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降息和加息,美國可以輕易收割很多國家的財富。

從1974年開始,美國在全球連續收割了三次,先是拉美國家,之後是日本,最後是東南亞。

收割靠的就是美元潮汐一。

美元潮汐,即美元降息和加息帶來的流動規律,很像是潮汐,而且是人爲製造的潮汐。

回顧歷史,可以說幾乎每一次全球金融危機,背後都有美聯儲加息Q的影子。

那麼,爲什麼美元霸權能一直穩固?

美國借這麼多債,到底能還得上嗎?

這債務規模越來越大,最後會不會崩盤或者賴債?

接下來我在這裏聊—聊這個話題。

美聯儲加息邏輯:

通貨膨脹壓力:當經濟過熱,通貨膨脹率上升超過美聯儲的目標水平時,美聯儲可能會提高利率,以減緩經濟活動,降低通貨膨脹壓力。

美聯儲加息可能帶來的影響:

借貸成本上升:企業和個人的貸款成本會增加,可能會抑制投資和消費。

股市波動:高利率可能會影響股市,因爲投資者可能會將資金從股市轉向債市,尋求更高的固定收益。

貨幣價值:美元可能會升值,因爲更高的利率吸引了外國投資者購買美元資產。

全球影響:美元走強可能會對其他國家的貨幣和經濟產生壓力,特別是那些有大量美元債務的國家。


美聯儲降息邏輯:

經濟增長放緩:當經濟增長放緩,失業率上升時,美聯儲可能會降低利率,以刺激經濟活動。

應對危機:在經濟危機或金融市場動盪時期,美聯儲可能會迅速降息,以提供流動性並穩定市場。

預防性措施:美聯儲可能會在預見到經濟放緩的風險時採取預防性降息。

美聯儲降息可能帶來的影響:

借貸成本下降:降低利率會降低企業和個人的貸款成本,刺激投資和消費。

股市反應:降息可能會提振股市,因爲投資者可能會尋求更高回報的股票投資。

貨幣價值:美元可能會貶值,因爲較低的利率減少了外國投資者對美元資產的吸引力。

全球影響:降息可能會增加全球流動性,但同時也可能導致其他國家的貨幣貶值和資本外流。

美聯儲的政策決策會考慮多種經濟指標和全球經濟狀況,其決策過程複雜且不斷變化。也可能受到其他因素的影響,如政策預期、市場情緒、政治事件等。

經濟增長:在經濟擴張期,爲了預防過熱和潛在的資產泡沫,美聯儲可能會逐步提高利率。

貨幣政策正常化:在經歷了長期的低利率環境後,美聯儲可能會提高利率,以使貨幣政策迴歸到更正常的水平。



內債不是債

首先大家要搞清楚的是:

外債負擔纔是—種確實的風險,內債是沒有風險的,可以說內債根本不是債。

簡單說,當一種債務用本幣來計算的時候,這時候我們可以把它稱爲內債。

內債本質上是一種鑄幣稅°,是願意相信該種貨幣信用的人交的稅,內債是不用還的。

講到這裏,可能有人會不明白。

爲什麼用外幣計價的外債,會帶來實實在在的風險,但是本幣債基本不會帶來問題呢?

因爲只要你借了外幣債,還債的時候就必須用外幣來還。換句話說,你手裏沒有這種外幣的話,到時候就沒辦法還債。

我們可以回顧一下,美元國際化以來,歷次各地區發生金融危機的時候,是不是一樣的劇本。

最初都是美聯儲全球放水以後,廉價的美元熱錢開始大規模流入某個區域或者國家。

這些流入的熱錢,一部分以美元債務°的形式流入當地搞建設,推動當地經濟發展。

除去搞建設的這部分錢,另一部分美元熱錢流入以後,會參與到資產價格投機中,不斷推高當地的資產價格泡沫。

等資產價格泡沫高到一定程度,美聯儲開始收縮貨幣以後,國際炒家就要動手了。

他們會用各種手段,消耗這個國家或者地區的外匯儲備°,同時利用輿論大肆渲染當地的風險,引發恐慌效應

在恐慌效應加持之下,大家會瘋狂兌換美元。

這個國家或者地區的外匯儲備,很快就會消耗殆盡。

伴隨的結果就是當地貨幣兌美元匯率會出現大幅貶值乃至崩盤,資產價格泡沫也隨之破裂。

可以說歷次美國通過貨幣緊縮°製造金融危機的過程,最開始都是想辦法制造恐慌,消耗對方的外匯儲備。

等對方外匯儲備不夠了,再通過一些手段引發恐慌性擠兌°,之後就是匯率崩潰和資產價格崩潰。

這時候美元資本就可以廉價介入,用美元來抄底該國用本幣計價的優質資產。

這些國家之所以會發生危機出現破產,主要原因就是它們借的是美元外債。

正因爲外債會帶來嚴重的後果,所以美國的法律對外債問題也是有一系列規定的。

美國可以沒收外國政府和民間持有的資產和債務,也就是把外債賴掉不還了。不過實事求是地講,未來這種情況發生的可能性很小,或者說基本沒可能發生,因爲自打美元變成世界貨幣以後,外債這個概念對於美國來說,已經不存在了這裏必須強調的是,20 世紀最重要的事情不是「一戰」「二戰」,也不是蘇聯解體,而是美元和黃金脫鉤,再和石油掛鉤。

從這天起,一個真正的金融帝國“誕生了,整個人類都被納入美國的金融體系中,美元的全球霸權也是從這個時候建立的。

要知道目前美國所有的債務都是用美元計價的。

美債也都是本幣債,你說它更像內債還是外債?

正因爲這樣,這裏也可以得出一個結論,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之內,美國一定不會出現大家擔憂的所謂債務問題,因爲美債根本就不用還

所謂的債務問題爆發,只可能是美國債務規模大到利息都還不上了,纔有可能出現。

外債問題的嚴重性

講到這裏,可能很多人還是不太明白,爲什麼外債帶來的問題很嚴重這裏用 1997 年亞洲金融危機這段歷史講解一下,就很容易懂了,自打美元成爲國際貨幣以後,美聯儲就成爲實質意義上的世界央行美元指數只走勢的背後是國際資本的流動方向,走低相當於開閘放水,走高相當於關閘減少流動性。

每次高低起伏的過程,就意味着剪羊毛的過程,

剪羊毛是通過資本快速流動實現的,

資本快速流動帶來的最大危害是資產價格大幅波動。土地、工業產能和基礎設施代表的財富不會也不可能遷移,但是陷入債務危機的國家被要求門戶大開之後,會被美元資本殺回馬槍抄底。

1984——1995年,美元指數開始步入下行週期。

大量美元被美聯儲釋放出來,涌入當時經濟最亮眼的東南亞。

我們知道經濟快速發展的一個特點,就是要花錢搞建設。

因爲發展速度快,這個階段到處都需要錢。

通常錢從哪裏來呢?

主要來自本國居民的儲蓄,本國儲蓄不夠的話,就要選擇從國外融資。

也就是說,發展建設的錢要麼向本國的老百姓借,要麼從國外投資者那邊借。

多數國家發展初期,老百姓都非常窮,口袋裏根本沒有什麼錢。

所以從更有錢的國家(如美國)借錢搞發展,就成了它們爲數不多的選擇。

要是再趕上美聯儲放水,導致美元步入下行週期,這時候美元通常也會進入降息貶值週期。

這個階段那些需要錢搞發展的國家,從美國借外債發展,顯然比向本國老百姓借錢搞發展更划算。

道理很簡單,一方面美聯儲放水外部資金充裕,導致了這一階段借美元債務利息更低;另一方面~聯儲放水導致美元貶值°,這些借債的國家本幣升值,還能賺到匯率差價。

利息很低的事情大家應該能想明白,因爲利率代表的是貨幣的價格。

這個價格大致和GDP增速,也就是實物財富的創造能力導致的貨幣需求正相關。

發達國家通常已經步入成熟期,GDP增速必然比發展中國家慢,所以利率會相對更低。

匯率差價是怎麼賺到的呢?因爲美聯儲開閘放水,美元進入貶值和降息週期。

這意味着債務國借的美元債務,因爲本幣升值會有一個匯率差,客觀上減少了債務。

舉個例子,如果美元兌泰銖是1:20,這時候你向美國借1美元,用本幣計算需要還

後面因爲美元貶值,美元兌泰銖匯率變成了1:15。

這時候用本幣計算債務,你只需要還給美國15泰銖就好了。

在這個美聯儲放水導致的美元下行期裏,你不但可以低息借美元債務搞建設,如果用不定扣掉利息,還能賺幾泰銖的匯率差價。

當年泰國人也是這麼算計的。

可惜最終的結果,卻是竹籃打水一場空。

經歷了美元的10年下行週期之後,東南亞這些國家都養肥了,也積累了龐大的實物

從1995年開始,美元指數開始逆轉。

因爲美元進入加息週期一,準備開始收割了。


總的說:



美聯儲加息降息的底層邏輯主要圍繞兩大宏觀經濟目標:穩定物價(控制通貨膨脹)和促進最大就業。這些操作是基於其法定職責,即“雙重使命”:一是控制通貨膨脹,將其控制在2%左右;二是保障就業。美聯儲通過調整聯邦基金利率來實現這些目標,該利率是銀行之間借貸的隔夜拆借利率。加息的目的通常是爲了抑制通貨膨脹,減少經濟過熱的風險,以及避免資產價格泡沫。當通貨膨脹率過高時,美聯儲可能會提高利率,使得借貸成本上升,從而降低消費和投資,減少貨幣供應量,幫助控制物價上漲。降息則通常發生在經濟增長放緩或通貨膨脹率低於目標水平時,目的是通過降低借貸成本來刺激經濟增長和投資,促進就業市場的改善。美聯儲的政策也會受到外部因素的影響,如全球經濟狀況、金融市場的波動等。在某些情況下,美聯儲可能會採取量化寬鬆(QE)或縮表等非傳統貨幣政策工具來進一步影響經濟。美聯儲的政策決策會考慮到當前的經濟數據、通脹預期、勞動力市場狀況以及金融市場的穩定性。美聯儲官員們會通過經濟模型、歷史經驗以及對未來經濟走向的預測來決定適當的貨幣政策立場。

#币安合约锦标赛 #BTC #ETH🔥🔥🔥🔥 #pepe #美联储


文章分析就到這裏,更多詳細內容,點開我頭像關注主頁。

目前牛市,風雲涌動,我們幾乎每天都有密碼分享。

還是那句話,牛市不知道怎麼做,點開我頭像,關注,牛市現貨策劃,合約密碼,無償分享。

我需要粉絲,你需要參考。瞎猜不如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