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 1 层与第 2 层扩展之争愈演愈烈

**Justin Bons 的争议性主张**

1. **第 2 层批评**:Justin Bons 认为第 2 层 (L2) 解决方案并没有真正扩展区块链。相反,它们会从主链 (第 1 层) 转移流量并争夺费用。🛑

2. **误导性方法**:Bons 认为,将第 2 层解决方案优先于第 1 层 (L1) 容量是一个由腐败驱动的错误。他将 L2 描述为 L1 的“寄生”竞争对手。🌐

3. **以太坊的可扩展性问题**:Bons 指出,以太坊在过去四年中一直停留在每天 100 万笔交易左右。他将其与 Solana (SOL) 等区块链进行了对比,后者实现的每秒交易量高于以太坊及其 L2 的总和。 ⏱️

4. **可扩展性僵局**:根据 Bons 的说法,以太坊遇到了可扩展性障碍,无法显着提高其交易容量。🚧

David Schwartz 的反驳

1. 费用竞争的好处:Ripple 首席技术官 David Schwartz 提出了不同的观点,他认为 L1 和 L2 之间的费用竞争对用户有利。它可以推动创新并降低成本。💸

2. 去中心化精神:Schwartz 强调费用竞争符合区块链技术固有的去中心化和自我主权原则。🌍

3. **对过度收费的批评**:他认为这种竞争可以防止交易费的过度暴利,与过度获利的中间人形成鲜明对比。🔄

辩论要点

- 可扩展性解决方案:Bons 认为 L2 解决方案无法有效地扩展区块链,而 Schwartz 认为它们的竞争性质可以使生态系统受益。

- 费用结构:Bons 将 L2 视为吸走费用的竞争对手,而 Schwartz 则将费用竞争视为控制成本和促进去中心化的一种方式。

- 区块链容量:Bons 强调以太坊在交易容量方面的停滞,提倡更好的 L1 扩展解决方案,而 Schwartz 则看到了 L2 驱动的创新潜力。

$X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