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看到一條消息,說以太坊ETF通過率超80%。消息一出,市場反饋非常積極,BTC漲幅超8%,距離前高又只差一點點;ETH更激烈,漲幅超23%,比各種山寨幣漲得還多。

之前不少人信誓旦旦以太坊不會通過,也表示牛市會比往常更早結束。這都是沒什麼道理的。如貝萊德這種巨擘,從來不打無準備之戰,都是捏好了王炸,只是在找合適的時機出手罷了。

甚至於這次說以太坊高概率通過,說不得又會來一手翻轉,又把價格折騰下去。傳統金融監管已經相當之嚴苛,很難去做操縱市場的事情,放在加密行業又是一個“百無禁忌”的新場景。

看透本質才能抽絲剝繭。市場低迷的時候我反覆說的是牛市進程過半,重倉持幣不需要過多的操作,唯有空倉的朋友需要咬牙克服心理障礙,建上一些倉位,以免別人喫肉的時候一點湯都喝不上。

暴漲之前沒持幣,暴漲時更不應該建倉,尤其是小幣之流。唯二值得重倉的代幣只有BTC和ETH,過去統計的數據是牛市中的百倍幣概率大概只有四萬分之二,且會伴隨劇烈波動(還有漲不回來)的情況,如果你選擇總倉博取那百分之幾十的收益,就可能會出現損失超50%的可能。

說到這,不得不聊一聊山寨幣市場。在這次漲幅之前,基本上所有小幣都跌回了前低,甚至很多代幣都突破了前低,讓很多散戶損失非常慘重。

這事連幣安都非常關注,並做了一份報告《Low Float & High FDV: How Did We Get Here?》大部分人把問題都歸結到VC上,說VC們互補接盤,只顧推高一級市場估值,導致二級市場空間上漲有限;其中還說到一個可怕的數據,即24~30年之間,有1550億美元的代幣即將解鎖。

因此幣安發出呼籲,讓項目方團隊儘可能的去考慮代幣經濟學巴拉巴拉,但實際上,這些都是表象,還有更深次的結因

簡單地來說,就是一級市場創造的估值遠大於二級市場能接受的能力。

一個正常的資本市場,二級市場的規模要大於一級市場,但不健康的資本市場恰恰相反,加密的山寨市場就是如此。

大廠+名校教授被認爲是天王級項目,能獲得頂級VC的資源加持。但這類項目在加密尤少,份額有限,供不應求,估值一漲再漲,結果放在二級市場上市即巔峯。都認爲是VC只顧傾銷,代幣經濟學不行,也有人號召幣安等大所加強對上幣的管控。

這是一部分原因,但根本不是核心問題。VC就是風險投資,他不是二級公募基金,它要做的就是在二級市場退出獲利,他在市場扮演的角色就是如此。市場需要的不是讓VC去二級市場接盤,而是缺少二級基金。

問題來了,加密二級市場爲什麼沒有像樣的、大規模的基金?監管、法律是一方面,更重要的一方面是“沒用”,是現在加密的項目99.99%都沒有任何用處,包括所謂的天王級項目。

就這麼簡單。一級市場的玩法是推高估值在二級市場獲利,現在看起來很多VC在一級市場的成本低,但他們也不一定賺的到錢。頂流機構可以讓二、三流機構接盤,二三流機構就只能守着賬面浮盈,有超長的鎖倉,超低的二級流動性,很多根本也賣不出去,甚至會出現1折OTC賣幣的情況。

核心就是沒用。如果這些項目都有價值,市場都會形成足夠體量的買盤,比如BTC、又比如ETH。

項目方沒有盈利的商業模式模式。

別說商業模式了,就連一個對於生產生活有用的產品都看不到,更別說其他的東西了。現在加密所有的項目,圍繞的核心就是“交易手續費”。再沒有其他的手段創造盈利模式了。

純金融的平臺尚能拿到收益,比如DeFi類項目,LSD、借貸、交易所;但基礎設置,應用程序,甚至各類公鏈,說得好聽點叫戰略虧損,說得不好聽的就是瞎JB燒錢。輾轉騰挪的空間就是在二級市場對幣價做幣值管理。

你都沒有賺錢的能力,甚至未來1~5年都很難讓人看到你項目有盈利的能力,又沒有壟斷效應,流量數據又沒有持續迅猛增長。怎麼能吸引到大錢打底子?來的都是散戶,散戶們的特點就是以日、周、月爲週期,聚是小陽線,散是大陰線。

讓項目方設計代幣經濟學,讓幣安不上幣有什麼意義呢?垃圾的歸屬就是垃圾桶,給垃圾做個精美包裝,也就騙一時,打開包裝發現是垃圾就會被丟棄。

但這不值得恐慌,也不是現在市場參與者能夠解決的問題。而是一個行業發展的必經週期。

如果要向歷史尋求答案,現在的加密市場可能更想99年互聯網泡沫破裂之前的形狀。

彼時互聯網瘋狂程度不亞於加密,經歷過2000年的危機的也並非亞馬遜、蘋果、谷歌等公司珍惜上市機會,而是他們最終都能將他們的技術轉換成產品,並且推動了社會進步,獲得了壟斷地位後,轉換成了高額的利潤,並且能讓人看到未來還有極大的利潤增長空間。

所以他們纔會有大錢認可,纔會有評級機構不斷的上調他們的估值,就是這麼簡單。

加密呢?加密談不了價值投資,至多隻能叫風險價值投資。因爲現在絕大多數項目看不到利潤,更看不到可持續增長的利潤。核心點就是他們都沒用,他們沒有任何一款產品可以推動社會的進步。

幸運的是,雖然流水的是項目,但鐵打的是賽道。加密行業是有價值的,BTC、以太坊以及DeFi,甚至更多的去中心化產品,在未來一定是有價值的。

因爲哲學層面上我們能夠看清,區塊鏈和分佈式是解決資本主義週期性崩潰的唯一手段。也因爲社會生產力一定會進步,進步到固有社會組織形態向上層遷躍,元宇宙、聯邦化等形態都會出現,彼時才能真正意義上進入web3,纔會出現“具有價值”的產品。

所以,加密行業在未來會長期處於“概念元年”,不斷的有新概念帶動市場週期性的出現泡沫---泡沫破裂----提出新概念然後循環往復。

但核心不變的,未來具有高增長、確定性的項目,唯有BTC(以太坊都沒那麼確定),這是加密行業給予所有人的恩賜,因爲BTC就是加密行業的根基。

剩下的東西,也許會讓人賺錢,但更考驗的是對行業的認知,對商業模式的理解以及運氣。這些東西,大部分散戶是不具備的,可惜散戶又是最喜歡追逐這些東西。

永遠記住熊市買幣,永遠記住82法則(8層BTC2層山寨幣/8層倉位2層U),做到這兩點後,你就會有疑惑,疑惑市場爲什麼還會有人虧錢。

但做到這兩點,確實又沒那麼簡單。因爲喫的虧太少,因爲喫虧後不會反省,因爲沒有人點醒你到底該怎麼學習投資,怎麼認知資本市場,怎麼研判商業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