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的中国又穷又弱,这给每个中国人心里都留下了百年的屈辱印记。就算革命把清廷推翻了,北洋政府还是签了好多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就因为这个,革命还得接着搞。

在北洋政府那时候,要说中国人在国际上受到的不公平对待,巴黎和会肯定是个绕不过去的事儿。中国为对抗日本侵占德占青岛,无奈卷入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其实那本来就是欧洲的一场内战。然而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中国作为战胜国,却得忍受德国殖民地被交给日本这样的耻辱。这当面的侮辱,使得当时参加巴黎和会的中国外交官气得转身就走,国内还搞起了五四运动来抗议。

但您晓得不?说起第一次世界大战,北洋政府并非完全利益受损,而是稀里糊涂签了个对当下中国特别有利的国际条约——《斯瓦尔巴条约》。这条约在当时对中国压根没啥实际用处,纯属被忽悠着签的空头支票。可时代不断发展,新中国也在不断进步。如今,《斯瓦尔巴条约》给中国带来的好处,连美国都羡慕得不行,而且很有可能进一步对国际局势产生影响。

【《斯瓦尔巴条约》是怎么签的?】

要说《斯瓦尔巴条约》咋来的,那得从一战讲起。

一战那可是全球性的大仗,差不多所有大国小国都卷进去了,中国也是参战的一员。虽说中国参战晚,就出了人力,参战的心思也挺复杂,可在一战里毫无疑问也付出挺多,有代价也有牺牲。作为最后打赢的一方,把被德国占了的青岛和山东半岛收回来,取消不平等条约这类要求本该被答应,结果各大列强根本不理会。这就又说明,第一次世界大战,就是世界列强分好处的大会。国内的袁世凯还进一步应了日本提的“二十一条”,这在咱中国近代史上真是个大耻辱。

不过,列强好像也是要面子的。在这般不利的状况下,中国居然意外地得到了一个出人意料的好处,这就是《斯瓦尔巴条约》。

《斯瓦尔巴条约》的签署,实际上就是法国搞的一场政治交易。

斯瓦尔巴群岛在 1194 年就被发现啦,可因为处在北极圈里,很长时间都没开发。荷兰、英国、丹麦、沙俄出于各种缘由,都曾在岛上开展过生产生活。在历史上,它们都说自己对这群岛有主权。到了近代,斯瓦尔巴群岛还有好多地方没开发呢,岛上挪威和俄罗斯的定居者势力最大,其中沙俄移民明显更多。但这群岛离挪威特别近,挪威和瑞典也都说自己拥有主权。

在一战结束后,法国在战争里属于损失极大的参战国之一,它的青年男性伤亡特别多,一直到二战的时候都没把这个缺口给补上。这时候,英法等国国力都很衰弱,短时间内根本不想在欧洲再经历一次大战。所以,主权存在很多争议的斯瓦尔巴群岛,就被法国当成制衡各方势力的一个筹码了。

当时沙俄爆发了十月革命,英法这些欧洲的老牌强国都觉得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威胁特别大。斯瓦尔巴群岛是从北极圈到西欧特别好的出海口,要是被俄国占了,俄国的军事力量就能直接威胁到英国还有所有西欧北方的国家,这是英法无论怎样都要竭力避免的情况。

《斯瓦尔巴条约》突然出现了。

【送到嘴边的肥肉】

那,这份《斯瓦尔巴条约》到底价值何在呢?这就得先搞清楚斯瓦尔巴群岛的自然资源状况。

斯瓦尔巴群岛处在北极圈里,离北极点大概 1000 公里,纬度在 75°N 到 80°N 之间,属于北极圈里最靠南的一群岛屿,也是离欧洲大陆比较近的一群岛屿。它由三个大岛和一些小岛构成,总面积大概 6.2 万平方公里,跟四个北京市差不多大。这些岛屿分布得零零散散,不过地理位置特别重要,群岛最南边距离挪威约 600 公里,离俄罗斯约 800 公里,西边是格陵兰岛,往南就是摩尔曼斯克,这儿是北欧的一个天然不冻港。

不过别瞧这群岛在北极圈里,因为有北大西洋暖流的作用,斯瓦尔巴群岛的气候还算比较温和。冬季平均气温大概在-15℃,夏季平均气温差不多在 5℃,比其他在北极圈里的地方高不少呢。而且比起纬度更低的西伯利亚,这儿也更适合居住。同时,斯瓦尔巴群岛的生物多样性很丰富,有好多珍稀的动植物资源,像北极熊、海豹、海象、驯鹿、狐狸、鸟类、苔藓、地衣之类的。正因如此,斯瓦尔巴群岛变成了一个适合人类居住和开发的地方。

不过,斯瓦尔巴群岛最大的价值在于其地下资源,特别是天然气和石油。据估算,北极圈内 22%未开发的石油和天然气储量在这,多数集中在斯瓦尔巴群岛周边海域。这些资源价值没法估量,尤其在当下能源短缺、环境变差的时期,就算是陆地上那些零零碎碎的低质量煤矿,对任何国家也都特别重要。

而英法不想让这么一座宝岛落到布尔什维克手里,从政治方面考虑,他们得赶在俄国革命战争结束前,尽快在国际上把斯瓦尔巴群岛的“非俄罗斯化”变成既成事实。要知道欧洲各国刚打完世界大战,关于岛屿主权和各国利益的分割会议很快就被安排上了。就连中途退出巴黎和会的北洋政府,也被硬拉了进来。

《斯瓦尔巴条约》在各方势力的一番讨价还价之后,终于定下了一个“合适”的价钱,先后有 41 个成员国一块儿签订了这个协议。

协议里最关键的一点,就是斯瓦尔巴群岛得非军事化。各国彼此说好,要让斯瓦尔巴群岛永远都不搞军事化改造。同时,为了监督,这个岛屿的主权归了小国挪威。但凡是签了条约的国家,都能让本国居民在斯瓦尔巴群岛上随便进行生产生活,还不用签证。

就是说,中国是条约参与国之一,能在斯瓦尔巴群岛周边海域开采石油和天然气,别的国家不能干涉和限制。这差不多等于给了中国一块北极圈里的飞地,使中国在北极圈能拥有跟其他北极圈国家相同的权利,甚至权利可能更大,因为中国不用跟其他国家商量或者仲裁,直接就能开发利用斯瓦尔巴群岛附近海域的资源,简直就是天上掉馅饼。

当时中国国力衰弱,地缘位置又远,签条约的时候,英法压根儿就没想到这条约会带来啥后果。

【对于中国的意义】

后来的情况呢,大家都清楚,像中国和日本这种东亚国家虽说签了这个协议,可基本就是凑个数。再者,后来还打起了二战,刚从废墟中站起来的新中国哪有精力管这个事儿。时间一长,大家好像就渐渐把这个协议给忘了,一直到上世纪 90 年代。

1991 年,中国探险家高登义在挪威参加科考活动。他在翻看北极地理环境资料时,意外发现了《斯瓦尔巴条约》,特别兴奋。因为中国是这个条约的参与国之一,压根不用跟着外国探险队来回折腾,咱们中国自己就有权利在斯瓦尔巴群岛建科考站,能够在北极圈开展科学研究和探险活动。

所以,高登义马上行动起来,四处找人和他合作,跟人家讲北极探险科考的意义。可到最后,只有中科院对他的提议感兴趣,决定试试能不能在北极的斯瓦尔巴群岛建个科考站,给中国的北极探险和研究开辟一条路。

就这样,高登义和中科院的部分科学家,弄了个探险队,先后两次去了斯瓦尔巴群岛,还在斯匹次卑尔根岛的新奥尔松那旮旯,挑了个能建科考站的地方。这次探险,是中国在北极圈里头头一回正儿八经的科学考察,也是头一次用《斯瓦尔巴条约》,意味着中国在北极圈里的探险和研究拉开了序幕,还给中国在北极圈里的发展和好处打下了法律和实际的根基。

这事儿呢,当然也让其他国家留意到并且有了反应,特别是美国。美国瞅见中国在北极圈里的活动,那是相当不满和担心。要知道,美洲大陆离欧亚大陆挺远的,而且北极圈里也没美国的岛屿,所以北极圈的主导者一直是俄罗斯,美国根本插不上手。

要是只是没法插手倒也罢了,可瞅瞅离欧洲老远的中国,就凭一份百年前乱签的协议,就能在北极圈里占一份好处。这把美国给馋得不行,可啥也干不了,就只能干看着中国在北极圈里的影响力跟利益不停地变大。

【北极圈的开发和全人类的利益】

自打高登义和中科院的探险队在斯瓦尔巴群岛展开首次科学考察以来,中国在斯瓦尔巴群岛的发展及利益从未间断。中国在那儿建了黄河科考站,搞了多次科学考察与研究。而且在 2018 年,国务院发了一篇叫《中国的北极政策白皮书》的东西,里面还说,中国愿意和北极圈的各个国家一道,共同建设“冰上丝绸之路”。

啥叫“冰上丝绸之路”?站在中国这边看,一般搞国际贸易走的航道,都是先经过马六甲海峡,再绕到苏伊士运河,最后在欧洲港口卸货,全程大概 10730 海里。可要是往北走,穿过白令海峡走北极圈那条航线,就能把路程缩短到 7800 海里上下,这里头藏着很大的好处。

在历史当中,前苏联也瞅中了这层好处,而且啊,他们还有个更疯狂的想法:北冰洋大坝计划。

如今给河湖建大坝挺常见的,可要是给大洋建坝,那工程量得多大啊!这个还只是在设计中的大坝,打算从俄罗斯远东地区开始修,一直通到美国,横跨整个阿纳德尔湾。不过他们设计这大坝,不是为了水力发电,而是要用电把北冰洋的水抽到大西洋去。

按照苏联科学家的计算,北冰洋大坝能让北大西洋暖流不从欧亚大陆北部走,改道太平洋。这样的话,靠近赤道的像非洲、大洋洲这些国家气温会稍降一点,可却能让俄罗斯那大片的西伯利亚平原和远东地区重新热乎起来。而且北大西洋暖流还能把冰层融化掉,让北极航道完全通畅,让亚洲和欧洲的联系更密切、更频繁。

不过因为项目工程规模超大,并且大坝的另一边建成得经过美国同意,冷战一开启,这个计划就被没完没了地放弃了。但这绝对是个对全人类有益的了不起的设想。现在咱们可能会觉得苏联科学家瞎想,可你想想,如果中美俄欧能和平共处,抛开那些历史的纠葛和矛盾,未来人类能发展得多厉害?咱们嘲笑别人天真的时候,到底是什么限制了咱们原本的想象力?这恐怕才是真得好好琢磨的。#新币挖矿HMSTR #美国大选如何影响加密产业? #美联储利率决议公布在即 #加密市场急跌 #加密市场急跌 #鄂B炒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