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听完了几位大佬的Space,下半场主要讨论的内容是围绕着降息25or50的区别,已经带来的市场效果。

几位大佬各抒己见,受益匪浅,不过这个话题,我可能会以我的视角发表点拙见。

首先货币调整是经济周期中必走的经济路线,同时也会引发经济上的明显变化,这个变化可能是细微的,也可能是异常明显的。

在高利率的环境下,经济增幅逐渐放缓,各方压力增加,这基本是经济“生病了”的表现,所以这个时候,需要“降息”这个良药来调整经济,让生病的经济,可以安稳度过“危险期”,然后再次健康茁壮成长。

而降息25或者50基点,就像是初次用药的“剂量”问题,

降息25基点,保守平稳的“剂量”,虽然不简单一针见效,但是胜在稳妥,可以根据后续病情,以及对“药物”的抗敏性进行观察,然后酌情在后续治疗中选择是否增加剂量或者减少。这种方式,既保守,有稳当。

降息50基点,强劲版的加大“剂量”,效果要比25要好,第一时间经济就会得到大幅度宽松而短期得到提振,甚至可能让“病情”直接消失,病人直接下床来套“广播体操”。这也是为何这么多人主张,或者看好降息50基点的原因。

但是,是药三分毒,大剂量的用药,是能让“病人快点康复”,但是病人本身的病情比较复杂,自身抗体,病原体,是否过敏,是否排斥都不够清晰,且容易发生变化,大剂量用药也会引发潜在的“病情”加重,甚至出现短期“病危”的可能。

更有可能,在大剂量的刺激下,原本平静的免疫系统被激活,从而引发并发症,甚至造成不可逆的损伤。

我们再看目前病人的情况:

之前跟Frank 谈论过话题,治大国如烹小鲜,要的不是极端的味道好,要的是各个味道平衡,融合,才能呈现出一盘好菜。

而目前的美国来说,11月份面临大选的敏感时期,同时自身全球统治力被削弱,自己主导的第三次全球化也面临着各方质疑。

目前的美国经济就像是一个有潜在并发症的病人,用药如果过猛,救命或者送命,其实概率都不小,当然这里的送命只是形容自身的危机与风险性。


个人主张:

个人主张预期,更多的倾向于降息25个基点,因为目前“病情”其实是有些特殊的,这个时候治病重在稳,而不再直接有效。

而且对于风险市场来说,降息可能在很多人的潜意识里是伴随着避险,市场回调,而一旦降息落地之后,首次降息25个基点,则会让市场反应更加平稳一些,不管是下跌回调,还是之后的反弹扶苏。

而且一旦某些经济数据再出现问题,还可以用之后的更大幅度“用药”降息幅度来安抚市场。如果降息25基点,经济出问题,可以调整市场预期降息50会挽救问题。但是首次降息50基点,再出现问题,之后在降息更大幅度,反而会引发更多的恶性猜想。

#BTC☀ $B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