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幣簡史(按時間順序):

2008 年:比特幣白皮書《比特幣:一種點對點電子現金系統》由一位名叫中本聰的匿名人士或團體發佈。

2009 年:2009 年 1 月 3 日,隨着第一個區塊(稱爲“創世區塊”)的挖掘,比特幣網絡正式成立。

2010 年:現實世界中首次使用比特幣進行交易,當時 Laszlo Hanyecz 用 10,000 比特幣購買了兩個披薩。

2011 年:比特幣受到廣泛關注,價格波動較大,首次與美元平價。

2012 年:比特幣第二次減半事件發生,區塊獎勵從 50 比特幣降至 25 比特幣。

2013 年:比特幣價格大幅上漲,11 月首次突破 1,000 美元,隨後又大幅下跌。

2014 年:曾是最大比特幣交易所的 Mt. Gox 在黑客事件中損失 85 萬比特幣後申請破產。

2016 年:第三次比特幣減半發生,區塊獎勵從 25 個比特幣減少到 12.5 個比特幣。

2017 年:受主流採用和投機交易增加的推動,比特幣再次出現歷史性價格反彈,12 月達到近 20,000 美元。

2018 年:比特幣價格經歷大幅回調,年底跌破 4,000 美元,標誌着牛市結束。

2020 年:儘管出現了新冠疫情,但比特幣表現出韌性,重新吸引了機構投資者的興趣,創下 40,000 美元以上的歷史新高。

2021 年:機構對比特幣的採用繼續增長,特斯拉和 Square 等公司宣佈對比特幣進行大量投資。該加密貨幣創下新高,4 月份突破 60,000 美元。

2022 年:比特幣繼續經歷波動,但保持了其作爲領先加密貨幣的地位,人們正在不斷討論其作爲價值存儲的作用及其對環境的影響。

2023 年:比特幣作爲對衝通脹和地緣政治不確定性的工具的採用增加,導致價格進一步升值並被主流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