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 Cointelegraph 報道:1 月 26 日,全球首屈一指的加密貨幣比特幣的價格突破了 40,000 美元的阻力位,上漲了 3.2%。這一意外反彈是在價值 45 億美元的月度比特幣期權到期後出現的,其中比特幣看漲(買入)和看跌(賣出)期權之間的平衡發揮了重要作用。
美國通脹壓力下降進一步推動了比特幣表現的積極轉變。美國商務部個人消費支出 (PCE) 價格指數的數據顯示,2023 年 12 月,不包括食品和能源,同比增長 2.9%。這些數據對美聯儲 (Fed) 制定利率至關重要,表明美聯儲在不引發經濟衰退的情況下管理通脹的路徑有所改善。與此同時,美國國內生產總值 (GDP) 在 2023 年第四季度實現了 3.3% 的健康增長。
隨着美國龐大的聯邦債務利息支出不斷增加(預計到 2027 年,經通脹調整後將超過 1.7 萬億美元),分析師認爲這種情況是提高比特幣價格潛力的一個因素。他們認爲,隨着時間的推移,美元將繼續貶值,從而間接使比特幣受益。
此外,比特幣最近也得到了傳統金融領域的青睞。摩根大通的一份報告指出,灰度 GBTC 現貨比特幣 ETF 的資金流出量可能已達到峯值,這意味着該渠道對比特幣價格的下行壓力應該會大大減輕。
比特幣現貨 ETF 顯示出令人鼓舞的跡象,在 10 天內錄得總計 7.44 億美元的淨流入。即使 Grayscale GBTC 的資金繼續流出,預計貝萊德、富達、Ark 21 Shares 和 Bitwise 等公司也能平衡這一局面。
比特幣投資者的進一步樂觀源於在經歷了一段高需求時期(當時高於 30 sat/vB(約 1.90 美元)的交易被困在內存池中)之後,比特幣網絡的交易成本降低。
這些因素的結合——比特幣期權的平衡、有利的宏觀經濟條件以及灰度 GBTC 流出帶來的風險降低——很可能促成了比特幣近期飆升至 42,000 美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