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不教人占卜,《老子》不教人煉丹。同樣呢,《孫子兵法》不教人打仗!今天我們要講的是《孫子兵法》。

《孫子兵法》的原名並不是簡單的《兵法》,而是《孫子十三篇》。

孫子,即孫武,他不僅是,一位軍事家,也是一位哲學家,是一個非常了不起的人。《孫子兵法》之所以值得一讀,並不是因爲它會教你各種計謀去害人,而是因爲它傳達了深刻的反戰理念,孫子是一位著名的和平大使。

正如武俠小說《葵花寶典》中開篇第一章所述,“欲練此功,必先自宮”,開頭就明確提出了修煉這項絕技的先決條件。但《孫子兵法》開篇第一句則是“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也”,這句話告訴我們,戰爭是一件極其危險的事情,它關乎生死,關乎國家存亡,不可不慎重對待。孫子在這裏明確表示,他不是在教我們如何打仗,而是在告誡我們不要輕易開戰。

歷史案例中,像日本的德川家康就是利用《孫子兵法》中的思想,比如“勝兵先勝而後求戰”,即先確保自己能贏,然後再去打,最終穩穩地奪取天下,統治了日本200多年。

《孫子兵法》的影響力是全球性的,它不僅在中國,在美國、日本、德國等國家都有廣泛的研究和應用。甚至連美國前總統川普也曾在其Instagram賬號上引用過中國古代兵書《孫子兵法》中的一句話:“不戰而屈人之兵”,並在引用時註明了“來自孫子”。這表明即使是在現代社會,古代智慧依然具有影響力,能夠被廣泛認可和引用。

然而,《孫子兵法》的核心思想不是36計走爲上,而是“不戰而屈人之兵”。孫子兵法之所以有名,是因爲它傳達了一種深刻的戰略思維,這種思維強調的是通過智慧和策略來避免戰爭,而不是簡單地依靠武力來贏得戰爭。

核心:不戰而趨人之兵

《孫子兵法》之所以有名,源於它深厚的歷史背景和實際應用。這個故事發生在吳王想要滅掉楚國的時候。那時,吳國的一位大將伍子胥向吳王推薦了孫子孫武,稱讚孫子的謀略和打仗的能力非常出色。

吳王接見了孫子,而孫子對吳王說的第一句話就是:“我不是來教你打仗的。”孫子請吳王先聽他說幾句話再做決定。孫子首先提醒吳王,吳國旁邊有個越國,那裏美女如雲,吳王可能心裏想着要把越國也打下來,讓所有的美女都來服侍他。

吳王聽完孫子的話後,面帶微笑,心裏認爲孫子確實是個有才華的人。孫子接着說,但如果吳王真的滅了越國,那麼所有在他身邊的女人都會變成仇人,她們會想要殺他復仇,因爲他們的父母和孩子都被殺了,家庭和國家都被毀了。孫子問吳王,這樣的情況下,他能安心嗎?這是他想要的結果嗎?

吳王聽後,問孫子是否有更好的方法。孫子回答說,最好的方法是讓越國投降,主動把越國送給吳王管理,這樣所有人都會對吳王感恩戴德,而且吳王也沒有後顧之憂。

孫子繼續說,如果吳王真的發動戰爭,無論是打越國還是伐楚,都會面臨幾個問題。這些問題包括選將、選戰場、選適組等,這些都是戰爭前必須考慮的問題。

策略:選將、選戰場、選適組

《孫子兵法》之所以名聲遠揚,與它背後的故事密切相關。這個故事發生在吳王有意征服楚國之際。當時,吳國的大將伍子胥向吳王推薦了孫子孫武,稱讚孫子的謀略和軍事才能非凡。

吳王接見了孫子,孫子卻出人意料地告訴吳王,他來並非爲了教他如何打仗。孫子建議吳王在決定征戰之前,先聽他的一番話。孫子首先提到了越國,一個以美女著稱的國家,他猜測吳王可能考慮過征服越國,讓那些美女來服侍他。吳王聽後微笑,心裏認爲孫子確實有才華。

但孫子緊接着提出了一個嚴肅的問題。如果吳王征服了越國,那些被征服的女子就會變成吳王的仇人,他們可能會想要殺掉吳王來複仇。孫子問吳王,這樣的情況下,他能否安心,這是否是他想要的結果。

當孫子與吳王討論戰爭策略時,他提出了三個關鍵的考量點:

首先是選將的問題。孫子並沒有直接討論將領的軍事才能,而是着重指出了忠誠的重要性。他問吳王,是否能夠確定將領不會反叛,不會倒戈相向。孫子以伍子胥爲例,雖然伍子胥是一位出色的將領,但由於他的楚國背景,吳王無法完全信任他,不敢將所有兵權交給他,擔心他可能會背叛。這個故事細節揭示了孫子對人心難測的深刻理解。

接着是選戰場的策略。孫子強調,戰場的選擇不僅要考慮地理條件是否適合作戰,更要考慮到戰略上的靈活性,能否根據戰局變化靈活進攻或撤退。戰場的位置對戰爭的勝負起着至關重要的作用。孫子的這番話體現了他對戰爭全局的精準把握。

最後是選適組的問題。孫子提出,必須確保士兵適合特定的戰場環境。他以曹操的水戰失敗爲例,說明了即便是強大的陸軍,在不熟悉的水戰環境中也可能遭遇失敗。這個故事細節強調了適應性在戰爭中的重要性。

孫子還指出,戰爭是牽一髮而動全身的事情,不是簡單的戰鬥,而是需要深思熟慮的全面規劃。他提到,前任吳王因爲好戰而經常親自出徵,而現任吳王則是在城內治理,使城市安定,因此得到了民衆的支持,這也是他能夠成爲現任吳王的原因。

在這段對話中,孫子向吳王展示了戰爭策略的核心思想,這些思想不僅僅侷限於戰場之上,更深入到了治國理政的層面。

孫子首先指出,前任吳王因好戰而經常親自出徵,這種頻繁的戰爭行爲雖然一開始能夠得到民衆的支持,但隨着戰爭的持續,必然會導致民衆疲憊和資源的枯竭,因爲民衆所期望的是安居樂業的生活。

而現任吳王則採取了不同的策略,他選擇留在城中,致力於治理和安定城邦,從而贏得了民心。孫子強調,正是因爲現任吳王將城市治理得很好,才獲得了民衆的廣泛支持,這也正是他能夠成爲現任吳王的原因。

在這個過程中,孫子展現了他的全部智慧和所謂的“孫子十三篇”的才華。他將這些深奧的計謀和策略,濃縮在一個非常簡單的點上——即不戰而屈人之兵。孫子認爲,戰爭的最高境界不是通過武力去征服,而是通過智慧和策略,避免戰爭的發生,達到不戰而勝的目的。

《孫子兵法·謀攻篇》: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孫子的兵法首先強調的是不戰的理念。但如果戰爭無法避免,他提出了幾個層次的應對策略,並用現代的語言和比喻來闡釋這些古老的智慧。

首先是“上兵伐謀”:孫子認爲最高層次的勝利是通過智慧和策略獲得的。他提倡通過對話和溝通來解決問題,就像現代開視頻會議一樣,用情感和理性去說服對方,展示自己的優勢和對方的不足,從而在不發動戰爭的情況下達成目的。

其次是“伐交”:這涉及到通過外交手段來削弱對手。孫子用現代的比喻說,就像在網絡上散佈消息,用輿論來攻擊對手,讓他們感到壓力和恐慌,最終可能自己選擇放棄戰鬥。

再次是“伐兵”:這並不是指直接開戰,而是指展示力量,相當於現代所說的“秀肌肉”。孫子建議展示自己的軍事力量,讓敵人看到自己的優勢,從而打消戰鬥的念頭。

最後,如果以上策略都無法避免戰爭,孫子提到了“攻城”作爲最不得已的選擇。他指出,如果決定開戰,應該迅速決戰,最好在六個月內分出勝負。這是因爲戰爭的準備和進行需要時間,如果拖延太久而無法取得決定性勝利,戰爭就會變得毫無意義。

舉個例子,在現如今這個社會,有人可能會想,只需簡單地發射一枚火箭,戰爭便開始了。你再看看俄烏之間的局勢,起初只是發射了一顆導彈,那時,許多人可能會驚歎:“哇,普老闆真厲害!”然而,隨着時間推移,戰爭也持續了幾年的時間,各種問題一個接一個不斷地出現,雙方都陷入了既上不來也下不去的僵局,局勢也變得更加複雜難解。

《孫子兵法》中有一篇非常重要,它提出了“百戰百勝,非善之善也”的觀點。這句話告訴我們,即使能夠在每一場戰鬥中都取得勝利,這並不意味着所做的事情就是正確的。孫子通過歷史上的吳王舉例,說明即使吳王百戰百勝,最終卻失去了王位。這是因爲雖然戰鬥勝利了,但戰爭的頻繁和持續卻失去了民心,導致勞民傷財。

吳王在聽完孫子的分析後,問道:“那你的意思是,實在不能打嗎?如果我就非要打,該怎麼辦呢?”孫子對此提出了“知己知彼,百戰不殆”的原則。這裏需要注意的是,“百戰不殆”並不是指百戰百勝,而是指在戰爭中,如果你能夠充分了解自己和敵人,你就永遠不會被擊敗。換句話說,如果你能夠做到知己知彼,你將永遠立於不敗之地。

《孫子兵法》中用間篇分別有:因間、內間、反間、死間和生間;

當吳王詢問孫子如何才能做到知己知彼呢,這時孫子引用了自己著作《孫子兵法》中的“用間”篇來作出回答。

1.因間:

孫子在《孫子兵法》中提到的“用間”篇中,首先介紹了“因間”。所謂因間,並非指某種神祕的力量,而是指利用普通老百姓作爲情報的來源。即使沒有專業的間諜,也可以通過在城市中散播特定的輿論和消息,或者動員一些市民來提供情報。重要的是,因間的運用不依賴於個別人,而是要依靠一羣人,因爲法不責衆——即便消息泄露,也不可能對所有市民進行懲罰。歷史上,這種利用因間作戰的方式在很多關鍵時刻發揮了重要作用。

以劉備爲例,他在逃亡時堅持帶着老百姓,儘管軍師建議他不要這麼做。劉備之所以這麼做,是因爲他需要民衆的支持,通過他們來散佈消息,實際上就是運用了因間的策略。這表明劉備深諳《孫子兵法》中的智慧,能夠靈活運用各種手段來達到自己的目的,即便在困境中也能巧妙地運用情報戰術。

2.內間:

孫子在"用間"篇中提到的第二種間諜是"內間"。內間指的是在敵方內部安插的臥底,他們隱藏在敵人之中,爲己方提供情報。然而,如果這些臥底被敵人發現,按照常理,他們可能會面臨生命危險,就像電影《無間道》中所展示的那樣,一旦臥底身份暴露,往往會遭到致命的打擊。

但孫子提出了一個不同尋常的建議:如果你發現身邊有內間,也就是敵方的臥底,不要殺掉他。孫子的這一建議背後有深層的策略考慮。不殺掉被發現的內間,可以利用他們傳遞虛假信息回給敵方,從而誤導敵人,這是一種更高層次的情報戰策略。通過這種方式,內間可以轉變成反間,也就是雙重間諜,爲己方帶來戰略上的優勢。

3.反間:

孫子在"用間"篇中提到的第三種間諜是"反間"。反間是指將敵方派來的間諜轉爲己方所用,使其成爲雙重間諜。這種策略需要極高的智慧和心理戰術。

當發現間諜時,孫子認爲這實際上是一個機會,因爲這名間諜不僅瞭解敵方的信息,也瞭解己方的情況。在這種情況下,應該用情感和理性去說服這名間諜,通過善待和誘導,使其轉而爲己方服務。

一旦這名間諜被轉變爲雙重間諜,他就能發揮巨大的作用。己方可以利用他傳遞虛假的信息給敵方,從而迷惑敵人,使敵人做出錯誤的決策。這種策略在戰爭中可以帶來重大的戰略優勢,甚至可能因此取得戰爭的勝利。

4.死間:

孫子在"用間"篇中提到的第四種間諜是"死間"。死間是指那些執行任務時可能無法返回的間諜,他們的角色是一次性的,爲了完成特定的情報任務,他們可能會面臨極大的風險,甚至犧牲。

這裏可以通過一個現代商業競爭的案例比喻來說明死間的概念。在這個比喻中,一家公司想要惡意收購競爭對手。爲了獲取不明確的內部信息,公司派出一位美女祕書與對方領導建立聯繫,在一次晚宴上,祕書假裝醉酒,與對方領導建立了親密關係,並透露出對對方的崇拜,以此讓對方放鬆警惕。

這位祕書本身並不知道自己公司的真實意圖。在晚上,她讓目標人物關掉手機,然後在他沉醉於讚美之中時,公司突然發動收購,第二天對方醒來時發現公司已經被收購。

在這個故事中,祕書的角色就像是死間,她爲了完成任務而犧牲了自己,因爲她可能無法再回到原來的位置。

5.生間:

生間,這個名字可能對許多人來說比較陌生。生間是什麼?它指的是一種特殊的情報收集者,他們以商人或商旅的身份穿梭於古代各國中。這些生間表面上從事各國貿易活動,但實際上,他們是由政府資助的,目的是爲了蒐集其他國家的情報。

隨着時代的變遷,生間的角色和工作方式也在不斷演變。在現代社會,情報收集者可能不再需要以商人的身份出現,但他們依然需要具備類似的隱蔽性和適應性,以及在複雜環境中收集信息的能力。

在現代生活中,如果你想做生意,這五間你都需要在各方面弄明白。只有全面掌握這些信息,才能在商業競爭中取得成功。

吳王在聽完孫子的分析後,突然意識到了一些問題。他問:“如果按照你這麼說,我現在似乎什麼都沒有,那麼我現在是不是就不能發動戰爭了?”

孫子回答說:“戰爭的勝負其實很簡單。如果你的目標是伐楚,我們可以從結果出發,反向推導。在反推的過程中,你能找到的機會越多,我們獲勝的可能性就越大。”

孫子繼續解釋:“如果我們想要伐楚,首先我們需要反間一個人。我們已經有了合適的人選,比如他是我二姨夫表姐夫旁邊的鄰居,所以這個人肯定能信得過。”

孫子進一步說:“有了間諜之後,我們需要考慮的是兵力是否充足。你再根據反推成功的機率來評估。掌握的實際情況越多,證明這場戰爭獲勝的機率就越大。真正的戰爭是不需要實際開打的,只需要通過反推,你就能知道勝負。這就是所謂的‘不戰而屈人之兵’。”

不可勝在已,可勝在敵!

然後最後總結了一句話,叫“不可勝在己,可勝在敵”這句話的意思是,勝負的輸贏不在於我們自己,而在於敵方。如果天時地利人和不符合,那就代表時機未到,我們需要等待那個機會的到來。例如,在歷史上,曹操最終沒有統一天下,而司馬懿卻能成功,並不是因爲司馬懿的能力有多強,而是因爲當時的整體情況是諸葛亮不在了,東吳也不行了,所以司馬懿必須站出來稱王、稱帝。

再比如,姜子牙爲什麼70多歲纔出山?因爲早年天下沒有大亂,民憤沒有激起,加上天時地利人和的時機未到,姜子牙只能等待。但當天時地利人和全都具備時,如果這個時候你要打,一定就是要迅速取而代之。這時,你不是贏在你自己的能力上,而是敵人輸在自己的破綻上。

等待敵人犯錯誤,這是川普最喜歡的一句話,他甚至將其翻譯成英文併發布在Instagram上:“不可勝在己,可勝在敵!”

“兵者,詭道也”中的“詭道”,我以前的理解是出其不意,讓對方措手不及。比如,如果有人說你敢來跟我赤裸空拳的打一下仗嗎,我這邊背後派出100個人羣毆他,這就叫詭道嗎?不是的。

孫子講的詭道,我認爲就是裝孫子,不是裝逼。我不行我沒有這個心思,然後出其不意,啪~給你一拳,然後不停地道歉,突然再啪~給你一拳。所以,裝孫子的核心是出其不意,在周圍人都不注意你的時候,他們正在打,但我已經有這個想法了,我必須要兵者詭道,那我必須得找準機會,一次致命。

先裝孫子,然後再當爺。

我之前一直以爲《孫子兵法》只是講陰謀詭計的書。但最近,我親自閱讀了這本書,並且聽了一位專門研究《孫子兵法》的朋友講解,我感到受益匪淺。聽完他的講解,我再回頭看這本書時,我發現自己的思路和感受已經完全不同了。

我開始意識到,孫子不僅僅是一個軍事家,他更是一個哲學家,一個偉大的思想家。我以前看電視劇,總覺得孫子用兵如神,龐涓也不錯,但這些都是表面的東西。現在我終於明白,孫子真正厲害的地方在於,他是一個和平的使者。他通過深入的分析,讓人明白戰爭的勝負,從而避免無謂的戰鬥。

孫子告訴我們,沒有一個君王會無緣無故地頂着丟掉王位和權力的風險去冒險打仗。他們都是在認爲自己完全能贏的情況下才會去戰。孫子在其兵法中所傳達的深邃智慧,在於能夠洞察戰爭的潛在風險與不確定性。他不是簡單地教授如何作戰,而是教導人們如何識別並避免那些可能導致失敗的因素。

所以,孫子的歷害之處在於,他能夠通過智慧和策略,避免戰爭的發生,實現和平。這正是《孫子兵法》真正的價值所在。

通過這次學習和思考,我對孫子和《孫子兵法》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認識。我更加敬佩孫子的智慧和遠見,也更加明白爲什麼《孫子兵法》能夠跨越千年,依然被人們傳頌和學習。這是一本值得我們每一個人深入研究和領會的寶典,應當被世人奉爲圭臬。

#孙子兵法 #思想 #谋略 #孙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