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知己《我们的地缘战略》
前言:
作为关注宏观经济以及地缘政治问题的我们,必然是离不开对地缘战略问题的关注,
而地缘战略问题,目前我们不仅是隔着网络看别人“热闹”,自身也存在很大的困难与“转折”。
我们常常研究关注西方的经济以及运行轨迹,来作为自我认知提高的过程,但是这只是知彼,作为我们自己的家,我们也要适当做到知己。
虽然说到这里很多人已经想起各种吐槽,各种不好,甚至直接唱空。
没关系,其实我更想说的是,如果你有足够的视角去看,你会发现难过的并非我们,而是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
儿时,我曾被家长教育过这样一句话“儿不嫌娘丑,狗不嫌家贫”,虽然观点过于主观,但是我认为这句话是值得尊重的。
我们面对目前的种种情况,爆发的种种事情,确实有不舒服,有抱怨,甚至让我们承受损失,但是如果抱怨可以解决问题,那么西方的“言论自由”的民众地位早就超过了议会与国会。
抱怨、讨论、检讨、吐槽都好,毕竟没有可能不会出现错误,并且错误也需要纠正,但是抱怨不能解决问题,在敏感的时候,大家不如互相打打气,会让日子更好过一点。
步入正题:
谈到地缘战略,其实全球各国都绕不开的话题就是围绕着两个“权”——陆权与海权。
说到近代最早的陆权与海权的争论,要追溯到晚清时期,当时晚清政府朝堂两大“巨头”,左宗棠,李鸿章,就对海权与陆权进行激烈的争论。
其中,左宗棠主张陆权发展,而李鸿章,则主张海权发展。
而海权与陆权最大的例子:丝绸之路与海上丝绸之路。
一个国家决定地缘战略的发展方向,就决定国家未来经济发展的路线与规划,是可以影响到国家经济命脉的决策。
而我们,20年前,依旧是延续着重点发展海权战略的思路,这一点,通过国家大力发展的重点城市以及沿海经济就可以看出来,同时关注我们的进出口,多么依赖海运同样也可以看出来。
弊端初现:
其实海权对于我们近代来说,一直是不利的。因为我们失去了第一次,第二次工业革命早期发展的优势,导致我们的权利力量非常孱弱。
这就导致在过去的很多年,我们海上运输,属于夹缝生存。
在第二次全球化的过程中,我们属于被动加入方,依旧是可以吃到一定的便利。但是当第三次全球化,我们没有明显加入,同时全球开始逐渐发展区域经济的过程中,全球化的矛盾就产生。
而产生矛盾,就出现摩擦。从最初的被制裁,不管是科技,军事,工业等等,到后来我们努力追赶,形成现在的初步对抗力量。这个过程非常艰辛。
在这个背景下,我们近20年,虽然在努力发生海权能力的同时,但是依旧处处制肘。
以西方某些国家为首,开始陆续联盟几个海权国家,开始遏制我们的海权发展,虽然没有正面冲突,但是经济上带来的遏制也非常重要。
他们的目的很简单,让我们从亚太经济体中甚至整个亚欧板块中——硬脱钩。
一个产业生产大国,一个过分依赖海权的国家,一旦被遏制海权,其对外输出能力减弱,对内收入成本增加或者原材料减少,都会形成内部的经济问题。
这就是应了那句老话,打蛇打七寸,着实难受。
说到这里,很多人可能说,我们的海上力量在增强,不能打吗?
不能,是绝对不能主动出手。就像是生意桌上谈生意,你可以不谈,你可以走人,但是你不能直接动手,一旦动手,面对的国际舆论与压力,甚至更多的连锁反应会更多。
经济战,贸易战,更像是软刀子,看起来不危险,但是招招致命!
目前,我们不得不承认的弊端,经济过分依赖对外输出,同时对原油,矿石,大豆等大宗,又是过分的需求。而一旦处于这种情况,被限制海权能力,就会被遏制住了命脉。
一组数据来看我们对进口的依赖性:全年需求能源的70%,90%的铁矿石,90%的大豆等,都是依赖进口。
虽然,我们目前海权依旧是乐观的,但是看数据我们过分的依赖进出口贸易,那就决定了,我们要时刻警惕我们的命脉不能被威胁到。
当然,上边我也说了,用武力不能解决一切事情,所以,软刀子如何防备?那就是对外搞好外交,但是不能一味的软弱。对内要发展另一条输运路线,那就是重视左宗棠曾经主张的路权建设。
路权发展:
其实就算是现在,一带一路出现的这几年,依旧是有更多的人把我们的发展重心与经济增长的关注点放到东南沿海地区,依旧是延续着传统海权经济衍生下的经济体制。
但是不容忽略的是,我们已经在逐渐调整西部,西北的各项建设,拓展陆权运输能力。
之前写过一篇文章中提到过,我们目前发展的三条脉络,
向北,横穿西伯利亚,然后直至北欧,海权可以延伸至美洲大陆。
中线,横穿亚欧大陆架,西亚,中东各国,延续到欧洲东南部,直通欧洲。向下穿过埃及,直接通向非洲大陆。
下线,依旧是海权运输,延伸更广泛的太平洋以及南半球。
通过这个路线,我们其实可以看出,更多的是依赖着路权线路来维持。
如果按照这个视角去看,你在回忆这几年的很多动作,以及很多人不理解的为什么到处撒钱,帮助后发国家,你就可能明白为什么这么做。
历史的视角:
前文我说过,治大国,如烹小鲜。这是讲究细。这里就要说,我们人类的视角太快了,而历史的视角太慢了。人类的视角太近了,而历史的视角太长远了。
我们总是关注未来3年5年10年,这是因为这与我们息息相关,但是对于战略布局来说,长远,稳定,可持续发展,才是核心。短期追求收益,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
因为我们人类从生到死几十年,我们死去了就放弃了这个世界的一切,但是一个国家,生命延续几百年,各种战略永远要考虑是长久之计。
结尾:
其实能看到这里,争议应该会非常大。其实可以理解,我们整天消化美国如何,其实我们自己也出现了很多昏招,错招,没办法,这就是人类的局限性,永远没办法保持永远正确。同时,是否正确,当下以及未来,我们短期也无法评判。
很多人看完内容可能会产生疑虑,既然有矛盾,既然要搞好外交,我们为何不能“软一点”。从而换取经济更好,居民生活质量更高。
其实这个问题就是另一篇长文了,而且更加敏感的内容。但是我能说的就是,你们可以看日本,韩国,在上个世纪,经济腾飞,工业发达,科技吊打一切,但是最后如何?
如果一味的妥协,换来了短期的无矛盾,那就需要放弃你自己的主权,那么你是可以得到先发国家的支持,但是你还是你吗?
最简单的一句话,如果当年,我们选择就像日本韩国一样的妥协,我们选择了缩小国家主权换来经济的腾飞,我们现在过分非常好,经济也非常好。
但是唯一有一点不好,就是当你走在大街上,你看大某些人,你需要喊一句“洋大人”。
如果你觉得我危言耸听,不妨自己看看历史,不妨看看近代史,尤其是失去主权的国家,他们如何面对他们的“洋大人”?
就像我们搞投资,做交易一样,有资本,有钱,才有话语权。同样,一个国家的人,面对更强大的国家,如果没有主权,那就也没有了自尊。
#BTC☀ $B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