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月3日,中本聰在芬蘭赫爾辛基的一個小型服務器上挖出了創世區塊,並獲得了50比特幣的獎勵,這標誌着加密貨幣挖礦的開始。
從 CPU 到 ASIC
在中本聰最初的設想中,比特幣挖礦可以通過安裝在電腦上的 CPU 進行。在比特幣的初期,它並不爲人所知,也沒有任何價值。
直到 2010 年,比特幣愛好者 Laszlo Hanyecz 才提出 GPU 每秒可以比 CPU 執行更多的計算,並嘗試使用 GPU 進行挖礦,事實證明他是正確的。在 Hanyecz 與社區分享了他的 GPU 挖礦代碼後,比特幣的哈希率首次激增 20,000 倍,從 2010 年 1 月的 6 MH/s 飆升至 2010 年 12 月的 120 GH/s。
有趣的是,引入 GPU 挖礦的 Hanyecz 也是發起比特幣披薩日的人。Hanyecz 通過他發明的 GPU 挖礦方法賺了很多比特幣,並不遺餘力地推廣加密貨幣。例如,他用 10,000 BTC 購買了兩個披薩,首次讓這種新貨幣真正具有價值。
GPU挖礦的出現和BTC價格的飆升引發了一場挖礦軍備競賽,礦工們不斷尋求新的方法來提高算力。2011年,有人在GitHub上分享了FPGA礦機的代碼,開啓了專業礦機主導的新時代。2011年,比特幣算力從年初的116GH/s上升到年底的近30TH/s,增長了近300倍。
2012年,ASIC礦機這種高端機型誕生,比特幣算力從20TH/s暴漲到12PH/s,增長了600倍,ASIC礦機也從此取代CPU、GPU、FPGA礦機成爲BTC礦機的主流。
從單獨挖礦到礦池挖礦
不斷增長的哈希率引發了新的擔憂——隨着越來越多的礦工加入這一行業,比特幣挖礦是否仍然有利可圖?在意識到單獨挖礦的侷限性後,捷克程序員馬雷克·帕拉蒂努斯 (Marek Palatinus) 找到了一個解決方案:聯合 BTC 礦工,集中資源,分享利潤。2010 年,馬雷克創辦了世界上第一個礦池 slushpool。從那時起,BTC 挖礦逐漸從單獨挖礦過渡到礦池挖礦。
雖然礦池聚集了大量礦工,但礦工並不總是綁定在一家礦池,這導致許多礦池的崛起和衰落。例如,2013 年,GHash.IO 憑藉零費用政策吸引了大量礦工。到 2014 年,該礦池的峯值哈希率甚至超過 51%,引發了比特幣社區的擔憂。然而,由於多次遭受大規模 DoS 攻擊,這家巨型礦池最終於 2016 年關閉。
顯然,礦池對技術能力的要求很高,早期很多礦池低估了行業的技術要求,結果遭受攻擊,最後關門了,GHash.IO 也是一樣。
作爲比特幣早期建設者,楊海坡意識到礦池行業技術和產品還不夠成熟,決定打造一個更加穩定、高效的礦池,賦能比特幣挖礦這一維護網絡正常運轉的重要渠道。僅用兩個月時間,他獨立完成了 ViaBTC 礦池的開發,並於 2016 年 6 月 5 日正式上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