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讀者可能不記得,但云計算曾經是未來。無限計算和存儲資源的出現代表了爲數不多的名副其實的技術“革命”之一。但人工智能時代不僅讓集中式雲模型過時,而且對在此基礎上構建的人以及每個用戶來說也是一種危險。

2024 年共識大會人工智能峯會將於 5 月 31 日星期五在德克薩斯州奧斯汀舉行。

如果這聽起來有點誇張,請考慮一下最近發現的漏洞,該漏洞影響了主要的 AI 即服務平臺 Hugging Face。此漏洞可能允許用戶上傳的被篡改模型通過其推理 API 功能執行任意代碼,從而獲得升級控制權。幸運的是,這一漏洞被及時發現,似乎並未對用戶造成嚴重影響——儘管研究人員指出,此類漏洞“遠非獨一無二”。

這裏的問題根本不是人工智能,而是過時的、集中的 X 即服務模式,這種模式既沒有動力保證系統的安全性,也沒有動力開發市場和普通用戶想要的應用程序。人工智能的理想未來——安全、可靠,最重要的是能夠利用巨大的計算資源——只有通過顛覆雲計算並擁抱去中心化革命才能實現。

“大雲”與人工智能的壟斷

微軟、OpenAI、谷歌和亞馬遜等巨頭主導着人工智能領域,因爲它們擁有大規模發展所需的巨大財力、人力和計算資源。

這對人工智能的發展來說是可怕的,完全違背了其民主化潛力。當加州市值萬億美元的公司中的一小部分開發人員開發算法和應用程序時,它會對人工智能代理施加一種狹隘、一維和極其主觀的偏見。這會影響從金融服務到創造力……甚至人際互動等一切。

同樣,反對壟斷人工智能市場的技術論據也令人信服。在整個訓練過程中,人工智能必須不斷吸收新數據,包括來自其他人工智能應用程序的數據。然而,目前大型人工智能的集中化趨勢意味着平臺和應用程序仍然高度孤立,即使是開源模型也是如此。這阻礙了創新,併爲錯誤或惡意應用程序打開了大門,這些錯誤或惡意應用程序可能會成倍增加,帶來令人眼花繚亂、可能帶來災難性的後果。

此外,在保護用戶的個人數據、隱私以及財務信息方面,集中式模式存在巨大且明顯的風險。當一個實體持有大量敏感和業務關鍵數據時,它就成爲攻擊者的單點故障,並使某個提供商能夠根據任意且不可質疑的決定審查或拒絕向其用戶提供服務。

通過權力下放實現民主化

對於人工智能而言,雲模式顯然是一條危險的死衚衕。人工智能需要如此驚人的計算能力,以至於超大規模集中式雲平臺和爲其提供服務的微芯片行業的能力都受到了挑戰。芯片短缺如此嚴重,以至於目前業界最先進的人工智能應用程序所使用的 H-100 服務器的等待時間長達 52 周,令人震驚。

通過去中心化,我們可以創建一個節點網絡,利用大量未使用的 CPU 能力,從而一舉消除這一問題。這種去中心化物理基礎設施 (DePIN) 的模塊化方法非常完美,原因有多種:它幾乎可以無限擴展,比使用雲提供商啓動新服務器便宜得多(成本通常低 80% 左右),並且有助於並行計算和 AI 去孤島化,因此應用程序可以更輕鬆地相互學習。此外,由區塊鏈技術支持的去中心化 AI 提供了創新方式,通過加密代幣和智能合約獎勵大型語言模型 (LLM) 的創建者——爲獎勵 AI 領域的創新和貢獻提供了一種可持續且公平的模式。

新經濟模式的興起(尤其是基於數字代幣的經濟模式)不僅增加了對更安全的去中心化基礎設施的需求,而且還支持了這種需求。將人工智能生態系統建立在代幣經濟的基礎上,可以激勵開發人員創建更安全的人工智能代理,並使他們能夠將這些模型交付到加密錢包中以獲得所有權。這讓用戶完全放心,他們的數據是屬於他們的,未經他們知情或許可,數據不會被共享。

或許最重要的是,代幣模型意味着人工智能項目將提供市場真正想要和需要的東西,因爲計算和存儲成本反映了供需鐵律。在目前的壟斷下,人工智能沒有動力去滿足現實生活中的需求。在去中心化的情況下,用戶自己可以根據人工智能代理的受歡迎程度或它給世界帶來的好處來獎勵開發者。這與目前(但不會持續很長時間)統治人工智能的大型科技寡頭集團截然不同。

去中心化還爲我們在 Hugging Face 等平臺上看到的漏洞提供瞭解決方案。隨着區塊鏈技術(尤其是零知識 (ZK) 證明)的快速發展,我們現在擁有一系列工具來確保 AI 應用程序的安全性和來源。對於我們這些接近這些發展的人來說,我們常常會忘記這種技術變革的速度和深度。這並不是說傳統的雲提供商正在拼命保留過時的模式;只是去中心化和 ZK 是非常新的發明,行業參與者自然需要一點時間才能意識到如何才能最好地應用它們來滿足他們(和他們的客戶)的利益。

這在很大程度上是一個教育問題:表明去中心化的人工智能架構在正確構建時在設計上是私密和安全的,所有鏈上數據都經過加密,但仍然支持不同項目、節點和各方之間的交互和協作。

對於人工智能來說,集中化在任何層面都行不通:技術、哲學、道德或市場。更重要的是,我認爲,隨着人們越來越厭倦(和警惕)大型科技公司的巨大影響力——從開發者到技術提供商,再到像你我這樣的日常用戶——顯然,我們自己的革命已經到來了。

注意:本專欄中表達的觀點爲作者的觀點,並不一定反映 CoinDesk, Inc. 或其所有者和附屬公司的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