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量證明的力量
中本聰在設計比特幣時,需要一種算法來驗證交易,並在沒有中心化中介的情況下保護網絡。最終,中本聰決定採用工作量證明,這是一種利用物理能量消耗形式的努力來阻止惡意使用計算能力破壞網絡的系統。
在比特幣網絡上進行交易時,交易將由節點進行驗證(以避免雙重支付)並分組到一個區塊中。然後,工作量證明算法將哈希函數應用於區塊。哈希函數將字母和數字作爲輸入,並使用數學公式將其不可逆地加密爲固定長度的輸出。輸出是公開可見的,但輸入是隱藏的。然後,礦工們競相發現輸入,以生成與哈希輸出相關的目標輸出。第一個成功解決這個難題的礦工可以將該區塊添加到比特幣的區塊鏈中。由於驗證哈希算法的解決方案比成爲第一個解決它的人便宜得多,因此其他節點可以輕鬆地控制礦工。因此,只有誠實的礦工才能從新鑄造的硬幣或交易費中獲得以比特幣計價的獎勵。
為了為用於成功解決哈希演算法來挖掘區塊的硬體提供動力,礦工必須消耗大量的能量(稱為算力)。這種能力的可證明用途是在創建區塊鏈帳本時確保參與遊戲所需的工作量證明。進行欺詐性交易只是浪費寶貴的精力,因為解決數學、工作量證明難題只會產生費用。有關工作量證明的更詳細說明,請閱讀中本聰的原始比特幣白皮書。
兩個世界的結合
從哲學角度來看,工作量證明透過將物理世界的稀缺性引入迄今為止極其豐富的數位世界來確保兩個世界之間的聯繫。比特幣網路的數位、數學激勵與現實世界的物理相結合。因此,比特幣永遠紮根並連接到最終的第一層:物理現實。
比特幣不會面臨脫離現實的風險。雖然區塊鏈軌道上的所有數位系統都是開源和透明的,但與物理世界的一些連接可能相當不透明。對於像 PoS 這樣嚴格的數位原生共識機制,很難主動辨識控制共識的槓桿的中心化程度。透過將共識與物理世界聯繫起來,比特幣受益於物理上可驗證的去中心化。
去中心化黃金標準
比特幣從根本上對抗現有的中心化系統,使任何人都可以透過貢獻自己的運算能力來參與共識活動。至少,任何實體都可以運行完整節點,以確保礦工不會行為不當。由於能源相當容易取得且商品化,因此進入障礙相當低。隨著時間的推移,隨著網路的發展,比特幣網路可能會變得更加容易存取。如果比特幣挖礦硬體變得更加商品化,並且形成惡意多數所需的能量變得越來越難以克服,那麼隨著時間的推移,網路可能會變得更加去中心化和安全。
挑戰證明
正如 Core Blockchain Origin 等貼文中所述,工作量證明針對去中心化進行了最佳化,但以犧牲可擴展性為代價。其他貼文則闡述了以太坊如何填補許多空白,特別是其 EVM 和向權益證明的過渡。然而,合併就在這裡,我們概述了有關合併及其在區塊鏈遠離去中心化的更廣泛趨勢中的作用的一些擔憂。現在合併已經完成,其中許多問題已經得到驗證。正如人們所擔心的那樣,早期質押的 ETH 很大一部分來自 Coinbase 和 Kraken 等中心化實體,而另一個重要部分則來自 Lido 等部分中心化實體。
PoS 的信徒和 PoW 的批評者可能會指出,比特幣的算力分佈主要掌握在大型、相當中心化的礦池手中。當然,這並不理想,但它也不像權益證明區塊鏈上發生的中心化那樣令人擔憂。礦池並沒有控制其算力的全部部分。比特幣礦工可以立即改變他們的哈希率。礦池只是商品化的服務提供者,旨在結合許多礦工的資源來增加找到區塊和分配獎勵的機率。如果某個礦池出現集中化或行為不當,礦工可以立即切換到另一個礦池。與礦池不同的是,合併後的 ETH 被鎖定且無法移動,這大大削弱了「真正的代幣所有者」打擊不當行為的能力。
集中託管人保管用於驗證權益證明網路的代幣。如果這種集中化程度加劇,控制者可能會對網路造成巨大危害。儘管目前這不一定會危及生命,但隨著時間的推移,這個問題可能會變得更加嚴重。隨著越來越多的非區塊鏈本地人加入區塊鏈世界,他們可能會將託管和治理推遲到中心化實體。畢竟,正如 H.L. Mencken 所說:「普通人並不想要自由。他只是想安全。自我保管可能會提供自由,但集中保管人會提供安全。
平行證明
為了不混淆訊息,以太坊正在做它應該做的事情。權益證明是一個令人難以置信的突破,這就是為什麼它的修改形式已被納入 Satoshi Plus 共識中。 Core 選擇的 PoS 形式是委託權益證明,因為它使 CORE 持有者能夠像比特幣礦池一樣重新分配其權益。
鑑於比特幣和以太坊所處的位置,它們沒有充分的理由互相爭鬥。得出這樣的結論並不是因為它們的相似之處,而是因為它們的差異。他們有著共同的精神,但這不是他們應該友善的原因。他們應該相處得很舒服,因為他們是如此不同。比特幣被設計為不變的、一致的柏拉圖式理想硬貨幣資產。以太坊被設計為一個虛擬電腦網絡,用於分散但可擴展的產品和服務。雖然不如比特幣去中心化,但它不像之前的災難性的強制中心化實體。以太坊是一個選擇加入的網絡,為使用者提供了建立數位原生、自主主權和去中心化精神的選擇。如果比特幣和以太坊同時工作,加密世界會變得更好。
儘管比特幣和以太坊並行運作,但兩者之間的脫節太大,令人不安。需要另一種並行替代方案來彌補這一差距。儘管如此,對新鏈的懷疑是有道理的,因為許多新項目不惜一切代價利用可擴展性的趨勢。許多專案並不像比特幣和以太坊那麼純粹,尤其是在啟動時,優先考慮初始投資者和其他中心化群體,而犧牲了網路的分散式用戶。對於一個新的區塊鏈來說,要真正滿足當前加密領域的需求,它必須有效地彌合比特幣和以太坊之間的差距,而不需要與其他鏈相關的犧牲。
核心證明
核心與工作量證明的關係是一個區別因素。雖然大多數其他項目更願意將其視為或多或少有用的過去遺跡,但 Core 將其視為區塊鏈第一原則的實例。這就是為什麼 Satoshi Plus 共識依賴比特幣礦工的算力來分散核心網路。 BTC PoW 是 Core 的錨。而Core和比特幣之間的關係是共生的。比特幣礦工在為核心網路做出貢獻時不會損失任何東西,而且實際上可以獲得很多收益,因為他們因保護區塊鏈而獲得獎勵。到 2040 年,當最終的比特幣被開採出來時,Core 仍將存在,為礦工提供額外的獎勵和激勵。憑藉Core的設計、實現和理念,整個加密生態系統都將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