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元將連續第二個季度上漲,兌日元匯率飆升至近四十年來的最高點。儘管隔夜美國國債收益率下降,且數據顯示東京消費者物價指數 (CPI) 穩步上升,但美元仍上漲。

業績亮點

據金石網報道,日元兌美元本季度已下跌6%,今年迄今已下跌12%,是G10中表現最差的貨幣。歐元兌日元也創下歷史新低,進一步表明日元地位正在走弱。

澳大利亞國民銀行外匯策略主管 Ray Attrill 評論道:“在低波動環境中,市場對套利交易的需求依然強勁。在美元/日元在沒有任何干預的情況下升至 160 以上後,市場擔憂情緒似乎已明顯減輕。”

影響美元走強的因素

美元持續上漲的主要推動力是美國關鍵通脹數據的預期,這可能會進一步影響美聯儲的政策決定。儘管美國國債收益率隔夜下跌,但美元仍吸引了在全球不確定性中尋求穩定的投資者。

此外,美國強勁的經濟指標也增強了人們對美元的信心。這些因素抵消了原本可能削弱美元的擔憂。

日元的困境

日本日元匯率承壓較大,儘管國內經濟數據向好,東京CPI明顯上漲,但日元兌美元匯率卻始終未能升值,日元持續貶值凸顯出美日經濟狀況的反差。

阿特里爾指出:“儘管日本消費者物價指數數據良好,但日元大幅下跌,尤其是兌美元,凸顯出日本經濟面臨的持續挑戰。”

市場展望

隨着美元繼續走強,日元走弱,交易員可能會繼續偏好套利交易。美元的堅挺和日元的下跌表明,這些趨勢可能會持續下去,尤其是在低波動的環境中。
美元兌日元匯率升至近四十年來的最高點,表明市場對美元走強的信心持續增強,這得益於有利的經濟指標和對關鍵通脹數據的預期。與此同時,日元持續下跌凸顯了日本經濟格局面臨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