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刑警组织、欧洲司法组织以及其他欧盟机构合作编写的一份关于加密货币的综合报告,首次深入探讨了加密货币对执法工作的影响。

报告指出,执法部门在追踪和恢复通过隐私币、第2层网络和加密货币混合器转移的非法数字资产方面存在重大能力差距。

加密安全与执法

欧洲法律当局发布的报告指出,加密货币所依赖的公私密钥加密技术为执法部门带来了一系列独特挑战与机遇。随着加密货币在洗钱活动中的应用日益增多,这增加了追踪非法资金流向的难度。特别是零知识证明(ZKP)和第2层(L2)网络等技术的发展,它们提供的增强隐私性可能会进一步隐藏资金的来源和去向。

报告中提到,执法部门当前主要通过与加密货币交易所和服务提供商的合作,来查获和追回涉嫌犯罪活动的加密货币资产。这种合作主要针对通过托管钱包转移的资金,因为用户在这种情况下不持有自己的私钥。在此背景下,反洗钱法规中规定的严格用户识别措施(即KYC)对于执法部门与交易所的合作至关重要。

然而,报告同时强调,由于加密技术提供的增强隐私性,那些通过去中心化钱包和地址转移的非法资金往往超出了执法部门的监管能力。这表明,尽管存在合作机制,但执法部门在追踪和打击通过去中心化途径转移的非法加密货币资产方面,仍面临着重大挑战。

技术进步和数据混淆

在加密货币领域,技术进步带来了数据混淆的新挑战,这对执法部门追踪交易构成了重大障碍。报告中强调,隐私币如Monero通过隐藏交易细节,即便在犯罪分子中的普及度不及比特币,仍然对追踪工作构成了巨大挑战。

此外,一些加密货币如DashLitecoin提供了可选的加密功能,这些功能增强了交易的混淆性,使得追踪变得更加困难。Grin和Beam使用的Mimblewimble协议不仅隐藏了交易细节,还采用了聚合验证技术,进一步提高了匿名性。

零知识证明(ZKP)技术在加密货币中的应用,如Zcash和Tornado Cash混合服务,允许在不透露交易详细信息的情况下验证交易,这为执法部门追踪非法交易带来了额外的难度。

报告还指出,比特币的闪电网络等第2层(L2)解决方案创建的支付渠道,由于不会将所有交易广播到主区块链上,增加了执法部门追踪交易的复杂性。这些技术的发展,虽然提高了交易的效率和隐私性,但也给执法机构在监控和打击非法金融活动方面带来了新的挑战。

如何应对未来的挑战

报告明确指出,为了有效应对加密货币带来的挑战,执法部门必须与时俱进,跟上技术发展的步伐。报告特别强调,获取嫌疑人的私钥是克服加密货币相关挑战的关键,这对于追踪和调查非法交易至关重要。

此外,报告敦促国家级别的执法机构提升自身的技术能力,并建议与加密货币交易所和托管钱包服务提供商建立更紧密的合作关系。这种合作对于打击利用数字资产进行的犯罪活动至关重要,尤其是在当前反洗钱法规和用户识别措施(KYC)的背景下。

报告还呼吁对“用户控制”的加密技术及其对数字取证和解密能力的影响进行持续研究。报告指出,量子计算的发展有潜力彻底改变现有的加密协议,因此欧盟资助的研究项目在支持解决这些挑战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最后,报告呼吁政策制定者应优先考虑为执法部门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以增强其打击加密货币滥用行为的能力。这包括投资于技术、培训和国际合作,确保执法机构能够有效地应对加密货币带来的复杂问题。#欧洲 #监管机构 #隐私性 #安全 #二层网络

结语:

欧洲监管机构的报告凸显了隐私币和先进技术给执法带来的挑战,尤其是在追踪非法加密货币交易方面。面对这些挑战,报告呼吁执法部门加强技术能力、深化与交易所的合作,并持续研究用户控制加密技术的影响。

同时,政策制定者需提供资金和资源支持,以强化执法部门在加密货币领域的应对能力。只有通过这些综合措施,才能有效应对加密货币相关的犯罪活动,保障金融安全和法律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