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原始、市值最大的加密貨幣正在快速成長。據比特幣信用卡公司 Bold 稱,比特幣最近在 12 月躋身全球 15 大貨幣之列。它是全球前 20 種貨幣中唯一一種由主權央行貨幣組成的加密貨幣。
#比特幣是世界第 14 大貨幣。pic.twitter.com/PvKqvYAtjx
— Bold – ₿itcoin 信用卡 (@BoldBitcoin) 2023 年 12 月 20 日
比特幣在全球貨幣中排名第 13 位
CEIC 和區塊鏈情報公司 CoinGecko 的數據證實了這一點,顯示 11 月 19 日比特幣的市值為 7,325 億美元。
同時,全球第二大貨幣是印度盧比,根據 CEIC 數據,11 月份貨幣供應量 (M1) 為 6,931 億美元(以美元計)。
11 月份,比特幣緊隨瑞士之後。 CEIC 數據顯示,上個月瑞士法郎的貨幣供應量 (M1) 為 7,491 億美元。
隨著 12 月比特幣價格在現貨 ETF 預期的帶動下繼續上漲,全球原始加密貨幣超越瑞士法郎,逼近韓元,週二總市值達到 8,400 億美元。
有趣的是,如果比特幣今天的價格為 919,305 美元,它將超過美元 18 兆美元的 M1 貨幣供應量,成為全球最大的貨幣。
正如加密貨幣投資者 Anthony Pompliano 最近在 CNBC 的 Squawk Box 上指出的那樣,比特幣只需與黃金的市值相匹配,就能以每枚 50 萬美元的價格進行交易。
但這還有很長的路要走。目前,比特幣的價值佔白銀總市值的一半以上。
加密貨幣是貨幣嗎?
美國科學促進會提出了一個問題:“加密貨幣是貨幣嗎?” 《科學》雜誌 12 月 22 日發表的研究文章指出,目前還沒有答案:
「數位貨幣的引進也許是過去十年貨幣經濟學最重要的發展。然而,貨幣的定義作用是作為交換媒介,而加密貨幣尚未被廣泛採用。
但《地緣政治觀察》 11 月 10 日的一篇文章《比特幣與全球霸權》指出,比特幣具有作為主要儲備貨幣的潛力:
“像比特幣這樣的無狀態加密貨幣的引入代表了全球貨幣秩序更新的潛在催化劑,或至少是日益多樣化的潛在催化劑。”
Coinbase執行長布萊恩·阿姆斯壯(Brian Armstrong)在12月初表示,比特幣不會對美元構成威脅,反而可能是「擴展西方文明」和保護美國及其盟友免受去美元化影響的關鍵。
比特幣是世界上第 13 大貨幣,僅次於瑞士,這篇文章首先出現在 CryptoPotato 上。