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刚接触Web3的投资者们有没有这样的感受:
我看过
#a16z 、
#VanEck 、
#Messari 等各大机构的投资分析,也听过
#AIAgent 、
#RWA 、Restaking这些热门词,但...每天都有新项目,每个项目给自己贴了好多个标签,我该怎么找到这些热门赛道的细分项目呢?
很多人以为看懂报告就能看懂项目,结果一到实操就发现:概念有了,方向模糊,项目分类乱,根本无法精准下手。
如果你也有这样的困扰,那么这篇文章,就让Portal Labs为你解决这个问题。
不过在看2025热门赛道之前,不如我们先来看看最经典的这些赛道——当前很多赛道属于这些经典的细分。
Web3经典赛道
Web3发展至今,已经形成了数条“地基级”的核心赛道,这些赛道不仅构成了加密世界的基本运行框架,也构成了多数新兴概念的“母体”。理解它们,不仅能帮助你判断一个新项目到底属于哪个领域,也能看清它是否真的站在一条清晰的叙事线上。
基础设施(Infrastructure)
公链是一切的起点。而基础设施这个赛道包括了公链(如Ethereum、Solana)、扩容网络(如Arbitrum、Optimism)、钱包(MetaMask、Rabby)、预言机(Chainlink)等技术模块。如果没有它们,链上应用就无从运行,交易、资产转账、合约执行统统无法实现。很多人以为只有“发币”才叫项目,其实绝大多数成功的基础设施项目要么靠生态支持(L2)、要么靠数据服务(预言机)建立自己的护城河。
DeFi(去中心化金融)
DeFi是Web3世界的金融系统,初心是可以创造出摆脱中心化控制与垄断的金融体系。而DeFi经过长期发展,也细分了很多不同的功能,比如Uniswap让用户可以无需中介直接交易资产,Aave让你像在银行一样借贷资产,而Curve则聚焦于稳定币之间的流动性最优化。DeFi真正重构了“中介”在金融系统中的地位,把原本掌握在银行、券商手里的权限下放到智能合约中去执行。正因为DeFi诞生得早,如今它也是新赛道实验的“前哨站”,很多AI、RWA项目,最终都需要和DeFi生态对接才能实现价值闭环。
稳定币(Stablecoin)
稳定币是Web3中最接近“现金”的部分。无论是交易、支付,还是质押借贷,稳定币几乎贯穿了所有场景。USDT和USDC已经成为链上美元的事实标准,而像DAI这样的去中心化稳定币,则代表了链上货币系统的另一种可能。稳定币解决的是“定价锚”的问题——没有它,链上的资产价格体系就像漂浮在空中的泡沫。
NFT(非同质化代币)
NFT把“资产”这个概念从可分割、标准化的代币拓展到了独一无二、情感化和身份化的领域。无论是BAYC这类头像NFT,还是Blur这样交易平台的流动性激励,NFT不仅仅是艺术品,它已经成为Web3中构建用户关系、会员体系、虚拟资产所有权的底层工具。
GameFi(链游)
GameFi是把游戏时间和虚拟资产打通的实验场。像Pixels这样的热门项目,通过链上资产与游戏行为的结合,探索一种“边玩边赚”的新经济体。2024年,TON生态小游戏带火了Tap2Earn,再次让GameFi成为热门赛道。虽然当前GameFi热潮已经退去,但它仍然是Web3中最具用户入口价值的赛道之一,也是测试用户增长模型和资产闭环最直接的场景。
DAO(去中心化自治组织)
DAO重构的是“公司”这种组织形式。Optimism Collective、Gitcoin DAO等以去中心化方式协调人力、资金与治理的结构,尝试用链上透明规则代替传统企业中的层级结构。虽然DAO还远未成熟,但它作为Web3项目后期治理与资金管理的核心框架,已经成为众多项目的“必修课”。
交易所(Exchange)
它们是连接所有资产与用户的“交通枢纽”。Binance、Coinbase这样的大型CEX提供了入金和流动性支持,而Uniswap、1inch这样的DEX与聚合器则是链上交易的主要路径。你想了解某个资产为什么涨跌?先去看看它在哪些交易所上线、流动性如何,就能理解背后逻辑。
SocialFi(社交金融)
这是近两年兴起的新叙事,它把“关系”变成资产,让社交影响力产生经济回报。从Friend.tech 到 Lens Protocol,再到Farcaster,它们都在探索“内容+通证”结合的不同方向。SocialFi不是用来解决金融问题,而是解决“Web3如何链接人”的问题,它可能是未来大规模用户增长的关键抓手。
2025热门赛道
随着这些基础赛道逐步成熟,Web3世界并没有停下扩张的脚步。相反,每一年都会涌现出一批基于经典底层、但又拥有全新叙事逻辑和技术突破的新兴方向。
2025年,各大机构的预测报告也给出了高度一致的判断:AI+Crypto、RWA(现实资产上链)等,正在成为加密市场的新主线。相较于过去,它们更强调与现实世界的连接、算力与数据的结合,以及基础设施的深度优化。
那么,这些看起来新又杂的趋势,究竟分别指什么?它们背后的价值逻辑和投资关注点又是什么?
AI Agent
2024年以来,AI成为所有投资领域的关键词,而在Web3中,AI的叙事也不再停留于“AI写代码”层面。它正在演化为一种可组合的系统能力。a16z和Coinbase均在报告中指出:去中心化的AI训练网络、链上数据市场、AI钱包助手与代理人(Agent),将成为下一阶段的落地路径。
从投资角度来看,AI Agent的吸引力不仅在于叙事前沿,更在于“结构性稀缺”,而真正能跑通技术闭环和经济模型的项目仍非常有限。
RWA
现实世界资产上链(Real World Assets, RWA)早在2021年就被提出,但直到2023年大机构真正下场后,这条赛道才迎来拐点。2024年BlackRock发行代币化基金,MakerDAO增加国债配置、Ondo Finance快速扩张、Maple Finance调整策略,这些都指向同一个趋势:链上金融正主动拥抱现实资产。
RWA的核心不只是“发债上链”,而是打通链上资本与链下收益的通道,让稳定收益类资产(债券、票据、不动产份额等)以Token形式流通。对于DeFi生态而言,它是一种“利率补全工具”;对于高净值投资者而言,则可能成为未来链上“类固收”配置的重要组成。
VanEck在2025年展望中提出,RWA将是稳定币之后的下一个规模型赛道。Portal Labs认为,当前阶段值得重点关注的,不是发什么资产,而是链上如何治理这些资产的真实流动与托管机制——是否合规、是否透明、是否有可持续收益来源。
DePIN
DePIN(Decentralized Physical Infrastructure Networks)是一个很新但极具潜力的概念。从起源来看,它属于基础设施这一大类,但随着生态的壮大,越来越多的人将它作为一类细分赛道讨论。
DePIN指的是利用代币激励机制,驱动用户部署并共享真实世界的物理资源,比如网络节点、存储空间、电力、位置数据等,从而构建去中心化的物理基础设施。
其的独特价值在于,它是目前为数不多“链下价值 → 链上资产化”的路径。对于投资者而言,它的风险来自物理设备的可部署性、监管不确定性,但同时它也可能是下一轮区块链“入世”过程中的关键一环。
链上身份与数据
从ENS域名到ZK认证,从Soulbound Token到去中心化声誉系统,链上身份系统(On-chain Identity)正在成为连接用户与协议的“信任桥梁”。相比Web2的“登录名+手机号”模式,Web3更强调可验证、可组合和可自持的身份体系。
这背后的技术正在逐步成熟,像ZK-Pass、Polygon ID等项目正在探索如何让用户“证明我是谁”而无需暴露全部信息。这为未来的链上借贷、社交、DAO治理带来了巨大可能性:当你拥有一个链上身份,它不仅是地址那么简单,而是一组持续积累的信用资产。
链上身份的价值,不止于投机,而在于它可能重构整个“人与协议”的关系模型。对于高净值用户而言,真正值得关注的,不只是发了什么证书,而是这些身份资产未来能在哪些生态中被使用、被放大价值。
总结
Web3的世界既充满新意,也容易让人迷失。老赛道仍在演进,新叙事层出不穷,真正的挑战不在于“看到了什么项目”,而在于你能否从中看懂“它属于哪个方向,能否穿越周期”。
对于高净值投资者来说,建立系统性的赛道理解,远比追逐热点更重要。经典赛道是你理解机制和价值逻辑的出发点,新兴赛道则是你发现结构性机会的路径指南。
Portal Labs始终认为,真正可持续的Web3投资,来自扎实的认知底座与对技术变迁的敏感捕捉。希望这篇赛道全景图,能帮助你打通“机构视角”与“项目实操”之间的断层,构建属于你的投资地图。
*提示:投资有风险,请在合法合规的前提下参与Web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