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肯錫在一份報告中表示,代幣化的採用將以共同基金、債券、貸款等資產爲引領,一波波發生。
報告補充道,許多機構仍處於“觀望”模式,而先行者則可以佔領“超大市場份額”。
全球諮詢公司麥肯錫公司在週四的一份報告中表示,由於金融機構採用區塊鏈技術用於傳統金融工具的速度比樂觀報告預測的要慢,而且資產範圍也有限,到 2030 年,代幣化資產的市場規模即使在樂觀的情況下也可能只有 4 萬億美元。
作者表示,“代幣化的廣泛採用還很遙遠”,並指出這一數字可能低至 1 兆美元。 “隨著基礎設施參與者從概念驗證轉向強大的規模化解決方案,仍然存在許多機會和挑戰,需要重新構想金融服務的未來如何運作。”
代幣化成為本次牛市期間區塊鏈最熱門的用例之一,因為貝萊德、花旗集團和匯豐銀行等全球資產管理公司和銀行以及本土數位資產公司正在將美國國債和大宗商品等老式資產(也稱為「代幣化」)投入使用。
這一趨勢在過去一年中引起了廣泛關注,波士頓諮詢集團和數位資產管理公司 21Shares 的報告預測,到本世紀末,代幣化資產市場將達到麥肯錫預測的數倍。
閱讀更多:為什麼資產代幣化是不可避免的
麥肯錫的報告稱,代幣化正處於“臨界點”,許多項目已從試點階段轉向大規模部署階段。
在其基本情境中,該公司估計到 2030 年代幣化資產市場規模將達到近 2 兆美元,特別是在計算中不包括代幣化存款、穩定幣和央行數位貨幣。
麥肯錫 4 兆美元的樂觀前景將得到更寬鬆的監管、全行業合作的支持,並且不會發生任何阻礙採用的系統性事件。
報告稱,共同基金、債券、交易所交易票據、回購協議(repos)、另類基金、貸款和證券化將成為代幣化努力的領跑者。
同時,作者認為房地產、大宗商品和股票等資產的採用速度較慢,原因包括邊際效益、對可行性的擔憂、複雜的合規要求或主要行業參與者缺乏追求代幣化的動力。
報告補充說,許多機構仍處於「觀望」模式,預計會出現更明確的實施代幣化的訊號,這可能會讓先行者佔據「超大」市場份額。
Provenance Blockchain Labs 執行長 Anthony Moro 在給 CoinDesk 的報告中表示:“區塊鏈技術仍處於早期階段,需要與現有流程和標準進行大量整合。” “大多數機構都認識到代幣化需要成為其業務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但技術整合才是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