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 | 吳說區塊鏈

近日幣安註冊用戶突破 2 億 併爲此舉辦 AMA,幣安聯創何一回答了一些大家關心的問題,包括近期出現的對敲盜幣事件,FDV 大項目上幣的矛盾,下架殭屍幣的標準。此外,何一說每天會給 CZ 寫郵件,還需要寫讀書筆記;平時生活主要是健身、打電話(電話會議)、哄小孩睡覺,非常枯燥。何一調侃地說到“閨蜜幣”,表示幣安在嘗試能不能帶來一些正常的商業模式,過程中也會承受一些嘲諷和失敗。

音頻轉文字使用了 GPT,可能會有錯誤。收聽完整原文:

小宇宙:

https://www.xiaoyuzhoufm.com/episodes/666c5490c26e396a36d677dc

YouTube:

https://youtu.be/uoSKSos7asw

聲明:Space 內容不代表吳說觀點,請讀者謹慎參與投資,嚴格遵守所在地的法律法規。

幣安在用戶安全方面最近是否有新進展可以分享?

何一:首先,我想說安全這件事情沒有絕對的安全,我們必須隨時保持警惕。這不僅適用於交易所,也包括我們自身的資產安全管理,不管是使用硬件錢包還是電商錢包。

幣安在早期喫過虧,在安全方面確實投入較大,目前我們在安全上的投入是一個持續的過程。例如,之前有用戶因爲點擊第三方插件導致資產被盜,我們在這方面提高了風控標準和等級。

我們在對敲這件事情上實現了雙重風險管控。首先,當價格波動較大時,大數據會抓取信息報警,隨後進行人工確認。當時我們抓到了價格波動信息,但因參與的交易隊多,獲利方也不單一,所以風控判斷問題不大。

對於用戶點擊插件導致的損失,我們理解用戶對我們的預期,希望在他們進行風險操作時幣安能爲他們託底。我們對安全團隊和風控團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斷迭代我們的安全措施。

有些用戶因賬號共用導致資產被盜,我們可以通過完整的用戶行爲日誌記錄查到具體情況。建議大家儘量不要點擊或分享可疑鏈接,特別是視頻、直播等。如果必須點擊,建議將交易賬號放在相對獨立安全的手機上,特別是資產較多的用戶。

下載 APP 時要檢查是否爲官方版本,避免下載釣魚 APP。最近大家情緒較爲恐慌,社區有很多不同聲音,比如質疑交易平臺是否監守自盜。我們認爲一個運營良好的交易平臺不會有這種行爲,因爲這是一個健康的商業模型,我們的競爭對手也做得很好。這種謠言會極大損害用戶對整個行業的信任。以上是對最近頻繁發生的安全事件的總結。

幣安如何看待高 FDV、低流通項目,是否會干預開盤價和代幣分配?

何一:首先,我想給出一個框架,這個框架是我個人的觀察和理解,並不代表官方邏輯或絕對標準。區塊鏈行業目前進入了一個特殊階段,類似於技術從小衆市場走向大衆市場的過程。比如,早期的 VR 和 3D 打印等技術雖然非常流行,但未能大規模應用,原因在於它們未能跨越鴻溝,從小衆市場走向大衆市場。特斯拉的成功在於電動車技術的商業化應用。

在區塊鏈行業,我們可能構建的是一個更去中心化且高效的微縮版金融系統。在這個系統中,交易、資產和防通脹等場景已經有成熟的商業模型。然而,更大的挑戰在於如何真正幫助區塊鏈行業走向大衆應用,目前在遊戲、社交等實用場景上幾乎沒有成功的案例。

我希望能有更多真正有商業模型的項目在區塊鏈上構建,而不是僅停留在虛無的概念上。反 VC 浪潮和 memecoin 的流行反映了市場上缺乏優質資產的問題。很多 VC 以高估值投資項目,但這些項目並未跑出好的商業模型。空投等方式只是做數據,而交易平臺則因用戶需求迫於壓力上幣,但最終沒有人真正滿意,反而所有人都受損。

我們希望每個項目都有持續增長和好的商業模型,但在實際操作中,交易平臺無法控制項目方和做市商。我們只能給予指導,比如希望項目方能有更多空投給用戶,但價格定價和執行我們無法干預。我們在招募項目時,希望找到低估值且有好商業模型的團隊,同時也招募做市商。但過多要求會導致做市商將流動性轉移到其他地方。

高 FDV 的問題導致除了少部分項目方獲利,用戶和投資人都非常痛苦。這個行業是新興市場,發幣規則可以自定義,投資者和用戶需要多花時間做研究並用腳投票。我們持續迭代標準和對項目方、做市商的要求,但這個過程是一個鬥智鬥勇的過程。

我們希望市場上有更多願意紮實做項目的朋友,不只是發空氣項目。真正的大成功需要經得起人性的挑戰。我希望這一波泡沫浪潮能沉澱下更多優秀的項目和資產。

未來我們在投資孵化和資助方面,希望區塊鏈資產能被更多創業者用起來,而不僅是將用戶鎖定在擼空投和交易平臺的場景中。整個行業需要跨越鴻溝。

如何保持高昂的激情和充沛的精力?

何一:從個人經驗來看,我出身貧寒,見過世界的高點和低谷。當你看到這個世界的參差後,會去想在這個世界上想做什麼,或想留下什麼。我可能會說物質遺產是你的孩子,是 DNA 的延續。但如果有機會去真正改變世界,爲什麼不去試一試?像 Elon Musk 或亞馬遜那樣留下變革性的東西。實際上,一個人一生能花的錢是有限的,我不是一個喜歡奢侈品的人。我更大的熱情在於如何去重建自我,打破自己的天花板,看到自己的成長。

我注重自我提升,比如昨天晚上發了一條消息,說我睡 6 個小時起來健身。我確實起來健身了,被教練虐得很慘。對自己的要求可以分爲幾個模塊:第一是健康,健身不僅是對身材的要求,還有健康。第二是自我認知的迭代,我在 Twitter 上推薦過一本書《終身成長》,它能推我自我迭代。我的優勢是看書後能快速內化,與自身知識形成鏈接。第三是在這個世界留下什麼,如果能改變世界,我想試試。這就是我多年來始終如一,堅持在一線的原因。

如果問我是否想退休或偷懶,我當然也想。但我有一個目標,就是希望能做一個基業長青的公司。這不僅是個人能力的要求,也是構建一個組織的能力的要求。如果幣安的高管每個人都能複製成理念上的我,他們可能在技能上比我更專業,比如我們的 VIP 用戶經理更懂金融,技術團隊更懂技術。我的目標是構建一個強大且健康持續增長的組織。

在這方面,我的榜樣是段永平,他在中國創業史上非常低調但成功。他創建了小霸王和步步高,後來步步高裂變成 vivo、OPPO 和小天才手錶。他不僅成功創業,還在投資上取得了巨大成功,比如投資網易和拼多多。段永平的成功證明了成功是可以複製的,我希望我的成功能力也能複製給更多人,爲幣安培養更多高潛力人才,把好的思維方式、理念和企業文化帶給幣安。

這就是我現在希望在做並且努力在做的事情,我也歡迎更多有潛力且對幣安感興趣的朋友加入我們。

如何挑選 Launchpool 和 MegaDrop 項目?

何一:我們不是先通過 Launchpool 還是 MegaDrop 來選項目,而是先選項目,再看它們適合放到 MegaDrop 還是 Launchpool。最初我們做的是 Launchpad,但由於很多國家和地區對代幣預售有監管問題,所以改成了空投。空投的事情我們先推出了 Launchpool,發現很多項目方希望獲取真實用戶,而幣安的持幣用戶相對更真實。

幣安的 Web3 錢包有 KYC,可以證明用戶是真實的。例如,最近 ZK 項目被批評是因爲他們把很多擼貓工作室的用戶反擼了。如果一開始通過幣安的 Web3 錢包獲取真實用戶,情況會簡單很多。因此,Launchpad、Launchpool 和 MegaDrop 都是爲項目方尋找真實用戶的解決方案,同時也爲幣安用戶謀取福利。

有時候我們因爲項目方願意提供更多的空投份額,就選擇上線他們的項目,但這種決策未必總是正確的。因此,我們不斷反思,並聽取用戶的反饋。例如,高 FDV 的項目在其他平臺上市後流通量低,短期內上漲,但隨後價格下跌。沒有一個標準答案,比如流通量或通縮模型是否一定好,需要根據具體情況評估。

我們的目標是找到質量好的項目,有長期發展意願或成功潛力的團隊,再決定是放到 Launchpool 還是 MegaDrop。如果項目方提供的份額較低,就放到 Launchpool;如果提供的份額較高,就放到 MegaDrop。無論叫什麼名字,關鍵是幫助項目方獲得真實用戶,同時爲幣安用戶提供福利。

我們會根據市場反饋調整項目選擇標準,確保市場的健康和長期發展。

幣安對殭屍幣是否有下架標準?如何管理和清退?

何一:我們對已經上線的代幣進行定期審覈,審覈不僅限於社交媒體的活躍度,還包括產品的持續開發、流動性以及是否有大的負面消息。此外,我們還會根據各個國家和地區的監管要求進行評估。如果發現風險較高的代幣,我們會貼上監控標籤,並花更多時間觀察。

最近我們的下幣頻率有所降低,主要原因是牛市期間有些項目方重新活躍起來。我們有一個專門的部門負責監控已經上線的項目,包括鏈上事故、黑客事件和用戶反饋等。下幣時我們會進行詳細分析,確保下幣決定準確,而不是簡單地因爲項目表現不佳就下架。

下幣對項目方和代幣持有者都會造成傷害,所以我們儘量保持客觀,嚴格執行上幣和下幣的標準。大家不要以爲幣安上的一些“殼”項目可以買,因爲這些項目隨時可能被下架。我們堅決反對這種買殼行爲,一旦發現會直接關閉項目。

如何看待與 Coinbase 的市值對比?BNB 增長空間在哪裏?

何一:首先,我認爲 Coinbase 本質上是股票證券,而 BNB 是 token,兩者不在同一個賽道上。Coinbase 的股票不能像 BNB 那樣在幣安平臺上使用。BNB 不僅有幣安的應用場景和持續的銷燬機制,還有 BNBChain 的加持。

BNB 在幣安平臺上的使用非常廣泛,被稱爲“金鏟子”,可以用於大量手續費的抵扣。雖然當前 BNB Chain 的勢頭不如一些大的 L2、L1 生態系統或 TON 的用戶羣大,但相對於以開發者爲中心的公鏈如 Ethereum 或 Solana,BNBChain 有更多的真實 Web3 用戶和構建者。

我認爲未來 BNBChain 的一個重要方向是將區塊鏈技術帶入普通人的生活,幫助更多創業者和開發者推動整個區塊鏈行業進入下一個階段。從這個角度來看,Coinbase 和幣安走的是完全不同的路。Coinbase 是一個優秀的交易平臺,通過與 Circle 的合作實現盈利,但幣安在區塊鏈賽道上走的是另一條路。

幣安在很多項目上線的過程中,通過持續發放福利和空投,爲 BNB 賦能。價格的短期波動並不能代表什麼,我們更關注的是團隊的長期努力和目標。BNB Chain 和整個社區的共建,需要用戶、社區、創業者和開發者的共同努力。

關注哪些賽道,怎麼看 AI?你的一天如何度過?

何一:我先回答 AI 的問題。實際上,我在上次的 AMA 中也談到了關於 AI 的理解。我認爲區塊鏈改變的是勞動關係,分配利益,而 AI 則是生產力的巨大變革。舉個例子,很多交易平臺和產品都是多語言環境,如果能很好地利用 AI,可以節省大量翻譯費用,同時提高效率。這是生產力提升的一個具體例子。未來,AI 的生產力提升會在更多方面體現出來,包括設計、市場營銷等,成本更低,效率更高。

AI 可以分爲幾個模塊。應用側是大家最常見的,比如 OpenAI 的聊天機器人,可以幫助寫計劃書、做設計、製作視頻等。再往上是大模型團隊,這些團隊規模不大,但專業能力非常強。再上一步是算力,這就是爲什麼英偉達的股票表現如此強勁。英偉達在芯片上的領先地位,使得其他競爭者難以企及。科技的進步使得算力提升更加顯著。

能源和數據是支持 AI 發展的兩個關鍵產業。全球的戰爭和政治較量往往圍繞能源展開,未來的 AI 發展也離不開能源的支持。數據是另一個關鍵因素,掌握大量用戶數據的公司在 AI 發展中具有優勢。

我們在幣安也在尋找好的 AI 解決方案。比如,BNB Chain 之前推出的 Greenfield 產品,通過隱私保護網來使用數據,確保用戶隱私。這是我們在區塊鏈和 AI 結合方面的嘗試。

關於賽道的選擇,我覺得作爲一個生意人,需要對各種新興賽道保持關注和思考。不管什麼賽道,只要對社會有幫助,有好的產品和服務,都是可行的生意。

我的日常生活其實非常簡單,每週三次健身,通常會早起健身,健身後就是一整天的電話會議。我的目標是培養有領導力的團隊,在整個行業內打造強大的領導力。除了開會,我花很多時間研究組織和管理,與 HR 負責人溝通。最近還增加了給 CZ 寫郵件的任務,彙報工作、分享生活點滴等。我的生活樸實無華,從早到晚都是工作、健身、陪伴家人和讀書,這就是我的一天。

幣安對於穩定幣有什麼考慮?未來會如何發展?

何一:我們對穩定幣的邏輯很簡單,雖然不能說來者不拒,但我們希望這是一個持續的競賽。過去 BUSD 是與第三方合作的,對於我們來說,無論是 TUSD、FDUSD 還是未來更多的穩定幣,我們都歡迎合作。關鍵在於合作方的資質和能力是否匹配,是否能談得攏。我們非常看好穩定幣賽道,但要把這件事運營好,需要天時地利人和,而不僅僅是設立一個穩定幣賬號,接受資金。

幣安用戶突破兩個億後,新的用戶增量可能來自於哪裏?首先要聲明,註冊用戶不等於活躍用戶,有些註冊用戶可能沒有交易或充值行爲。市場要達到更大的規模,需要有更多優質資產出現。如果行業內卷,原因是缺乏優質資產,這涉及到跨越鴻溝的問題。我們的任務和思考是如何跨越鴻溝,讓區塊鏈變得像互聯網或 AI 一樣,讓普通人能夠直接使用。只要跨越鴻溝,用戶規模再大十倍、二十倍也不成問題。

我深信,只要幣圈能夠出現落地且優質的資產,市場規模可以擴大五倍甚至更多。每個週期都會有新的應用和公司出現,堅持下來併爲世界創造價值的公司將成爲行業的領導者。就像互聯網泡沫後的頭部公司,如 Apple、亞馬遜、Facebook、Google 等,它們持續創造價值,成爲全球頂尖的公司。我們也希望在區塊鏈領域看到這樣的持續成長和發展。

幣安跨越 2 億用戶後,有什麼計劃和策略來爲行業引進更多圈外力量?

何一:在幣安跨越 2 億用戶後,我們有什麼計劃和策略來爲行業引進更多圈外力量?

實際上,幣安一直在做這樣的嘗試。不管是從市場營銷層面,還是通過我們的學院、慈善項目,甚至在項目上市方面,我們都做過一些嘗試。我們也收到過一些負面評價。舉個例子,大家知道我們之前簽約了 The Weeknd,我們後來也簽了 C 羅。C 羅在 Instagram 上有 6 億粉絲,他的日常點贊常常是幾百萬甚至上千萬。我們希望通過這些名人效應,讓更多人知道幣安和加密貨幣。

此外,我們希望用戶在註冊幣安時,能夠花時間瞭解加密貨幣,而不是盲目跟風投資。即使是投資 meme 幣,也需要了解其本質和週期,避免衝動操作。我們的邏輯是,幣安上線的項目不一定都是質量非常高的項目,有時是因爲用戶需求。我們會先將一些項目放到合約市場,讓用戶自行選擇做多或做空。如果不確定項目的長期熱度,就先放到合約市場,用戶可以選擇一倍或兩倍槓桿。

我們也犯過有一些錯誤。例如,Hook 項目被大家嘲笑爲“閨蜜幣”,很多人質疑這個項目的用戶都是假的,都是買來的。我們仔細研究了一下他們的用戶,確實不是典型的 Crypto 用戶,而是那種通過註冊和完成任務來獲取獎勵的用戶,比如摩托車、電飯煲等。這些用戶並不是典型的 Crypto 投資者。

我們最近也與一些 Web3 項目方進行跨遊戲合作,吸引了 130 萬用戶,但其中只有 56 人成爲交易用戶,因爲他們主要是衝着薅羊毛來的。在這個過程中,大家可能會質疑爲什麼我們會上這些項目,但我們希望通過這些嘗試找到能夠改變普通人生活的應用和商業模型。

此外,幣安學院和慈善項目也在承擔更多的行業責任和影響力。雖然有時投入並不總是見效,但至少讓更多人看到了幣安和加密貨幣。簽約 C 羅可能沒有帶來大量註冊用戶和交易用戶,但至少讓更多人看到了幣安。

Crypto 行業有很多負面信息和偏見,但我們仍會堅定地推動行業前進,引導更多圈外用戶加入。即使在這個過程中承受一些嘲諷和失敗,只要目標明確,我們就會堅定地往前走。

總結來說,我們會繼續努力,引進更多圈外力量,推動行業的健康發展。

在美國監管和解之後,幣安在歐洲或其他地區的發展有何影響?

何一:在美國監管和解之後,幣安在歐洲或其他地區的發展多少會有一些影響。大家可能也看到,我們有一個高管在尼日利亞遇到麻煩。從監管角度看,傳統金融有上百年的歷史,監管體制也是一步步建立起來的。因此,當他們看到 Crypto 這種新事物,號稱要掀翻傳統金融,自然會視其爲洪水猛獸。在這種情況下,作爲行業的頭部公司,我們會面臨更多壓力和挑戰。

很多人認爲 DeFi 可以解決一切問題,但事實上,互聯網的發展也經歷了類似階段。雖然信息自由很重要,但互聯網仍然受到各國政府的觀察和監管。區塊鏈行業也會面臨類似的挑戰。如果完全去中心化,各國尤其是美國的監管機構會採取強烈措施打擊 DeFi,而對於 CeFi 部分,他們也不會手軟。這就是爲什麼 CZ 目前還在美國。

如果我們希望這個行業服務 10 億用戶,推動行業前進,就必須與監管機構和解,建立共識和信任,找到生存之路。當行業規模足夠大時,必須展示其正面影響,如何與現有金融系統互補,提高效率,實現和平共存。這是我們在思考和前行的方向。

在這個過程中,我們會遇到一些挑戰,例如在某些地區可能無法提供合約交易。此外,合規團隊的規模會變得非常大,很多決策需要合規和法律團隊的首肯。但只要組織本身夠強,策略正確,這些階段性挑戰不會影響長期目標。總體來說,我們還是尋求共存。

Coinbase也非常支持擁抱監管。我們可能是全球範圍內第一家積極擁抱監管的交易所,尤其在美國做得非常好。實際上,整個市場上的競爭對手如 Coinbase、OK、火幣、Bybit、Bitget、Bitmex 等,每一個能夠走到今天的公司都經歷了許多週期,有很多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這個行業還非常早期,需要共同努力把蛋糕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