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幣歸炒幣,在Atomicals之外,我也四處投機,天天換賽道,一向貫徹“炒新不炒舊”。
過去幾年,多少“格局”到底的東西,最後都一敗塗地。所謂鑽石手的教訓早就喫夠了。
但這一次,我還是選擇鑽一次。
第一個原因,幣圈大行情仍處於早期,大環境讓我選擇長持。
首先,牛市遠遠沒來。我對牛市的定義是,等哪天人們開始覺得大環境已經能夠讓BTC進入“永恆牛市”了,那纔算階段性高點。
現在?還早。真正的大牛也許2025纔來,我也能接受。
現在唯一能確定的就是:這一刻絕不是終點。
第二個原因就是“比特幣生態”敘事的持久性與確定性。
我無數次論證了爲什麼這五個字會在來日爆發,也無數次論證了爲什麼Atomicals是比特幣生態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這些都讓我找到了貫穿不同價格時期的堅定理由。當初Quark 150U,我是什麼理由拿住的,那麼後來Quark 30U我就是什麼理由抄底的。
第三,Atomicals協議是真牛逼。
CX的話今天不多說了。已經論證了無數次,不是今天文章的重點,按下不表。感興趣的可以花點時間翻看我的歷史推文。
以上僅僅是投資角度,我之所以願意“鑽”住的理由之三。
那另一方面,爲什麼我願意親自建設?這纔是大不同於其他板塊的。下文,從“建設”這件事來說說我的想法。
(本文對Atomicals的介紹不多,主要從Builder的主觀心態切入)
————
於我,Atomicals真的不一樣,我當年入幣圈哪想過有天我會沉下心來當一個投資品的Builder,去寫文章、去做網站、去推動社區建設。
我想我的一些觀點也是在不同生態、不同社區之間相通的,希望每個自視爲Builder的人都能共鳴。
其一,今天的Atomicals生態太像“大業”早期了。
一個無主的生態,一個頂配的敘事,一些獨立於價格之外的必然緣由。一批堅定的理想主義式信仰者,一批埋頭的長期主義建設者,Atomicals社區一批人的決心是真正的“不破樓蘭終不還”。
區塊鏈發展歷史上,取得最偉大成就的那批人,往往是最堅定的理想主義者。
看代幣價格,atom今天是高點的七分之一,quark是高點的四分之一,其他代幣也大多離高點很遠。但獨立於價格之外,Atomicals的核心敘事沒有變過(沒有因價格下行而變化),生態Builder堅持下來的理由也沒有變過,鼓勵社區繼續建設的依然是我們曾經的期待——比特幣需要Atomicals,Atomicals必然會在比特幣生態據一席之地。
每次社區有人因爲價格波動而動搖,我總是反問:你當時拿住quark/atom是出於什麼原因看好?現在這些原因有發生什麼根本性改變嗎?
有趣的是,雖然我們社區時常也有聲有色,但大部分人不是因爲社區強而選擇投資,更多人是真的覺得Atomicals這個協議“有點東西”。
是的,Atomicals確實有不少“東西”,而且它只變得更好,沒有退步,沒有停下。這一點,貫穿不同熱度與價格階段,始終如一。
價格是週期性波動的,但協議生態是向好發展的,這樣看來,週期波動反映出來的現象大概率會是:搖擺的歷史+間斷的跳躍。
我常常想把今日的Atomicals比喻成早期的Bitcoin或是早期的區塊鏈,考慮到如今的大環境資金涌動頻繁,這一進程會大大加快。大業或許晚成,但大業終將大成。Atomicals的功成名就需要多久?我們拭目以待。
其二,我永遠相信事在人爲。
這一點我曾經也在其他文章裏詳細闡述過。
事在人爲,尤其是Web3。這是一個屬於普通人的地方,沒有絕對的公平,但它已經是在這個社會上對相對公平做出的高維度嘗試。
在這裏,每個人都很重要,每一件事都可能成爲快節奏Web3裏的歷史轉折點,每一份付出都會被放大無數倍。
尤其以社區爲代表的Token,試想,你玩過的任何一個社區幣,剔除個位數的核心Builder,那這個幣上漲的所謂“敘事”是不是沒那麼成立了?一個幣的出圈,往往是出於所謂的敘事或文化,但不管哪者,都得有人來講,才能成體系。
一些小市值的幣尤爲明顯,當一個幣沒有項目方,這時候少數Builder的力量太重要了,這一小部分的Builder就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這個幣的所謂“項目方”了。
既然Atomicals已經是一個我認知裏的最優生態,那麼選擇在這個生態做點什麼,也正是順着理想去發光發熱。在有敘事和技術底子的前提下,從社區角度盡力讓這份“優雅”被天下人所知。
我也常常在想,如果比特幣誕生的早幾年,沒有第一批覈心佈道者,它的未來真的是確定性的嗎?它真的會有今天嗎?或許很難說。
當我深諳“建設”的重要性,我選擇留下的第一原因也並非完全是自己主動想建設,更多是已經看到了很多我很尊敬、很支持也很喜歡的人在這裏埋頭建設,能和一批優秀的Builder一起共事,這樣的追求理想之路便更加吸引人。
“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
其三,社區和生態總在雙向奔赴。
Atomicals如果成功了,我們Builder的回報自然不會差。
一個優秀的生態,總會成就一批早期參與者。
今天,每一個ARC-20的持有者、佈道者,不僅僅是將來的物質利益既得者,更是Atomicals歷史長河的濃墨重彩。
不管Atomicals成不成功,何時成功。這一趟建設Atomicals,我自己的收穫與成長真不小。我這個號,最開始是一片空白,從簡單的喊單CX,到爲整個生態科普佈道,一路做到現在已經有點小流量了。於此同時,試着去嘗試做圖、做機器人、做網站、開Space、組織活動……不論投資結果,這一路下來,建設總歸是讓我成爲了更好的自己,這一點,我相信每個社區建設者都深有同感。
當我們在期待Atomicals變得更好,Atomicals或許也在讓我們每一個人成長進步。哪怕只是一個普通的Holder,投資的過程也在真切地學習與感受到比特幣生態的發展變化。步步爲營成就一個生態,這個生態也在不知不覺中成就我們。試着去進步,去學習,去輸入與輸出,這是一個努力就有回報的地方。
還是那句老話:我們都是歷史的見證人。今天你我的身份,可能是未來的比特幣生態玩家羨慕不來的。
想象一下,如果你是比特幣的早期參與者,除投資以外,你還希望15年前的你做些什麼呢?歷史由我們書寫,隨之我們也將成爲歷史。
————
以上,對於“建設”這件事,我的三個原始想法。
我相信今天生態內的Builder們有不少共通之處。這些建設精神當且僅當我們處在Atomicals生態時才能出現——很多時候可能不是這些佈道者或者開發者的主觀選擇,而是Atomicals在吸引着我們,它的那些靈活、原生、清真,讓我們最終選擇相信比特幣的Native生態,選擇相信這是一個會爲比特幣創造出歷史、也會被比特幣塑造爲歷史的生態。
我定義的生活本該有兩件主要的To Do List,一個是追求財富,一個是追求理想。選擇Atomicals的那一刻,差不多齊了。
但對於大衆,尤其對於不瞭解和未參與Atomicals生態的衆多人,其實真正該分享的應該是:
爲什麼我把Atomicals視爲“大業”?
爲什麼我覺得爲Atomicals付出能夠事半功倍?
又是爲什麼我只選擇向Atomicals奔赴?
這些話題能說一天(其實也陸陸續續說了好幾個月)。先不急,等我以後再多說點,期待哪天這些碎碎念能堆成一本書(希望我能堅持到那天哈)。
如果有看過我大部分歷史文章,會發現很多文章都在嘗試新思路、新表達——哪怕我一直都是圍繞Atomicals講的。那是因爲Atomicals能講的東西實在太多太多了。直到如今,我的草稿箱裏依然放了不下10個不同話題,等着哪天有餘力再寫完全篇。
是什麼樣的協議才能讓我想過了還能再想、講完了又有的講?這就是Atomicals的魅力。
Keep thinking, keep believing and keep building.
最後,留下一個我最近很喜歡的說法——“Welcome to Bitcoin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