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穩定幣核心要素其實只有一個,那就是網絡規模,網絡規模可以用以下3個因素來觀察:

1.持幣地址數

2.發行規模

3.有機應用場景:有機應用場景說的是非補貼情況下,願意接入它的協議和場景。單純用補貼,或是單純爲了挖礦收益而使用穩定幣,不屬於有機使用場景。

這3個因素的重要性排序爲:3>1>2

爲什麼發行規模最不重要?因爲發行規模可以通過代幣挖礦補貼來吸引資金流入,迅速衝大規模(案例請見上一輪的算法穩定幣、luna-ust)。

爲什麼有機應用場景最重要?因爲有場景,用戶纔會不需要挖礦補貼也願意持有這個穩定幣,意味着這個穩定幣的流動性成本很低,可以用很小的運營成本維持一個很大的運行規模。

USDT、USDC、DAI的護城河來自於此,它們幾乎無需自己的穩定幣流動性做補貼,甚至享受其他穩定幣對它們的免費補貼。

而USDE現在缺少有機應用場景,用戶獲取它的主要目的是爲了挖礦。

除了質押獲取資金費率之外,另一個場景是在pendle把ENA的積分預期變現,等於是變相用ENA的幣價來刺激用戶買USDE。

這個其實跟其他穩定幣項目是類似的,即用項目代幣刺激穩定幣發行規模,走左腳踩右腳的螺旋。

這類模式在幣價漲的時候挺高,幣價下跌時也容易負螺旋。

進入幣價跌→積分預期下跌→Pendle上的USDE YT價格下跌→PT價格下跌→USDE收益率下降,挖礦補貼降低→規模增長停滯→幣價預期轉壞,繼續跌 的循環。

#USDe

#E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