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ne Pickhardt 最近发起了一个讨论,讨论双方和多方(两个以上参与者)支付渠道之间的差异,这与他关于闪电网络支付可靠性的研究工作有关。他对这一发展方向的可行性越来越持怀疑态度。

渠道工厂为何能提高支付可靠性,从高层次上讲,这可以归结为流动性分配。在只有两方渠道的网络中,用户必须做出零和博弈,决定将流动性分配到何处。这对整个网络支付的总体成功率有系统性影响,如果人们将流动性放在不需要处理支付的地方,而不是放在需要的地方,支付就会失败,因为人们需要的地方的流动性已经用完了(直到重新平衡)。这种动态只是闪电网络从一开始就知道的设计约束之一,也是为什么像 Rene 这样的研究对于使协议/网络长期发挥作用非常重要。

在多方渠道模型中,用户可以将流动性分配到大组中,然后简单地在链下“再分配”到当时有意义的地方。这意味着,即使节点运营商在将流动性分配给哪个人方面做出了错误的决定,只要该人与可能成为良好对等方的人处于同一个多方渠道中,他们就可以将处于不利地位的流动性从一个人重新分配给另一个人,而无需承担链上成本。

之所以有效,是因为多方通道的概念本质上就是群组中的每个人都将传统的双方通道堆叠在多方通道之上。通过更新根部的多方通道,可以在链下修改、打开、关闭上面的双方通道等。Rene 提出的问题是,当人们不合作时,上链的成本。

闪电网络的整个逻辑都基于这样一个理念:如果你的单方渠道对手方停止合作或响应,你只需在链上提交交易即可强制控制你的资金。当你拥有多方渠道时,渠道堆栈中的每个“级别”都会增加需要提交到区块链的交易,以强制执行当前状态,这意味着在高费用环境中,多方渠道在链上执行的成本将高于双方渠道。

这些是比较这些系统时需要考虑的核心权衡,但我认为只关注链上足迹会忽略链下系统的更重要的一点:它们都是为了激励参与者不上链。

正确构建多方通道,即如何组织堆叠在顶部的通道,可以让您将人群打包成具有高可靠性声誉或相互信任的子部分。这将允许这些子组中的人仍然能够重组该子组内的流动性,即使子组外的人暂时没有响应,或由于技术问题而下线。强制执行的链上成本虽然很重要,但与链下系统的核心设计目标有点不相干:让人们有理由留在链下并合作,并消除人们不合作和强制执行链上事务的理由。

当考虑这些系统的未来将会是什么样子时,重要的是不要忽视它们的核心设计方面。

来源:比特币杂志

文章《SHINOBI:链下协议永远是一种平衡行为》首先出现在 Crypto Breaking News 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