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週,有關 Pectra 中提高 blob 吞吐量的討論愈發激烈,並且出現了兩大陣營。一方支持增加吞吐量,另一方則較為謹慎,傾向於等待更明確的數據來支撐這一變化。

在我看來,社群中的一種情緒已經非常明確:獨立質押者是以太坊的核心。

儘管關於驗證者的最低要求尚未達成共識(參見 sassal.eth 的貼文第 12 條),但以太坊社群已經表明瞭一點:我們不願為了線性擴容而犧牲獨立 / 家庭質押者。

在我看來,這反映了以太坊朝著健康方向發展,並強調了社群對獨立質押可行性的重視。

然而,這也引發了一個重要的問題:「底線在哪裡?」

具體來說,低帶寬、貢獻較弱的質押者在去中心化中的作用,在哪一點不再足以抵消其對以太坊擴充功能能力的限制?

在本文中,我希望提供更多的數據點,幫助社群更明智地決定是否要在 Pectra 中追求提高 blob 吞吐量。

正如 Prysm 核心開發者 Potuz1 所言,真正的問題不是「我們是否要擴充功能,如何擴充功能」,而是「我們現在是否已經準備好擴充功能?」

1、誰正在經歷重組?(2023 年 10 月 - 2024 年 10 月)

圖源:深潮 TechFlow

平均來看,約有 0.2% 的區塊被重組(重組區塊屬於漏出區塊的一部分)。像 Lido、Kiln、Figment 和 EtherFi 這樣的專業節點營運商(NO)被重組的頻率低於平均水準。

而不太專業的節點營運商,如獨立質押者、Rocketpool 營運商,以及無法識別的類別(其中可能包含大量無法識別的獨立質押者),則更頻繁地遭遇重組。

正如之前的分析 1 所示,自 Dencun 硬分叉以來,重組率呈下降趨勢。

在下圖中,我們可以看到不同實體之間的這一效果有所不同:

圖源:深潮 TechFlow

自 Dencun 以來,獨立質押者和無法識別的節點的重組率有所下降。

Rocketpool 營運商以及像 Lido、Coinbase、Figment 和 OKX 等大型營運商的重組率也同樣減少。

2、本地區塊構建的情況如何?(2023 年 10 月 - 2024 年 10 月)

圖源:深潮 TechFlow

本地構建者的重組率約為 1.02%。

MEV-Boost 構建者的重組率約為 0.20%。

本地構建者遭遇重組的可能性大約是 MEV-Boost 構建者的 5 倍。

圖源:深潮 TechFlow

本地區塊構建者的重組比例似乎在 Dencun 硬分叉後保持不變,甚至有所上升。

而對於 MEV-Boost 使用者,自 Dencun 以來,重組率一直呈下降趨勢。

值得注意的是,之前的分析顯示,本地構建者在其區塊中平均包含了更多的 blob。此外,我們還觀察到,在 Dencun 硬分叉後,包含 6 個 blob 的區塊一度面臨一些挑戰,但最終又恢複了穩定。這可能解釋了為何本地構建者的重組率並未下降。

3、本地構建者是誰?(2023 年 10 月 - 2024 年 10 月)

圖源:深潮 TechFlow

獨立質押者(在這裡被標記為「獨立質押者」,但其中許多獨立質押者屬於無法識別的類別)是「本地構建者」類別中最大的實體。

此外,還有一些 Lido 節點營運商完全不使用 MEV-Boost,或者使用最低出價標誌。

關鍵見解

與專業驗證者相比,獨立質押者更容易錯過插槽。

獨立質押者通常選擇在本地構建區塊,而不是使用 MEV-Boost。

本地區塊構建者無法享受到 MEV-Boost 中繼所提供的快速傳播優勢。

中繼會採用時間策略(例如,中繼延遲,留出時間等待更具利潤的區塊)。

紀元邊界會導致重組的增加。

多種因素可能導致重組,因此很難準確判斷為何某些驗證者(如獨立質押者)遭遇重組的頻率高於其它人。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文不構成投資建議,使用者應考慮本文的任何意見、觀點或結論是否符合其特定狀況。據此投資,責任自負。

  •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深潮 TechFlow》

  • 原文作者:Nero_e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