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是中國首例虛擬貨幣流動性提取詐騙案,楊啓超被判處有期徒刑四年半。

  • 楊啓超被定罪凸顯了中國在去中心化虛擬貨幣交易方面面臨的監管挑戰。

  • 從已發行代幣中提取流動性被視爲刑事欺詐,開創了中國加密法的先例。

在一場審判案件中,24 歲的中國大學生楊啓超因涉及虛擬貨幣的詐騙被判處 4 年 6 個月監禁。河南省南陽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人民法院裁定他犯有詐騙投資者 50,000 USDT 的罪行,他通過提取其在 BNBChain 上發行的代幣的流動性。

中國一名 24 歲大學生在 BNBChain 上發行代幣,因提取流動性導致投資者損失 50,000 USDT,被法院裁定犯有欺詐罪,判處有期徒刑 4 年 6 個月。https://t.co/L11VqFYjGX

— Wu Blockchain (@WuBlockchain) 2024 年 6 月 6 日

事件

據澎湃新聞報道,浙江大學大四學生楊某於2022年5月在幣安鏈上發行了名爲區塊鏈未來力量(BFF)的代幣,並向流動性池中注入了30萬BSC-USD和63萬​​BFF,流動性池是去中心化虛擬貨幣交易中不可或缺的元素。與此同時,投資者羅某以5萬BSC-USD買入了85316.72個BFF。24秒後,楊某撤回流動性,導致BFF價值大幅貶值,羅某損失慘重。

法律訴訟

羅向警方報案,導致楊於 2022 年 11 月被捕。檢方認爲,楊製造了一種假的 BFF 幣,其名稱和宣傳與另一種代幣相同,以欺騙投資者。他們聲稱他以 300,000 USDT 作爲誘餌,引誘羅投資 50,000 USDT,然後提取超過 350,000 USDT,其中包括羅的投資。

辯護論點

楊的辯護辯稱,BFF 代幣具有唯一、不可更改的合約地址,並非假幣。他們強調,雙方都有虛擬貨幣交易經驗,瞭解其中的風險。辯護辯稱,撤回流動性雖然不友好,但在平臺上並不違法,而且羅並沒有因 BFF 代幣隨後升值而遭受實際損失。

法律和監管影響

此案凸顯了中國虛擬貨幣法律環境的複雜性。儘管中國法律不承認虛擬貨幣是法定貨幣,但法院在量刑時承認了其財產屬性。此案標誌着虛擬貨幣發行和流動性提取首次被視爲刑事欺詐。

此次審判的結果凸顯了加密貨幣領域的監管挑戰和法律不確定性。隨着虛擬貨幣交易的增長,像楊這樣的案件可能會變得更加普遍,從而促使法律進一步審查,並可能出臺新的法規來保護投資者。

另請閱讀

  • Tuition Coin 宣佈在 Cardano 上開展教學賺錢項目

  • 紐約大學與 Near Protocol 合作開展教育

  • BTC 走進大學:德克薩斯 A&M 大學將推出“比特幣協議”

  • 圖靈學院獲 Tezos 基金會資助,助力開發者進入 Web3 生態系統

  • 菲律賓大學將開設比特幣和加密貨幣課程

《中國大學生因虛擬貨幣詐騙被判入獄》一文最先出現在 Crypto News Land 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