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發行了一種數字貨幣,一個人只能買一單,一單1000元,到年底時保底能賺回來5萬元”……如此拙劣的騙局,6年間讓超過1萬名受害人上當。

2023年下半年,福建省漳州市公安機關成功打掉這一詐騙犯罪團伙,查明涉案金額達2億元。該犯罪團伙以“配合國家打贏經濟保衛戰”“支持央行數字貨幣”等爲幌子,炮製虛假投資項目,以獲得高額回報爲誘餌實施詐騙。

警方查明,該案涉及人員1萬餘人,多數爲5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不少人家庭條件並不富裕。近期,檢察機關已陸續對該案12名主要犯罪嫌疑人提起公訴。

2024年1月,豐臺警方經過縝密偵查,破獲了一起以網絡區塊鏈遊戲爲誘餌,誘騙羣衆投資“虛擬幣”,騙取5名羣衆600餘萬元人民幣的案件。

經調查,犯罪嫌疑人劉某夥同他人,鼓勵投資者在特定的數字賬號上購買虛擬貨幣,聲稱這些虛擬貨幣可以在遊戲內等價換購遊戲內的通用貨幣,並利用NFT數字資產的增值效果吸引投資者,承諾預期收益高達原價值的三倍以上。通過以上話術,劉某先後誘騙5名投資羣衆向其指定數字賬號匯款,後劉某等人下落不明,被騙羣衆紛紛報警。目前,劉某已被豐臺分局經濟犯罪偵查大隊抓獲。

由此可見,假借虛擬貨幣等名義的非法集資案件已屢見不鮮。週二(2月20日),大連證監局聯合其他六部門共同發佈了一份關於防範以“虛擬貨幣”“元宇宙”“財富分享”等名義進行非法集資的風險提示。

在風險提示中,大連證監局等部門指出,近期部分不法分子以“虛擬貨幣”“元宇宙”等名義,打着“財富商機分享”的旗號,通過線上組建微信羣、線下召開全國巡講會等方式,誘騙投資者下載非法應用程序(APP),購買其自創的非法虛擬貨幣。

這些活動涉嫌非法集資、詐騙等違法犯罪行爲,不僅嚴重侵害了人民羣衆的財產安全,也擾亂了正常的經濟金融活動秩序。大連證監局等部門呼籲廣大市民要提高警惕,增強風險防範意識和識別能力。

事實上,早在2017年9月,中國人民銀行(中國央行)等七部門聯合發佈《關於防範代幣發行融資風險的公告》,明確禁止各類代幣發行融資活動,指出代幣發行融資“本質上是一種未經批准非法公開融資的行爲,涉嫌非法發售代幣票券、非法發行證券以及非法集資、金融詐騙、傳銷等違法犯罪活動”。

2021年9月中國央行、最高人民法院等十部門聯合發佈《關於進一步防範和處置虛擬貨幣交易炒作風險的通知》,再次明確任何法人、非法人組織和自然人投資虛擬貨幣及相關衍生品,違背公序良俗的,相關民事法律行爲無效,由此引發的損失由其自行承擔。根據《防範和處置非法集資條例》第25條規定,因參與非法集資受到的損失,由集資參與人自行承擔。

相對於傳統金融市場,虛擬貨幣在“區塊鏈”光環加持下,更容易得到投資者的青睞。專業投資人花很長時間才搞明白的區塊鏈,詐騙團伙卻靠着“演技”與“話術”,藉助投資區塊鏈理財玩起了詐騙遊戲。

不過,虛擬貨幣詐騙的存在並不是區塊鏈技術本身的問題。區塊鏈技術仍然被廣泛認可爲一種具有潛力和創新性的技術,正在被應用於許多領域,如金融、物流、供應鏈管理和身份驗證等,對於實現數字經濟和社會的轉型具有重要意義。因此公衆應該理性看待區塊鏈技術,並警惕虛擬貨幣詐騙的風險。

總結

總之,一些不法分子打着“金融創新”“區塊鏈”的旗號,通過發行所謂“虛擬貨幣”“虛擬資產”“數字資產”等方式吸收資金,侵害公衆合法權益。此類活動並非真正基於區塊鏈技術,而是炒作區塊鏈概念行非法集資之實。請廣大公衆理性看待,不要被“耀眼的招牌、誘人的項目、高額的收益”等表象所迷惑,不要盲目相信天花亂墜的承諾,樹立正確的投資理念,謹防個人財產及權益受損。

$BTC #加密货币政策 #区块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