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nance Square
LIVE
LIVE
SJ Crypto
--13k views
📍为什么 $NOT 初步上线,市场就曾提前给出过10亿估值?丨对比估值法之龙头Meme 龙头Meme会有所在基础设施FDV大约3%的市值,这个数据我给列了出来,都是按FDV算的 NOT上线前市场初步能给估10亿,就是基于这个判断依据(FDV) 不过这个3%我认为有个前提条件:该链的市场活跃度足够 也就是说需要该链市场的流动性是充足的,我之前有注意到有研报曾用这个估值对比方法去做一些冷门链的Meme市场调研并算出对应估值,但我觉得参考意义不大 因为当下许多链都是自己玩,没有用户或流动性长期留存,所以这个3%的龙头Meme更像是作为一种基于当下结果倒推该链是否活跃的指标以及Meme市场的天花板 Meme活动是否活跃几乎可以作为判断一条链的用户活跃度指标,在下方图表看BNB Chain的龙头Meme市值占比还是差了些的 📍但目前相对比较活跃的几条链(ETH/BNB/SOL/TON),平均下来龙头Meme的市值占比基本都在3% 放这条短文,除了放上述的一些现象之外还有几点个人思考👇🏻(1)在这些Layer1未来基本面不变的情况下,即流动性存量没有发生大规模迁移,那么这个基于链的3%指标可以作为龙头Meme的估值水平线 (2)未来如果出现了新上线的热门链,并且在该链的Meme市场还未兴起,3%可以作为埋伏龙头Meme的估值天花板,用链的FDV市值去逐步推 (3)Meme市场的估值天花板应该随着基础设施的FDV市值去做反应 (4)市场注意力、基于FDV是基础条件,对应的Meme也是要FDV算的,有各种通证花样设计导致分发不够公平的Meme要考虑排除,应首先考虑自下而上 图二为:昨日NOT上线前5分钟,在和几个哥们讨论的估值问题,就是基于上述逻辑



📍为什么 $NOT 初步上线,市场就曾提前给出过10亿估值?丨对比估值法之龙头Meme

龙头Meme会有所在基础设施FDV大约3%的市值,这个数据我给列了出来,都是按FDV算的


NOT上线前市场初步能给估10亿,就是基于这个判断依据(FDV)
不过这个3%我认为有个前提条件:该链的市场活跃度足够


也就是说需要该链市场的流动性是充足的,我之前有注意到有研报曾用这个估值对比方法去做一些冷门链的Meme市场调研并算出对应估值,但我觉得参考意义不大


因为当下许多链都是自己玩,没有用户或流动性长期留存,所以这个3%的龙头Meme更像是作为一种基于当下结果倒推该链是否活跃的指标以及Meme市场的天花板


Meme活动是否活跃几乎可以作为判断一条链的用户活跃度指标,在下方图表看BNB Chain的龙头Meme市值占比还是差了些的


📍但目前相对比较活跃的几条链(ETH/BNB/SOL/TON),平均下来龙头Meme的市值占比基本都在3%


放这条短文,除了放上述的一些现象之外还有几点个人思考👇🏻(1)在这些Layer1未来基本面不变的情况下,即流动性存量没有发生大规模迁移,那么这个基于链的3%指标可以作为龙头Meme的估值水平线

(2)未来如果出现了新上线的热门链,并且在该链的Meme市场还未兴起,3%可以作为埋伏龙头Meme的估值天花板,用链的FDV市值去逐步推

(3)Meme市场的估值天花板应该随着基础设施的FDV市值去做反应

(4)市场注意力、基于FDV是基础条件,对应的Meme也是要FDV算的,有各种通证花样设计导致分发不够公平的Meme要考虑排除,应首先考虑自下而上



图二为:昨日NOT上线前5分钟,在和几个哥们讨论的估值问题,就是基于上述逻辑

LIVE
SJ Crypto
--
浅聊NOT二三事:TON生态的自下而上实验?丨 #Binance 新币第54期 #NOT

1.先定义一下NOT,Meme属性肯定是大于游戏属性的,甚至都没有什么游戏的影子。严谨点来说可以被定义为【手机挖矿】这个赛道

这个赛道用户体量真的很庞大,该赛道未上线的著名项目当属 PINetwork,二级市场最出名的当属CORE 了

2.交易所上市NOT其实还能理解,但这次是同时上线币安的OKX的新币挖矿可就有点惊奇了,我记得上一个这样的好像是ACE吧

因为前者也许想要的是用户流量,毕竟号称背靠TG用户数量也庞大,交易所吃这个流量也正常,这是被动的角度,但上新币挖矿就有主动性在里面了

3.基于第二点,我之前说过可能是TON的封印松动了,之前TON因为监管方面的问题, 可能导致了币安一直没有上线它,TON也是排名前20里面唯一没上线的
(背景补充:2020年TON成为SEC的诉讼对象)

但从去年开始,我们可以看到TON非常频繁的活跃在行业里面,猜测是脱离了之前的监管阴影,具体是不是有SEC相关事件进展,我没找到公开信息

4.NOT和logo就是倒过来的TON,因此虽然说我在第一点说可以定义为 【手机挖矿】这个赛道,但还是Meme属性最强,毕竟要是有个正经业务的项目,不会搞这么有Meme倾向的调性

5.NOT上线就是全流通,其中将近80%都是归属于社区的,这个抛压根本不敢想像,而且初期上线被用于新币挖矿的份额仅3%,这和全流通的对比起来,是远低于过去任何一期的比例的

我们算市值都是算流通的,之前的 #Binance Launchpool的基本都流通10%左右,那新币挖矿在其中占比可以是有一定影响力的

那现在这样的情况,新币挖矿份额占比几乎没有什么影响力了

6.再加上最近的新币上线,我在下图列举了几个,除了ETHFI和ENA两个有比较强的Defi属性和业务模型的代币,其他两个SAGA、OMNI基础设施业务的代币表现都很一般

这和市场流动性有很大关系,为此我也列举了上线币安的代表性MEME:BOME,表现同样也是差强人意

这一期上线的不出意外就是TON系的龙头Meme了

7.那么对于我们来说,需要去博弈的市场机会在哪❓

这个机会无疑是指再度博弈新币上线币安

先说二级市场方面:NOT综合上述各种因素,初步上线就去接无疑太冒险。做TON的短波埋伏是很有性价比的,因为这波过后的确很有可能上Binance

那么一级市场上,瞄准TON生态当然也是没什么问题的,但我看到很多在做NOT相似模式的项目,这种项目大概率不会继续上币安了,找不同板块的去交互还能搏些确定性

8.为什么我说NOT也是自下而上呢❓

因为就是基于大批量的聚集社区,这部分的社区是很低质量的,甚至要比当初铭文的公平MINT还要低门槛

这种方式登录二级市场,大家对该代币根本没有什么社区共识,落袋为安可能是当前所谓社区的主流思想

NOT的上线,确实是非常出乎人意料的事情,项目从上线到登录二级市场还没两个季度的时间,并且把大头的份额给到社区

不经历洗盘,短期内很难想象市场有那么多流动性去挥霍,自下而上的构建,离不开这一步
Aviso legal: Se incluyen opiniones de terceros. Esto no respresenta una asesoría financiera. Puede haber contenido patrocinado. Lee los TyC.
0
Respuestas 7
Cotización 2
Explora las últimas noticias sobre criptos
⚡️ Participa en los últimos debates del mundo cripto
💬 Interactúa con tus creadores favoritos
👍 Disfruta contenido de tu interés
Email/número de teléfono
Creador relevante
LIVE
@SJCrypto

Explora más de este creador

📍聊L2的充分竞争与多元化格局下的机会 昨天Vitalik在推特发布了一篇文章,文章观点中简单聊了一下当前L2的格局,我发现虽然 #Taiko 在社区当中的口碑不怎么样,但却是被他点名了几回了 而基于这篇文章所描述的现象,让我想到L2最终的格局可能不是之前设想的那样由主要的几条L2占据主导,而是迈向整体均衡化 因此随着新L2的不断推出,对于生态市场的多元化当然有所助益,但这种阶段对二级市场投资者来说其实也许不是一个多么合适的赛道 为什么呢,其实就一句话:“别和政策对着干” 举2个例子来说:1.流动性质押赛道就有着33%的“政策红线”,这其实不光是和个人意志有关系,还和是否去中心化的论调有关,因此流动性质押的业务规模天花板其实是有限的 (而作为业务承接的下游赛道,就没有这一红线限制) 2.而DEX这个赛道作为每条链基础的业务赛道,也是一个处于充分竞争的竞争格局,据不完全统计下的DEX就有1300多个,可以说是行业第一大内卷化的赛道 (可以试想一下在二级市场我们在这种板块中可选择上的容错率其实挺低的) 那L2其实具备着上面的两个赛道特征: (1)大基本盘的指导思想——多元化 (2)数量多,充分竞争 我们很难否认,以太目前的一些发展方向就是比较受个人或某主体的意志所影响的,因此多Rollup的格局可以说是一种大几率的趋势 通过不断的拓展执行层,这样可以让以太主链更好的扮演共识(安全)层的角色 未来就形成了一种以以太主网共识为独立核心的多Rollup生态谱系,包括现在原先链上的应用也开始逐渐有向应用Rollup发展的趋势了(近日ENS就有拓展至L2的提案) 目前L2未上线和已上线的加一块将近200条,但市场的流动性暂时是固定的:那车流固定的情况情况下,车道在不断扩散,车流可选择的空间就变得非常的多了 因此基于上述逻辑去做推导,在Rollup构建的上游,可能会成为这轮周期L2竞争的下半场 例如$OP 的超级链框架以及 $ALT 的模块化Rollup构建都属于这个范畴(ARB的Orbit计划是面向L3的,不太属于该范畴) 随着上游方案的完善,这些各种个性化rollup的推出,其实都符合Vitalik所描述的L2生态谱系的的多元化补充 因此对于一些新兴Rollup来说,已经不能完全的从基础设施所能解决的差异化需求去考虑是否值得参与了,还需要考虑该Rollup在同质化的竞争下是否有可以破局的竞争能力 例如特定的应用Rollup,估值的逻辑就应该从应用端出发,而还是执行层业务的基础Rollup,就真的要多思考市场份额的竞争问题 附图:ETH L2的前十TVL分布情况,其实已经初步展现了这种均衡的多元化现象了
--
Mapa del sitio
Cookie Preferences
Términos y condiciones de la plataform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