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Wormhole上線發了個推文,大致是Wormhole在3月4日的場外均價爲1.5,歷史數據最高2,當下價格相對公允。然而一點點波動加上上線不到24小時,面臨空投的拋壓,有價格波動我認爲是很正常,後續到2估計不會太難說實話,但是預測幣價真的費力不討好,跌一分錢我都後悔的怕挖祖墳,漲一分錢都是因爲網友的天縱奇才的投資手段,所以後續自己做決定吧,我還是堅持我的主張,所有的買和賣都是在投資,既然是投資,總要看看它的發展,現在我就科普下Wormhole的前景,暴不暴富密碼都在這了!

先說大家普遍的一個模糊認識,“Wormhole不就是跨鏈嗎,至於TVL這麼高?,無腦空它!” 是不是經常看到這些話?這話也對也不對,Wormhole初始確實是跨鏈,而且也有跨鏈的功能,但是不對的地方是它是和跨鏈有區別的,這個區別很細小,但是暴富不暴富都在這個小細節裏,現在我們來簡單解釋下。

鑑於很多朋友不懂技術,我們全程用比喻的方式來解釋:假設現在世界上突然冒出來一個國家叫BTC,這個BTC的國民都信奉大力出奇跡教(pow),他們的世界越大力越值錢。好了,這時候有人不爽了,我也建個國家,大力出奇跡教顯得太傻,用舔狗教也能建這麼個國家,於是就這麼做了,起名爲ETH,他們是誰舔的好就越值錢;慢慢的這個國家是越來越多了,有了BSC,有了SOL,有了NEAR ,有了FTM 他們有的信奉舔狗有的信奉大力出奇跡,還有信奉打拳教,也有信奉無腦發財教,各種花式的教義,各種"值錢的幣"反正,但是從我們偉大的投資者(韭菜)角度來說就很麻煩了,今天好像大力出奇跡不錯,但是看着舔狗和打拳也還行啊,那必須得用真金白銀投起來啊,這時候問題就來了,去不同的國家總得用不同教義的他們覺得值錢的幣啊,你去打拳國總不能用大力出奇跡吧,但是國家又多,今天去舔狗那兒,可能還沒過夜的就得去無腦發財的家,這就催生了幫你跨國的中間商,即我們說的“跨鏈”,就是我們說的"Wormhole不就是個跨鏈嘛"的來由!他的作用就是把不同國家的“值錢的幣”或者NFT,運到別的國家,這中間可想而知你得改改教義,一會信大力出奇跡,一會信舔狗,中間怎麼換算靠的就是這個中間商,偉大的網友肯定早就理解這個邏輯了,說你這不是廢話嗎,和暴富有啥關係?嘿嘿,問題這不就又來了嗎?

這時候有一批人發現這個當中間商還不錯,是剛需,就催生了這麼個專門做這個中間改信仰的賽道,那問題是,到底要怎麼做呢?中間商這時候吵起來了,他們又分化了,直接說結果吧,他們大體分了三大方向,(至於更細分的也有很不錯的,今天就不寫太多):

第一,Multichain;他們的想法是靠外部的一些驗證來檢驗別的國家的“值錢的幣”是不是真的充信仰充的足,Wormhole屬於此類,但是它有個弱點,就是有可能,僅僅是有可能有邪惡的教義的人進來,事實是黑客確實經常光顧!昨天Wormhole的創始人的推還被黑了,可能掛了釣魚鏈接,當然不是這個#W被黑了,只是調侃!

第二,輕客戶端;代表就是Cosmos,畢竟是輕客戶端了,優點就是完全可以信任的,什麼邪的教義的“值錢的幣”都混不進來,但是侷限性也很明顯,就是隻能侷限在生態內。當下比較知名的就是代幣ATOM(Cosmos的原生代幣),就是前段時間灰度買入並持有,但是幣價從14灰度買入到現在都是在跌,範圍在10-14間波動,也一再傳出消息說社區在投票準備把ATOM作爲生態的代幣(爲什麼舉這個例子,我不是在推薦它,而是後續涉及關於Wormhole的分析)。

第三,流動性網絡+原子交換;代表就是Celer,它的原理呢學術上叫更改“哈希時間鎖”,畢竟密碼學基本就是哈希值的各種加解密,所以你可以理解成就是一種改信仰的方式吧,優點就是也是安全的,缺點呢就是支持的“值錢的幣”比較少體驗上不足。

那寫到這裏,基本沒涉及什麼特別利好Wormhole的信息,要怎麼讓我們偉大的投資者看好呢?還是在細節裏!

Wormhole在一開始確實是打算做改信仰這個事的,可是後邊各種國家越來越多,做改信仰的事也很多競爭,且只做這麼個中間商也不出彩啊,所以它想了個協議AMB(Arbitrary-Message-Briage),怎麼理解呢,就是改信仰這個事交給它的一個應用(Portal Bridge)去幹,也就是跨鏈還是得乾的,畢竟是初衷也是剛需,但是調整工作重心轉向不同國家的通信,而且是多鏈間任意消息的通信,也就是AMB,這就很符合大勢所趨了,後邊會講。剛纔我們講了Wormhole屬於Multichain的一個方向,採用的是外部一些驗證的方式來證明自己的更改“值錢的幣”的方式,也就是靠大家都承認,那這個可信賴的大家是誰呢,是一些知名的公司做的守衛者(比如Chorus One, Everstake, Figment, xlabs等等吧,共19個,請注意這些公司,我後邊會陰謀論一下,你也會了解具體的投資思路),他們只觀察Wormhole的鏈上的組件中最核心的合約,而且需要至少13家共同確認纔算有效,以保證安全性,這叫驗證性的機制,其實相比於Wormhole的驗證性機制前幾天上線的Axelar也是AMB賽道的競爭者,採用的就是非驗證性的機制即去中心化的驗證節點,很難說哪個好哪個不好,技術無關好壞,我們得專注於投資。既然涉及到了競爭,就得再說下Wormhole的競爭對手有哪些,現在看來有LayerZero, Zeta ,Axelar,Celer等等吧。整體情況基本比喻就寫這些,接下來就是對比細節,和具體的投資思路了。

我們說中間商這個賽道,其實也是經過演化的,而且現在還處在初級階段,也就是處在所謂的資本的增量階段,上輪牛市開啓的是跨鏈,所以天天喊不就是個跨鏈橋的可以休息了,你還在刻舟求劍!對應到區塊鏈術語你接觸到的有:跨鏈,多鏈,全鏈,鏈抽象,無鏈感,這也是區塊鏈的發展路徑吧,要不說Wormhole是符合大勢所趨,這是區塊鏈發展的一個路徑,這裏不好理解就比喻成跨國,多國,聯合國,天下大同的國,沒有國的概念的國,上邊我們說的Wormhole跨國的這種通信就屬於多國向聯合國過度的階段中,那開始大家模糊的認爲的“不就是個跨鏈橋,至於TVL這麼高?”,其實也說得不對的,跨鏈橋賽道的TVL在2024年1月份爲67億美元,較上一輪560億美元的最高點縮水了將近90% ,可以想象這輪牛市巔峯的時候會是怎麼樣的場景,當然了現在競爭也激烈,每一家分配的額度就很關鍵。現在我們對比下,你再決定!在這些列出來的幣之間,Zeta/LayerZero是屬於全鏈,理解成聯合王國吧,zeta已經發幣,勉強是作爲競爭對手來說的,不是它不好相反很不錯,主要是就是賽道不太一樣,zeta其實是屬於全鏈的,所以比多國這個階段高級,自然是有能競爭一下多鏈的技能,Zeta有自己的通信機制,但是這和Wormhole是不同的,zeta很多人看好,當然幣價現在看來不咋地,這就涉及到我們題目裏怎麼做投資的思維了,舉個例子,現在有個小可愛振臂一呼說我就是各個國家的未來,速來稱臣!那這個小可愛就真的會成爲王嗎?你要是大力出奇跡的大哥你同意嗎,你是舔狗教主你要稱一下臣嗎?所以偉大的投資者你要不要投資一把呢?他雖然英俊瀟灑,但是說實話要稱王可不那麼容易,憑的你那振臂一呼?還是斬白蛇的七尺劍?還是既壽永昌的玉璽做抵押啊?都是需要一些條件的,你要投資也是要考慮的,這就是我掛在嘴上你的買和賣都是投資,要慎重,和項目好不好相關,但是這只是你投資的一個因素而已。那下一個Layerzero,還沒發幣,很多擼空投的在猛燒gas費的幹這個,也很多年了,屬於我們定義的中間商發展方向的第二個,輕客戶端模式了,其實說起來Layerzero有自己的通信機制,也有類似Wormhole的驗證機制,但是他可以理解成全鏈就是聯合國模式,也是處在大勢所趨的路上的,當然它成不成不知道啊,只是說賽道。它最大的特點是代碼不開源,這個在WEB3世界是個奇葩了,而且它的公司是從Web2向Web3轉變過來的,但是從投資角度來說這不是問題,相比現實中安卓、微軟,蘋果的代碼也不開源,不是一樣做的出類拔萃,所以也理性看待,這裏我們直說它相比於wormhole的異同點,他們倆是都有這種多鏈通信機制,理解成就是多個信仰的國家之間的通信吧,好比大力出奇跡國和耍劍國之間,大力出奇跡國有個天時地利人和概念,經過wormhole自然能解讀成耍劍國的上中下劍的概念,這種通信很重要,這是區塊鏈全鏈敘事的重要的一環,全鏈的比多鏈高級在涉及互操作上,這裏我們不討論,總之無障礙通信是必須的,想象一下不同國家說不同的語言總得互相對應上就這麼理解!區塊鏈要發展全鏈也好,鏈抽象也好,這是自然要出現的,而且多鏈一定是對的,就像世界豐富多彩一樣,不可能千篇一律,而要發展,多鏈之間的通信是必須的,互操作那是後續的事,至於要發展成什麼樣子不知道,但通信是確定的!Wormhole的最大能力就是這個通信了,專業術語叫VAA(verifiable action approval),而且這種通信功能現在已經作爲Pyth的通信機制,Pyth作爲預言機的新貴不用多說了,全部採用的就是wormhole的通信,你可以想象下如果在牛市單純的跨鏈不賺錢,但是光這個通信的賽道是無可替代的,可能作爲獨立存在不好說,但是沒有它可不行,而且一旦採用了後必須有給他補漲的機會,畢竟水漲船高。最後留個思考,Axelar相比於Wormhole要怎麼理解呢?

說了這麼多,我們再說一些缺點和一些發展的特別重要的細節,這些纔是關乎投資的關鍵。你可能會問畢竟都已經有全鏈的ZETA和Layerzero了還看這個Wormhole幹嘛,這就涉及到一些缺點和發展了。其實在做中間商的過程中也不是一帆風順的,比如信奉舔狗教的,他們信仰非常充足,想把他們的“值錢的幣”換成別的國家的幣,比如無腦發財幣吧,他們是絕對不能改舔狗的特性的,堅決一舔到底!要麼舔狗要麼沒有,所以基本跨國是沒辦法的。那以前的中間商做跨國,是怎麼做的呢,就是照着葫蘆畫瓢,包了個包袱包起這個舔狗幣來,再圖個顏色換成別的“值錢的幣”,還是沒法改舔狗的特性的,這樣就產生了個問題,就是你在弄這個包袱的時候,不管多合身都會有些小零碎的布,這就是幣的碎片化,現在Wormhole就有點雞賊,就想到了辦法,我不這麼給你弄包袱了,先去能改信仰的國弄個“值錢的幣”,再去那個不能改信仰的國信教不就行了,就成了$W 幣了,而且不能改信仰的幣的國家不多,所以Wormhole的最大的投資動力就來自於此了,它是很重要的多鏈的原生代幣,像現在流行的治理投票,$W 就可以實現跨鏈治理,可以想象的跨鏈交易所,跨鏈遊戲都是應用場景。幣的碎片化也可以解決,在幾個國家現在也實現了無縫轉移資產了。那還有個缺點是必須要提的,那就是我們提到的邪惡的教義的入侵問題,確實Wormhole這類的驗證類的機制,驗證暴露的越多其實面臨的黑客的壓力是越大的,Wormhole在開始直接丟過12W的ETH,那從投資角度你要怎麼看待這個問題呢,其實我個人看法,僅僅是個人看法,在幣圈投資要看莊家的,很多人盯着被盜的黑料其實沒跟後續,你應該看到後續他們怎麼補救的,最後錢又搞回來了,那誰有這本事呢?雖然區塊鏈世界地址是去中心化的,到最後不還是對應到人,這纔是幣圈投資的一個大命題,就像SOL在FTX破產後幣價虧成狗了,你看看現在的幣價,只能說到這裏了--事在莊爲!還有剛纔提到的驗證者節點,你覺得驗證者節點好還是不好呢?技術無對錯,除非你有顛覆性的技術,單純對比這個賽道你如果要投資要壓誰呢?就像全鏈的敘事都出來了,又爲什麼還覺得跨鏈多鏈反而比它更有時機呢,這就像剛纔提到的那19個守衛者節點,如果一個公司涉及面如此之廣,就說明的大家的利益聚集於此,誰坐莊一目瞭然,看投資者也是如此,Wormhole的投資者裏有coinbase,我們提到的Axelar是binancelab,假如到了一種跨鏈大戰的狀態,其實這些都是要靠背後的資金來推動的,也是喜聞樂見的以漲服人階段了,偉大的投資者們怎麼選呢?

最後寫這麼多隻是說下我對項目的看法,很中性,也有一些炒幣的思路,本來這種項目也是不想多寫的,就因爲昨天新上線就發了個帖子,談價格真是費力不討好,如果後續再寫的話,就寫一些Alpha的項目吧,畢竟牛市這種也容易,而且也是好出百倍幣,發出來也嘎嘎封神,偉大的投資者們老爺們也愛看!

以上僅供參考吧,總結起來就七個字:不構成投資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