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回咱們說到馬斯克創立互聯網金融公司X.COM,之後與競爭對手Confinity公司合併,誕生了大名鼎鼎的Paypal,也就是美國版的支付寶。

2002年7月,eBay公司15億美元收購Paypal,馬斯克套現2.5億,稅後所得1.8億美元。轉手他又把剛賺來的1個多億投入到下一家新公司SpaceX,準備研究火箭去進行太空探索。

他一開始準備去俄羅斯買二手洲際彈道導彈改造,結果俄羅斯人獅子大開口要800萬一枚,馬斯克一怒之下發誓要自己從零開始造。這時候,經人引薦認識了火箭大神米勒。在米勒的幫助下,原先造價3000萬美元的550磅載荷火箭,他690萬就給弄出來了。可接下來,SpaceX公司連續四年發射三次都以失敗告終,就在公司快破產的時候,第四次發射終於成功了。

馬斯克還沒來得及高興,財務就通知他公司賬上的錢已經撐不了幾個月了。這時候,是誰把瀕臨破產的SpaceX拉上岸了呢?答案是,NASA。

有人可能覺得好奇,上一期節目裏,我們不是提到過馬斯克研究了一圈,發現NASA養的都是一羣廢物,他才決定做SpaceX公司來顛覆NASA嗎?怎麼最後又是NASA把他拉上岸的呢?

這裏,首先跟大家解釋一下什麼是NASA,再理清一下NASA和馬斯克的SpaceX之間是什麼關係。NASA,是美國航天航空局的簡稱,是美國聯邦政府的一個行政機構。負責制定、實施美國的民用太空計劃,開展航空科學的研究。

NASA自己是不造火箭的,他只負責提出太空計劃,給一個發展規劃,然後就把工程包給第三方公司來做,談好價錢就行。NASA並不是盈利機構,他們的錢都是找美國國會要的預算。按照項目進度,NASA付款給承包商購買航天器和發射服務。簡單的講,這個模式叫做“政府搭臺,企業唱戲。”

2008年9月,SpaceX的獵鷹1號火箭第四次發射成功後,公司賬上的錢也幾乎見底了。這時候馬斯克第一個想到的肯定是去找投資人融資,但是造火箭這種事,風險極大,回報率極低,幾乎是個燒錢的無底洞。馬斯克就算有超強的忽悠能力,也很難從投資人那裏融到錢。

但就在這個時候,NASA突然拋來橄欖枝,給了SpaceX公司一張16億美元的大訂單,要求他們給國際空間站提供12次的補給服務。我們可以理解成,SpaceX就像個快遞公司,只要完成1次快遞物資到國際空間站的任務,就能拿到1個多億的快遞費。當然,如果爲了送1次快遞,你火箭發射失敗了好幾次,那對不起,你不僅拿不到錢,還要賠償物資的錢。

但不管怎麼說,有了這16億美元,起碼公司暫時不缺錢了。而且這時候馬斯克又有了一個大膽的想法,要不咱們把運載火箭升級一下,改成可回收的版本怎麼樣?這樣一來,一方面每次發射的成本就能大幅降低,賺得更多(實際驗證下來,只是加快了發射節奏,並沒有節省太多)。

另一方面,有了這個技術咱們接工程就更有競爭力了。其實,從2005年SpaceX第一次發射火箭,NASA就一直在關注着這家企業的一舉一動,當然還有一個人也在關心着這家公司的發展,這個人就是美國前總統奧巴馬。

巧合的是,2008年奧巴馬當選爲美國總統,也正是在2008年NASA把原本不公開的市場,突然拿出來公開招標,而SpaceX又非常幸運的中標了。大家覺得是馬斯克運氣好,還是背後有暗中扶持的神祕大佬呢?

不過話說回來,NASA算是馬斯克的伯樂,但是馬斯克也很爭氣,之後的火箭回收技術也成了,龍飛船也造出來了,星鏈技術更是震驚全世界。但是恨馬斯克的人也很多,最著名的就是前世界首富,亞馬遜的創始人貝索斯,他比馬斯克還要早2年創立了太空探索公司“藍色起源”,每年他會賣掉一些亞馬遜的股票套現10幾億來投資這家公司,根本不差錢。

NASA也一直很看好他。結果馬斯克的SpaceX橫空出世,NASA一下子就疼愛起了這個小兒子,各種訂單都安排給馬斯克做,貝索斯多次公開抗議NASA太偏心。這兩位大佬在私人航空領域的競爭,也是極有看點,大家感興趣可以上網搜搜他們的故事,特別精彩。

馬斯克探索太空的故事咱們就聊這麼多,接下來就是大家最感興趣的馬斯克和他的特斯拉公司的故事。其實特斯拉電動車並不是馬斯克發明的,甚至特斯拉公司也不是馬斯克創立的。

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馬斯克只是臺前唱戲的明星,在他的背後有一羣技術大牛支撐着公司的發展。最早,在馬斯克上大學的時候,就研究過如何把超級電容器作爲電動汽車的儲能裝置。他原本準備去斯坦福讀博士,也是想要繼續研究先進的儲能技術。所以,他心裏很早就有去研究電動汽車的想法,只是造火箭這件事看起來更酷一些。

在2003年的秋天,SpaceX公司剛成立不久,有兩名工程師慕名而來,想找馬斯克聊聊,看看這位土豪能否也投資他們一點錢,因爲他倆正在研究混合動力的飛機。但是馬斯克顯然對飛機不是很感興趣,他連火箭都造出來了,還折騰飛機幹嘛?

正當他們三人飯局快結束的時候,其中一名叫斯特勞貝爾的工程師隨口說了一句,我們其實還有一個計劃,是造電動汽車,但是我想你應該不太感興趣。這時候,馬斯克突然說道,聊這個話題我可就有興趣了,你說來聽聽。斯特勞貝爾這時也來了精神,清了清嗓子,就從自己的小時候開始說起。

他說他小時候就是遠近聞名的小發明家,可能是隔代遺傳了他的祖父的基因,他祖父建造了美國曆史上第一批內燃機,爲船舶提供動力。他13歲就能把發動機拆了再還原,上大學的時候就拆過一輛保時捷,先是改成了電動車,之後又改成了混動車。

2002年從斯坦福大學畢業,就去了旁邊這位哈羅德·羅森老闆的公司,研發混動和電動汽車。公司倒閉之後羅森跟他又一開了一家公司,準備研發混動和電動飛機。所以今天我不就跟他一起來你這融資了。

馬斯克心想,這倆人原來比我還不靠譜。但是,他們研究電動汽車這個方向是完全正確的,於是問他們想要融多少錢?斯特勞貝爾看了看羅森,心想造飛機他都一毛不拔,造電動車估計他也不會願意掏太多。於是開口要10萬美元,馬斯克想了想,豎了一根手指說,我投這麼多。羅森和斯特勞貝爾很驚訝,您願意投100萬?馬斯克搖搖頭說,不,我先投1萬美元試試。

斯特勞貝爾覺得馬斯克態度是好的,但是投資是少的,這1萬拿着燙手,不拿又當不成朋友。於是他趕忙去找正在AC propulsion電動汽車公司的好朋友湯姆·蓋奇,告訴他有個哥們準備投資電動車,而且第一筆投資已經到賬了一部分了,咱倆趕緊去再忽悠他一把,說不定這事能成。

AC propulsion公司是之前通用汽車離職的 一批工程師組建的。在1996年通用的第一輛電動車EV1上市,搭載兩臺42kw的電機,32塊鉛酸電池供電,理論續航只有100km。可惜EV1是個短命車型,在2002年就停產了,一共生產了1117臺,而且大部分都是通過租賃的形式流入市場,並沒有公開銷售。這個項目的停產,一部分原因是當時的技術不成熟,另一部分是美孚等石油巨頭一直在不停地打壓。

EV1項目失敗之後,很多通用工程師都辭職加入了AC propulsion公司,這家公司在1997年就打造出了“T-ZERO”電動跑車,但是一直沒有正式量產,這臺車使用鋰離子電池組,續航300英里,0-60km/h加速只要3.6秒。斯特勞貝爾發現馬斯克對電動汽車這麼感興趣,他當然第一個想到的就是AC propulsion公司的總裁,他的好朋友蓋奇。

斯特勞貝爾與蓋奇一起,開着這臺T-ZERO去見馬斯克,結果馬斯克對這車非常感興趣,就問蓋奇能否儘快量產,但是蓋奇是個技術控,他覺得這車離量產還早呢,而且他們公司只打算做車輛上的驅動和電池管理系統,不準備造車。

不管怎麼談,他都不接受馬斯克的商業化方案。最後蓋奇說,這樣吧,我給你介紹兩個人,他們也對造電動車特別感興趣,也跟你一樣,找我談了很多次我都拒絕了。聽說他們正準備成立一家公司,叫特什麼來着,你回頭跟他倆聊聊,說不定能合作。馬斯克一看這倆人的聯繫方式,笑了,一位叫馬丁·艾伯哈德,一個叫馬克·塔彭寧,原來都是老馬家的人。

這倆人也是傳奇,在1997年他們公司研發 了世界上最早的一批電子閱讀器,取名Rocket eBook(火箭電子書),看照片跟我們現在用的kindle幾乎一 模一樣。第一代kindle 2007年才正式發售,而他倆的火箭電子書在1999年就賣出去了2萬多臺,公司在2000年3月就被1.87億美元收購了。

所以艾伯哈德和塔彭寧也算是倆小土豪,喫穿不愁,也想繼續折騰些事情做做。在研發電子書的時候,他們發現這種不太耗電的設備上使用的18650鋰離子電池,待機時間非常長。當初他們看到美國EV1電動車從誕生到死亡,就一直在想,爲啥電動車不能用鋰離子電池呢?

於是2001年他們上網搜索美國有哪些造電動車的企業,就查到了AC propulsion公司,他們直接飛過去找這家企業領導談心,說我給你50萬美元算作投資 ,然後你給我整一臺鋰離子電池電動車。

AC propulsion公司的領導,估計就是見了馬斯克的那位蓋奇,覺得這倆人腦子是不是秀逗了,啥也不懂就跑來說要投資,還說要造鋰離子電動車,那時候鋰離子電池只是用於筆記本電腦和一些小型電子設備上,放在汽車上,你就不怕爆炸和自燃嗎?AC公司果斷拒絕,不願意造車。碰了一鼻子灰的艾伯哈德和塔彭寧決定回去自己成立公司,自己造電動車。

2003年7月,艾伯哈德和塔彭寧組建了他們的新公司,取名特斯拉。一方面是爲了紀念偉大的發明家和電動機先驅尼古拉·特斯拉,另一方面T還是電動機的橫截面。他們覺得造車沒有那麼困難,核心的三電系統自己弄,外觀內飾和底盤找別的車型提供就行。

他們希望自己的電動車區別於那些“老頭樂”,於是就找到了Lotus蓮花汽車,用他們的Elise雙門跑車作爲基礎,打造自己的電動車。他們覺得高端電動車一定會有人買單,而且經過調研,發現想要產品更有競爭力,就得走直營路線,不通過經銷商售賣。到了2004年1月,他們覺得已經準備得很充分了,就開始去找風險投資融資。

他們找了一圈投資人,大家都不感興趣,人家覺得通用都做不起來EV1 ,你倆一個小公司怎麼可能造的好電動車?最後還是之前投資過他們電子書公司的投資人,衝着他倆的人品投了一點。他們正在焦頭爛額地找投資的時候,AC propulsion公司的總裁蓋奇帶來了好消息,說有個叫埃隆·馬斯克的傢伙,正在找電動車項目投資呢。他倆二話不說,就買了機票飛往洛杉磯去見馬斯克了。

馬斯克見到艾伯哈德和塔彭寧,似乎對於這臺車的性能參數不是很感興趣,只是一個勁地追問公司今後的盈利模式是怎樣的?在馬斯克這樣的大忽悠面前,兩個工程師只能硬着頭皮使勁的忽悠。第一次見面馬斯克並沒有表態投還是不投,過了一週,馬斯克約他倆再見一次。這次馬斯克跟他倆也沒多聊,很快就給了答覆,我不但要投資你們,我還要加入你們團隊,一起造電動車。艾伯哈德和塔彭寧壓抑着內心的興奮,激動地說,歡迎加入我們團隊。

馬斯克說到做到,投資了650萬美元給特斯拉公司,成爲了最大的股東和董事長。艾伯哈德和塔彭寧當初可能太缺錢了,他們忘了去調研馬斯克這個人,他有着極強的控制慾,以及無限膨脹的野心。果不其然,2008年,馬斯克就隨便找了個成本沒控制好的理由,把他倆都踢出了公司,特斯拉從此換了新主人,時至今日,世人皆知特斯拉是馬斯克的公司,卻少有人知艾伯哈德和塔彭寧這兩位創始人的名字。

馬斯克入駐特斯拉之後,發現他們造的這臺叫做Roadster的車,也沒有那麼複雜,用的蓮花的外觀和內飾,移植了AC propulsion公司T-ZERO的動力系統,也就是在電池包方面他們有點自己的創新(別比人更早意識到18650鋰離子電池的技術潛力),也僅此而已。

馬斯克覺得艾伯哈德和塔彭寧根本不懂電動車,趕忙打電話讓斯特勞貝爾加入自己公司。2004年5月,斯特勞貝爾以9.5萬美元的高薪被聘爲技術總監,這樣一干就是15年。直到2019年7月,斯特勞貝爾才正式離職,但是仍然保留技術顧問的頭銜。

他離職當天,特斯拉股票暴跌14%,市值蒸發63億美元。當時媒體傳聞,是因爲特斯拉爲了增產轉虧爲盈,開始偷工減料,造成多起車輛失控,自燃的事故,但是馬斯克還是一意孤行,必須要達成業績指標。斯特勞貝爾作爲技術總監,實在看不下去,才決定離職走人。但不管怎麼說,斯特勞貝爾都是公認的馬斯克背後的那個男人。

2005年1月,Roadster原型車終於打造出來了,馬斯克立刻拿着這個項目去找投資人,並且自己領投900萬美元,找了一圈投資機構又融到了400萬,總共籌得1300萬美元。有了這些錢,他們準備在2006年正式量產Roadster。

但是特斯拉的工程師對於這麼短的時間內量產,根本沒有信心。因爲7000多塊鋰離子電池放在一起,無異於是顆定時炸彈,之前從來沒人嘗試過這麼做。如果一個富豪買了臺特斯拉Roadster回去,結果開着開着,bang的一聲,把自己當成煙花炸上了天,這個新聞肯定直接上頭版頭條,特斯拉公司當天就可以宣佈倒閉了。這跟造火箭放煙花可不一樣,那個雖然貴點,但是上面沒有人。

馬斯克當然也擔心這一點,於是等到2006年5月第二輛原型車EP1誕生,他又領投1200萬美元,然後出門找投資機構,又帶回來2800萬美元,總數加起來由4000萬美元,這事看起來越來越靠譜了。

2個月後,EP2原型車誕生,馬斯克覺得這總算看起來像是能開的車了。於是迫不及待地開始大規模宣傳,他利用自己的關係請來了許多名流,包括州長施瓦辛格,前迪士尼CEO艾斯納,還有大明星萊昂納多和喬治克魯尼,谷歌的聯合創始人布林和佩奇等等。

當時爲了安全起見,每個人試駕Roadster不能超過5分鐘,防止過熱導致故障,甚至自燃。當時的Roadster對外公佈的售價是9萬美元,充一次電可以續航250英里。馬斯克當然會在發佈會上各種吹噓特斯拉的技術,但是眼前確實有臺真車給造出來了,而且還有這麼多名人站臺。馬斯克後來還宣佈,當天就有30多人訂購了Roadster。

15年後的今天,這種套路仍然在中國大地上屢見不鮮,是不是?馬斯克最後說了一句話讓大家很是驚訝,他說未來3年內,會再推出一款更便宜的轎車,預計售價5萬美元。當然,這裏面最驚訝的肯定是現場的特斯拉工程師,連這臺Roadster都是沒上市的半成品,竟然還敢在公開場合宣佈3年內再出一臺新車?瘋了,這哥們真的是瘋了。

不過這一波名人站臺的宣傳,讓特斯拉一戰成名,大家發現電動車不再是EV1那種又醜又慢的買菜車,加速秒殺燃油車,外形帥氣的超跑。比起幾十萬美元的超跑來說,不到十萬擁有一臺新穎的電動超跑,也是個不錯的選擇,畢竟自己沒有玩過啊,現在這些名流都開始玩了,咱們也不能落後是不是?

所以特斯拉Roadster在美國媒體的炒作之下,竟然真的吸引了不少富豪們的注意,還沒上市就真的訂出去了幾十臺,收穫了幾百萬美元的訂金。當時艾伯哈德在接受一次媒體採訪的時候,還曾透露了車輛交付時間,最早可以在2007年年底。

結果在Roadster準備量產的過程中,又出現了種種問題。首先是馬斯克總是有突發奇想,要求種種改動,一會兒要求門把手改成自動感應的,一會兒要求車輛得減重,一會兒又要求配置得增加。艾伯哈德和塔彭寧與馬斯克的矛盾就是在這個時候激化的。

但是從結果來看,鍋還是得他倆來背。在量產期間遇到的最嚴重問題,是變速器的故障,雖然電動車沒有變速箱,但是也得有減速器。就這麼看似簡單的東西,特斯拉的工程師原本以爲採購一個拿來用就行了,結果每臺工裝車,不是開了100多英里,就是開個2000多英里就必出問題。

直到2008年1月,這個變速器的問題都沒有解決,當時急着要提車回家當新玩具玩的土豪們開始抱怨。有錢人都不好伺候 ,特別是你給他們承諾沒有兌現的時候。這還不是最壞的消息,有一家調研公司幫特斯拉測算了一下,按照他們現在的製造成本評估,一臺Roadster的造價應該在17萬美元上下,而他們只售8.5萬美元,合着賣一臺車虧將近10萬美元?而且,特斯拉目前的生產能力,還不能保證每一臺都是合格的產品。這樣算下來,虧損的就更多。

這篇報道出來之後,一方面讓特斯拉內部的員工信心備受打擊,另一方面也直接影響到了特斯拉的融資,投資機構發現這與馬斯克吹的牛皮完全不一樣啊,合着自己投的錢是在給他燒着玩呢?

實際上,Roadster量產後每臺的虧損大約在1萬美元左右,並沒有媒體宣傳的那麼誇張,但是這件事成爲了CEO艾伯哈德與馬斯克矛盾的導火索,馬斯克迅速用自己大股東的身份,把艾伯哈德從CEO的位置上撤下,之後倆人開始公開對撕。

馬斯克還把自己twitter上所有關於艾伯哈德的內容全部刪除,這在後者看來,他就是想抹去自己是特斯拉創始人的痕跡。毫無懸念的,艾伯哈德選擇了離職。馬斯克立刻換上自己任命的CEO德羅裏,這個人就有一個優點,聽話。在特斯拉公司內部毫無威信可言,重大決策都是請示馬斯克來定奪。

2008年2月,特斯拉舉辦了第一輛Roadster交付儀式,象徵性地告知外界此車已經投產了,而實際上這臺車問題一堆,根本沒有徹底解決。到2008年年底,Roadster投入研發耗資約1.4億美元,遠遠超出了2004年商業計劃書中預估的2500萬美元,投資人再也不信馬斯克的鬼話了。不僅如此,在2008年前後,美國爆發了非常嚴重的次貸危機,在這個時候不僅出門融錢難於登天,而且老百姓對於銀行家和富豪都有着一種仇恨心態。

這時候的特斯拉可謂是四面楚歌,媒體報道的風向也轉變了,有人測算馬斯克的特斯拉公司倒閉指日可待,做了一個倒計時器,讓大家一起期待這天的到來。著名汽車節目TopGear也是把特斯拉批的一無是處。有媒體嘲諷特斯拉的Roadster變速器問題絕對解決不了,車輛根本不可能量產。

還有媒體挖出馬斯克的黑歷史,說他之前創立的Zip2和Paypal兩家公司,都把他趕出過公司,這個人就是個騙子。甚至有媒體將特斯拉Roadster評爲2007年科技公司最失敗的項目。(當年中國媒體寫《蔚來李斌,2019年最慘的人》,多數靈感就來源於這裏)

更慘的是,馬斯克由於在SpaceX和特斯拉兩家公司間來回救火,沒有時間照顧自己的第一段婚姻,他的媳婦賈斯汀在2006年底又給他生了三胞胎,一下子要撫養5個孩子,賈斯汀患上了嚴重的產後抑鬱症。也在這一年他們的婚姻出現了裂痕,他倆鬧離婚的事情也是被媒體爭相報道,大多數人都同情賈斯汀,馬斯克的個人形象再次一落千丈。

2008年6月,倆人正式離婚,賈斯汀得到房產、兩百萬美元現金(不包括律師費用)、每個月8萬美元贍養費、17年的兒童撫養費以及一輛特斯拉Roadster。在2008年,馬斯克可以說是事業家庭雙重打擊。

大家別忘了,2008年這一年對馬斯克來說還有一件大事,他的獵鷹1號火箭第三次發射失敗。兩個月後的第四次發射能否成功,他心裏也沒有底。如果第四次發射失敗的話,馬斯克的SpaceX就徹底關門大吉了。再聯繫我們今天聊的特斯拉的進展,2008年可以說也是命懸一線。這也難怪馬斯克催着SpaceX的員工儘快進行第四次發射,結果這一把真的賭贏了,很快就拿到了16億美元你的NASA訂單,這麼多錢,有沒有拆借一點去用於特斯拉公司解燃眉之急,我想只有馬斯克自己知道吧。

好的,今天咱們的故事就講到這裏,下期節目,是埃隆·馬斯克的最終篇,特斯拉公司是如何轉危爲安,之後又是如何高歌猛進的?特斯拉在中國建廠與發展又遇到了哪些波折?特斯拉對於全球汽車市場的影響到底有多大?對於埃隆·馬斯克的總結與評價,都會在下期節目中分享給大家。

#马斯克的传奇人生 #马斯克 #特斯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