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上經常看到這樣的雞湯話:人生最好的生活態度就是,不和別人比,做自己就好。這都是屁話。人是羣居動物,根本不可能不跟別人比。而人對自我的認識,就是在跟別人的比較中建立的。

日本設計大師山本耀司就說:“自己”這個東西往往是看不見的,你要撞上一些別的什麼東西,反彈回來,纔會瞭解“自己”,所以,跟很強的東西、可怕的東西、水準很高的東西相碰撞,然後才知道“自己”是什麼,這纔是自我。

但很多人說,跟別人比較,要麼會自慚形穢,覺得自己沒價值,不配得,從而陷入自我否定中;要麼會嫉妒別人,進而去詆譭別人,從而獲得心裏的平衡。無論是哪種,都會陷入深深的痛苦中無法自拔。這些都是因爲不會正確地跟別人比。

那什麼是正確的跟別人比呢?既不否定自我,也不詆譭他人,而是正視差距,然後努力提升自己去彌補差距。換句話說,正確的比較是讓自己變得更好,而不是更差。

林丹和李宗偉都是羽毛球界偉大的運動員,李宗偉長時間保持世界第一,但總是在大賽上,像奧運會決賽中輸給林丹。兩個人的競爭也被稱爲“瑜亮之爭”。有人就問林丹,你怎麼評價李宗偉?林丹說,他是個非常優秀,非常偉大的運動員。正因爲他的強大,才讓我兩個全滿貫的含金量那麼高。確實是因爲有這樣的對手,有時候比教練還有作用,他的那種努力和強大,讓你認爲已經可以了的東西,還能再激發出來。

林丹的強大不就是建立在跟李宗偉以及其他優秀運動員的比較之上的嗎?事實上,人類之所以能不斷進步,就是建立在相互比較之上的。奧運會的口號是什麼?更高、更快、更強。而奧運會不就是相互競爭嗎?

正確地跟別人比,有一個很重要的基礎,那就是你得有一個穩定的自我,覺得自己基本是好的,是值得被愛的,是受世界歡迎的。這個穩定的自我就像船的錨,它能讓你在比較中既不妄自尊大,又不妄自菲薄,從而正視差距,去彌補差距。而這個穩定的自我來自哪裏?就來自於父母無條件的愛。

人不逼自己一把,永遠不知道自己有多優秀。而這個逼,不是自己逼自己,因爲人的本性是逃避痛苦的。這個逼就來自於跟別人的比較中,跟別人的競爭中。所以,不要害怕跟別人比,你要學會的是正確地去跟別人比。

對幣圈好奇卻無從下手?關注我,共探百倍幣潛力,解鎖幣圈未來奧祕。

#币安合约锦标赛 #美国5月CPI超预期回落 #IO #TopCoinsJune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