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幣圈?》

充滿理想和情懷,一些抨擊也有一種對行業“愛之深、責之切”的感覺,挺好,補充一些視角:

1.投機是幣圈的底層

幣圈的人羣分層一直以來都是以投機者爲主,因此其實早期比特幣獲得大發展,也是投機需求驅動,沒有財富效應,大多數人不會來幣圈。

而如何看待投機?曾經厭惡meme的V神在近期寫下了“人們爲金錢而來,但爲理想留下的金句”,讓我對eth都平添了幾分敬意。

因此,無論是10年前進圈炒比特幣的,還是10年後炒銘文、炒土狗的人,其中的大部分人的本質是一樣的,也就是他們來幣圈的初衷是“我要發財”。

2.幣圈最重要的事

幣圈最重要的應用或使命一直以來只有一個,就是破圈,讓更多人進來——這和最早期比特幣佈道者圍繞比特幣所做的事情一樣,如果沒有更多人進來,就不會有人有機會認識比特幣的偉大。

中本聰說過:比特幣的交易量要麼變得很大,要麼沒有。

在一開始,比特幣的去中心化、點對點現金系統,能吸引一比最極客的人進來併成爲中堅。

但後來不行了,人們和鄰居老王講幣圈時,上去講分佈式帳本、去中心化,講2個小時唾沫橫飛,他會禮貌但堅定地拒絕這些聽不懂的玩意。

但如果有人講,馬斯克喊單這個叫狗狗幣的東西,好多人買,還能漲100倍,他肯定說:哥,你能教我買不?人們因金錢而來,因理想留下。

3.比特幣是不是meme?

這個問題看起來有爭論,其實核心是視角不同。

從長遠的、建設的視角去看,怎麼會是一個純炒作的meme呢?它是理想、是信仰、是未來、是區塊鏈的源頭,是一種偉大的精神,將他說是Meme不是在污辱比特幣?因爲meme都是些土雞瓦狗啊。

但這麼想的人大多是“肉食者”,即本身持有大量的早期的比特幣的人。彷彿總是忍不住出來痛斥sb散戶怎麼就不懂啊,老是炒一些空氣。

“肉食者鄙”,他們往往意識不到,新人來幣圈第一需求是發財,求生存,求得了生存再談理想比較好。

從短期的、發財的角度去看,新人眼中的比特幣和其他幣都類似,都是他要去炒的標的之一,而從純投機和炒作的角度,比特幣和pepe沒有什麼不同,都是信仰、共識、敘事,但新手尤其是小資金的新手(佔比95%以上)他們可能會選擇pepe而不玩比特幣。

他們來幣圈是來翻身的,不是翻倍的。

4.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當 @bc1qwworkshy 充滿激情地闡述比特幣的去中心化、人類第一次保有私有財產的偉大意義時,我個人會覺得,這樣的人是幣圈的中堅力量,比特幣能活下來,一定要多有這樣的人。

而我個人也曾經寫過,比特幣問世的重大意義,不亞於“人類第一次實現直立行走”。

但是,不可否認的是,即使是這樣偉大的敘事,在發展的過程中,其實一路也是被和今天同樣的投機需求所驅,人們不斷爲新的炒作而瘋狂:

比如一開始的LTC等山寨幣,再後來的比特幣的無數分叉鏈,再到ETH直接開啓人人發幣的新範式,打開輕鬆發幣的魔盒,一切似曾相識。

華爾街永不變,因爲人性永不變。

向比特幣致敬!

向中本聰致敬!

向幣圈的老og致敬!

也向幣圈每一個努力求生存的小韭菜們致敬!

致敬每個從不同的角度讓幣圈活下去、大起來的普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