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用鏈本質上是指特定於應用程序的區塊鏈。我們可以將它們設想爲專爲滿足特定目的而設計的特殊鏈。與通用的第 1 層和第 2 層鏈(如以太坊、Optimism 等)相比,這使得它們更高效。

讓我們暫時拋開技術術語,試着理解一下基本概念。我們在學生時代都接觸過規模經濟的概念。它只是意味着任何經濟體系都可以通過專業化來提高效率。這種專業化的勞動加上集成技術,可以降低單位成本,最終提高產量。

我們日常生活中規模經濟的一個更生動的例子可能是人力資源、行政、營銷等不同部門在更大的組織內共同努力取得成功。請注意,這些部門在不同的業務方面獨立工作,併爲實現更大的願景做出貢獻。

現在,讓我們將這種情況與初創公司進行對比,在初創公司中,團隊成員需要身兼數職,執行各種任務。這使得他們能夠處理不同的業務運營,而將專業化放在次要位置。

同意嗎?在這個比喻中,大型組織內的不同部門類似於 Appchains(執行專業化),而初創公司更像是通用的第 1 層和第 2 層鏈。

瞭解應用鏈

Vitalik 在他的最新論文中闡述了他們爲何不得不放棄許多雄心勃勃的計劃,而只保留 EVM。當時他們的目標是構建一個有效的區塊鏈基礎設施,因此他們沒有花太多精力去構建專門的技術。他們犧牲了交易速度,但保證了安全性。

這就是 Appchains 將自己定位爲解決方案的地方——針對應用程序的特定性能、安全性和治理需求進行微調的專用鏈。

對於以太坊 L1,強大的安全保障對於確保數據不會被操縱至關重要。但社交媒體和遊戲不需要與 L1 相同的安全模型。如果有人能花一百萬美元來恢復他們輸掉棋局的記錄或做類似的事情,那就沒問題了。這裏的基礎設施要求不一樣。我們可以在安全性上妥協,但我們需要快速的終結性和高交易速度來適應這種用例。這就是應用鏈發揮作用的地方。

爲什麼我們需要應用鏈?

應用鏈在基礎設施層面具有最高程度的靈活性。它們爲我們提供構建模塊,並允許我們構建模塊化解決方案,基本上使開發人員能夠完全控制區塊鏈的機制——從代幣經濟學到共識機制。開發人員可以根據 dApp 的要求自由優化它。

擁有自己的一套治理規則使得 Appchains 能夠調整機制,從而構建超可擴展性的系統。

Web3 生態系統目前以孤島形式運行。如果爲 Appchains 提供標準 SDK 來構建其鏈,情況會怎樣?我們將能夠解決互操作性這一巨大問題。這一前提使 Appchains 成爲一種前瞻性的解決方案,因爲它們雖然獨立,但仍然可以互操作,並允許安全快速地將資產從一個 dApp 轉移到另一個 dApp。示例Immutable zkEVM:這是以太坊上的 Appchain,完全專注於實現基於區塊鏈的遊戲。由於以太坊在高交易吞吐量方面舉步維艱,因此它並不是遊戲相關應用程序的最佳基礎設施。Immutable 專注於遊戲的 Appchain 解決了這些挑戰,並幫助遊戲工作室在以太坊生態系統中無縫部署遊戲。

Cosmos:區域是獨立的區塊鏈,可以專門用於從 DeFi 到遊戲等各種應用。這些區域的功能類似於應用鏈,因爲它們允許高度定製和自主。Cosmos 使用一種稱爲區塊鏈間通信協議 (IBC) 的機制,其中“區域”可以使用其主鏈 HUB 相互通信,從而實現數據和代幣在 Cosmos 生態系統中的無縫傳輸。

結論

讓我們回溯到二十年前,當時技術系統是以全棧形式構建的。亞馬遜出現並將微服務開發作爲其軟件開發實踐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亞馬遜從單片架構轉向面向服務架構 (SOA),後者後來演變爲微服務架構。通過將應用程序分解爲更小的自主服務,亞馬遜能夠克服其單片系統的侷限性,從而顯著提高性能、可靠性和可擴展性。現在區塊鏈的情況也類似,這就是 Appchains 允許微服務架構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