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邱達根,立法會議員

證監會專爲虛擬資產交易平臺(VATP)而設的全新發牌制度已於2023年6月1日生效。新制度的過渡安排讓營運商在本年2月29日前提出牌照申請,並由6月1日起遵守新的監管要求,繼續在香港提供虛擬資產服務,直至當局就其牌照申請作出最終決定。

然而,臨近過渡期結束(5月31日),越來越多營運商決定放棄香港市場。執筆之時,已有11家撤回或退回其牌照申請。當初證監會推出發牌條件的時候,已未能吸引到Coinbase等大型交易所來港申請。其後自2月起,幾間國際知名的交易所如Gate及火幣(Huobi)陸續退場。來到5月,情況更加惡化,共6所營運商宣佈退出,其中包括全球交易量排名前三的OKX。餘下18家申請者中,大部分的規模都很小。

一些缺乏行業經驗,另一些則是傳統金融機構嘗試涉足VATP業務,卻並未在Web3領域深耕。

OKX的退場引來業界議論紛紛,質疑香港是否有真正的決心發展和擁抱Web3。

筆者的微信圈子出現了大量相關評論,例如部分標題爲《香港Web3剛開始就結束了嗎》、《香港人的傲慢,傷透了OKX的心》等。它們指責當局在實際推行新制度的時候,官員們畏首畏尾,以保守避險爲上,從傳統金融的思維出發,削弱了牌照的競爭力和靈活性。一些營運商即使已經投入大量資源和前期成本,到最後階段仍然決定退回其申請。

不少業內人士均擔心新發牌制度會演變成翻版的“美食車事件”,甚至像當年政府推動發展虛擬銀行一樣,雷聲大,雨點小。他們擔憂當局重蹈覆轍,就算經營者獲批牌照,也難以發展出盈利模式。

筆者綜合業界意見,認爲新發牌制度顯示出幾個值得顧慮的地方。首先,幾項有關本港虛擬資產市場發展的政策和措施(例如VATP、穩定幣發行、虛擬資產場外交易等)分別由不同部門設計,缺乏產業發展的全盤戰略考慮。相關政策在不同時期進入諮詢階段或提上立法程序,令整個Web3佈局分段完成,耗費太長時間,跟不上科技演變的快速步伐。

第二,證監會要求營運商在保管資產、避免利益衝突、網絡保安、會計及審計、風險管理、打擊洗錢及恐怖分子資金籌集等方面達標,其中不少審批條件借用了傳統金融的經營概念和狀況,落實到Web3金融的時候便顯得過分嚴苛。一些申請者向筆者表示,當局缺乏發展下一代金融科技的前瞻性眼光,以傳統金融的思維推動Web3“金融創新”更是缺乏靈活性。

第三,許多業內人士認爲政府和監管機構內部缺乏創新的DNA。現時當局要求持牌營運商的管理層具備多年從事虛擬資產業務的經驗。另一方面,官員及監管機構的董事局和管理層卻缺乏具有經營Web3業務實際經驗的人員,雙方在技術背景、市場經驗及創新精神方面南轅北轍,難以溝通。

今次發牌制度的退場風波引發市場中人對香港推動發展Web3的信心有所動搖。爲挽回市場信心,筆者希望證監會盡快對牌照申請作出決定,讓投資者對虛擬資產交易平臺有長遠信心。其次,交易平臺所提供的產品必須有所突破,能夠平衡維持完善法制,保護投資者,以及金融創新的需要。當局在未來審批新產品的時候,必須展現鼓勵Web3金融的新思維和決心。

說到底,創新是一種思想,也是一種行動。如果宣揚創新的時候就慷慨激昂,行動的時候又怕輸,又怕行差踏錯,又如何創新?創新的本質就是嘗試和容讓失敗發生。最重要的是,如何從失敗中檢討錯誤和累積經驗,而非從一開始撤退至“安全線”,妄想推行完全零風險的所謂“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