多签账户的安全,而由于BTC主网没有智能合约的能力,因此多签账户的安全完全受制于多签人的“道德水平”。 当然,针对这种情况,也有很多衍生的方案,比如提升多签人的数量,MPC方案等等。但是其本质上依然无法解决中心托管的问题。 2.2 乐观桥/ZK桥 ZK桥通过零知识证明确认跨链消息的有效性,乐观/OP桥通过欺诈证明对无效的跨链消息进行链上挑战,只需1个诚实的挑战者即可保证跨链桥的安全; 比特币主网因为存在技术上的限制,无法直接部署ZK桥,但可以通过BitVM和欺诈证明实现乐观桥。 但是基于BitVM的方案因为复杂性短时间内能落地的可能性很低。而且存在活性/可用性问题,且无法满足资金透明的需求。 2.3 DLC方案 DLC(Discreet Log Contracts)被称为谨慎日志合约,由MIT的Digital Currency Initiative提出,该技术最早用于在比特币上实现一种轻量级的智能合约,不需要把合约的内容上链,就可以通过链下交互式通讯和预签名等方法,在比特币链上实现出保护隐私的智能合约功能 。 DLC方案是将各种可能的情况预言并写入条件中,随后根据断言机的断言情况来执行,所以DLC是把多签的参与方的安全性转变成断言机的安全性,相对来说,我们无法控制多签人,但是我们可以采用一定的手段来完善断言机来防止作恶。比如引入OP+DLC就可以增强对于DLC的安全信任。 2.4 时间锁 时间锁是一种更原生的方案,它是利用了BTC现有脚本的能力实现的拓展。 比特币系统可以实现两种时间锁 :一种称为 “绝对时间锁”,在一个 “具体” 的时间点(比如某个日期或某个区块高度)后解锁;另一种称为 “相对时间锁”,在一定的时延(比如区块的数量)之后解锁,时延的起点就是该时间锁所在脚本(输出)得到确认的时间。 通过时间锁可以将BTC进行质押并生成质押凭证,而质押凭证可以用于一定的场景,如一些POS链的安全经济层,这就是babylon和Chakra在做的事情。 2.5 脚本扩展 另外一种可能的方式是:脚本的扩展。既然无法实现,那么如果我们给BTC主网增加更多的操作码,是不是就可以有更多的方案可能?答案显然是确定的。 最近的OP_CAT提案就是这方面的尝试,虽然我认为通过的可能性微乎其微;Liquid在开发新的脚本语言“Simplicity”,也许更值得我们期待。 但这类方案难以处理的点是如何说服core team接受这个升级并让矿工也支持这样的升级,因为对于core team来说,保持BTC网络极度的稳定性显然远远高于提升一定程度的拓展性,这并不是拒绝创新,而是要求需要经过非常多的检验、测试来尽量避免由此给未来带来的巨大的潜在风险。 3、Chakra项目介绍 现在我们开始看Chakra这样一个项目。我将从几个基本点来阐述一下: 3.1 目标 建立安全的比特币权益证明系统,激活长期持有的比特币资产的流动性,并提供由资产持有者维护的去中心化服务。 3.2 技术流程 BTC通过时间锁的方式进行锁定,质押事件通过ZK-STARK技术生成证明,证明(或者可以理解为凭证)用于验证生息。 原则上可以依此建立一个L2,质押证明可以在L2上进行验证,以允许质押者参与L2的共识和治理。这些L2共享比特币的安全性,提供由利益相关者维护的数据可用性服务和执行环境。 3.3 技术特点 1️⃣自托管:这点在前面有介绍,采用的是时间锁脚本的方式,资产不需要从自己钱包转移。 2️⃣基于ZK的质押证明:在Chakra中,质押事件的声明是通过ZK-STARK技术实现的,其好处在于不需要连接到BTC网络,可以在链外进行验证访问相关的验证信息。而且,因为STARK技术不需要可信设置,安全性是比较强的。 3️⃣多重质押服务:生成的ZK Proofs可以利用在多场景中以满足特定的需求,比如人工智能、去中心化金融、游戏等。用户只需要质押一次,然后通过授权的方式就可以扩展到多方面,从而获得多重的质押收益。 3.4 投资机构 4月26日,项目方公布了投资机构 主要是STARKWARE,ABCDE又出现了(果然是BTC生态集大成者),还有亚洲矿工 3.5 项目进展 当前devnet马上关闭,为public testnet做准备 4、Chakra项目分析 4.1 优点 1️⃣与Babylon一样,Chakra都可以用原生的方式来激活用户的BTC资产,使之有更多的使用场景,而不丧失控制权; 2️⃣STARK技术的采用让质押证明能够有更好的拓展方式; 3️⃣多重质押可以让其有机会成为这个赛道的“Lido”. 4.2 需要关注的点 1️⃣关于zk-proof的生成实现逻辑,因为涉及到zk电路,需要求证implement细节; 2️⃣对于Slash机制的问题。Babylon的slash是会将作恶用户的质押BTC地址私钥暴露从而将其打到一个黑洞地址,目前Chakra并没有slash机制,那么对于作恶的唯一惩罚很可能就是没有出块奖励。虽然这样对于质押者而言是更加友好的,但是是否会因为惩罚力度不够而影响安全性;不过这种措施是不是可以吸引更多的BTC质押,还需要等待市场表现。 3️⃣另外一个值得说明的问题是:这类项目并不能让锁定的资产通过质押证明直接参与到DEFI中,因为我们无法对一层资产做类似于“清算”等操作,我们能够参与到DEFI等场景中的是质押产生的利息或积分,这需要LST(Liquid Staking Token)和LRT(Liquid Restaking Token)机制的参与。

Chakra:STARK技术与BTC质押的创意结合

1、Bitcoin L2的独特性
在铺天盖地的Btc L2的攻势下,也许我们需要仔细思考Btc L2的意义是什么?只有解决这个问题,才能知道我们目前做的到底对不对。
对于ETH的L2,我们主要是从TPS,gas fee的角度来考虑的,因为ETH主链本身具有完备的智能合约、资产发行、DEFI运作等各种能力,但是鉴于成本的问题,还有确认速度的问题,L2被用来更好的适应不同项目的需求,L1作为计算层和安全层的设计是十分合理的。
我们很容易按照ETH L2的定义来思考BTC L2,同时,鉴于BTC主网有限的脚本能力,可扩展性也被重点关注。按照这个思路,我们能得出BTC L2要解决的问题是:
1️⃣提升扩展能力
2️⃣提升交易速度
3️⃣降低交易费用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目前的一些项目的思路,比如兼容EVM的项目可以实现这三点,RGB在对接好闪电网络后可以更原生的实现这三点等等。
但是,这真是的当前的需求吗?我们是否遗漏了什么?
在我仔细研究了ETH持有者和BTC持有者之后,我发现了一个巨大的不同:
[ETH持有者是习惯于资产进入流动性市场的,而BTC的持有者更信赖自己掌握控制权]
你很容易在市场上看到这样的情况:ETH持有者经常会把资产押注到一些项目到中去,不论是多签的还是合约性质的,大家习惯于资产脱离自己掌控但是可以参与到各种项目中;但是BTC的持有者不同,他们只信赖自己保管资产,自己拥有资产的所有控制权。
这两种不同造就的结果是:虽然ETH的市值远低于BTC,但是ETH广泛存在于staking,restaking,defi,衍生品项目中;BTC虽然市值一万亿美金以上,但是绝大部分都休眠在用户的冷钱包和全球各地的交易所中,而没有活跃在市场中。
所以,我认为当前BTC L2生态发展还存在一个亟需解决的前提问题:
如何激活BTC资产?
2、Bitcoin锁定的方式
如果要激活BTC资产,就必然会涉及一个问题:如何锁定BTC?因为在主网上进行各种操作难度巨大,要想活跃起来(参与各种项目中)就不得不存在锁定、转换的问题。
事实上,BTC的锁定方式因为受限于主网极其有限的脚本能力,并没有多少技术路线,常见的有五种:
2.1 多签桥
这是我们最常见到的方式,也是技术门槛最低的方式(请原谅我语言的直白)。用户将自己的BTC资产转入一个多签账户,然后在目标链上给用户生成一个“影子资产”,用户使用影子资产参与到各种场景中。当你要退出的时候,就利用影子资产兑换成BTC。
多签常见的是m of n的形式,即n个签名,需要至少m个才能够解锁。其最被诟病的是所有权的转移,用户资产的安全完全依赖于多签账户的安全,而由于BTC主网没有智能合约的能力,因此多签账户的安全完全受制于多签人的“道德水平”。
当然,针对这种情况,也有很多衍生的方案,比如提升多签人的数量,MPC方案等等。但是其本质上依然无法解决中心托管的问题。
2.2 乐观桥/ZK桥
ZK桥通过零知识证明确认跨链消息的有效性,乐观/OP桥通过欺诈证明对无效的跨链消息进行链上挑战,只需1个诚实的挑战者即可保证跨链桥的安全;

比特币主网因为存在技术上的限制,无法直接部署ZK桥,但可以通过BitVM和欺诈证明实现乐观桥。
但是基于BitVM的方案因为复杂性短时间内能落地的可能性很低。而且存在活性/可用性问题,且无法满足资金透明的需求。
2.3 DLC方案
DLC(Discreet Log Contracts)被称为谨慎日志合约,由MIT的Digital Currency Initiative提出,该技术最早用于在比特币上实现一种轻量级的智能合约,不需要把合约的内容上链,就可以通过链下交互式通讯和预签名等方法,在比特币链上实现出保护隐私的智能合约功能 。
DLC方案是将各种可能的情况预言并写入条件中,随后根据断言机的断言情况来执行,所以DLC是把多签的参与方的安全性转变成断言机的安全性,相对来说,我们无法控制多签人,但是我们可以采用一定的手段来完善断言机来防止作恶。比如引入OP+DLC就可以增强对于DLC的安全信任。
2.4 时间锁
时间锁是一种更原生的方案,它是利用了BTC现有脚本的能力实现的拓展。
比特币系统可以实现两种时间锁 :一种称为 “绝对时间锁”,在一个 “具体” 的时间点(比如某个日期或某个区块高度)后解锁;另一种称为 “相对时间锁”,在一定的时延(比如区块的数量)之后解锁,时延的起点就是该时间锁所在脚本(输出)得到确认的时间。
通过时间锁可以将BTC进行质押并生成质押凭证,而质押凭证可以用于一定的场景,如一些POS链的安全经济层,这就是babylon和Chakra在做的事情。
2.5 脚本扩展
另外一种可能的方式是:脚本的扩展。既然无法实现,那么如果我们给BTC主网增加更多的操作码,是不是就可以有更多的方案可能?答案显然是确定的。
最近的OP_CAT提案就是这方面的尝试,虽然我认为通过的可能性微乎其微;Liquid在开发新的脚本语言“Simplicity”,也许更值得我们期待。
但这类方案难以处理的点是如何说服core team接受这个升级并让矿工也支持这样的升级,因为对于core team来说,保持BTC网络极度的稳定性显然远远高于提升一定程度的拓展性,这并不是拒绝创新,而是要求需要经过非常多的检验、测试来尽量避免由此给未来带来的巨大的潜在风险。
3、Chakra项目介绍
现在我们开始看Chakra这样一个项目。我将从几个基本点来阐述一下:
3.1 目标
建立安全的比特币权益证明系统,激活长期持有的比特币资产的流动性,并提供由资产持有者维护的去中心化服务。
3.2 技术流程
BTC通过时间锁的方式进行锁定,质押事件通过ZK-STARK技术生成证明,证明(或者可以理解为凭证)用于验证生息。
原则上可以依此建立一个L2,质押证明可以在L2上进行验证,以允许质押者参与L2的共识和治理。这些L2共享比特币的安全性,提供由利益相关者维护的数据可用性服务和执行环境。

3.3 技术特点
1️⃣自托管:这点在前面有介绍,采用的是时间锁脚本的方式,资产不需要从自己钱包转移。
2️⃣基于ZK的质押证明:在Chakra中,质押事件的声明是通过ZK-STARK技术实现的,其好处在于不需要连接到BTC网络,可以在链外进行验证访问相关的验证信息。而且,因为STARK技术不需要可信设置,安全性是比较强的。
3️⃣多重质押服务:生成的ZK Proofs可以利用在多场景中以满足特定的需求,比如人工智能、去中心化金融、游戏等。用户只需要质押一次,然后通过授权的方式就可以扩展到多方面,从而获得多重的质押收益。

3.4 投资机构
4月26日,项目方公布了投资机构
主要是STARKWARE,ABCDE又出现了(果然是BTC生态集大成者),还有亚洲矿工

3.5 项目进展
当前devnet马上关闭,为public testnet做准备
4、Chakra项目分析
4.1 优点
1️⃣与Babylon一样,Chakra都可以用原生的方式来激活用户的BTC资产,使之有更多的使用场景,而不丧失控制权;
2️⃣STARK技术的采用让质押证明能够有更好的拓展方式;
3️⃣多重质押可以让其有机会成为这个赛道的“Lido”.
4.2 需要关注的点
1️⃣关于zk-proof的生成实现逻辑,因为涉及到zk电路,需要求证implement细节;
2️⃣对于Slash机制的问题。Babylon的slash是会将作恶用户的质押BTC地址私钥暴露从而将其打到一个黑洞地址,目前Chakra并没有slash机制,那么对于作恶的唯一惩罚很可能就是没有出块奖励。虽然这样对于质押者而言是更加友好的,但是是否会因为惩罚力度不够而影响安全性;不过这种措施是不是可以吸引更多的BTC质押,还需要等待市场表现。
3️⃣另外一个值得说明的问题是:这类项目并不能让锁定的资产通过质押证明直接参与到DEFI中,因为我们无法对一层资产做类似于“清算”等操作,我们能够参与到DEFI等场景中的是质押产生的利息或积分,这需要LST(Liquid Staking Token)和LRT(Liquid Restaking Token)机制的参与。
“三链合一”,被低估的Babylon一、Babylon是什么? 关于Babylon的介绍已经很多了,很多大机构和媒体都有分析过,因此这里我不会长篇累牍地介绍其过程和原理,我将尝试用最简洁的语言来描述Babylon是什么。 Babylon是一个采用“自限”方案实现BTC的“去信任化质押”,“质押凭证”用于“POS链的安全层”从而获取“收益”的项目。 这里有几个名词解释一下: 1、自限:这是指Babylon按照“zero-trust”的方式来自我限制,没有采用多签等方式来作为基础设计,持续开发了"比特币时间戳"协议,使之成为项目的根基之一。 2、去信任化质押:这里包含两个概念,一个是去信任化,Babylon并不是托管方案,它不能控制用户的资产,用户的资产被通过“time-lock”和“Schnorr Signature ”锁定在一个受用户自己控制的地址中(当然,操作是受限的),不需要信任第三方;另一个是质押,准确来说,我更喜欢用“锁定”,因为真实状况是BTC在主网的锁定,但是“质押”是从用途的角度考虑的,也更容易被人理解。 3、质押凭证:这一点很好理解,质押事件被通过技术手段处理为一个凭证,这样就可以用在不同的地方。解释的点在于并不是BTC被转移到目标链去质押了,而是凭证来作为质押的确信。 4、POS链的安全层:我们知道,POS链的安全性主要依赖于质押的资金,资金越多原则上越安全。很多链会用链自身的token作为质押物,这其实蕴涵着不安全因素,如果币价下跌,链的安全性就会降低,安全性降低,就越容易导致不安全事件的发生从而让token继续下跌,产生“死亡螺旋”。而引入BTC这样crypto中最优质的的资产作为安全层的保障,会极大增强POS链的安全性。 5、收益:对的,Babylon是一个获取收益的项目,收益来自于为POS链提供安全性的“奖励”。需要提出的点是,Babylon并不是一个用于激活BTC Defi的项目,质押的BTC不能够直接参与Defi。但是,产生的收益或积分可以通过一定的手段参与到Defi当中,这另当别论,不要混淆了。 二、Babylon的意义是什么? 1、激活BTC 这是我认为Babylon最重要的意义之一,我在上篇文章中说过,当前BTC生态亟需解决的问题是“如何激活那些不愿意动的BTC”。 BTC目前坐拥1.3万亿美金的市值,除了CEX里面的币之外,绝大部分不是处于“冬眠”状态,就是处于“假冬眠”的状态,躺在账户里面。任你东南西北风,我自岿然不动! 造成这个现象的原因根植于BTC持有者一贯的理念“not your key,not your coin”,任项目说的天花乱坠,但是只要让他们失去对于自己BTC的控制权,不好意思,宁愿躺在账户里面吃灰,也绝不参与。因为他们知道,有很多项目是打着“偷走”他们BTC的目的来设计的。 持有者这种追求“极端安全”的特性与ETH持有者有着天然的不同,同时,由于BTC主网有限的脚本能力,无法有效的利用智能合约的形式来进行“安全跨链”,因此BTC的利用率一直很低,基于多签(包括优化的方案)的质押项目也被广为诟病。 Babylon的出现可以打破这一僵局,虽然Babylon不是完美的,它依然不能给BTC-Eco带来巨大的流动性,但是它可以慢慢激活这些BTC持有者利用BTC的想法并逐渐培养这种习惯。反正BTC也是放在账户里面不动的,如果可以不丧失控制权,又能够躺着赚钱,何乐而不为呢?! 这看似的一小步,也许是BTC生态发展的一大步! 2、构建一个Crypto世界的安全层模块 Crypto世界有很多的公链体系,但是大家都需要“安全层”作为链安全的保障。EVM系,COSMOS系等等......大部分都是基于POS共识机制的,这些都需要足够优质的资金作为保证安全的根基。 从模块化的角度来说,Babylon可以发展成为一个“通用模块组件”:安全层模块。广泛应用于各个POS链中,为这些链引入BTC作为安全保障。 BTC持有者获得更多的收益机会,各条链获得更多的安全性,互利共赢! 三、Babylon的前景如何? 1、三链合一,前景光明 为什么这么说,是基于Babylon的“技术、叙事背景”确实极好: 1)COSMOS链:Babylon根植于Cosmos,“安全性共享”理念也来自Cosmos,采用了Cosmos的IBC链间通信。对于Cosmos链来说,是必然会拥抱Babylon带来的安全性的,也会给Cosmos系带来新的活力。 2)BTC链:Babylon的定位目标就是BTC链,如前文所言,Babylon可以逐渐的激活BTC网络中BTC的使用,当持有者逐渐适应这种方式躺赚之后,就会成为一种习惯,也会与Babylon结合的更紧密。 3)ETH链:Babylon的理念和Eigenlayer是“同脉”的,但是基于BTC网络的不同,Babylon实现了自托管,在这一块还超越了Eigenlayer。如果你把ETH也当作BTC的测试链,那么Eigenlayer在某些维度甚至可以认为是Babylon的实验产品(一家之言,注意前提)。而且,对于EVM系的链来说,引入BTC这种“优质度”超越ETH的资产也不是不可能的。 2、估值和依据 谈到前景,就不得不提对于项目的估值;计算估值,我们就不得不找对比,这里简单做几个假设性的对比(非严谨): 1)TVL 目前Eigenlayer的TVL是147亿美金,ETH的市值是3500亿美金左右,占比4.2%;当前BTC市值约1.3万亿美金,如果是同样占比的情况,那么Babylon未来可能的TVL可以达到500亿美金,(500亿美金是什么概念,按照当前的情况,TVL会超越USDC的市值,仅次于SOL),即使没有那么高的占比,我们只算一半,也是200多亿美金的TVL,而且要注意这里锁定的可都是最优质的资产。 2)FDV 我们先与Eigenlayer对比,Eigenlayer在2024-2-22日B轮获得a16z的1亿美金融资,我姑且按照50-100亿美金来衡量这个项目,那么Babylon我认为未来的FDV不会低于Eigenlayer; 如果用TVL来对比,Arb的TVL是150亿,FDV大约100亿,按照前面的分析,Babylon未来的TVL很可能不会低于Arb,那么估值理论上也不会低于Arb,即100亿美金;当然,你可能会说Arb是一条公链,Babylon其实也是一条链,而且Arb是对内求发展和收益的,而Babylon是对外求发展和收益的,业务逻辑不同,但预期看起来更胜。 所以,在我的非严谨的推演中,Babylon FDV未来至少100亿美金。 四、Babylon参与机会有哪些? 鉴于当前Babylon的实际进度情况,对于普通人,我认为参与手段主要有三个: 1、参与Bitcoin Staking Pioneer Pass 二级交易 这是Testnet-3测试网的奖励,总共98651个,目前只能通过交易市场购买: https://www.okx.com/zh-hant/web3/marketplace/nft/collection/polygon/bitcoin-staking-pioneer-pass 这里会涉及一个问题:如何衡量这种NFT的价值和赔率? 我个人的看法是:买NFT的目的就是赌有概率空投,因此,你可以大致预估空投的概率 p 有多大,空投的比例 r 估计是多少,项目的估值 FDV 是多少,接着用下面的公式计算一下即可。 NFT-value=FDV*p*r/98651 2、参与Babylon Testnet - 4 Babylon Testnet-3马上关闭了,即将要开放Testnet-4,但是我认为Testnet-4很可能没有奖励,而且主网可能很快会上线,所以需要进一步关注相关信息。 3、多赚BTC,然后等待项目主网后参与 多积累BTC一定是条正确的道路,然后就是享受躺赚生息吧!

“三链合一”,被低估的Babylon

一、Babylon是什么?
关于Babylon的介绍已经很多了,很多大机构和媒体都有分析过,因此这里我不会长篇累牍地介绍其过程和原理,我将尝试用最简洁的语言来描述Babylon是什么。
Babylon是一个采用“自限”方案实现BTC的“去信任化质押”,“质押凭证”用于“POS链的安全层”从而获取“收益”的项目。
这里有几个名词解释一下:
1、自限:这是指Babylon按照“zero-trust”的方式来自我限制,没有采用多签等方式来作为基础设计,持续开发了"比特币时间戳"协议,使之成为项目的根基之一。
2、去信任化质押:这里包含两个概念,一个是去信任化,Babylon并不是托管方案,它不能控制用户的资产,用户的资产被通过“time-lock”和“Schnorr Signature ”锁定在一个受用户自己控制的地址中(当然,操作是受限的),不需要信任第三方;另一个是质押,准确来说,我更喜欢用“锁定”,因为真实状况是BTC在主网的锁定,但是“质押”是从用途的角度考虑的,也更容易被人理解。
3、质押凭证:这一点很好理解,质押事件被通过技术手段处理为一个凭证,这样就可以用在不同的地方。解释的点在于并不是BTC被转移到目标链去质押了,而是凭证来作为质押的确信。
4、POS链的安全层:我们知道,POS链的安全性主要依赖于质押的资金,资金越多原则上越安全。很多链会用链自身的token作为质押物,这其实蕴涵着不安全因素,如果币价下跌,链的安全性就会降低,安全性降低,就越容易导致不安全事件的发生从而让token继续下跌,产生“死亡螺旋”。而引入BTC这样crypto中最优质的的资产作为安全层的保障,会极大增强POS链的安全性。
5、收益:对的,Babylon是一个获取收益的项目,收益来自于为POS链提供安全性的“奖励”。需要提出的点是,Babylon并不是一个用于激活BTC Defi的项目,质押的BTC不能够直接参与Defi。但是,产生的收益或积分可以通过一定的手段参与到Defi当中,这另当别论,不要混淆了。
二、Babylon的意义是什么?
1、激活BTC
这是我认为Babylon最重要的意义之一,我在上篇文章中说过,当前BTC生态亟需解决的问题是“如何激活那些不愿意动的BTC”。
BTC目前坐拥1.3万亿美金的市值,除了CEX里面的币之外,绝大部分不是处于“冬眠”状态,就是处于“假冬眠”的状态,躺在账户里面。任你东南西北风,我自岿然不动!
造成这个现象的原因根植于BTC持有者一贯的理念“not your key,not your coin”,任项目说的天花乱坠,但是只要让他们失去对于自己BTC的控制权,不好意思,宁愿躺在账户里面吃灰,也绝不参与。因为他们知道,有很多项目是打着“偷走”他们BTC的目的来设计的。
持有者这种追求“极端安全”的特性与ETH持有者有着天然的不同,同时,由于BTC主网有限的脚本能力,无法有效的利用智能合约的形式来进行“安全跨链”,因此BTC的利用率一直很低,基于多签(包括优化的方案)的质押项目也被广为诟病。
Babylon的出现可以打破这一僵局,虽然Babylon不是完美的,它依然不能给BTC-Eco带来巨大的流动性,但是它可以慢慢激活这些BTC持有者利用BTC的想法并逐渐培养这种习惯。反正BTC也是放在账户里面不动的,如果可以不丧失控制权,又能够躺着赚钱,何乐而不为呢?!
这看似的一小步,也许是BTC生态发展的一大步!
2、构建一个Crypto世界的安全层模块
Crypto世界有很多的公链体系,但是大家都需要“安全层”作为链安全的保障。EVM系,COSMOS系等等......大部分都是基于POS共识机制的,这些都需要足够优质的资金作为保证安全的根基。
从模块化的角度来说,Babylon可以发展成为一个“通用模块组件”:安全层模块。广泛应用于各个POS链中,为这些链引入BTC作为安全保障。
BTC持有者获得更多的收益机会,各条链获得更多的安全性,互利共赢!
三、Babylon的前景如何?
1、三链合一,前景光明
为什么这么说,是基于Babylon的“技术、叙事背景”确实极好:
1)COSMOS链:Babylon根植于Cosmos,“安全性共享”理念也来自Cosmos,采用了Cosmos的IBC链间通信。对于Cosmos链来说,是必然会拥抱Babylon带来的安全性的,也会给Cosmos系带来新的活力。
2)BTC链:Babylon的定位目标就是BTC链,如前文所言,Babylon可以逐渐的激活BTC网络中BTC的使用,当持有者逐渐适应这种方式躺赚之后,就会成为一种习惯,也会与Babylon结合的更紧密。
3)ETH链:Babylon的理念和Eigenlayer是“同脉”的,但是基于BTC网络的不同,Babylon实现了自托管,在这一块还超越了Eigenlayer。如果你把ETH也当作BTC的测试链,那么Eigenlayer在某些维度甚至可以认为是Babylon的实验产品(一家之言,注意前提)。而且,对于EVM系的链来说,引入BTC这种“优质度”超越ETH的资产也不是不可能的。
2、估值和依据
谈到前景,就不得不提对于项目的估值;计算估值,我们就不得不找对比,这里简单做几个假设性的对比(非严谨):
1)TVL
目前Eigenlayer的TVL是147亿美金,ETH的市值是3500亿美金左右,占比4.2%;当前BTC市值约1.3万亿美金,如果是同样占比的情况,那么Babylon未来可能的TVL可以达到500亿美金,(500亿美金是什么概念,按照当前的情况,TVL会超越USDC的市值,仅次于SOL),即使没有那么高的占比,我们只算一半,也是200多亿美金的TVL,而且要注意这里锁定的可都是最优质的资产。

2)FDV
我们先与Eigenlayer对比,Eigenlayer在2024-2-22日B轮获得a16z的1亿美金融资,我姑且按照50-100亿美金来衡量这个项目,那么Babylon我认为未来的FDV不会低于Eigenlayer;
如果用TVL来对比,Arb的TVL是150亿,FDV大约100亿,按照前面的分析,Babylon未来的TVL很可能不会低于Arb,那么估值理论上也不会低于Arb,即100亿美金;当然,你可能会说Arb是一条公链,Babylon其实也是一条链,而且Arb是对内求发展和收益的,而Babylon是对外求发展和收益的,业务逻辑不同,但预期看起来更胜。

所以,在我的非严谨的推演中,Babylon FDV未来至少100亿美金。
四、Babylon参与机会有哪些?
鉴于当前Babylon的实际进度情况,对于普通人,我认为参与手段主要有三个:
1、参与Bitcoin Staking Pioneer Pass 二级交易
这是Testnet-3测试网的奖励,总共98651个,目前只能通过交易市场购买:
https://www.okx.com/zh-hant/web3/marketplace/nft/collection/polygon/bitcoin-staking-pioneer-pass
这里会涉及一个问题:如何衡量这种NFT的价值和赔率?
我个人的看法是:买NFT的目的就是赌有概率空投,因此,你可以大致预估空投的概率 p 有多大,空投的比例 r 估计是多少,项目的估值 FDV 是多少,接着用下面的公式计算一下即可。
NFT-value=FDV*p*r/98651
2、参与Babylon Testnet - 4
Babylon Testnet-3马上关闭了,即将要开放Testnet-4,但是我认为Testnet-4很可能没有奖励,而且主网可能很快会上线,所以需要进一步关注相关信息。
3、多赚BTC,然后等待项目主网后参与
多积累BTC一定是条正确的道路,然后就是享受躺赚生息吧!
我脑海中得BTC生态项目,会逐个分析
我脑海中得BTC生态项目,会逐个分析
BTC生态当前的首要任务自ordinals火爆之后,BTC生态发展进入到如火如荼的阶段,在很短的时间内,市场诞生了非常多的生态项目,其中所谓的“BTC L2”就有上百条,预言机、模块化、DA等这些在智能合约市场大行其道的概念也快速延伸到BTC生态中。 然而,市场的表现似乎并不是很好,生态在外界看起来处于熄火的状态,很多L2还没上主网就基本上已经被宣判了死刑,TVL第一的Merlin表现远低于预期,即使强如runes的热度大部分标的也看起来像一波流。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境况,本文我们一起聊一聊。 一、热度熄火的多维度原因 个人认为有以下几点: 1、BTC生态的发展阶段从Phase 1走到了Phase 2,一层资产协议的热况不复存在。 我分析BTC生态发展有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一层资产发行第二阶段:L2之争第三阶段:DAPP Mass Adoption 市场已经从ordinals那种一层资产发行的叙事快速转变到了第二阶段,大家发现很多一层资产协议并没有太多意义,甚至有种要套取自己BTC的感觉。 第二阶段的发展速度也比我预期的快很多,这得益于crypto在其他公链技术上的积累,所以你可以看到有很多兼容EVM链可以很快的就完成架构和初期开发。 2、众多的L2方案良莠不齐,分散了注意力。 目前市场上“BTC L2”有很多的方案,大部分方案的技术门槛并不高,白皮书中的创新只是“微创新”或者只是换一个名词来讲叙事、拉融资,质量上呈现良莠不齐的状态。虽然我不同意Bitcoin Magazine中关于“BTC L2”的定义,过于严苛的要求会限制方案的多样性,特别是在生态早期。但是也不代表着随便包装一下就能够成为“BTC L2”,然后吸引人头割韭菜。 过多的项目虽然对于促进创新有好处,但是也极大的分散了注意力,也分散了有限的场内资金,所以低迷状态呈现的强烈。 3、市场整体环境不好 即使是在BTC ETF通过的情况下,这一轮的增量目前还是没有强劲的表现,crypto市场属于风险投资市场,目前它高度与世界风险市场相关联,整体环境不好,crypto也不能独善其身,甚至表现的比其他风险资产要剧烈的多。 场内资金明显不充裕,项目估值上来就拉的很高,各个赛道的资金互相互不接盘,让市场低迷的状态表现的更加强烈。 二、资产的安全永远是第一要素 1、生态基础的不同 在BTC生态中,有一个与ETH等生态极为不同的点是: BTC 持有者对于“自己控制资产”有极强的要求和欲望 二者生态基础的不同,也必将造就二者的技术方案和模式的不同。在绝大部分的BTC L2方案中,不论是使用BTC作为gas还是不使用,都会面临一个问题: 如果安全的将BTC从L1“跨”到L2? 受限于BTC有限的脚本能力,它不能像智能合约一样很简单的实现BTC资产的L1/L2安全跨链,绝大部分采用的方式就是“多签跨链桥”, 简单来说,多签跨链桥就是:用户将BTC在L1转移到一个多签账户,然后内置的方案会在L2上给用户生成一个映射资产,用户提现的时候提交申请,然后多签账户再转移资产给用户。 这种方式很简洁,实现起来也不难,它的不足也很明显:安全性没有有效保障!安全性取决于多签账户的安全性,大多数情况下取决于“多签人的道德水平”,然而crypto是非常“黑暗森林”的,相信这类型的安全性不如去买BTC ETF(你可以将BTC ETF理解为一个BTC的L2,采取的是托管方案)。 当然,我们可以看到有一些新的创新,比如基于bitvm的创新,加入zk技术,引入去中心化验证者等等方案,我们需要寻找到的就是能够带来原生或者类原生安全性的方案。 2、为什么强调安全性? 没有安全性,谁敢轻易的将BTC拿出来用在这些扩展的方案或者项目中?!哪一天提不出来了就变成“Q币”了。 据了解,大概有70%-80%以上的BTC是在CEX和冷钱包中的,在CEX里面的BTC我们姑且还可以看做是活跃的,在冷钱包中的BTC就完全是不活跃的状态了。这些资产不激活,生态的建立无疑会是缓慢甚至可能走向失败的。 三、BTC生态的首要任务及方法 铺垫了这么久,你们应该可以看出我想表达是什么了吧? BTC生态的首要任务是安全的激活BTC资产 在安全的前提下,如果BTC资产能够被激活参与到更多场景并能够获得收益,何乐而不为呢!但是一定要注意“安全是前提”,让用户不丧失自己对于资产的控制权是重中之重! 目前在市场上的方案我观察的有几类,这里做一个简要的介绍,未来我会再针对具体项目做详细的介绍。 1、结合time-lock的质押 BTC中有一个时间锁的机制,可以实现一些简单的锁定逻辑。一些项目就思考结合time-lock来锁定用户的BTC,这样资产还在用户的手里面,只不过需要到期解锁或者因为某些触发条件而产生一些动作(事实上BTC脚本不提供后者这样的功能,但是有一些巧妙的方式来处理),这样就类似于完成了质押,而质押事件可以被记录下来,然后将这个质押作为POS链的安全经济层(我们知道POS链靠的就是资金的质押)。 这种设计思路虽然有诸多的限制(比如这样质押的BTC并不能直接参与到DEFI当中),但是它可以给BTC一个安全的经济效应,产生的收益或者积分也能够以LRT的形式参与到所在链的DEFI生态当中。能保持安全性(资产在自己掌控),又能享受收益,对于BTC持有者是有吸引力的。 这类型项目包括babylon、chakra等 2、提升跨链的安全性 既然一般的多签跨链桥安全性不够,那么就去解决这个问题,比如引入更多的多签人(一些侧链就使用这种形式,多签人增加更多的大机构背书等),比如采用去中心化的多签验证,比如采用“支取-报销”+zk技术的方案...... 这些项目有的能够在感官上提升安全性但实质上安全量级依然相同,有的确实可以提升安全性但是进度上比较缓慢(比如结合bitvm技术的),后者是我观察的重点,因为市场通常会奖励时间权重者。 3、直接在一层做扩展 如果我们可以在L1上完成扩展,那么就不存在桥的问题,自然也不存在桥的安全性问题了,所以基于L1的拓展也是一个理论上可行的思路。这一块也有不少的方案,比如RGB是通过“一次性密封+客户端验证”实现的链下图灵完备、智能合约拓展,AVM通过索引编程来实现一层的智能合约拓展,RGB++通过同构绑定技术将一层资产可以映射到二层等等...... 这一类项目也是观察的重点,它们更原生,可能开发难度更大,但是如果能够成功能带来的影响会更大。 四、结语 在我判断的第二阶段“L2之争”中,根据最近的观察我细化了其中的阶段: L2乱舞BTC资产激活方案探索及前进模块化方案受到青睐及结合采用L2终局

BTC生态当前的首要任务

自ordinals火爆之后,BTC生态发展进入到如火如荼的阶段,在很短的时间内,市场诞生了非常多的生态项目,其中所谓的“BTC L2”就有上百条,预言机、模块化、DA等这些在智能合约市场大行其道的概念也快速延伸到BTC生态中。
然而,市场的表现似乎并不是很好,生态在外界看起来处于熄火的状态,很多L2还没上主网就基本上已经被宣判了死刑,TVL第一的Merlin表现远低于预期,即使强如runes的热度大部分标的也看起来像一波流。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境况,本文我们一起聊一聊。
一、热度熄火的多维度原因
个人认为有以下几点:
1、BTC生态的发展阶段从Phase 1走到了Phase 2,一层资产协议的热况不复存在。
我分析BTC生态发展有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一层资产发行第二阶段:L2之争第三阶段:DAPP Mass Adoption
市场已经从ordinals那种一层资产发行的叙事快速转变到了第二阶段,大家发现很多一层资产协议并没有太多意义,甚至有种要套取自己BTC的感觉。
第二阶段的发展速度也比我预期的快很多,这得益于crypto在其他公链技术上的积累,所以你可以看到有很多兼容EVM链可以很快的就完成架构和初期开发。
2、众多的L2方案良莠不齐,分散了注意力。
目前市场上“BTC L2”有很多的方案,大部分方案的技术门槛并不高,白皮书中的创新只是“微创新”或者只是换一个名词来讲叙事、拉融资,质量上呈现良莠不齐的状态。虽然我不同意Bitcoin Magazine中关于“BTC L2”的定义,过于严苛的要求会限制方案的多样性,特别是在生态早期。但是也不代表着随便包装一下就能够成为“BTC L2”,然后吸引人头割韭菜。
过多的项目虽然对于促进创新有好处,但是也极大的分散了注意力,也分散了有限的场内资金,所以低迷状态呈现的强烈。
3、市场整体环境不好
即使是在BTC ETF通过的情况下,这一轮的增量目前还是没有强劲的表现,crypto市场属于风险投资市场,目前它高度与世界风险市场相关联,整体环境不好,crypto也不能独善其身,甚至表现的比其他风险资产要剧烈的多。
场内资金明显不充裕,项目估值上来就拉的很高,各个赛道的资金互相互不接盘,让市场低迷的状态表现的更加强烈。

二、资产的安全永远是第一要素
1、生态基础的不同
在BTC生态中,有一个与ETH等生态极为不同的点是:
BTC 持有者对于“自己控制资产”有极强的要求和欲望
二者生态基础的不同,也必将造就二者的技术方案和模式的不同。在绝大部分的BTC L2方案中,不论是使用BTC作为gas还是不使用,都会面临一个问题:
如果安全的将BTC从L1“跨”到L2?
受限于BTC有限的脚本能力,它不能像智能合约一样很简单的实现BTC资产的L1/L2安全跨链,绝大部分采用的方式就是“多签跨链桥”,
简单来说,多签跨链桥就是:用户将BTC在L1转移到一个多签账户,然后内置的方案会在L2上给用户生成一个映射资产,用户提现的时候提交申请,然后多签账户再转移资产给用户。
这种方式很简洁,实现起来也不难,它的不足也很明显:安全性没有有效保障!安全性取决于多签账户的安全性,大多数情况下取决于“多签人的道德水平”,然而crypto是非常“黑暗森林”的,相信这类型的安全性不如去买BTC ETF(你可以将BTC ETF理解为一个BTC的L2,采取的是托管方案)。
当然,我们可以看到有一些新的创新,比如基于bitvm的创新,加入zk技术,引入去中心化验证者等等方案,我们需要寻找到的就是能够带来原生或者类原生安全性的方案。
2、为什么强调安全性?
没有安全性,谁敢轻易的将BTC拿出来用在这些扩展的方案或者项目中?!哪一天提不出来了就变成“Q币”了。
据了解,大概有70%-80%以上的BTC是在CEX和冷钱包中的,在CEX里面的BTC我们姑且还可以看做是活跃的,在冷钱包中的BTC就完全是不活跃的状态了。这些资产不激活,生态的建立无疑会是缓慢甚至可能走向失败的。
三、BTC生态的首要任务及方法
铺垫了这么久,你们应该可以看出我想表达是什么了吧?
BTC生态的首要任务是安全的激活BTC资产
在安全的前提下,如果BTC资产能够被激活参与到更多场景并能够获得收益,何乐而不为呢!但是一定要注意“安全是前提”,让用户不丧失自己对于资产的控制权是重中之重!
目前在市场上的方案我观察的有几类,这里做一个简要的介绍,未来我会再针对具体项目做详细的介绍。
1、结合time-lock的质押
BTC中有一个时间锁的机制,可以实现一些简单的锁定逻辑。一些项目就思考结合time-lock来锁定用户的BTC,这样资产还在用户的手里面,只不过需要到期解锁或者因为某些触发条件而产生一些动作(事实上BTC脚本不提供后者这样的功能,但是有一些巧妙的方式来处理),这样就类似于完成了质押,而质押事件可以被记录下来,然后将这个质押作为POS链的安全经济层(我们知道POS链靠的就是资金的质押)。
这种设计思路虽然有诸多的限制(比如这样质押的BTC并不能直接参与到DEFI当中),但是它可以给BTC一个安全的经济效应,产生的收益或者积分也能够以LRT的形式参与到所在链的DEFI生态当中。能保持安全性(资产在自己掌控),又能享受收益,对于BTC持有者是有吸引力的。
这类型项目包括babylon、chakra等
2、提升跨链的安全性
既然一般的多签跨链桥安全性不够,那么就去解决这个问题,比如引入更多的多签人(一些侧链就使用这种形式,多签人增加更多的大机构背书等),比如采用去中心化的多签验证,比如采用“支取-报销”+zk技术的方案......
这些项目有的能够在感官上提升安全性但实质上安全量级依然相同,有的确实可以提升安全性但是进度上比较缓慢(比如结合bitvm技术的),后者是我观察的重点,因为市场通常会奖励时间权重者。
3、直接在一层做扩展
如果我们可以在L1上完成扩展,那么就不存在桥的问题,自然也不存在桥的安全性问题了,所以基于L1的拓展也是一个理论上可行的思路。这一块也有不少的方案,比如RGB是通过“一次性密封+客户端验证”实现的链下图灵完备、智能合约拓展,AVM通过索引编程来实现一层的智能合约拓展,RGB++通过同构绑定技术将一层资产可以映射到二层等等......
这一类项目也是观察的重点,它们更原生,可能开发难度更大,但是如果能够成功能带来的影响会更大。
四、结语
在我判断的第二阶段“L2之争”中,根据最近的观察我细化了其中的阶段:
L2乱舞BTC资产激活方案探索及前进模块化方案受到青睐及结合采用L2终局
#RGB #BITCOIN [为什么你不得不关注RGB协议] 1️⃣RGB背靠BTC网络安全背书(安全性拉满) 2️⃣RGB协议可以运行在闪电网络上(速度性拉满) 3️⃣RGB无链无层概念,没有GAS(便宜性拉满) 4️⃣RGB可以让BTC变成BTC+升级版EVM(拓展性拉满) 5️⃣RGB是极端隐私的协议范畴(隐私性拉满) 6️⃣RGB是基于原生BTC网络上的创新(原生性拉满) 7️⃣bitfinex、Tether等大公司喜欢RGB(机构性拉满) 8️⃣bitcoin 核心开发者很欣赏RGB(正统性拉满) 9️⃣关键是RGB现在还处于早期(回报性拉满) 关注我,关注RGB协议!
#RGB #BITCOIN

[为什么你不得不关注RGB协议]

1️⃣RGB背靠BTC网络安全背书(安全性拉满)

2️⃣RGB协议可以运行在闪电网络上(速度性拉满)

3️⃣RGB无链无层概念,没有GAS(便宜性拉满)

4️⃣RGB可以让BTC变成BTC+升级版EVM(拓展性拉满)

5️⃣RGB是极端隐私的协议范畴(隐私性拉满)

6️⃣RGB是基于原生BTC网络上的创新(原生性拉满)

7️⃣bitfinex、Tether等大公司喜欢RGB(机构性拉满)

8️⃣bitcoin 核心开发者很欣赏RGB(正统性拉满)

9️⃣关键是RGB现在还处于早期(回报性拉满)

关注我,关注RGB协议!
#RGB #BITCOIN [2024年,你不能再错过RGB协议] 2024年,BTC生态一定会成为主叙事之一,而在这个叙事当中,RGB协议是我最为看好的、且认为最具有长期发展前景和实现性的协议。 1️⃣BTC生态必将持续爆发 1)随着BTC减半的到来,矿工收益减少,必然要找到新的收益来源; 2)BTC上沉淀的资金需要除了屯币外的使用场景; 3)old money要进入到BTC生态中(不选择ETH的原因是ETH上有基金会垄断控制,而BTC足够去中心化); 4)BTC ETF潜在通过的利好,只是时间问题,概率基本100%; 5)BTC技术层面taproot升级等使在BTC上做操作成为可能。 在这些因素作用下,BTC生态发展是众多参与方合力的结果! 2️⃣RGB协议是BTC生态发展中最有前景的协议 1)前景最广:当前火爆的各种铭文类协议及衍生协议,主要实现的是“资产发行”,这只是生态发展的第一阶段;RGB协议具有使用图灵完备的虚拟机给BTC网络或者lighting网络开发“智能合约”的功能,这才是生态发展的第二阶段,我称之为“资产交易模式”阶段; 2)高TPS:RGB协议可以构建在闪电网络上,这使得交互的tps大幅提高,并使复杂高频交互合约(如AMM、gamefi)等成为可能; 3)已经落地:相较于bitVM还在白皮书阶段,RGB协议已经做了很多的落地场景,最近要更新的v0.11版本会带来更多的应用; 4)大佬背书:泰达(crypto美联储)明确表示一定要在RGB上发行稳定币 2024年,RGB值得你关注! 2024年,RGB你不能错过! 关注我,了解更多RGB协议的知识和动态!
#RGB #BITCOIN

[2024年,你不能再错过RGB协议]

2024年,BTC生态一定会成为主叙事之一,而在这个叙事当中,RGB协议是我最为看好的、且认为最具有长期发展前景和实现性的协议。

1️⃣BTC生态必将持续爆发

1)随着BTC减半的到来,矿工收益减少,必然要找到新的收益来源;
2)BTC上沉淀的资金需要除了屯币外的使用场景;
3)old money要进入到BTC生态中(不选择ETH的原因是ETH上有基金会垄断控制,而BTC足够去中心化);
4)BTC ETF潜在通过的利好,只是时间问题,概率基本100%;
5)BTC技术层面taproot升级等使在BTC上做操作成为可能。

在这些因素作用下,BTC生态发展是众多参与方合力的结果!

2️⃣RGB协议是BTC生态发展中最有前景的协议

1)前景最广:当前火爆的各种铭文类协议及衍生协议,主要实现的是“资产发行”,这只是生态发展的第一阶段;RGB协议具有使用图灵完备的虚拟机给BTC网络或者lighting网络开发“智能合约”的功能,这才是生态发展的第二阶段,我称之为“资产交易模式”阶段;
2)高TPS:RGB协议可以构建在闪电网络上,这使得交互的tps大幅提高,并使复杂高频交互合约(如AMM、gamefi)等成为可能;
3)已经落地:相较于bitVM还在白皮书阶段,RGB协议已经做了很多的落地场景,最近要更新的v0.11版本会带来更多的应用;
4)大佬背书:泰达(crypto美联储)明确表示一定要在RGB上发行稳定币

2024年,RGB值得你关注!
2024年,RGB你不能错过!

关注我,了解更多RGB协议的知识和动态!
浏览最新的加密货币新闻
⚡️ 参与加密货币领域的最新讨论
💬 与喜爱的创作者互动
👍 查看感兴趣的内容
邮箱/手机号码

实时新闻

--
查看更多

热门文章

avatar
Odaily星球日报
查看更多
网站地图
Cookie Preferences
平台条款和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